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威一时有点错愕,刘越这话是什么意思?
不止是白威,在场的所有人都同样错愕,读完大学回家回报家乡有什么问题?
刘越见到众人看他的眼神,知道了他们应该是会错意了,连忙解释道,
“我的意思是,白家村辛辛苦苦培养了白威白萱两个大学生出来,结果只是回来做个老师带小孩,这样太浪费了,付出与成本不成正比。”
“这种工作已经有了邵老师在做,你们两人回来也并不会带来多大的提升效果,无非是减轻了邵老师的压力,仅此而已。”
“刘越…”
白威神情苦涩,刘越说的话很有道理,他自己也和白萱商量过,但是又能怎么办呢?他们并没有其他能为村里做的事情。
舒心握着刘越的手稍微用了用力,她不知道刘越怎么突然说这些,但是她看到白威白萱的表情,知道他们并不好受。
刘越轻轻地拍了拍舒心的手,接着淡淡地说道,
“我有一个想法,今天人这么齐,我想大家一起探讨研究一下是否可行。”
见众人都没有说话,刘越继续说道,
“经过这一个月以来的支教生活,我被深深地感触到。刚才陈诚有说他未来的人生是要做一名乡村支教,我被他的觉悟所震撼,并且由衷的佩服。”
白威白萱瞪大了眼睛看向陈诚,这不像是他会说的话,但是陈诚没有反驳,反而是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我很佩服他的勇气,也很支持他的想法。但是,一个人的力量实在是太渺小了,陈诚最多只能变成另外一个邵老师,在另外一个村子里帮助极其有限的一班孩子。而这个也是白威白萱未来要面对的问题。”
“有道理。”
史强点点头,刘越这话糙理不糙。
“所以,我想成立一家公司。”
“成立公司?!”
众人不解地看向刘越,成立公司有什么用?
“对,成立公司,成立一家可以让孩子们有书读的公司。”
“之前我和村长聊天得知,在白家村的周围都同样是贫困村,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导致地无人种,牲畜无人养,每家每户都仅仅够自己生活。每一条村都有十几二十个小孩面临着没有书读的问题。”
“我统计了一下,这周边30公里包括白家村在内的12个村子,留守儿童加起来大概有300人。”
“我想建一个住宿学校,把这些孩子全部拉过来读书,这能让他们系统化的学习,而且不需要每天奔波学校和家里之间这么辛苦,很多孩子都是摸黑上下学的,这很不安全。”
“学校的老师沿用现有的,饭堂的员工全部聘用留村的中年人,提高当地的收入,全部费用公司来出。”
“刘越,这个想法太疯狂了吧,建学校的钱从哪里来?而且就算学校建成,学生是有了,但是他们的学费交不起啊。一旦住宿,就会产生许多衍生费用,这些都是他们承担不起的。”
陈诚被刘越的想法震惊到,这是一个学生会想的问题吗。
“学校我来建。”
刘越一本正经的说道,他现在银行的存款有6000万,在这里买一个土地建个学校问题不大,他完全承担得起。
“至于学生的学费和住宿问题,我也想好了。”
“他们家里多多少少都会有点地,养点牲畜,我们允许他们用粮食和牲畜来抵扣学费,学费只收成本,不赚一分钱。而且我们允许拖欠和延交,但是绝对不能不收,我们有心帮忙是为了孩子,但是不是为了给人养孩子,这个必须要分清。”
“而收取到得粮食和牲畜,公司另外组建一个贸易公司,把这些东西拿去市场变现。这些农产品质量不错的,不愁没有销路,这样一来,说不定还能让在外务工的年轻人回村干活,一样可以发家致富。”
众人顿时都听呆了,计划虽然粗糙,但是大概意思都已经很清楚,这完全是可行的。
“这只是我的一个大概想法,可能在实行的过程中会有很多阻碍和困难,我一个人没有办法做到,所以我想邀请你们一起加入进来,帮我管理这家公司。”
刘越这个想法他自己都想了好多天,他认为绝对是可行的。
此时全场安静得能听见蚊子飞过的声音,大家都说不出话来。
“我加入。”
舒心第一个说道,刘越这事没有和她商量过,但是听完他说的就被震撼到了。
关键是她也有钱!
“你必须加入的,嘻嘻。”
刘越对于舒心的支持很开心,忍不住调侃着。
“我是很想加入,但是我没有钱啊。”
陈诚说出了其他人的心声,光是建学校要掏的钱就不是他们能想象的。
“不需要你们出钱,出人就可以了,股份照给。”
“这个事只有你们可以帮到我,其他人与我们的想法不一样,不能在外面招人做管理人员。我不想在这件事里掺差了利益的目的。一当有这想法,我们的事就办不下去,所以我只能信任你们。”
“事情很难,前路很艰巨,我们都没有经验,所以不要害怕,大不了亏点钱而已。但是,只要我们用心,拿着这个月大家的这种热情,我相信这事一定能办下来,并且办得漂亮。”
“我加入。”
“我加入。”
“我们也加入。”
既然刘越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他们都没有了拒绝的理由,按照刘越的这个想法,肯定比自己单纯的做一个支教产生的效果要大上许多。
“很多细节的东西我们可以集思广益,一边实行一边优化。”
“来!!!为我们的新公司将要成立先干一杯!!”
刘越举起手中的一碗豆浆,与大伙一起碰了起来。
殊不知,华国将会因此诞生出一家家喻户晓的顶级集团,而现在虽然只是停留在脑海里。
白威和白萱尤为激动,刘越的这个行为无论成与不成,都是在为他们这些贫困村着想,他们已经做好了为他赴汤蹈火的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