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坏人要过来!”朱厚照怕自己忘记,回到古代第一件事就是跟张皇后说那个小偷的事。
虽然因为朱厚照还小,朱颜并没有对他说那个小偷曾经奸杀过一对母女的事,只说这个坏人手里曾经犯过人命官司。
儿子跑去仙界那么多回都平安无事,帝后二人理所当然地认为仙界所有的人都是友好善良的,听说有坏仙人要来,张皇后立刻被吓得六神无主,甚至不惜打断廷议,把弘治帝叫了回来。
听完张皇后的转述,连弘治帝也被吓得脸色煞白,连忙第一时间加派人手护卫东宫。可惜,考虑到对方“仙人”的身份,这并不能给他带来多少安全感。其实,这也不能怪他,实在是当初吸尘器小妖怪给他留下的阴影太深了。
一台仙器尚且如此,一个仙人能够造成的破坏可想而知。帝后二人对视一眼,同时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浓的恐惧。人的想象力是无穷的,在脑海中将吸尘器的破坏力翻倍之后,普通的歹徒误入事件被帝后二人脑补成了毁天灭地,飞沙走石的神话剧。
朱厚照自顾自整理着从现代带回来的战利品,根本就没意识到自己已经结结实实地吓坏了自己的父母。
“对了,父皇母后,这是那个坏人的照片!”就在帝后二人被自己的想象吓得大气都不敢出的时候,那臭小子竟然把朱颜从网上打印出来的歹徒照片递了过来。
通缉犯的照片么,一般都是大头的证件照,证件照这种东西,没几个人拍得好看的。照片上,一名男子瞪大眼睛双目无神地盯着镜头。人看东西一般多少都会有点先入为主,男子的表情在帝后二人眼里却成了环头豹眼,怒目圆睁。二人被他照片上的杀气吓到,竟然愣了半天才敢伸手去接。
“来人,命人将这幅画像刊行天下,发现此人,不惜一切代价抓捕归案!”
那位倒霉的通缉犯做梦也不可能想到,自己竟会在享受过人民警察的全国通缉之后,又荣幸地成为了整个大明的通缉犯。弘治帝这条没头没脑的通缉令让不少人百思不得其解,不过,既然陛下有令,下面的人当然不可能不从。整个大明朝为这张通缉令大索天下,很是热闹了一阵。
画像在复制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失真,更何况是根据放大了的模糊身份证照片画出来的画像了,弄到最后,画像上的人不仅被画师自作主张添上了发髻,连服饰都变成了古装。值得庆幸的是,照片上的人没留胡子,在古代,不留胡子的不是太监就是天阉。加上通缉又直接来自宫中,又隐晦地隐去了罪名,经手人自动将人犯脑补成了犯事的太监,这才没有发生有人接机构陷平民,敲诈勒索的事情,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想象力是人类最值得称道的一项能力,这位既无姓名又无罪名的神秘通缉犯成了那段时间举国上下热议的焦点。所有人都很好奇这位连名字都不能说的神秘人到底犯下了什么大罪,平民们八卦一下也就忘到一边了,最紧张的是那些知道内情的大臣公卿,宫中加派护卫,弘治帝又大索天下,实在让他们无法不好奇其中的内情。
建文帝余党,白莲教贼子……不少人脑补出了一出反贼费尽心机,不惜净身入宫,借机行刺的宫廷大戏,倒是成功丰富了说书人的职业素材。后来弘治帝因为身体原因辍朝几日,竟被一些想象力丰富的大臣脑补成了遇刺时受伤,如今旧伤复发……
朱厚照小朋友对自己惹出来的乱子一无所知,交代完朱颜让他转达给帝后二人的事情便抱着那摞绘本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他虽然天资聪颖,借着CCTV9的字幕认了不少字,但要彻底看懂绘本上的那些文字依旧有些困难。考虑到这一点,朱颜不仅教会了他汉语拼音,甚至还很体贴地送了他一本《新华字典》。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加上朱颜之前曾经给过他看完所有的书就差不多又能见到她的承诺,小家伙为了啃下这些书可谓拼尽了全力。每天上午乖乖在文华殿跟着先生们学习《论语》、《尚书》、《大学衍义》,一到自由活动时间就抱着绘本跟字典狂啃。
不长的一段时间,他就认识了一大批很多孩子很长一段时间都未必能够认齐的常用字,不仅如此,甚至还借着绘本学了不少成语故事跟历史典故。虽然有些字存在繁简之别,历史典故也都是最浅显的那种,但教了一段时间后,先生们还是被小太子的博闻强识吓到了。
聪明睿智、勤奋好学、宽厚待人、礼贤下士……甚至无师自通。东宫的讲官们幸福得都快找不着北了,纷纷认为这是一代明君即将出世的征兆,找到机会就在弘治帝面前称赞他儿子是如何了得。让原本还在担心儿子会不会因为不能去仙界闹别扭的弘治帝长舒了一口气。
帝后二人一直在烦恼坏人的事,隔了一段时间,终于注意到了朱厚照每天当宝贝一样捧在怀里的绘本。有之前张皇后扔课本的前车之鉴,发现父皇母后注意到自己的宝贝后,朱厚照紧张得不行,死死抱着那摞本子不肯撒手。帝后二人后来还是等着他去文华殿上课,才找到机会偷偷翻了翻那些绘本。
简体字古已有之,想想孔乙己如何炫耀回的四种写法就能明白。帝后二人看懂那些绘本毫无压力。开始二人还跟之前翻看小学课本时一样如临大敌,翻过一遍,知道大致的内容后,终于长舒了一口气。虽然这些书上的图画风格奇诡,但故事大多中规中矩,没有出现像地球是圆的这样令他们冷汗淋漓的内容。
“《丑小鸭》、《塞翁失马》、《女娲造人》、《亡羊补牢》……上仙的故事倒是有趣得紧。”放松下来之后弘治帝甚至津津有味地仔细翻看了起来。
“不仅故事有趣,这上面的图画花花绿绿,看着也十分喜人,难怪照儿成天跟宝贝一样抱着。”
“梓潼啊,你还真别说,这仙界就是不一样,不仅句读分明,文字也是简单易懂,对照儿这样的孩童来说,倒也不失为开蒙的好办法。比起《三字经》、《千字文》,朕也更愿意看这样的故事。”
“陛下,照儿这么小,又能认得几个字?他大约只是随便翻看着图画罢了。”
“诶,梓潼,你可别小瞧了我们儿子,前天焦芳才在朕面前称赞过照儿,说他年纪虽小,认识的字却不少,还问朕是不是早早就在私下给他开蒙了呢!”
“真的?”
“是真是假,等一会照儿回来,我们一试便知。”
上午的课程结束,朱厚照兴匆匆地回宫准备接着啃他的绘本,看到等在那里的帝后二人吓了一跳。不过小孩子终究是小孩子,虽然有些惊讶,但很快他就笑着扑进了二人的怀里,甚至还讲起了上学时的趣闻。
“父皇母后,照儿给你们讲个笑话,今天有位先生佩错了花带哦。今天是辍朝日,他戴着参朝日才能佩戴的花带来为照儿讲课。”
“你当众说出来了?”听到他的话,弘治帝吓了一跳。东宫的讲官可都是他为儿子精心准备的未来班底,他可不希望儿子童言无忌坏了跟讲官们的关系。
“没!直接说出来先生肯定会不好意思的,照儿下课后跟侍从说了,让侍从悄悄去提醒。”
弘治帝长舒一口气,摸了摸朱厚照的头,一脸孺子可教的表情。
张皇后性子急,一找到机会就拿着绘本过去问朱厚照:“照儿,这些书上的字你都认得?”
发现自己藏着的宝贝们被父皇母后发现了,朱厚照立刻紧张起来,扑过去一把将本子夺了回来,抱着绘本如临大敌。
帝后二人哭笑不得:“照儿别怕,父皇母后不跟你抢,就是想问问你认不认识上面的字。”
“真的?”
“当然是真的。”
虽然帝后二人的表情很真诚,但是因为之前的前车之鉴,朱厚照还是跑去床头清点了一下绘本的数目,确认无误后这才长舒了一口气。
帝后二人相对苦笑。
“现在,可以告诉父皇母后你认不认识上面的字了吧。”
确定父皇母后真的对自己的绘本没抱什么坏心后,朱厚照终于抱着刚刚张皇后递过来的那个本子走了过来。翻开第一页,对着图画上面的文字一字一句地念了下去。
帝后二人开始还不以为意,以为他只是恰巧记得这本书的内容,又抽了几本,发现除了一本上有几个生字没念出来,他几乎每一本都能看懂后顿时被惊得愣在了当场,半天回不过神来。
“照儿,你去仙界的次数也不多,怎么会认识这么多字?难道仙女给你灌顶了?”虽然知道儿子聪明,但张皇后还是忍不住开始往怪力乱神的方向想。
“灌顶?”朱厚照歪着脑袋一脸茫然。
见儿子一脸茫然,弘治帝连忙换了一种问法:“这些字都是仙女教你的吗?”
“不是!”朱厚照的字根本就是跟着CCTV9的解说员大叔无师自通学的。
“不是仙女,那是谁?”
小家伙实话实说:“电视上一个从来都不露脸的大叔,我听着听着就听会了。”
帝后二人得到这个回答,眉头皱得更紧了。他们已经从儿子口中知道了电视是一个能够看到千里之外发生的事情的盒子,那位不露脸的大叔最后在他们的理解里变成了仙女特地为他们儿子请的老师,而且还是学识渊博,循循善诱的那种高人。
“照儿,你看得懂这些书,那么奏章呢?”为了摸清儿子的底细,弘治帝果断提高了难度。
朱厚照半岁的时候礼部就上奏请将天下公文抄送一份给太子阅览,被弘治帝以行了冠礼再说为由驳回了,后来行了冠礼,又旧事重提,虽然明知儿子不可能看懂,但实在想不出可以拒绝的理由,弘治帝也就勉为其难地同意了。所以,自从冠礼之后,天下所有的国事公文按例都会抄送一份给朱厚照批阅参详。
弘治帝一直以为这些奏章最后的下场肯定是被儿子叠了纸飞机,没想到儿子的回答却令他吃了一惊。
“能看,但是不懂……”朱厚照小朋友根本就意识到自己有多逆天,回答的时候竟然还一脸的不好意思。
“真……真的?”实在受惊太过,弘治帝的舌头都有些打结。
“真的。父皇,照儿好笨,上面很多字都是认识的,但是就是看不懂上面在说什么……”奏章用的是正儿八经的文言文,高中生都未必能看懂,更何况他一个孩子了。
弘治帝连忙命人把最新的奏章呈上来,抱着朱厚照让他认上面的字。虽然磕磕绊绊,但朱厚照的确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认识上面大部分的字。目睹此情此景,不仅弘治帝惊呆了,连张皇后都瞪大了眼睛一脸的难以置信。
就在帝后二人惊得合不拢嘴的时候,朱厚照忽然从弘治帝的膝盖上跳下来,找到床头的《新华字典》又爬了回去,对着奏章开始查上面几个他不认识的生字。
然后,弘治帝目瞪口呆地看着儿子无师自通地念出了没人教过他的生字。
“这是什么?”意识到问题的关键肯定是儿子拿回来的那本砖头样的书,弘治帝连忙指着那书好奇地问儿子。
“新华字典!”
虽然儿子又用一脸防贼的表情警惕地盯着自己,弘治帝还是忍不住翻看了起来。的确是字典,只是上面用的依然是跟凡间截然不同的注解方式。弘治帝对这本厚厚的字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虚心跟儿子求教了起来。
父皇竟然向自己求教,朱厚照立刻跟打了鸡血一样开始传授字典的使用方法。儿子这么聪明,老子当然也不笨,父子俩嘀咕了一下午,弘治帝终于明白了上面那些奇怪的符号的妙用。用了几次后,连他也不得不承认,这种注音方式的确比沿用至今的反切法更简便易懂,也更准确。
“照儿啊,你这本字典可否先借父皇看上两日?”
“不借!”
“照儿乖,你不是还想再养一只熊猫吗?只要你乖乖把字典借给父皇,父皇明天就派人去替你抓只最可爱的回来!”
这个条件显然很让朱厚照心动,他皱着眉犹豫了半天,不过最终还是咬牙摇了摇头:“不借!”
“照儿啊……”
“不借!不借!不借!”
如果是别的皇帝,肯定直接拿字典走人,说不定还会以不忠不孝的罪名把儿子拎起来揍一顿,但当事人是弘治帝,史上最疼爱儿子的弘治帝,于是,最终的结果是,他悄悄留宿在了东宫,在儿子的眼皮子底下继续研究那本新奇的字典。
借着弘治帝研究字典的机会,朱厚照偷偷拿出了藏在枕头底下的相框,盯着朱颜的照片嘿嘿傻笑。
弘治帝开始还以为儿子是在看书,发现他手中的东西不像是书,立刻凑过去偷看。看清那是什么后,他倒吸了一口凉气,伸手一把从儿子手中夺过了相框。
“这是……”看清照片上的人影后,他的身体竟开始阵阵颤抖。
“仙女!”朱厚照想把相框抢回来,可惜弘治帝抓得太紧,他一个孩子根本就抢不过,急得满脸通红。
弘治帝根本就没意识到自己都快就把儿子弄哭了,只是目不转睛地盯着照片上的那个人,半晌无言。也不知道到底过了多久,他的脸上终于绽开了一抹释然的笑,仿佛多年来一直困扰着他的某个问题忽然茅塞顿开:“原来,真的是仙女啊……”
“还给我!还给我!仙女是我的!我的!”
“好好好……你的!当然是你的!”此刻,他才终于注意到了泫然欲泣,小脸通红的儿子,连忙把相框塞了回去。
重新拿到相框,朱厚照立刻死死将它抱在了怀里,就算是在睡梦中都没撒手。
作者有话要说:古代的注音方法
1. 譬况
天《释名·释天》:以舌腹言之
风《释名·释天》:横口合唇言之
2. 直音:直接用同音字注音。
《康熙字典》:栭,并音而。
《康熙字典》:西,音粞。是,音姼。
3. 读若
《说文》:铗,读若夹。
《汉书·高帝记》:“从间道走军。”服虔注:“走音奏。”
4. 反切:反切也称反语、反言、反音、反纽,或单称反、翻、切、纽。反切是我国传统的注音方法,用两个字拼合成另一个汉字的读音,如:都,当孤切。被注音字“都”称为被切字,用作反切的前一个字“当”称为反切上字,也简称切上字或上字,用作反切的后一个字“孤”称为反切下字,也简称下字或下字。所谓“上”“下”是就汉字直行书写的款式而说的。
顿,
都
困
反(切)
dùn
d
ùn
《颜氏家训》认为汉末孙炎独知反语, “至魏世大行。” 但比孙炎早的王肃、应劭都用反切注音。三国后十分流行,。“反切”最初叫“反”或“翻”,唐代宗大历以后,忌讳“反”字,改用“切”字。
反切的基本原理是:切上字与被切字的声母相同,切下字与被切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在拼合过程中上字取声母,舍弃其韵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舍弃其声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