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在顺军兵锋已经进至淮扬,武昌那边也撑不住了,马士英已经回到了南京,武昌实际上已经被朝廷放弃了,陷落也就是这几天的事情。
紧张的氛围笼罩着南京,所有人都行色匆匆,一脸心事重重的样子,就连往日热闹非凡的秦淮河如今都冷清了许多,士子们早已没了兴致去讨论各种风花雪月,转而开口闭口都是关于顺军的消息。
“想不到闯贼攻势如此凌厉,三个月就从西安打到了北京,现在不到两个月又打到了扬州,天下事崩坏得竟然这么快!”
说话的是在现任兵科给事中,南京士子中名气颇大的陈子龙,他叹了口气,对钱谦益说道,
“朝廷上下都幻想靠建奴来救急,但以学生之见,远水救不了近火,如今还是要尽快组织军士,百姓,动员士绅,守住大江,阻止闯贼过河。”
钱谦益点点头,致仕多年的钱谦益在南京新朝廷建立之后如愿以偿得以出仕,并当上了礼部尚书,再加上张慎言,高弘图,吕大器等人,东林党时隔多年终于又掌握了朝政。
不过东林党人还没高兴几天,就发觉局面异常凶险:
顺军的攻势相当凶猛,而明军这边是屡战屡败,众人甚至很难想起明军上一个胜仗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
伴随着顺军的凶猛攻势,湖广北部几乎丢了个干净,湖广总督何腾蛟已经跑到长沙去了,武昌失陷也是可以预见的。
和湖广局势一样糟糕的是南直隶的局势,不仅史可法光速丢了徐州,被皇帝寄予厚望的路振飞在淮安也没有撑多久,前两天感刚刚发来奏章,表示淮安已经失陷,明军已经转进到扬州,重新组织防线。
东林党掌权之后明军的全面崩溃使得皇帝对东林党大失所望,特别是在相比之下,马士英的表现比东林党人强多了:至少他在武昌撑得时间更久,而且吸引的顺军更多。
于是皇帝召回了马士英,并且不顾东林党人的强烈反对,破格提拔马士英为内阁首辅。
当上内阁首辅的马士英立即提拔了东林党人最讨厌的一个人:阮大铖。
这使得南京的政治局势一下子转向了朝东林党不利的局面。
这使得钱谦益非常担忧,以他对阮大铖的了解,这家伙搞政治斗争毫无底线,完全不看时机和不顾底线,一旦得到皇帝信任,对于东林党人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
至于兵事,钱谦益倒是有些信心,他的信心来源在于他的学生:
大明最有钱,也是水师力量最强的郑芝龙的儿子郑森。
在陈子龙说完之后,郑森就说道,“懋中(陈子龙的字)先生不必担心,我郑家船队已经起航,不日就能抵达南京,有我船队护卫,闯贼休想有一人一马过江!”
钱谦益也说道,“闯贼就算是神兵天将也没那么容易过江的,现在的当务之急是阻止阮大铖这个无耻之徒起复,一旦这无耻之徒起复,那就万事休矣!”
陈子龙也不喜欢阮大铖,当年复社驱逐阮大铖的时候他也有参加,但是他认为现在的关键是兵事:
“牧斋先生(钱谦益的号),闯贼南下南直隶以来,各地望风而降,官军连战连败,所以陛下才会启用马士英,我们要想巩固朝局,首要之举仍然是兵事,我巡视过南京兵营,南京卫所兵能战之兵几乎没有,一旦闯贼逼近,很难依靠这些人去守卫南京。”
钱谦益皱了皱眉头,说道,“没这么严重吧,再说了,兵事的话,有魏国公他们顶着,北京勋贵可是全被李自成抄了,李自成是绝对不会留勋贵的,徐弘基他们为了自家荣华富贵总会拼命去顶的。”
钱谦益一番话让陈子龙大失所望,他就不明白,衮衮诸公怎么到现在还没看清局势的严峻,他想说什么但最终没有说出口,只得无奈地叹了口气后告辞离去。
陈子龙离开之后柳如是皱着眉头走出来,说道,“老爷,妾身觉得陈懋中所言很有道理,此时陛下最关心的还是兵事,若东林诸君于兵事无所成,是很难得到天子的垂青的。”
钱谦益看了柳如是一眼,他知道当年柳如是最喜欢的男子其实是陈子龙,不过陈子龙迫于家族压力最终没敢娶她,当然,柳如是现在是不可能对陈子龙有所念想的,她所说的,也确实是有理。
钱谦益没有回答柳如是的话,而是看向郑森,“大木,我没记错的话,你叔叔郑鸿逵受天子厚恩,正驻守镇江吧?”
郑森点点头,说道,“正是。”
镇江扼守长江口,是南京的东大门,地理位置颇为重要,朱慈烺找来找去最终将此地交给了郑家,并升任郑鸿逵为镇江总兵。
柳如是疑惑地看向钱谦益,她不知道钱谦益这是什么意思,钱谦益也没有明说,而是和郑森聊了一阵之后便让郑森离开。
等到郑森离开之后,钱谦益才说道,“柳君,你知道郑鸿逵这段时间在忙着什么吗?”
柳如是自然不知道,她摇了摇头,钱谦益说道,“郑鸿逵在忙着吞并长江沿线的水师:包括朝廷水师和水寇。”
“这些武人竟如此跋扈!”柳如是惊讶地说道,“陛下不管吗?”
钱谦益笑了笑,“陛下怎么管?朝廷就指望着郑家来挡住闯贼,不仅郑家,高杰在高邮纵兵劫掠,路振飞只当做看不见,刘良佐于泗州形同割据,黄得功和左良玉一边和闯贼打一边内讧不断,兵事,陈懋中想得太天真了,兵事哪有那么容易。”
“这……”柳如是虽然喜欢参与士子们的文会,对于军政也非一无所知,但是听到这些事还是让她非常惊讶,她说道,“这些人就不怕这样闹下去把大明闹没了?”
钱谦益拿起一杯茶,说道,“谁知道呢?”
当然,他自己心里清楚,大明上下,除了皇帝和勋贵,哦,现在要加上太监,因为传言李自成废除了太监制度,文武百官大部分人还真不怕把大明闹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