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封赏完毕,皇甫冲正待公布新的计划,突然祝融夫人的一封急奏呈上,皇甫冲翻开,一目十行地看完,随后对着众人说:
“刚刚收到祝融将军的奏折。南越边境治下土着陈煚(jiong)趁广西战乱之时起兵造反,短时间内聚众十五万余人,一举赶走赵佗的留守部队,占据升龙城(今河内)。
随后陈煚定都升龙城,建立安南国,自称安南王。
陈煚屯兵谅山,拦住祝融将军南下的兵马,既不开战,也不退兵,遣使献上提议。
说安南国愿向我渝国称臣,奉我渝国为宗主国,为渝国镇守西南边陲。
祝融将军兵力只有两万,不敢轻动,特上书请示。
众卿,这事儿你们怎么看?”
众人都把目光看向辛弃疾,此次南征辛弃疾的指挥才能堪称一流,大将军甘宁都得承认,现今渝国战神非辛弃疾莫属。
辛弃疾感受到众人的关注,当即站出列,拱手道:
“皇上,我渝国征服南越,理应全据南越领土。
安南国不过一跳梁小丑而已,趁乱火中取栗,十五万人马看似很多,但仓促起兵,战力肯定会打折扣,微臣愿领兵诛杀此獠。”
郑成功在此战中立下汗马功劳,对辛弃疾更是敬佩,此时也出列宏声道:
“末将愿领两万兵马打先锋。”
其他文武虽然没有说话,但渝国的连番胜利已然滋生了骄兵情绪,众人对开战没有太大抵触,甚至觉得理所当然。
皇甫冲却不置可否,面无表情地敲起了桌子。
群臣一见皇甫冲这副模样,心里纷纷有了明悟,皇帝不想打仗了。
陈煚,皇甫冲是知道这人的。
对于南边这个擅长忘恩负义的国家,皇甫冲上大学时也曾抽时间了解过它的历史。
陈煚是越南陈王朝开国皇帝,生于公元1218年,是越南李王朝外戚成员,公元1224年在李王朝权臣陈首度安排下,与同龄的李王朝第九位皇帝李昭帝李天馨,也是越南历史唯一一位女性君主结婚,次年李天馨让位给他,他建立陈王朝取代李王朝,定都升龙府。
陈煚最大的功绩就是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打败了入侵越南的蒙古帝国,使得越南成为少有的没被蒙古帝国征服的国家,被越南人奉为武帝。
公元1258年,陈煚让位长子陈晃,自己退位当太上皇帝,直到公元1277年病死,终年59岁,在位33年,庙号太宗,谥号元皇帝,史称“陈太宗”。
一个能被称为武帝的人,还有击败蒙古帝国的战绩背书,陈煚的军事能力自然非同一般。
皇甫冲眉头皱起:
武帝又怎样,相信以现在渝国的实力,灭掉安南不成问题。
但问题是有这个必要吗?
灭南越是为了打通出海口,如今广州在手,正是时候执行女王复仇的计划,浪费精力去打偏安一隅的安南,合适吗?
这战端一启,若顺利还好,若陷入拉锯,则大大影响原定计划,得不偿失。
但安南现在看似臣服,不过是权宜之计,它作为新兴的国家,也需要时间扩充实力。
也许等它缓过气来,说不定又会蠢蠢欲动。
唔,不是也许,按这些人历来的尿性,是必定会惹是生非的。
现在打它,影响计划实施;现在不打,以后要付出更多的代价。
皇甫冲陷入两难。
等等,我记得400声望值的奖励之一刚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皇甫冲又点开奖励选择,揣摩效果里的那一行字——
【···与臣服于自己的小国建立宗藩关系,大幅提高藩属国对宗主国的忠诚度,同时增加宗主国对藩属国的影响力···】
嘶,这效果,不正好派上用场吗?
行吧,苏武旌节暂时还用不上,就选御赐金印模具吧。
皇甫冲在脑海里做出了选择,一个木匣子也就出现桌子上。
皇甫冲看看木匣子,沉吟片刻后扫视群臣,朗声道:
“众卿,我渝国刚刚征服南越,各地还有不少反抗势力,立足不稳,现在贸然和安南开战,并不符合渝国当前的利益。
更何况安南已经上表臣服渝国,对于第一个主动认渝国为宗主国的小国,朕觉得应该给予鼓励,以示渝国大国气度,也为其他小国树立一个榜样。
所以,朕决定渝国和安南国建立宗藩关系,并赐予陈煚安南王金印,安南国为渝国藩属国,世代镇守西南边陲。”
说罢,皇甫冲按住木匣子冥想,少倾打开,取出一枚金印,上面赫然刻着几个篆体汉字——安南王印。
【叮,宿主消耗声望值100点,御赐金印模具制造“安南王印”,冷却倒计时三个月。】
【叮,渝国与安南国建立宗藩关系,渝国为宗主国,安南国为藩属国。
藩属国拥有政治、经济、文化自主权,宗主国不干涉藩属国内部事务,但藩属国对外宣战、结盟等外交权归属宗主国。】
圣意已决,辛弃疾张了张嘴,和郑成功对视一眼,最终还是放弃劝谏。
群臣纷纷拱手,高呼皇甫冲圣明,渝国自此有了第一个小弟——安南。
皇甫冲不以为意地摆摆手,安南自古便是反骨崽,大家心知肚明,此事不过是权宜之计,等双方都腾出手来,势必再见个真章。
皇甫冲站起身,走到悬挂的世界地图前,审视片刻后对众卿道:
“此次南征是我渝国向海图强的第一步,朕很欣慰这一步很稳健,既开拓了疆土,渝国自身又没有多大损失。
很好,接下来是时候大展宏图了,文卿听令。”
文天祥拱手:“臣在。”
“文卿,朕决定把广州城设为渝国的第二个陪都,当前渝国战略核心是全力经营广州城,此事由你全权负责。
朕只能给你一年的时间,在广州城建立远洋港口、扩充远洋商队、打造远洋海军。
文臣武将你随便挑,一切以发展远洋为主,一年后,朕要看到一支舰队从广州出发,纵横四海。”
这,文天祥额头开始冒汗,皇帝的要求实在有些高啊。
见文天祥迟疑,皇甫冲皱眉:“有困难吗?”
文天祥躬身:“微臣必将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