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一一和卫子夫打着招呼。
卫子夫看向刘彻。
嬴政立刻看着刘彻笑道:“小小刘,把黄金拿出来吧。”
刘彻先是一愣,接着看向长孙氏和徐妙云,立刻秒懂。
这时,卫子夫朝着刘彻轻盈一拜:“陛下,劳烦陛下将臣妾准备的厚礼取出。”
卫子夫一一将宝剑赠予嬴政,将张骞从西域带回来的各种罕见的胭脂赠予栎阳、长孙皇后和徐皇后。
接着赠予李世民和朱棣各一副上好的盔甲。
最后看向李长青,轻盈一拜:“长青公子乃是仙家,寻常之物定然看不上,我与陛下寻思许久,最终将此物带来送于公子,还望公子不会嫌弃。”
卫子夫从储物空间拿出一株通体血红的血珊瑚。
她看着李长青说道:“这是我朝张骞从大月氏带回来的血珊瑚,据说是深海中孕育万年而形成,夏日炎炎,可助消暑。”
“当然,公子乃是仙家自然无需消暑,摆在酒楼观赏即可。”
李长青道谢接过血珊瑚。
随机从虚拟超市兑换了一串后世金项链。
卫子夫赶忙拒绝:“公子对我大汉有着天大的功德,万不可回礼。”
李长青笑笑道:“礼尚往来,嫂夫人收下吧。”
卫子夫还是推却,最终刘彻出声这才欣喜的收下。
这时,徐皇后和长孙皇后对视一眼。
她们二女都在卫子夫之后,对于卫子夫的贤惠自然有所耳闻。同样,对于卫子夫的悲惨结局也一清二楚。
当然,聪慧如长孙氏和徐妙云者,她们怎么会在这种场合说出卫子夫的悲惨结局。况且二女差不多猜到李长青已经与刘彻说了巫蛊之乱。
徐妙云看着卫子夫一头乌黑亮丽、柔顺至极、宛如星辰顷流下的瀑布,由衷的羡慕道:“史载子夫姐姐有着一头乌黑亮丽绝美至极的秀发,今日一见,当真是百闻不如一见,令妹妹羡慕至极的美发。”
长孙皇后接话说道:“卫后鬓鬒,名不虚传。”
卫子夫赶忙轻盈施礼,对长孙氏和徐妙云以及栎阳反赞。
四女互相一顿名副其实的商业互吹。
徐妙云最是心直口快,她看向李长青问道:“四弟,早些时日听闻四郎说起,四弟曾评论过历朝历代的贤后,不知我能排进前几?”
“媳妇,你这...太直白了些。”
朱棣看似训斥徐妙云,实则语气、神情,那叫一个宠溺。
就差直白的说:“媳妇,你肯定排在咱娘亲后面,位列第二。”
这时,长孙皇后也不甘示弱,她爱慕的看了一眼李世民,看向李长青问道:“青弟,我也听闻二郎说起过你评论史上贤后,不知我可排第几?”
李世民和朱棣对视一眼,同时看向李长青说道:“青弟(贤弟)。”
“闲来无事,吃吃喝喝,当做谈资,聊聊呗。”
李长青看看李世民、在看看朱棣,笑着说道:“二位哥哥带着二位嫂子前来酒楼,原来就是想让她们亲耳听听自己在后世的贤明?”
长孙皇后和徐皇后脸上一红。
因为李世民和朱棣回去各自朝代,不止一次说了她们在后世留下的贤后之名。
这一次难得有机会来到酒楼,自然要亲耳听听后世对她们的评价。
这时,徐妙云神情突然有些落寞的看了一眼二楼[洪武]房间,叹道:“只可惜...我婆婆马皇后不在世,否则她定排历朝历代千古第一贤后!”
她说这话时的语气是斩钉截铁,而且就当着长孙皇后和卫子夫的面说着,似乎马皇后排名第一无可争议。
因为朱棣上次回去与徐妙云说起过李长青排名千古贤后,将长孙皇后与马皇后放在了一起。
徐妙云对于长孙皇后的贤惠仁德自然清楚,但她更清楚自家婆婆马秀英作出的功德。
丝毫不差长孙皇后且还要压她一头!
因为徐妙云在被朱棣册封皇后之前,她就一直以婆婆马皇后为楷模,相夫教子、勤俭节约、辅助朱棣。
长孙皇后同样不是弱于她人的巾帼。
何况此时此刻,她们各家的男人都在场,这牵扯着她们各家、各朝君主的颜面。她们越是贤惠、后世排名靠前,她们各家君主越是龙颜有光!
长孙皇后看了一眼徐妙云,“妙云妹妹这话绝对了吧?”
她看着李长青笑着说道:“青弟,马皇后贤惠、仁德,二郎与我说起过,她确实当得起一代贤后,但我也不比她差哪里吧?”
李长青看着长孙皇后与徐皇后较劲起来,笑着说道:“后世贤后确实有排名,而且向来争论不休,既然二位嫂嫂想听,我就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仅代表我个人之意。”
这时,酒楼二层[洪武]房间突然传出一道爽朗的笑声:“哈哈哈,长青老弟,咱来了。”
朱元璋的身影从房间中大步走出。
朱棣和徐妙云瞬间起身。
“见过爹爹(父皇)。”
二人同时朝朱元璋行礼。
此时,徐妙云看着朱元璋的眼眶红了,甚至已经眼含泪水了。
此时,朱元璋脸上还挂着没有消散的笑,双眸怔怔的看着徐妙云,他万万没有想到会在此刻、此景下见到这位最令他满意的儿媳!
“你...”朱元璋有些语塞。
徐妙云再次深深一拜作揖哽咽道:“儿媳见过...见过爹爹!”她的眼泪瞬间止不住的滑落。
第一次称呼‘父皇’,第二次称呼‘爹爹’。
因为就在朱元璋现身的一刻,徐妙云脑海中浮现起太多太多曾经的过往。
尤其是她出嫁时朱元璋给予的嫁妆场面。
自家公公的抠门在大明朝那是人所共知,然而她与朱棣的婚宴,朱元璋亲口命令各部官员一定不要省钱。
还有一件让徐妙云深受感动之事,自家公公的铁血手段诛杀大明功勋,唯独让她的爹爹徐达善终。
这其中自然有徐达的聪慧、谨慎,但更多的还是朱元璋对她爹爹徐达的信任和重情。
而且徐达因为背疽在洪武十八年病重,徐妙云记得清楚,朱元璋听说后,特意把当时在驻守北平的徐达召回南方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