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贤令是错误的?”
对于凌云的这一个回答,诸葛亮和刘备二人再度皱起眉头,仔细回想求贤令的内容,却找不到任何错误的地方。
要知道,刚看见求贤令的内容时,他们二人还惊叹过曹操的手腕和见识。
用寒门弟子来制衡世家,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求贤令只看能力,不看品性,这就很要求统治者的手腕,一些品性不端的人,如果进入到行政体系中,如果君王的手腕果断狠辣,那还可以压住这些人,一旦统治者偏向软弱,可想而知朝堂会陷入怎样的混乱局面。”
凌云平静的说道,将曹操求贤令的弊端说出。
如果曹操的求贤令真的是正确的话,那他的政权也不至于被司马懿替代。
求贤令,固然可以从底层直接选拔人才。
但底层出现人才的概率和世家出现人才的概率不言而喻,毕竟世家弟子小时候能够接受到的资源,远不是底层所能够比得上的。
但是,不看品性,只看才华,就很容易导致大权落入到像司马懿这种人的手中。
换句话来说,求贤令对于统治者的要求极高。
历史上,曹魏三代人都始终将司马懿压制的好好,但就是第四代一软,所有的事情都有了变化。
世家的反扑,直接将曹魏覆灭。
“用人不仅要看才能还要看品德,如果一味的追求才能的话,将会导致许多品德有失的人进入官场,到时那些大家族只要有心,抓住某些人的……”
凌云话未说完,但诸葛亮和刘备二人都已明白这其中的利害。
这是长远的弊端,如果没有凌云这样的穿越者视角,很难有人会想到这一点。
“想要求贤令行的通,那就必须使用那些德才兼备之人,可世上最缺少的就是德才兼备,多的是有德无才的庸徒,有才无德的小人。”
诸葛亮也是一眼看穿,如果想要避开求贤令的这一个弊端,就只有这一个解决的方法。
但这一个解决方法在诸葛亮看来跟无解其实没有什么不同,即使是站在历史的角度上,像诸葛亮这样德才兼备的谋士,都超不出十指之数。
“那该如何对抗荆州和益州的门阀氏族?求贤令如果走不通的话。”
刘备紧锁眉头,看向凌云的眼神中带着几分尊重。
“需要一种制度来改变这种情况,不管是求贤令还是察举制,本质意义上都是在形成一种人才的选拔机制,以此来削弱世家对于人才的掌握。”
身为研究三国的历史学者,对于这一个时代的弊端,凌云都是在清楚不过的。
在科举制没有出现前,皇权大多都是依附在世家的支持下。
如何依靠世家又不被世家掌握,这是每一朝皇帝都要学会的制衡之术。
直到隋朝发明了科举制,这才彻底确定了皇权的中心地位。
因为世家没办法在通过垄断人才来威胁皇权,继而形成了在朝堂上的党派斗争,更方便皇帝去掌控各方。
可以说,科举制度的发明,彻底保证了皇权的神圣性和不可侵犯性。
因为始终都有在这个制度下受益的人才诞生,而这个制度的最高领导者则是皇上。
“这种制度本该出现在六百多年后,汉域要经过四五百年的黑暗时代才能够摸索出这种制度,名为科举制,同时,我还经过了一定程度的改良。”
凌云将自己的方法说出,他打算先行在刘备这边推行科举制,而且是经过改良的科举制。
就好比二十一世纪的高考模式一样,分文科和武科,还有最重要的理科。
主要,他如果想将二十一世纪的科技重现,就必须得需要充足的理科帮手。
“愿闻先生其详!”
刘备和诸葛亮二人如同开蒙学童般,齐刷刷的坐在位置上,同时还拿出了文字记录的竹简。
显然是想要将凌云所说的话全都记录下来,他们的心中有预感,这也许是改变他们命运的机会。
“首先这种制度,最好的方法是给每个人都强制开蒙,最少也要让他们明白十个以上的文字书写,当然以目前的情况来说,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个容易的事情。”
“再然后,这种制度分为四个等级:童试,乡试,会试,殿试,而童试又分为县试,府试和院试,只有顺利通过童试,才可以被视作是合格的预备人选,才能够参加乡试。”
科举制度的最优明处,就是设下了层层的选拔环节,在一定的程度上做到了不会疏漏任何一个真才实学的学子,大浪淘沙,不外如是。
“同时,科举制不能够限制任何人进行参加,负责主考的考官必须由最高领导人负责,确保做到公平公正。”
凌云一口气将话全都说完,也大概将科举制度的模板讲述给了刘备和诸葛亮听。
刘备和诸葛亮二人也不是蠢笨之辈,顿时明白了,这一个制度如果能够出现完美运转的话,确实可以帮助他们,大大的削弱世家的力量。
“文官和武将的选拔,应该不能够放在一块吧?”
诸葛亮再问凌云,乱世之中,文官重要,武将也是必不缺失的。
“所以科举制度要分为三类来进行,第一类为文科,第二类为武科,第三类则为理科。”
见诸葛亮问到点子上,凌云也是将自己的想法再度说出。
科举制度虽好,但也要因地制宜来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善和纠正。
清朝时期,满清为了抑制汉人,就将科举设置为了八股文,这才会导致近现代中华大地的沦陷。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凌云要很清晰的将科举的科目设置好。
“文科和武科,这我能够理解,小先生口中的理科,又是个什么东西?”
诸葛亮眉头紧皱,再度追问着凌云。
他自问通读百库,对于世间事物莫不知晓,但在凌云的面前,却如同一个懵懂孩童一般。
“理科,也可以理解为格物致知!”
凌云拿起了一碗水,一饮而尽,这才慢悠悠的向诸葛亮和刘备二人解释。
“何为格物致知?”
又是一个新词出现,搞得刘备和诸葛亮二人此时一头雾水,只能追问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