西陆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说起这个桓温,平心而论,还真不可小觑,他比董卓不知道要强了多少倍。董卓的所作所为,当时的人和后世的人都是清清楚楚。他残暴的毫无人性,且被万千人唾骂和指责。

《晋书》中对北伐名将桓温有“挺雄豪之逸气,韫文武之奇才”的评价,让人心生敬佩。在波谲云诡、权力倾轧的官场中,桓温不仅能够脱颖而出,而且能够成为北伐名将,这与他非凡的胆识和过人的魄力是分不开的。

石猛道:“古往今来的很多读书人都对桓温非常的不齿,他们认为桓温是谋朝篡位的大奸臣,可是细想之下,这还真不一定。”

杨逍道:“我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二位哥哥莫要见笑。桓温在历史上是个颇具争议性的人物。有争议,倒不是因为他的驸马身份,也不是他卓着的武功建树,而是他被后世指摘有篡逆之心。在我看来,其实这种说法很值得商榷,证据也不是很充分。因为这些言论都是来自皇宫内部,是东晋当朝的那些人的思想,老百姓才不管你这事呢。即便到了老百姓说三道四的地步,那也是从朝廷里传递出来的信息。换句话说,这是政治斗争的产物,自然有着不靠谱的一面。事实上,桓温在世时,并没有这方面的传言记载。只是当时的桓温威振内外,简文帝‘常惧废黜’(这都是司马光在《资治通鉴》明文记载的),简文帝一直害怕自己的皇位被桓温给废了。咱们要弄清楚:篡位是自己当皇上,桓温有野心,有专权之意,这个我不否认,但和篡逆还离得很远。因为简文帝本来就是桓温废掉司马奕后立的傀儡皇帝,即便是废了他,桓温也不一定会自己当这个皇帝。”

独孤信道:“杨逍说的还是有道理的。直接在公开场合说桓温想谋反的,是他的老对手,权臣司马道子,不过他也是在桓温死后才说的。一次宴席上,司马道子酒酣耳热之际,当着众人的面,对桓温的儿子桓玄说:‘桓温晚途欲作贼,云何?’意思是:‘你爹死前想作乱犯上,是这么回事吗?’这不过是一句醉话,并没有什么实际根据。况且这个命题本身就是一种假设。当时的长史谢重就反驳司马道子,说:‘纷纭之议,宜裁之听览。对那些猜疑的言论,您应该有所辨别。’司马道子连说:‘侬知侬知’,(此话皆记载于《晋书》)知道你还乱说!不知是何居心。’而司马道子说人家桓温要作乱,他的下场也没好到哪儿去。孝武帝司马曜在位时(桓温在司马曜继位的第二年就死了),司马道子与他‘酣歌为务’,并‘窃弄其权’。把人家皇帝司马曜给架空了,自己专擅朝政,干的也是桓温曾经干过的事,他怎么不说自己有谋篡之意呢?况且他‘官以贿迁,政刑谬乱’。搞得朝廷乌烟瘴气的,政绩比人家桓温差远了。如果说桓温有篡位之心,还有一个客观上的事实,就是后来桓温的儿子桓玄真的谋反了。然而,儿子反叛,不能算在当爹的头上。况且,那时桓温已经死了三十年了。桓温当年在路过王敦的坟前时,说‘可人,可人’!也被当做有篡逆之心的证据。其逻辑理论也很可笑:因为王敦曾经作乱,桓温夸王敦,那么桓温自己一定是想效法王敦。这不过是妄加揣测而已。事实上,桓温心里并瞧不起王敦。桓温有自己的偶像,就是当年的名将刘琨,和祖逖一起‘闻鸡起舞’的那位,后来做到并州刺史,在北方对抗匈奴大单于刘渊。但有人偏偏将桓温比作王敦。按说王敦在身份上可比刘琨显贵多了,他是琅琊王氏中的佼佼者,东晋开国大司马王导的从兄,东晋皇帝封他为汉安侯,掌管长江中上游的全部兵马,当时权倾朝野,无人能出其右。然而桓温对这种类比却‘意甚不平’,他的心里那是非常不高兴。因为他所欣赏的是刘琨那样的真英雄。有个例子很能说明这一点。桓温北伐时,遇到一个曾跟随过刘琨的歌伎,她对桓温说:‘公甚似刘司空’。你长得非常像我们那刘琨老爷。桓温听后感觉很是受用、舒坦。于是进屋好好收拾了一下自己的装束,在镜子前看了又看。回头再让那歌伎看,准备等着那歌伎好一顿的夸他。不想那歌伎却并没有像桓温预想的那么说:‘面甚似,恨薄;眼甚似,恨小;须甚似,恨赤;形甚似,恨短;声甚似,恨雌”。合着哪哪都长的都不像。桓温这一下子很受刺激,帽子一甩,衣服一扔,‘褫冠解带’,昏然而睡。‘不怡者数日’。唯一最有力的证据,是桓温自己说过的一句后世传为经典的话,那就是‘既不能流芳后世,不足复遗臭万载邪!’成为桓温想篡位的佐证。然而,单凭这句话,就说桓温蓄意谋反,也太过武断了。不知道桓温说的这句话惹着谁了,这不过是桓温对自己人生的一种规划而已。虽说话说得有些偏激,表现的大起大落,那也只不过是太想出人头地的一种锋芒毕露。与曹操那句以讹传讹的‘宁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相比差远了。况且他说这话也没有对不起谁,只是在和自己较劲而已。就像现在一些立志博取功名的读书人,临走前对父母说,混不出个人样,俺就不会来了。成色上差不了很多。况且桓温此话的重点,应该是在‘流芳百世’上,而不是人们所注意的‘遗臭万年’。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能‘流芳百世’,桓温绝不会选择‘遗臭万年’。也就是说,后者是为了强调前者的,并不是桓温要实现的终极目标。即便‘遗臭万年’是侧重点,是不是就说明桓温想篡位呢?也很难说。真想篡位的人,谁会把那些对自己不利,容易落人口实的话挂在嘴边呢?刘裕倒是没说过这样的话,结果最后代晋建宋。两相对比,此话只能说明桓温有很重的功利之心,说明不了别的。功利心谁没有呢?最起码当时东晋朝中的大臣们谁都有,否则为什么他们不像陶渊明那样,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呢?最重要的,是桓温毕竟没有形成篡位的事实。退一万步讲,他最多也只能叫有篡位嫌疑的人。桓温那句话不但不能成为其篡逆的证据,反而让我们看到其可敬的一面:那种豪气干云的血性。其实,桓温也的确是一个性情中人,他‘豪爽有风概’,感性多于理性。桓温自小便血气方刚,是个有仇必报的人。苏俊作乱时,桓温的父亲桓彝被叛军杀害,桓温‘枕戈泣血,志在复仇’,最后终于手刃仇人之子。那时他刚刚十八岁。桓温的血性,还充分体现在他的感性上。桓温是个很重感情的人,而且非常重孝道。桓温的母亲病死,他‘上疏解职,欲送葬宛陵’。在那个时候,请求辞职给母亲送葬,是典型的孝子行为。桓温主动申请辞职,也充分说明他的权力欲望并不是很强。桓温第一次北伐,走到自己做琅琊太守时的故地,看到以前亲手种的柳树‘皆已十围’,不禁感慨顿生,说‘木犹如此,人何以’!于是折下树枝把玩,‘泫然流涕’。其性情可见一斑。桓温不但孝,而且忠。打败姚襄,进入金墉城后,桓温‘谒先帝诸陵,陵被侵毁者皆缮复之’。其对晋室的衷心可见一斑。”

西陆书屋推荐阅读:乱世逍遥这个男人很有安全感诡异世界,我能敕封神明修仙界的捡尸人西游:从方寸山开始签到成圣怒剑破金刀瞎眼神医,开局遇到圣女报恩仙人,法力无边者为之六道祖神SL江湖记我不成仙苏邀赵霁我是仙凡从吞噬开始投资诸天综武:开局武神传承余龙携妻闯仙界权宠天下剑出峨嵋我的战舰比你强重生之我有收徒系统从笑傲开始,杀穿诸天雪中:截胡徐凤年,马踏北凉城蜀山双英传之宝儿完美神话世界废灵天书落我对皇位不感兴趣功法被破掉,我更强了至道学宫笑傲苍封魔记青丝统域万道,影凌密钥破庙有神仙如尘歌骗艳记青竹飞仙从操控自己的影子开始重生之都市妖皇神武令星际修真的日常新神雕侠侣之过芙恋苏紫宸北冥渊马氏仙族九重霄之转轮篇重生军门之绝世佳妻从虚拟世界走出的圣人都市打脸狂人无道天途千穿历凡劫大晏缉仙司
西陆书屋搜藏榜:法海穿越唐三藏超品修仙太监妖灵狂潮身怀顶尖功法,我证道长生遇长生召唤神话之最强仙门火影之最强师父别踩我的鱼尾巴临尘初上嚼龙玄铁刀随风吟穿越成了武圣直播算命:水友,你有大凶之兆纣医行风行诀仙门种田手册神武之三界封魔丹修之道仙武道纪骗艳记华芳美人志神女落进情劫堆里打穿儒道世界的莽夫秦姝谢释渊我在修仙界搞内卷免费阅读全文道渊通天神捕剑破仙惊伏矢百妖之路血武瞎子:开局破棺而出魔皇是怎样炼成的凡仙逆续三千界氪金道祖界王神传奇之绝世枭雄诛尘上神这个洪荒主播不太正经成为山神之后[穿书]现世修真嫁给病娇王爷后我真香了画兽我的弟子是孙悟空金镖笑侠录西游:开局一棍子敲死唐僧神妃在上之溺宠偏执夫君洪荒:开局指点鸿钧传道洪荒我真不是蚩尤神话诸侯时代
西陆书屋最新小说:北凉王:从纨绔到天下第一凤舞银环穿成癫庶子后我靠魂力值养空间仙侠英雄传灵仙界天尊红颜剑影录畅游诸天万界始于武当莲花楼之花花的百变阿清综武:神开局成为明教教主新剑影天涯探秘皇室危机:从西域到京城金庸武侠:开局获得连城宝藏逗比江湖乐动江湖江湖风云之剑影无双戏文说禁情浮梦仙途双骄:妖魔双杰的81难武侠从穿越射雕郭靖开始千年樱桃异界行镖,开局九阳神功公主殿下哪里逃重生之我带领大明征战四海诸天:开局天龙,朱碧双姝江思澜综武:镇西侯府二公子,剑开天门【霄汉贤途:超凡传奇】综武:开局抢亲,我的靠山有点牛云巅傲剑行穿越之古境探秘卢氏女逆袭史重生之巅峰王座九极太平令废柴的逆袭:另类劫匪成长记划过夜的流星的新书偏远山区的修道少女开局福威,吾以坤拳打破虚空我野神,香火证道镇轮回武侠:我稍微有一点傲慢木刀客柔情多重生天龙截胡段誉虚竹的机缘倚天屠龙记:张无忌之再续前缘莲花楼之九天应龙综武:师傅岳不群,悟性逆天创仙新八方记八仙剑生活的橄榄枝七剑名利追风楼莲花楼之前世今生退休魔药教授转职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