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陆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这一日的文华召对之后,董一元获准致仕,其延绥总兵一职将由榆林卫名将尤继先接替,只等圣旨下达。

由于尤继先原本是固原总兵,在他调任延绥总兵之后,固原总兵则由刘綎继任。如此一来则四川总兵出缺,高务实当场举荐在汉阳之战中大败权栗叛军的张万邦继任。

这一举荐稍稍招致了一些质疑,主要就是沉一贯认为张万邦虽然在那一战中表现优异、功勋卓着,但他毕竟只是“挂参将衔抚顺游击将军”,骤然升任总兵似乎“略有不妥”。

不过,兵部从来都是实学派的势力范围,有高务实的举荐,再加上周咏在内阁分管兵部,宋应昌更是正牌兵部尚书,他们三人都表示认可,自然非同凡响。

三人均表示,“挂参将衔”就意味着张万邦已经是参将,至于其当时实任抚顺游击,那是因为当时辽东名将云集,他已经没有合适的实缺可任之故,并非其资历、能力有什么不足。

朱翊钧于是转头问刘綎这位前任四川总兵的意见。这其实跟没问一样,高务实提出的举荐刘綎怎么可能不同意?

要知道,张万邦不仅是高务实一手提拔起来的嫡系将领,更是高务实刺刀阵战术执行层面的典范人物,早年间就曾以刺刀阵立下数次大功。

例如漠南之中大破辛爱黄台吉、辽南之战中大破炒花等,并且这些战例全都是以少胜多、以步制骑的经典之作,甚至可以看做是大明步兵对蒙古骑兵拥有了野战优势的代表人物。

这样一个人出任盛产精锐步兵的四川总兵,怎么看都是合情合理。既然刘綎这位前任也极力赞许,朱翊钧自然再无二话,当场拍板决定下来。

职务既然变动,董一元接下来便是安排延绥总兵所部兵马返回本镇,等候新任总兵尤继先清点。本来他按理说还应该把自己的亲兵带回去交给儿子董继舒,但由于董继舒即将升任宁夏兴武营游击,并且临时调入刘綎麾下效力,因此董一元便打算偷个懒,直接让刘綎把他的这支亲兵带去固原交给尤继先。

当然,说是说偷懒,其实这是一种表态,甚至有托付的意思。呐,省吾老弟,老哥哥我如此信任你,那你今后可就是犬子继舒的“世叔”了,你可要代老哥哥我照顾好你这位“世侄”啊!

刘綎当然知道董一元的意思,他也不会对此有什么不满,甚至还挺高兴的。毕竟宣大、三边几乎一体,董家将门在陕甘那也是姻亲旧交遍地开花,有了和董一元的这层关系,他刘綎这位“南将”在陕甘一定能省去诸多麻烦,获得更多支持。

什么叫双赢?这就叫双赢啊。当然,刘綎也很清楚,这样的局面实际上是高务实刚才给他们创造的机会,所以刘綎一出宫门就连连对高务实表示感谢。

对于高务实而言,这还真是举手之劳不足挂齿,他随口勉慰了几句就算了事。这倒不是故意敷衍,而是他自己的计划刚才也被打破了。

本来高务实是暂时不打算回内阁和户部上班的,谁知道刚才军务商量完,朱翊钧说朝鲜派来请求内附的全权特使李山海一行已经过了永平府,马上就要抵京,这件大事没有他高务实在朝太不合适了,因此要求高务实明日就“回阁视事”,不可推辞。

高务实很是头疼,但也知道朝鲜内附这件事他还真不能缺席,只好捏着鼻子答应下来。

之所以他会觉得很头疼,其实说穿了主要还是他心里不太愿意把平倭这件事撂下,还是希望在搞定日本之后再回头处理西征的问题。

从时间上来说,他认为是来得及的,至于王家屏、梁梦龙双双乞骸骨在即的问题,他认为也可以再和他们商议一下,只要拖上几个月,没准日本的事情就能搞定,到时候自己再回京接任也更加名正言顺——功劳大嘛。

可惜朝鲜使臣这一茬被他给忘了,现在看来只好把朝鲜内附当成自己继任首辅的功劳基础,至于日本问题……再看吧,实在不行就干脆不用朝廷出马,让京华自家包圆得了。

想到这里,高务实心中一动。他忽然觉得,朝廷不出马也不是不行,毕竟朝廷出兵日本本土,再怎么找理由说“遵祖意而未必遵祖制”,那也还是违背了朱元章的“不征之国”祖训,朝野上下多多少少还是会有一些迂腐之辈说三道四。

而反过来,如果朝廷不出兵,京华或者说北洋海贸同盟自行搞定,那性质就好比当年拿下安南,于公于私都有好处。

嗯……这事等回府再和止汀她们商量一下吧。

想到这里,高务实便对刘綎道:“内兄不必急着去固原赴任,左右你部主力尚在天津,调动起来也要数日之久,不妨先在我府上暂住……兄妹相聚,总要叨叨家常嘛。”

刘綎心里自然是很高兴的,但此时董一元在,他还是要做做样子,说自己重任在身,似乎还是应该早些去固原练兵整军,为不久之后的西征做准备才好。

不就是找理由拖几天嘛,这点小事怎能难倒高务实?地官大人表示固原既然是西征的后方基地,在出征之前少不得要囤积大量军需物资,这些问题户部近日就会讨论并拨付首批款项,你固原总兵正好可以顺道押运,也算是为朝廷节省了一笔护送开支,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

这个理由太充足了,刘綎连忙表示还是侯爷想得周到,那末将就叨扰侯爷几日了。

至于董一元,他本想立刻就走——致仕官员立刻离京在大明其实是有传统的——不过高务实也把他按下了,说他回宣府反正不远,不必急于一时,何不在这几天里先把自己家丁中的主要将领给刘綎介绍一下呢,也能方便日后双方的合作不是么?

高务实说服人的本事一直都很强,这个理由董一元也拒绝不了,因此便说自己先回见心斋别院召集家丁说一说情况。高务实答应之后,董一元暂时告辞。

带着刘綎回到府上,高务实先让刘綎去和妹妹刘馨见面,自己则去找黄止汀讨论日本问题。

黄止汀其实一直都认为日本问题无需朝廷插手,甚至不需要海贸同盟合力,最好就由京华自家搞定。只不过之前她不好说得太明显,毕竟在她看来高务实似乎还是更希望大明朝廷出手拿下日本的。

这个情况该怎么说呢……在高务实心里,“中国”的利益始终远大于他个人的利益。因此,大明朝廷如果能直接出手拿下日本,那么东北亚这一区域经过一些年头之后,肯定就是“中国”的核心铁盘了,这很符合高务实对“中国”的地缘战略构想,乃是上上之策。

然而黄止汀可没有他这种穿越者思维,如此大公无私的想法根本不会出现在她这位土司出身的封疆大吏脑海中。

黄止汀的想法可就太简单了:朝廷拿下的地盘,它姓朱;京华拿下的地盘,它姓高——我夫君的那个高,我儿子的那个高!

是,没错,按照目前的态势来看,日本就算被京华拿下,大概率会交给高演掌握,毕竟高演的母亲是甲斐姬这位日本姬妾,由高演掌握日本能够最大程度保证日本的稳定。

可是,大明的规矩摆在这儿,等到将来儿辈们继承高家基业之时,哪怕日本实际上是高演在主持,它也依旧是渊儿的产业!

所以这件事在黄止汀眼里其实很简单,京华拿下来日本之后,归根结底最终是高渊的——这就是一位母亲最简单最原始的想法,甚至完全不需要什么其他理由。

当然,黄止汀也不会把话说得如此明白,她对高务实的说辞只到“高家基业”为止。

这其实也算直白了,不过高务实并不意外,他对她这种心思非常了解。毕竟在她眼里,南疆早就是“高家基业”了不是?难道她心里有一丝一毫认为南疆是“大明基业”吗?自始至终都没有好吧。

于是高务实也没表示反对,夫妻俩便就如何具体实施后续计划商议了起来,直到刘馨来找他们为止。

刘馨既然来了,高务实与黄止汀便也叫她一同参考。实际上计划和之前的商议没有多大变动,无非是先看看德川家康最近拖延时间到底有何目的,如果他只是为了篡夺丰臣家遗产,最后还是会把征夷大将军之位交给高演,那就暂时不干涉他的行动,顶多只是催促他动手快一点就是了。

但如果德川家康有什么异心,那么甲斐姬那边就得行动起来,根据当时日本各方势力的力量对比来决定接下来的行动计划。

计划也没什么新意,就看是直接集结大军武力征服“不臣”,还是通过阅兵、演习之类迫使日本各方承认现实,“拥戴”高演为征夷大将军。

总而言之,德川家康老老实实按照之前双方谈妥的条件行事,那是最好不过,否则就不得不动兵——只分直接打仗还是搞大演习。

当然,也不是全指望德川家康一人,岛津、黑田、藤堂以及成田等已经投靠高务实的家族都是可以利用的势力。如果最后真要一战,那么他们也自然需要站到京华一边,而为了扩大这些从属力量的规模,在等待德川家康行动的同时,甲斐姬也要继续拉拢更多的大名。

政治嘛,伟人早就总结过,无非就是把自己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的人搞得少少的。

当然,既然无论是开战还是大阅兵、大演习,都需要一支拥有足够战斗力或威慑力的大军,那么现在就必须往日本调集军队才行了。于是,三人开始商量调集什么部队。

这一点本来没什么好争议的,按照之前这些年的“传统”,从南疆六大警备军调兵似乎理所当然,不过这一次稍稍有点意外:黄止汀不太愿意全部从警备军体系调兵。

为什么呢?因为她担心高渊此次南下指挥的阿拉干征服战会导致莫卧儿帝国干涉,继而演变成莫卧儿帝国与南疆方面的大战。

虽说按照此前的商议,莫卧儿帝国直接参战——并且调集主力来战的概率应该不高,但“不高”又不代表绝对不可能,万一要是人家真的就集中主力东征了呢?总不能扔下阿拉干不要了,全军缩回缅甸和莫卧儿帝国沿着若开山脉大眼瞪小眼吧?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别说南疆丢不起这个人,就算暂时先不管面子问题,西葡帝国那群红毛鬼子见到这个局面会不会动歪脑筋,以为南疆不过尔尔,继而开始做“收复马六甲”、“收复菲律宾”的春秋大梦,那不是自找麻烦了么!

因此,黄止汀建议这次调兵最好“一半一半”:一半兵力还是从六大警备军调集,另一半则从大明国内的武装家丁中调集。

黄止汀对此也有说法,她认为在土默特、鄂尔多斯等部蒙古死心塌地听从高务实之命,而察哈尔西逃、朝鲜也成功内附之后,京华已经不必在大明北方保留如此多的武装家丁,而是大可以将他们运用到更需要他们的地方。

黄止汀还认为,夫君如今在大明北方的武装家丁数量过于庞大,就算他是文官,可现在毕竟已经有了世爵,这总归可能会让皇帝心里不太踏实。

那么反过来,如果夫君主动调走在北方的大批武装家丁去别处,不管他们是去做什么了,对于皇帝而言都可以松一口气,甚至将之视为夫君是在主动自证忠诚,对于维护君臣关系一定大有裨益。

不过,刘馨对这个说法并不是特别赞同。她倒不是不认可“维护君臣关系”这一条,而是她觉得既然西征就在大概两年之后便要发动,届时强大的京华武装家丁难道不需要出动协助一下吗?

丝绸之路如果能打通,这里头的利益肯定是巨大的,京华商社如果不派兵参与,光靠夫君的面子总归不如“面子加枪杆子”好使吧?

当然,高务实也知道,刘馨可能还有另一层意思:她哥刘綎也是要西征的,能多一点助力肯定更加安全。

谁都不可能毫无私心,黄止汀的私心是为了高渊,刘馨的孩子年纪还小,暂时不必她想那么多,所以她现在的私心是为她哥考虑。

高务实不是小孩子,不会因为她们这样的私心而有多么不满,但毕竟二女这次是极其少见的意见不一,他作为夫君总得端端水……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曹面子”、“soviet2003”、“阿勒泰的老西”、“cxxmp”、“邻家男孩1”、“lyle”的月票支持,谢谢!

PS:国庆在即,祝祖国生日快乐,早日排除万难,“处中国而治万邦”。祝读者诸君节日快乐,开开心心畅玩黄金周!

西陆书屋推荐阅读:抗战之大国崛起盛唐风云记霸业天子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少年战歌三国平凡人生明末平倭录安家立业无敌天下大明天雄军大清:第一廉官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遗梦南国刷视频:震惊古人大明日不落,开门,自由贸易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农家崛起路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雄霸南亚一梦南唐秦时小说家开局南洋一小国,吊打列强!仙朝秦皇纪谍海孤雁穷不拉几的李二东汉最后一个暴君唐贺强弓劲弩将军如此多娇:七小姐给跪了毒后妖娆:腹黑王爷宠上瘾大明:九朝元老,就是活的长红星仓库三国:开局薛仁贵传承,我无敌了南唐晚来风朕求篡位,腹黑王爷好闷骚横扫天下我为皇特工之回到清朝重生之厨女当家大魏宫廷内我在秦朝当神棍嬴政:时空之主大汉最强合伙人,刘备劝我别退休京极家的野望银河乐园之特殊契约者开局被抄家,我带着空间去流放!异世最强纨绔驸马爷穿越三国之再续大汉三千年三国:当不成谋士我只好四分天下
西陆书屋搜藏榜:大唐黑科技圣主刘禅明扬天下网游之修罗剑神拽妃:王爷别太狠重生刘协:我开着坦克匡扶汉室三国最强军神唐梦千变抗日之肥胆英雄红楼琏二爷黑二代的中世纪生活丝路长河异界争霸:我能召唤神将玄奇三国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特种妖孽兵王全寝一起穿越,建设社会主义之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穿越贞观之大唐第一赌神烽火从壮士出川开始明匠冒牌皇后:我的皇上我做主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宋异姓王锦绣阖欢朕的皇后有点闲刘备长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逍遥暴君重生之嫡女风流重生商纣王大唐:我是穿越者,建座城怎么了活在大唐吃软饭大唐开局从了武则天流华录大明:下山退婚,你让我治国?抗战之大国崛起寒门贵公子大明:开局救下袁崇焕,朱由检彻底杀疯了女帝背后的抄家王守望军魂朕都紫金山封禅了,系统才来紫凰天下重生宋徽宗,带领大宋走向巅峰后汉英雄志只想当山贼的我怎么一统天下了穿书红楼梦后,我拯救了贾府巅峰大太监
西陆书屋最新小说: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