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和尚安排好战事,与周武王姬发辞别,准备前往汜水关与闻仲决战。临行前姬发摆酒宴送别苏垸,君臣两对坐不语,国相商容与丞相比干都在,甚至连太姒夫人也来了,与他一起来的是西伯候姬昌。
看见姬昌苏垸吓了一跳,姬昌已经面黄肌瘦,苍白的脸上长满了密匝匝的络腮胡子,像一丛被踩过的乱糟糟的茅草,是被人搀扶着来的。身后的姜子牙也沉默不语,表情难过。
苏垸连忙上去扶着姬昌说:“候王身体不适,妲己忙于公务未曾上门看望,罪该万死。”
姬昌勉强一笑说:“妲己为国操劳,姬昌我做的最对的一件事情就是选择了你作为姬发的守护神,西岐有你,百姓有望,姬昌我也可以放心的去见考邑与先主了。”
西伯候还是忘不了长子伯考邑,永远记在了心头。
苏垸问道:“候王的《周易》写的怎么样了?”
姬昌脸上露出一点笑意来,也红润了不少,说:“妲己,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最后的章节就交给子牙整理完稿了。姬昌总算是给后人留下一点东西来,不枉了此生。”
苏垸真诚地说:“候王写的《周易》以后将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智慧的大宝藏,一定会让历代先贤与智者趋之若鹜、皓首穷经、推崇备至,候王也一定会名垂千古。”
姬昌双眼发亮,一把抓住苏垸的手,激动的说:“是吗,果真有如此大的作用吗?”
苏垸肯定的点点头。
姬昌轻轻吐了一口气,身体有点发沉,太姒夫人连忙搀扶他坐下。
姬昌环顾一下四周,见商容与比干全在,笑一笑说:“姬昌很荣幸,能见到这些老朋友,死而无憾了。妲己,闻仲领兵三十万侵犯西岐,来者不善。老夫知道闻仲的本事,足智多谋,不是一个好对付的人,但太师也有一个致命弱点,就是太刚愎自用,还有就是过于自信,输不起。他会拼死而战哪怕剩最后一个人,也绝不会承认失败。此战是一次你死我活的大战,不是你妲己亡,就是闻仲死,妲己你要做好思想准备。”
苏垸点点头说:“我明白,上次在汜水关与闻太师见面,言语之间妲己已经了解了他,为人耿直正派,又有一身本事,错就错在他保了昏君纣王逆天行事,受纣王刁难也对纣王忠心不二,可谓愚忠。我想他最终在劫难逃,此乃天意。”
姬昌点头说:“妲己有如此雄心壮志,姬昌就放心了,希望你能凯旋而归,班师回朝之时,姬昌我亲自去迎接你。”
苏垸的眼睛红了,对姬昌他只有尊敬与佩服,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物,推演周易,壮大国力,为武王克商奠定基础,历史上对他评价极高。孔子说他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连奸臣曹操都说过:若天命在吾,吾当为周文王矣。
苏垸也不会想到,等他破了闻仲三十万大军班师回朝,西伯候姬昌病重身亡,为后人留下一部巨着《周易》,完成了他传奇的一生。
与周武王,商容与比干辞别,苏垸率领十万大军出发,西岐兵力达到二十五万之多,与闻仲三十万人马对峙,不占优势。但苏垸没有害怕,打仗是要靠人多,尤其是冷兵器时代,士兵的训练程度、武器装备、组织结构,步兵都不如骑兵,骑兵打步兵,自然赢得概率大。
那么选择有利战场,利用地势造成突然性,遏制敌人的骑兵,快速切入敌阵,会引起不小骚动,乘机可歼灭敌方大量有生力量,从而取得战场上的主动权。
三国时的赤壁之战就是以少胜多最有名的战例。
当年曹操率二十万大军南下,孙刘联军共计五万人左右。曹军多北兵,不习水战。曹操下令将战船首尾相连,车马在船上如履平地。老将军黄盖看出破绽,主动请缨。于是上演苦肉计,黄盖诈降,距曹军二里远时放火。曹军战船相连,火势迅速蔓延,周瑜刘备乘胜追击,曹军大败。
闻仲有五万骑兵,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而西岐骑兵不足二万,硬拼只能是全军覆没。疯和尚知道自己军队的劣势,短时间根本无法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只有出奇制胜,狠狠打击一下商军的士气,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否则就很难战胜商军。
苏垸之所以胸有成竹,他有一支奇兵,就是张良的鬼兵,被闻仲称为乌合之众的军队,他根本看不上眼。
闻仲不会想到苏垸会用崇黑虎去训练这支散兵游勇,把他们组织起来,严格训练,一丝不苟。鬼兵现在纪律严明,士气高涨,能攻善守,已经不同往日。
苏垸了解历史,商军大将邬文化,袁洪善于夜袭,姜子牙就吃了这个亏,军队死亡竟然达到二十余万,帐下折了将官三十四员,大将龙须虎被邬文化排扒木打死,损失惨重。
其实这个数字被无限夸大了,西岐军队总共才二十余万,一仗全部损失,还打个屁。邬文化,袁洪在厉害,可苏垸了解历史,不会让这种悲剧重演。
你们不是擅长偷袭吗,那我就等着你们来,十万鬼兵严阵以待,好好教训教训你们。
苏垸信心十足。
再说武成王黄飞虎带领五万人马迅速来的汜水关与父亲黄滚见面,黄滚高兴,尤其又一次见到孙子黄天化与鄂云娘,更是乐的合不上嘴。抱住孙子就不想放手了。
黄飞虎说:“张奎与袁洪的五万人马马上就要到汜水关,太宰命令我先来保护父亲,保护汜水关。”
黄滚也实事求是说:“汜水关虽然易守难攻,但是这个张奎我知道,是一员猛将,飞虎你都不一定是他的对手,妲己是怎么说的。”
黄飞虎回答说:“太宰让我们拦住他,先不要去于他们硬拼,太宰自有妙计。”
黄滚点点头说:“苏妲己果然是人才,周武王有了他的辅助,大事必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