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公豹“扑通”跪下来说:“陛下,微臣不敢直说。”
纣王说:“朕赦免你无罪,快说。”
“这样现象叫做天狗食日,主兆国亡君死,天下大乱,城池沦陷,疆土丢失。”申公豹战战兢兢回答说。
纣王脸色也变得苍白,他知道申公豹不会撒谎,诅咒他死。老一辈有这种说法,上去一把抓住申公豹的衣服恶狠狠说:“你是朕的丞相,有什么破解方法,如果没有,朕叫你人头落地。”
申公豹吓的魂飞魄散,纣王残暴,说得出就做得出,一个丞相在他眼里算什么,杀就杀了,都引不起他人的注意来。
申公豹哆哆嗦嗦回答说:“陛下,容微臣仔细想一下。”
纣王才松开他,坐在龙椅上喝酒,此刻太阳已经露出头来,开始复原,摘星楼渐渐安静下来。
申公豹冥思苦想,到底让他想出办法来,对纣王说:“陛下,唯一的方法就是用活人祭天,祈求神灵赐福,化凶为吉。”
纣王眼睛一亮,活人祭祀是殷商的习俗。先祖认为天地万物都由神来掌控,他们希望通过祭献贵重的物品来祈求神灵赐福。用杀死的人牲来乞求超自然力量和权力。
在商代,人祭之风甚盛,纣王登基感谢天恩就用过,那次杀祭人数多达三百余人。用人之多,手段之残忍,后人无法想象。
所以说杀祭最残忍的祭祀方式。
纣王高兴起来,说:“爱卿,朕就让你来办理这次祭祀,朝歌牢狱里多的是犯人,还有不少前皇后姜梓童宫里的侍女,都是反贼,留之何用,正好拿她们来祭天。”
申公豹奉旨去准备了。
九头雉鸡精胡喜媚与玉石琵琶精柳琵琶听到纣王要用活人祭天,当然高兴,杀人是它们的喜好,尸体可以为二妖提供美食,残酷的场面更是让它们期盼不已。
等纣王回到寿仙宫,二妖兴高采烈迎上去,柳琵琶蜂腰柳肩,弯弯的峨眉下一双俊目勾魂慑魄,挑逗着纣王,并吩咐宫女摆宴席,一时间山珍海味,琼浆玉液,极尽奢华。
酒席之上,胡喜媚与柳琵琶与纣王勾勾搭搭,蝇营狗苟,恣意迎奉,看得站在一边的宫女身软体酥,面红耳赤。
欢乐之余,柳琵琶故意娇滴滴问道:“陛下是不是要准备祭天呀,臣妾也想去看一看。”
纣王摇摇头说:“这种场面太过于血腥,不适合你们,朕怕吓到美人。”
柳琵琶说:“自从臣妾姐妹受陛下恩宠,早已经与陛下融为一体,陛下之喜就是臣妾之喜,陛下之忧就是臣妾之忧。炮烙虿盆,臣妾什么样的场面没见过,还能害怕活祭吗?”
纣王哈哈大笑:“是是,美人什么没见过,既然你们感兴趣,就去看看吧。”
第三天一早,申公豹就来禀报说:“陛下,祭祀场地已经准备就绪,就安排在九间殿滴水檐前的广场上,微臣前来请示陛下何时开始。”
纣王说:“事不宜迟,朕马上移驾滴水檐,准备祭天。”
朝歌文武大臣早已经聚集在滴水檐,看见广场上卫兵站立,个个神情严肃。广场中间放置一个巨大的青铜器,他们都知道这是“司母戊鼎”鼎呈长方形,四周铸有精巧的盘龙纹和饕餮纹,威武凝重。
饕餮是传说中喜欢吃各种食物的神兽,把它铸在青铜器上,表示吉祥、丰年足食。
不过今天可不是表示吉祥、丰年足食。许多老臣还能记得纣王登基那天用活人祭天的残酷场面,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化为乌有。千刀万剐,肢体崩裂,躯干支离破碎。被投入鼎里煮成肉糜。
皇上今天又要故伎重演,准备拿活人祭天了。
不少大臣联想到三天前天狗吞日,神都发怒了,可见纣王越来越不得人心。
现在他又要逆天行道,残害无辜了。
谁敢反对,活的不耐烦了。
一会儿,纣王銮驾行至滴水檐,群臣下跪,三呼万岁。
跟着皇上一起来的还有二妖九头雉鸡精胡喜媚与玉石琵琶精柳琵琶,按道理来说这样的场面是不容许妃子参加的,但纣王总是不按照常规出牌,随心所欲。众臣也见怪不怪,反正与我何干,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纣王坐到龙椅上,环视四周,见卫兵就位,“司母戊鼎”下堆放柴薪,刀斧手光着膀子凶神恶刹般站成一排,手里鬼头大刀闪闪发亮。满意的点点头说:“众爱卿免礼平身。自从周武王姬发小儿反叛朝廷,兴风作浪以来,朝歌政局不稳,人心涣散。虽有闻太师在西岐平定叛逆,但朝廷多有无事生非者,妖言惑众,扰乱臣心。”
纣王虎视眈眈,站起来看着群臣高声说道:“姬发叛逆,已经引起神灵不满,天兆凶像,日月不明,朕透过占卜请示过神灵,主大凶。为祭祀祖先和取悦上神,保我汤商六百年江山永固,今天进行人祭,以正视听。”
群臣听的毛骨悚然,虽然商朝祭祀已经形成一种习惯,也有拿活人开刀的,但这样大规模的活人祭祀已经很少进行了。
即使是纣王酷刑“炮烙、虿盆”,死亡不会超过十数人,如今二种酷刑已经被闻太师废除,总算再也听不到“虿盆”里受害者的惨叫,日夜不绝了。
今天祭祀要多少人的性命呢,看架势少不了。许多老臣可以从刀斧手的数量猜测出得有多少人丧命“司母戊鼎”,数以百计恐怕还不够吧。
纣王继续说:“今天被活祭的犯人都是战场上擒获的敌军,还有前皇后姜梓童后宫里的犯妇,这些人罪恶累累,知错不改。朕本来想宽容他们,但神灵指示,他们罪恶的灵魂如果不加以彻底清除,危害朝廷。把他们的身躯献给神灵,一则可以平定朝政,二则则也让他们的魂魄升天洗礼,来世做个良民。”
好嘛,杀人还有道理了,讲的冠冕堂皇。在皇帝的嘴里,没什么是他不敢做的,“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反应了当时的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