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陆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钱科长这话可真有意思。如果,在下是说如果——如果皇贵妃娘娘真的涉桉,谋划或者至少是参与了‘药膳桉’,那么这皇贵妃的身份还能保得住吗?

她若是保不住这一身份,那么皇三子便不过是一位普通皇子,既非嫡、亦非长,与皇嫡子、皇长子二位再无相争之资格。试问,这却如何适得其反?”

钟兆斗与钱梦皋原本关系是很不错的,可惜在大明官场之上,师生关系才是绝对不能背叛的,朋友之谊嘛……不妨往后稍稍。

这世上除了父母之恩可能归于人类天性之外,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其实都有价码。忠诚往往只不过是背叛的代价大过了可获得的利益而已,背叛则反之。

当然,在“民族国家”思想形成之后,一些道德水准较高的人有时候会仅仅出于对民族、对国家的忠诚而舍生忘死,这就是另一种特例了。

总之,钟兆斗的态度已经表明,他将毫不犹豫地站在师相一边,至少在当前这件事上与钱梦皋势不两立。

他这番反驳也是有道理的,之前就已经说得很明白了。贵嫡贱庶,是儒家礼法上安排妻妾身份尊卑的主要原则,而母亲的身份尊卑连带影响所生子女的尊卑。

因此,即便没能把郑妃本人怎么着,但只要把她的皇贵妃身份打掉,这件事就算成功了,怎么你钱梦皋还说会“适得其反”呢?反,反在哪啊?

这个身份尊卑问题,可以参考《春秋·公羊传》,其中曰:“隐(公)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公)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也就是说,正妻之子为嫡子,嫡子中择立年长者为嗣,而不立贤者;媵妾之子为庶子,在没有嫡子的情况下,需择立庶子为嗣,则以立贵为原则,避免因众妾同时生子带来继承次序的争端。

因此,何休注云:“礼,嫡夫人无子立右媵,右媵无子立左媵。”[注:中国不同时期尊右还是尊左并不固定,从此处可以看出当时是尊右的。]

在一妻多妾的婚姻制度下,妻在家内的地位尊于众媵妾,有“女君”之称,嫡子地位高于庶子,即是源于亲生母亲为嫡,地位尊贵。

隐公与桓公同为惠公之子,然皆非嫡妻所生,但是“桓母右媵”,为媵妾中地位最尊者,因此桓公贵于隐公。

所谓“子以母贵”,正是指子依母亲身份之尊卑排定继承的次序。因此,隐公虽年长于桓公,又有贤能之名,仍以“母贱”而不得立。

这就可以看出来,嫡庶贵贱之辨涉及两个层面,一是妻妾身份地位尊卑的划分,二是子嗣宗法地位高低的区别。前者影响后者,而后者又与家族继承问题密切相连,可见“嫡庶之辨”是一妻多妾家族礼法中相当重要的一环,母与子的身份尊卑有密切的联系。

朱翊钧之所以在此前那些年里将郑妃的身份一提再提,最终提高到“皇贵妃”这个“副皇后”的位置上去,除了要展示自己对她的宠爱,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提高朱常洵的地位。

试想,朱常洛是庶长子,这一点无从改变,那么朱翊钧这个做父皇的,要想让朱常洵获得对朱常洛的优势,或说至少与朱常洛并驾齐驱,除了从《公羊传》中提到的这一制度来想办法,还能如何呢?

当然,后世之人听得更多的可能还是“母凭子贵”。尤其是经过很多宫斗戏的狂轰滥炸,很多人恐怕都已经搞迷湖了,不清楚到底是“子凭母贵”还是“母凭子贵”。

这时回头看看就会发现,《公羊传》中亦提到了“母以子贵”。那么,何谓“母以子贵?”何休注云:“礼,妾子立,则母得为夫人。夫人成风是也。”

这里的“夫人成风”是指《春秋经》载:“文公四年冬十有一月壬寅,夫人风氏薨。”又“五年三月辛亥,葬我小君成风”。

风氏为僖公之母,庄公之妾,僖公得立,故尊为夫人。《春秋·左氏传》曰:“传,五年春,王使荣叔来含,且赗,召昭公来会葬,礼也。”

“含”是古代放在死者嘴里的珠玉等物,“赗”则是赠给丧家用以送葬之物。杜预注曰:“成风,庄公之妾。天子以夫人礼赗之,明母以子贵,故曰礼。”

然而《春秋·文公九年》经曰:“秦人来归僖公、成风之禭。”《谷梁传》亦云:“秦人弗夫人也,即外之弗夫人而见正焉。”以为秦人不以成风为夫人,以妾为妻非礼,故正之。

这里就有点复杂了,《春秋经》记载僖公妾母为夫人,三传对《春秋》记其事的诠释互相矛盾:

《公羊传》未针对成风为夫人特别解释,但在《隐公元年·春王正月》提出“母以子贵”之说;《左氏传》谓周天子以夫人之礼会葬成风合于礼,承认成风为夫人合礼;《谷梁传》则讥以成风为夫人是以妾为妻。

春秋三传对于以成风为夫人是否合于礼,见解明显不同,因此“母以子贵”在礼法上是否具有原则性的地位,一直是一个争议不休的问题。

事实上,“母以子贵”与“嫡庶之辨”,二者本就存在冲突。妻妾嫡庶之辨原本是由婚姻缔结的仪式而来,嫡庶的身份是固定的,而“母以子贵”却打破这项固定身份尊卑的原则。

当然,如果一定要问究竟是“子以母贵”还是“母以子贵”,那就只能按照时间来区分。

一般而言,在一个大家族中,或者干脆就是天家之中,那么当儿子年纪尚小、地位未定之时,是子以母贵;当儿子排除万难、继承家业或帝位时,则是母以子贵。

当然,偶尔还有一个中间态,即儿子已经取得继承人身份但尚未继承时,这种情况下作为孩子的生母,通常也能母以子贵。

不过,历史上也有例外,如汉武帝刘彻就首创了一条令人闻之色变的制度:立储杀母。这个制度本书前文曾经提及,就不赘述了。

总之,立储是一件很复杂的事,即便大明的规矩早就立在那儿了,朱翊钧仍然试图——至少曾经试图通过“古已有之”的手段来加以改变。

不过从“古已有之”的做法中想办法,却也不是只有朱翊钧曾经尝试,当年心学派就提出过一个建议,说可以由皇后收养皇长子朱常洛,这样一来就规避了皇长子身份被其生母“拖累”的麻烦。

然而这个建议当时就被高务实搅黄了。高务实也没用什么别的招,还是那句话,皇后还年轻,你们怎么知道皇后将来不会有出?再加上朱翊钧着实不喜欢朱常洛,这件事才没能如心学派的愿。

不过事情虽然压住了,但这种思维惯性却不会因此消失,所以钟兆斗此时所言依旧是按照这个路数来的。

然而这次钟兆斗还真是失算了。

倒不是说这个路数能被区区钱梦皋否决,他何德何能敢否定“五经”之一的《春秋》?别说他了,就算是六首状元出身的高务实,现在顶着实学宗门的名号也不敢直接否认《春秋》的观点,最多只能就《春秋》写一本读后感,表示说大家以前读此书时误会了,其实人家《春秋》不是这个意思,而是啥啥啥……

既然如此,那为何还说钟兆斗失算呢?其实是因为钱梦皋这次并不是要辩经,他是要谈人性。

钱梦皋不仅没有反驳钟兆斗的话,反而先附和道:“钟科长所言极是,只要皇贵妃娘娘丢了这后宫之中仅次于皇后娘娘的身份,皇三子按说自然也就没有了正位之资。”

钟兆斗微微挑眉,虽然没有说话,但谁都看得出他的意思:那你还说个屁?

而此时,萧大亨却似乎想到了什么,悄然皱了皱眉,眉宇之间闪过一丝阴霾。不过,他依旧没有开口,继续保持着沉默。

钱梦皋笑了,先是打量了萧大亨一眼,继而朝钟兆斗略一拱手,施施然道:“总宪、钟科长,以二位对皇上的了解,会认为郑皇贵妃经此一事便将一蹶不振吗?”

萧大亨不仅没回话,甚至把眼睛都轻轻闭上了。他并非认为钱梦皋说的话是无稽之谈,相反他同意钱梦皋想表达的意思,只是实在不愿意承认,这才做出闭目养神之态。

而钟兆斗这次终于感到事情棘手了,深深皱起眉头,眉间形成一个川字。他想了想,略有不甘地道:“即便皇上恋旧,不肯就此将郑妃打入冷宫或者做出更严重的惩处,但有了这样的恶迹,皇上总不可能事发不久就给她恢复身份。

那么,我等只要再努一把力,就大可以在这段时间之内抵定大局,让皇三子彻底失去问鼎储位的机会。”

“哦,是吗?”钱梦皋看来并不相信,微笑着反问:“不知钟科长所谓的努力究竟是指什么呢?莫非……是让皇嫡子早些获得册封?”

这话其实有点打脸的意思,因为钟兆斗也好,赵志皋也罢,他们师徒二人归根结底还是心学派的人,而心学派历来是支持朱常洛的。支持皇后与皇嫡子母子的,那可一直都是实学派的人,甚至说得更确切一些,是实学派中的高务实一系。

你一个心学派的人,因为“世兄”赵凤威的事,跟着师相赵志皋跳反去帮高务实一次,这我钱梦皋认了,可你们难道连心学派的身份和立场都打算一齐抛弃吗?这可就多少有点“欺师灭祖”了!

然而钟兆斗能得赵志皋看重,自然也是有几把刷子的,他轻哼一声,道:“太子之册封非我所能置喙,我所言者,乃是指皇三子封王之国一事。

算起来,皇三子今年已经完全可以封王,而封王之后便可以考虑之国。如此,只要趁着郑妃受惩之际大造声势,使皇上不得不听从百官呼声,册封皇三子为王,同时令其之国,那么郑妃母子对储位的念想自然也就该一举了断了。”

正如钱梦皋的话刚才打了钟兆斗一个措手不及一般,钟兆斗这番话也让钱梦皋一时语塞。但他反应也很快,立刻摇头道:“我看钟科长将此事想得过于简单了。”

他顿了顿,道:“皇三子出生于十四年(万历十四年),按照太祖规矩,应该是十岁封王,二十岁就藩,那么皇上完全可以说要等到万历三十四年再命其之国……”

钟兆斗大摇其头,道:“钱科长,你我皆非寻常乡民,这种话就不必拿来说了。太祖爷的确有这样一说,可是事实上有多少藩王真是按照这样的年限来执行册封与就藩的呢?”

呃,这个的确不怪钟兆斗不拿朱元章的“祖宗之法”当回事,因为事实上朱元章自己都没做到。

朱元章的儿子们,长子朱标册封太子是十三岁……这个姑且不论吧,毕竟太子比较特殊,和寻常藩王没有可比性。

那么看看他其余一些儿子,除了老二到老五是严格按照二十岁就藩来安排的,从老六起,就开始连续十三个儿子都没达到二十岁这个就藩年龄,其中最小的十五岁,最大的十八岁。

你太祖爷自己都做不到严格按照规矩来办事,后来的皇帝们自然也有样学样,封王和就藩的时间基本上就毫无规矩可言了。比如朱棣之子、赵王朱高燧,他封王之后过了二十一年才就藩,当时已经三十九岁。

如果说成祖那会儿已经太久远了,那么看看朱翊钧的好弟弟朱翊鏐吧,这位潞王殿下才两岁就封王了,但是二十三岁才就藩卫辉——朱元章的所谓祖制在这儿一点用都没起。

另外还有个情况,是钱梦皋也好,钟兆斗也罢,他们这些人现在根本不可能知道的:原历史上朱翊钧不仅是把朱常洵一直留在自己身边不让其之国,他后来的其他儿子们也是同样的待遇,朱翊钧都一直不肯让他们之国。

朱常洵算起来还是朱翊钧在世时唯一一个被放出去之国的,当时已经是万历四十二年了,朱翊钧实在是被国本之争搞累了。

而在朱常洵之后,朱翊钧的另外三个儿子朱常浩、朱常润、朱常瀛则更夸张,直到朱翊钧驾崩都没让他们之国。直到天启七年三四月间,这三位天启帝的皇叔才得以密集之国,分别就藩汉中、荆州、衡阳。

所以总而言之,钟兆斗提出尽快迫使皇帝册封朱常洵为王并要求其立即之国,从大明的习惯做法上来说并无问题。

如此,球……哦,蹴鞠又被踢回了钱梦皋脚下。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曹面子”、“单骑照碧心”的月票支持,谢谢!

ps:表弟阳了,同时昨晚我儿子喉咙里似乎也有点声音不太对,今天白天打算观察一下。抗原试剂有限,还不敢乱用。唉,可能当爹妈的都有一种心思,祈祷病啊灾啊都冲自己来就好了,别找孩子……

西陆书屋推荐阅读:抗战之大国崛起盛唐风云记霸业天子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少年战歌三国平凡人生明末平倭录安家立业无敌天下大明天雄军大清:第一廉官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遗梦南国刷视频:震惊古人大明日不落,开门,自由贸易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农家崛起路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雄霸南亚一梦南唐秦时小说家开局南洋一小国,吊打列强!仙朝秦皇纪谍海孤雁穷不拉几的李二东汉最后一个暴君唐贺强弓劲弩将军如此多娇:七小姐给跪了毒后妖娆:腹黑王爷宠上瘾大明:九朝元老,就是活的长红星仓库三国:开局薛仁贵传承,我无敌了南唐晚来风朕求篡位,腹黑王爷好闷骚横扫天下我为皇特工之回到清朝重生之厨女当家大魏宫廷内我在秦朝当神棍嬴政:时空之主大汉最强合伙人,刘备劝我别退休京极家的野望银河乐园之特殊契约者开局被抄家,我带着空间去流放!异世最强纨绔驸马爷穿越三国之再续大汉三千年三国:当不成谋士我只好四分天下
西陆书屋搜藏榜:大唐黑科技圣主刘禅明扬天下网游之修罗剑神拽妃:王爷别太狠重生刘协:我开着坦克匡扶汉室三国最强军神唐梦千变抗日之肥胆英雄红楼琏二爷黑二代的中世纪生活丝路长河异界争霸:我能召唤神将玄奇三国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特种妖孽兵王全寝一起穿越,建设社会主义之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穿越贞观之大唐第一赌神烽火从壮士出川开始明匠冒牌皇后:我的皇上我做主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宋异姓王锦绣阖欢朕的皇后有点闲刘备长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逍遥暴君重生之嫡女风流重生商纣王大唐:我是穿越者,建座城怎么了活在大唐吃软饭大唐开局从了武则天流华录大明:下山退婚,你让我治国?抗战之大国崛起寒门贵公子大明:开局救下袁崇焕,朱由检彻底杀疯了女帝背后的抄家王守望军魂朕都紫金山封禅了,系统才来紫凰天下重生宋徽宗,带领大宋走向巅峰后汉英雄志只想当山贼的我怎么一统天下了穿书红楼梦后,我拯救了贾府巅峰大太监
西陆书屋最新小说: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