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陆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狄泉在击溃了张开部队后,打扫战场用了整整一天,接收郓州附近的土地,派兵驻守,再派人调兵遣将,用了两天。

这三天,他一直在思考着该如何面对如此多的敌人,但是在第四天,他就没功夫来思考这问题了。

因为从东京城八百里加急的情报到了,他知道了宋徽宗要对黄河下手的事情。

按说“过街老鼠”张三和“青草蛇”李四这俩人四天是不可能从东京跑到山东的,累死他们两个也做不到。

但是,狄泉早就料到了这一点,所以早就在几个重要的地点之间建立了自己的驿站,伪装成了酒店饭铺,好方便接力传递信息,就和朝廷的驿站是一个样的。

毕竟,现在狄泉手底下没有“神行太保”戴宗在,虽说许贯忠能请车马神日行千里,但也不能让他去干送信的活吧,太过于大材小用了。

古时候的文件传输靠得是驿站,一般每隔 20 里有一个驿站,一旦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的字样,就必须按规定以每天 300 里的速度传递。如果遇到紧急情况,传送的速度可达到每天 400 里、600 里、最快达到 800 里。传递紧急文件时,每个驿站都用快马,这样,虽然不是千里马,但每匹马都拼命跑,也可以一日千里,“八百里加急”专用来表示紧急情况下的信息传递。

诗人岑参在《初过陇山途中呈字文判官》一诗中写到“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流星。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

按唐政府官方规定普通驿马要求一天行 180 里左右,最快的则要求日驰 600 里,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当时唐玄宗正在华清宫,两地相隔三千里,六 天之内唐玄宗就知道了这一消息,当时的传递速度就达到了每天 500 里。

据《大唐六典》记载,最盛时全国有 1639 个驿站,专门从事驿务的人员共二万多人,其中驿兵一万七千人。邮驿分为陆驿、水驿、水路兼并三种,各驿站设有驿舍,配有驿马、驿驴、驿船和驿田。

在各种驿里服役的人,一般叫做“驿丁”、“驿夫”、“驿卒”、“驿隶”。从名称来看,他们的身份比较低下。

陆路上的驿丁,也同样受到煎熬,他们在烈日之下,在寒风凛冽的冬天,在倾盆大雨之中,都毫无例外地要身背文书袋,匆匆奔驰在驿路上。

唐朝规定,驿丁抵驿,必须换马更行,若不换马则杖八十,唐律还规定,凡在驿途中耽误行期,应遣而不遣者,杖一百;文书晚到一天杖八十,两天加倍,以此类推,最重的处徒罪二年,所以古代虽然没有email,但是信息传递速递也不慢,就是这么逼出来的。

可能有人会问,执行八百里加急这样的重要任务,被敌人或强盗半道劫去了怎么办?”唐律规定假如耽误的是紧急军事文书,则罪加三等,因书信延误而遭致战事失败则判处绞刑。

从这样严厉的法律看,一般强盗不会去动这些重要文件,免得招惹官方的拼命剿杀,而在交战时,应早料到敌方或会打埋伏拦截情报,至少会多途径多人携带文书以防万一。

所谓八百里加急相当于后世的特急件,不同的级别马匹也不同,在这当中不换马,每到一站换一次,人的吃喝全在马上,当级别达到八百里的时候,基本上是跑死马的结果,往往将消息送到目的地以后,送信人本身如果体质差一些的话,也会因为劳累过度而亡。

不过,由于狄泉力量不如朝廷,所以驿站没有那么多,先是东京情报站一路上到梁山,建立了有十个情报站,然后是在“铁叫子”乐和前往了晋王田虎之处劝降“琼矢镞”仇琼英之后,为了他方便传信,在山东和河东上党之间建立了数个情报站。

狄泉为了管理这两天路线,也是派遣了专门的好汉前去管理,东京城到梁山的情报线路就专门交给了“操刀鬼”曹正来看管,至于新在三晋那边建立的情报站,他叫“活闪婆”王定六前去看管。

但是,由于狄泉的驿站情报站不是朝廷的驿站,所以也免不得可能会被土匪强盗给抢劫,因而他派遣的,全是身手好的角色去充当驿兵。

至于“过街老鼠”张三和“青草蛇”李四两个人,只不过走到了京畿界限之处,就换马换人,赶往梁山,一路上一共换了十个人,跑死了四匹马,才把宋徽宗黄河改道的这件事情送到了狄泉手里。

当狄泉了解了宋徽宗的行为命令之后,他当场就拿着那封信,直接呆在那里足足十几分钟。

他就是想不明白,宋徽宗这得多想不开,非得要让黄河改道。

自古以来,黄河乱,一个王朝就会根基不稳,他宋徽宗好歹也是个皇帝,读过史书,这一点他竟然不知道吗?

换句话说,他就算是不知道,那些大臣们是干什么吃的,不知道阻止吗?

还真不是没阻止,狄泉看到老太师韩忠彦为了劝谏宋徽宗直接撞死在金殿之上,也是扼腕长叹,可惜一个堂堂三朝老臣,死于非命!

狄泉现在一看,自己这是不用对付宋朝了,他自己要是真这么干了,就要作亡国了。

狄泉明白宋徽宗打的是什么念头,北宋一开始就有一个先天不足,就是原五代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割给了辽国。让北宋从一开始就没有了北方燕山的屏障,契丹铁骑可以一马平川地穿过广大的河北平原。

所以北宋王朝自始至终,心里一直装着这个事。

北宋也确实算以文治国的极致了,不然不会有三易回河的智力方略的提出与实施,只是当时的技术水平,不能支撑宋朝达成战略目标,但是从战略方向上还是比较正确的。

他们的这个智力方略就是,建立“水长城”,这个花了三十年修成的水长城,在北宋初期还是比较成功的。

由于先天没有了燕山的长城防线,就在以白沟河的界河及白洋淀等水路为基础,修成一个宽数丈,深一丈的水路长城,并且在河北北部广泛开垦种植水稻,修浚池塘,以建立契丹铁骑的防御体系。

但这个体系随着黄河北流被堵,到处改道淤积,导致水长城体系输水不足,逐渐失去了成体系的防御效用。

但是他们在古代有限的技术条件下却想要逆天而行,三易回河等的失败操作,导致河北千里良田尽失,不但失去钱粮赋税的造血功能,并且再三的易道回河工程及无穷水患,导致花费巨大河北钱粮失血严重。

河北已经不能独立支撑北方戍边,宋真宗时北部重镇定州路常驻十万兵,但到宋哲宗时已只几千兵。

北宋数朝对黄河的折腾,除了遗留水患无穷,和广泛的黄泛区等等,对国家安全来说,有一点至关重要,就是导致河北对契丹和后来金国的防御体系,基本丧失,失去防御纵深,北方骑兵可以一马平川到达中原腹地,辎重物资可以顺黄河而至,所以到哲宗之后,在地理和国力上面,靖康之耻是已在所难免。

至于奸臣的心思,狄泉也能够想得到,他们哪里是为了国计民生,就是按照宋徽宗的心思,曲意逢迎罢了!

就像是当年的宋朝宰相文彦博,他当年提出了一个方案,他认为黄河决堤的原因是水量太大,所以可以把一部分流量分散到六塔河当中,这样一来水量恢复正常,自然就可以顺利地到达入海口。

但是,文彦博却忽视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六塔河的宽度不足以容纳那么多的水量,到时候不但分散不了黄河水,还会造成六塔河决堤灾害。因为他的方案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所以刚一提出便遭到了同僚的反对。

欧阳修表示,此前从未有过六塔河分流的经验,为了周边百姓的性命安全,最好还是舍弃这个方案。

对于文彦博来说,他最终的目的并不是治理黄河,而是通过这件事体现自己的价值,若方案失败大不了从头再来。

至于那些普通百姓的性命,与他又有什么关系呢?

甚至,曹正的信上还有提到了李彦有个设想,他上奏宋徽宗说,要在黄河和长江完全不修河堤,任由黄河长江泛滥,把江河两岸洪泛区划成草场养马,是不是可以甩开修河的负担?

这样,不用防范洪灾的同时,也就不缺军马,改变了宋朝缺少战马的军事困境,而且江河两岸不许百姓定居,洪水也不会造成灾民泛滥,动摇统治。

狄泉看见了这条建议,差点没气死!

养过马的都知道,马是北方草原生物,喜欢干旱偏凉的环境。

假如雨水多,在夏季马容易受潮生病。假如是冬天降雪多,马就不能用蹄子刨开积雪吃到食物。

因此在草原上假如赶到冬季降雪严重,哪就会出现严重的雪灾,大量牲口会因此而死去,因此在黄河以南的江淮地区并不适合养马。

这李彦完全是信口开河,幸好这个建议太过离谱,宋徽宗没采纳,据曹正所说,也是一百多个言官御史当庭表示这一条要是被准了他们就在东华门外集体自焚,把宋徽宗给吓住了。

但是,这死谏的言官御史在下朝之后,三成人居然被各种理由罢官夺职流放,甚至还有被暗杀了的,简直让人毛骨悚然!

如此,足见这些奸臣和前面的那些管理也是一样,大动河工,天下苦役,不仅能够满足宋徽宗好大喜功之心,他们还可以从这个浩大的工程之中谋取不知道多少的暴利。

最后,这滚滚的黄河水,就像是一点点的奔腾金沙,把钱全部冲进奸臣的口袋之中。

狄泉立刻派出人去请许贯忠前来商议,这件事情应该如何应对。

摆明了,宋徽宗是想拿黄河水冲他,但是能否成功存疑。

这件事情,如果宋徽宗干了,成功的几率,狄泉以一个后世人的眼光来判断,都不超过百分之十,更何况这个工程还是在奸臣手中掌握的!

都不用说黄河改道的波及程度,就说黄河泛滥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古代黄河基本上年年要治理的,一旦治理出现问题一到汛期碰到发洪水肯定是大灾。所以黄河一定要治,征发徭役这事全看朝廷对地方掌控程度,一旦地方控制力弱了,徭役全被贪官污吏摊派到穷苦人家,那比加税收还可怕。家里没了壮年劳动力,耕耘不好减产,豪绅趁机买你田地,肯定会出大乱子。

所以,更别说黄河改道这种为祸七八个省的事情了,宋徽宗这么干,自然会让自己的统制摇摇欲坠,对于狄泉来说无疑是好事。

但是,这件事情同样会让天下的老百姓陷入困苦,本来黄河改道就会让七八个省遭遇水患灾害,这个水患的程度恐怕也会是非常大的。

到时候田地、家园被淹没,颗粒无收,百姓流离失所,起码上百万人会因为这件事情丢失生命。

宋朝的力量和国力即便是如此会被深深撼动,狄泉会对宋朝有着极大的优势,他也不愿意看到百姓如此。

得民心者得天下,如此,非所愿也!

更何况,中原一代的力量因为黄河水患而被大幅度的削弱之后,很有可能造成辽国和金国乘机南下。

那时候北方的各地因为水患可就完全无力对抗游牧民族的铁骑了,只怕靖康之耻就会来的更早了!

狄泉不得不慎重考虑,自己究竟该怎么做,是未雨绸缪,在黄河水到来之前扩大地盘,开挖河道,做好应对大水的准备,还是要自己想办法极力阻止宋徽宗把他这个祸害整个中原大地的想法变为现实。

他个人还是比较倾向于阻止宋徽宗把整个天下变成黄泛区,毕竟他来到宋朝,起兵造反的初衷就是为了百姓。

让百姓免受异族铁蹄柔蔺,让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这就是他的愿望。

可是,想要阻止宋徽宗这么做,难度还是太大了,宋朝还有三分天下其二的力量,狄泉以一己之力想要阻止宋朝在整条黄河上的动工,闹不好就把自己给搭进去了。

这需要他仔细考虑。

西陆书屋推荐阅读:大唐繁荣系统三国:朕乃大汉忠良董太师慈悲大陆战记皇室店小二二十四卫谁懂啊,绝美老婆求我快纳妾虚构三国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唐逗南明义军穿越:我们去清朝打圣战重生范进,我要做状元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抗战之大国崛起穿越大唐之强兵变乱匪盛唐风云记重生之毒女很惹火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少年战歌三国平凡人生成亲后,我的乌托邦藏不住了重生武大郎:最强帝王系统强弓劲弩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安西兵日记明末:无限军火,谁给我披上皇袍持秦明末平倭录庆帝元年明末之木匠天子穿越错了怎么办无敌天下汉末无衣大明天雄军大清:第一廉官穿宋大忽悠无尽世界无尽征程南宋出圈记明海风云大唐静等李二杀兄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遗梦南国三国:开局岳飞重生成马谡世子请叛逆大明日不落,开门,自由贸易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当官哪有种地香人在三国,带领深渊一统诸天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
西陆书屋搜藏榜:大唐黑科技圣主刘禅明扬天下网游之修罗剑神拽妃:王爷别太狠重生刘协:我开着坦克匡扶汉室三国最强军神唐梦千变抗日之肥胆英雄红楼琏二爷黑二代的中世纪生活丝路长河异界争霸:我能召唤神将玄奇三国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特种妖孽兵王全寝一起穿越,建设社会主义之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穿越贞观之大唐第一赌神烽火从壮士出川开始明匠冒牌皇后:我的皇上我做主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宋异姓王锦绣阖欢朕的皇后有点闲刘备长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逍遥暴君重生之嫡女风流重生商纣王大唐:我是穿越者,建座城怎么了活在大唐吃软饭大唐开局从了武则天流华录大明:下山退婚,你让我治国?抗战之大国崛起寒门贵公子大明:开局救下袁崇焕,朱由检彻底杀疯了女帝背后的抄家王守望军魂朕都紫金山封禅了,系统才来紫凰天下重生宋徽宗,带领大宋走向巅峰后汉英雄志只想当山贼的我怎么一统天下了穿书红楼梦后,我拯救了贾府巅峰大太监
西陆书屋最新小说:我的女皇老婆我这等人,也能称帝古今名人记一统大宋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清末:拥有具现系统争霸全世界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探索未知:科学与神秘的交界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情牵盛世恋歌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史记白话文版秦朝历险记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