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陆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看着摆在自己面前的厚厚的成绩单,刘彻面色有些沉重。 更新最快

“唉……”他长长的叹了口气,心情有些抑郁。

自九年前,第一次开始考举至今,大汉帝国已经在考举制度上运行了整整九年。

官员的选拔方式,也早就由过去的察举为主,考举为辅,发展成为了以考举为主,察举为辅的体系。

每年,考举制度为国家贡献大量官吏。

非常有效的盘活和强化了国家的活力,官府的工作效率也因此大大提高。

但问题是……

考举制度,也不全然都是有着好处的。

至少在刘彻这个皇帝眼里,考举制度,还是存在着一个重大的弊端的。

这个弊端就是考举制度放大和强化了儒家的影响力以及声势。

自元德二年开始,每次考举,儒家士子,都对其他所有学派,形成碾压。

今年更夸张,儒家各学派的报考士子加起来,居然占到了总数的七成!

这太可怕了!

再这么下去,儒家迟早自己就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来玩罢黩百家独尊儒术。

想了想,刘彻拿起笔,在奏疏上批示:“凡儒门子弟,皆递减一级,以任为官吏……”

过去数年,刘彻一直都是如此批示着对儒门士子的安排。

所有儒家门徒,通过考举后,他们的成绩,比照其他学派的士子递减一级任用。

也就是说,二轮士子当一轮,三轮当二轮用。

打压和限制的味道,相当的明显。

但儒家却不敢非议哪怕半句!

因为,连他们自己也觉得,自己太bug了,他们自己也害怕,被人群起而围攻。

元德二年的那一场考举风波,依然让儒家记忆深刻。

黄老派、法家、墨家、列侯公卿们的联手围攻,更是吓尿了他们。

是以,刘彻的这个决定,非但不是在坑儒家,相反是保护和照顾。

若没有刘彻的这个安排,法家和黄老派早就联起手来,对儒家势力和学苑发起大清洗了。

儒家各派,哪里能像今天这样跳的这么欢?

这些年来,儒家顶着这样的压力和歧视,依然发展迅勐。

每一次考举,他们都是最终的赢家人多就是力量,依靠碾压性的人数,儒家轻轻松松就可以获得优势!

大量儒家子弟,通过考举,进入了仕途和政坛。

而如此庞大的基数,使得儒家再怎么被打压,也能有人冒出头。

他们就像杂草一样,在汉室体制内迅勐生长和繁殖。

短短数年时间,儒家各派,就在基层和中下层占据了优势。

唯有上层,因为黄老派和法家的行动,使得他们难以渗透和控制。

但,黄老派和法家还能压儒家几天呢?

随着儒家子弟,开始大量占据和垄断基层,刘彻不觉得,他们突破不了黄老派和法家的封锁。

他们会先占据郡县,然后向朝堂进军。

九卿级别的儒生的出现,已经指日可待!

是以,刘彻知道,再靠老办法,已经很难维系平衡了。

“去年郡国上报的力田与孝子、义士名单在哪里?”刘彻扭头,问着身后的一个宦官。

对方闻言,连忙道:“回禀陛下,奴婢将之收在了石渠阁之中……陛下若要,奴婢这便去取……”

“不必了……”刘彻摆摆手,问道:“你可记得,去年郡国上报的力田、孝子与义士的人数是多少?”

“回禀陛下,大约有三百人罢……”那宦官想了想,答道。

刘彻听了沉吟片刻,然后命令:“去告诉少府、太常,自今年起,郡国所报力田、孝子及义士,皆送法家各大学苑培养……其学费及其他开销,走内库的帐……”

“诺……”对方闻言,立刻领命而去。

刘彻看着对方的背影,在心里开始盘算起来。

汉室一直有着将孝子、义士、力田,作为预备役官员培养的传统。

不过,过去这个制度其实并不完善。

这些被举荐为官的人,通常都是丢个官职给他,就让他自生自灭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被举荐的力田、义士以及孝子,自然难以熬出头。

刘彻即位后,针对这个情况,加以完善,推出了一套培养体系。

这些被郡国地方上报的力田、义士以及孝子,全部被送到太常衙门,由太常针对性的安排他们去各大学苑入读,接受教育。

然后视其成绩和能力,加以分配。

这个制度发展到现在,已经很完善了。

更成为了被天下人所称赞的善政,好人必有好报的价值观随之立了起来。

这些被委培的学生,更是成为了刘彻这个皇帝的铁杆。

如今,儒家势大难制,为了防止儒家独尊的情况发生,刘彻只能通过政策拉偏架。

或削弱、压制,或扶持一个对手。

现在,削弱、压制的路差不多走到头了,刘彻只能祭出扶持和加强的招数。

至于,你要说这不公平,这有违中立。

那就只能说,你太天真了。

只有老百姓才追求公平和正义,而皇帝从来只做平衡。

也就是所谓的帝王心术。

而选择法家来定向扶持的道理也很简单。

如今,唯有法家,才能承担起压制和制衡儒家的责任。

譬如墨家,到现在,算上学徒和门徒子弟和那些同情和认同墨家道路的官员,总共不过两三千而已……

儒家随便一个派系的人数,都是墨家的数倍!

至于黄老派……

那就不堪了……

除了一个稷下学宫之外,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什么清河学苑、雒阳学苑,统统是战五渣!

独有法家,这几年也开始模仿和学习儒家,广开山门,大收门徒。

特别是在北方郡国地方,法家的学苑和私塾,遍地开花,有效的制衡和压制了儒家力量的膨胀。

但是,也只是制衡和限制。

想要打压乃至于控制,几乎不可能!

旁的不说,在人数上,法家就已经输了。

没办法,刘彻只能通过调节和政策倾斜以及定向支援,来加强法家的力量了。

将郡国的力田、义士和孝子们送去法家的学苑,就是其中的一个办法。

但这样做,还是不够。

郡国的力田、义士、孝子们,一年能有多少?不过几百人而已,还不是年年都有这么多人。

所以,刘彻还得继续加强法家。

微微思考了片刻后,刘彻做出了决定。

他提笔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一道命令,然后交给一个宦官,嘱托他:“去,交给丞相,让丞相依命而行!”

“诺!”这个宦官接过诏书,拜道。

“若是这样,法家还不能与儒家争锋,那就真的只能说是扶不起的阿斗了!”刘彻低声说道。

……………………………………

一个时辰后,丞相周亚夫接到了这道命令。

他拿在手里,看了半天,脸色狐疑不定。

周亚夫的亲信,丞相长史阳周见状,上前问道:“丞相,陛下给了您什么指示?”

周亚夫苦笑一声,将这命令交给对方,笑道:“阳长史自己看吧……“

阳周接过来一看,也是面色尴尬无比,道:“陛下可真是……”他想了许久也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形容词,最终只能低头说道:“奇思妙想啊……”

这是一道命令丞相组织丞相府、廷尉、太常、少府主管人事和官吏安排的相关官员,共同拟定一个有关地方官员,向国家和上级推荐自己治下的能吏和干吏的命令。

这个命令要求各级官府,务必将自己治下的那些年纪在三十岁以下,有才干的能吏们发掘出来。

发掘了这些人才之后,各级官府应当将他们送去指定的那几个学苑,接受短期培训。

而这几个指定的学苑的名字,让周亚夫和阳周,都是哭笑不得。

茂陵学苑、太原学苑、雍都学苑……

全部都是法家的学苑……

天子的态度,已经不是**裸的了。

而是明摆着,告诉周亚夫和相关的官员:朕觉得法家不够强,要加强一下……

而此事若传到外面,更是立刻会引发轩然大波。

皇帝的态度如此的显而易见,法家固然会欢欣鼓舞,但其他学派,恐怕都要在心里骂娘了。

皇帝劳资,这是在**裸的偏袒和照顾法家。

生怕法家的力量不够强!

想想看,这些各级官府治下的能吏和干吏们,进了这些法家学苑,接受了委培后,回到地方,然后步步攀登。

等他们身居高位,他们会忘记这段授业之恩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丞相,要不……”阳周小声的说道:“将此诏书,退回兰台?”

作为丞相,周亚夫当然有着拒绝和封驳任何来自皇帝的不合理命令的权力。

在法律和制度角度上来说,没有经过丞相同意,御史大夫附署的诏书,都属于非法的乱命。

但事实,却不是如此。

丞相直接退回皇帝诏书的行为,是相当粗鲁和直白的打脸。

太宗那样好脾气的皇帝,都不能容忍,何况当今?

再说了……周亚夫也没有这个封驳和拒绝这个命令的底气。

他这个丞相,明年就要下台了。

在这个时候,抓着皇帝的脸抽一巴掌,皇帝可能暂时不会说什么。

但那些皇帝的近臣幸臣,恐怕都会在心里面惦记上这个事情。

老周家可吃过这种亏!

周亚夫更是曾经亲眼见证了自己的父亲是怎么走出廷尉大牢的。

他才没有这么傻呢!

他只是个军人,退休以后,去武苑教教学生,培养几个弟子,他的一生就完美了。

犯不着因为掺和诸子百家文人士大夫之间的撕逼而去跟天子闹别扭。

更何况……

周亚夫心里清楚,晁错和赵禹等法家大臣若是知道了,他这个丞相临到致仕了,还要给他们添堵。

这些家伙心里面,恐怕都会对他有想法。

若是其他事情,关乎国计民生的大是大非,周亚夫兴许还会顶着天子的压力和法家的指责,而实行自己的丞相职责。

但问题是这个事情,明显就是皇帝要拉偏架。

儒法墨和黄老派之间的问题。

要去打滚,要去撒泼,也轮不到他这个丞相。

当然,周亚夫也不准备站到法家那边。

“阳长史,这个事情呢,吾就拜托长史去与各卿协调了……”周亚夫拍拍阳周肩膀,说道:“希望长史不要辜负陛下与本相的重托,用心做好这个事情……”

阳周闻言,脸色顿时就好看极了。

他苦着一张脸,拜道:“丞相厚爱,周实在愧不敢当……只是此事,仆职实在是不敢担啊……”

开什么玩笑……

将来,丞相周亚夫一旦下台,他这个丞相长史,肯定也得挪窝。

新上任的丞相,必定不会留他这个‘前朝余孽’。

到时候,他指不定就得去那个犄角疙瘩待着。

万一这个新丞相还是黄老派的铁杆,那就更惨了!

说不定,一脚将他踹去蒙国之类的穷乡僻壤,与风沙和雨雪为伴,这辈子都不要指望回长安了。

他阳周还年轻,今年才五十岁不到,可不想这么快就泯然众人。

周亚夫却是笑着对阳周道:“本相已经打算在明年大朝议后上表天子乞骸骨……继任的丞相呢,本相打算推荐御史大夫晁错……”

这七八年来,周亚夫与晁错搭班子,合作不能说愉快,勉勉强强算凑合。

毕竟,晁错那张嘴,实在太臭了!

但,这么久的共事相处下来,哪怕周亚夫不喜欢晁错,却也不得不承认,晁错确实是最适合继任他的丞相之位的人选。

原因很简单晁错虽然缺点一大把,但他看问题的眼光和办事情的决心,是满朝文武之中最强的。

从国家和天下的长治久安以及稳定方面考虑,周亚夫觉得,晁错是最合适的人选。

至于晁错与他之间的那些矛盾与分歧,在这样的大是大非面前,反而不重要了。

春秋时期,解狐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被传为美谈。

周亚夫也想效仿一下先贤。

阳周闻言,却是一楞,若有周亚夫推举,晁错从御史大夫继任丞相,确实是没有问题的。

然而……

“可是……御史大夫,并非列侯啊……”阳周问道:“汉家制度,非列侯不得拜相……”

“他会被封侯的……”周亚夫笑着道:“不是八月就是九月,晁错就会被封侯……”(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西陆书屋推荐阅读:抗战之大国崛起盛唐风云记霸业天子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少年战歌三国平凡人生明末平倭录安家立业无敌天下大明天雄军大清:第一廉官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遗梦南国刷视频:震惊古人大明日不落,开门,自由贸易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农家崛起路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雄霸南亚一梦南唐秦时小说家开局南洋一小国,吊打列强!仙朝秦皇纪谍海孤雁穷不拉几的李二东汉最后一个暴君唐贺强弓劲弩将军如此多娇:七小姐给跪了毒后妖娆:腹黑王爷宠上瘾大明:九朝元老,就是活的长红星仓库三国:开局薛仁贵传承,我无敌了南唐晚来风朕求篡位,腹黑王爷好闷骚横扫天下我为皇特工之回到清朝重生之厨女当家大魏宫廷内我在秦朝当神棍嬴政:时空之主大汉最强合伙人,刘备劝我别退休京极家的野望银河乐园之特殊契约者开局被抄家,我带着空间去流放!异世最强纨绔驸马爷穿越三国之再续大汉三千年三国:当不成谋士我只好四分天下
西陆书屋搜藏榜:大唐黑科技圣主刘禅明扬天下网游之修罗剑神拽妃:王爷别太狠重生刘协:我开着坦克匡扶汉室三国最强军神唐梦千变抗日之肥胆英雄红楼琏二爷黑二代的中世纪生活丝路长河异界争霸:我能召唤神将玄奇三国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特种妖孽兵王全寝一起穿越,建设社会主义之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穿越贞观之大唐第一赌神烽火从壮士出川开始明匠冒牌皇后:我的皇上我做主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宋异姓王锦绣阖欢朕的皇后有点闲刘备长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逍遥暴君重生之嫡女风流重生商纣王大唐:我是穿越者,建座城怎么了活在大唐吃软饭大唐开局从了武则天流华录大明:下山退婚,你让我治国?抗战之大国崛起寒门贵公子大明:开局救下袁崇焕,朱由检彻底杀疯了女帝背后的抄家王守望军魂朕都紫金山封禅了,系统才来紫凰天下重生宋徽宗,带领大宋走向巅峰后汉英雄志只想当山贼的我怎么一统天下了穿书红楼梦后,我拯救了贾府巅峰大太监
西陆书屋最新小说: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