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陆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沈翼真的不是在做梦,在空中楼阁幻想政治,一个从地方上摸爬滚打到了朝堂,做了户部尚书的沈翼,不是蠢货。

他的这一整套理论,其实是有模板的,而且践行了十年之久。

大明的京营的军饷发放,就是如此预存发放,而且是专款专用。

大明京营的粮饷分为了三个部分去支付,一部分是由三座京师外城的土地进行屯耕;一份是由兵部支饷,内帑国帑对半均摊;最后一部分是完全来自内帑的犒赏。

而其中兵部支饷,是月初就开始发本月饷银,日给三分,月足一银币,按品秩逐渐增加。

这种发饷的方式,是来自于岳家军,也就是南宋初年的神武后军发饷方式,发军饷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问题,如何将饷银足量的发给军士,是个难题。

简单来说,岳飞的解决方式,简单粗暴而行之有效,就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具体体现,有些事儿可以扯皮,有些事儿扯皮,扯着扯着就是军队哗变了。

即便是这个月军士病重,或者休假、事假等,也是从下个月扣除,而非本月。

预存军饷,月初发放,是保证大明京营战斗力和军纪的保障。

兵部虽然没钱,但是每年年初,兵部已经有了一年的专款用于发饷,这也是大明军队忠诚朝廷,忠诚于陛下的原因。

这已经近十年了,这笔专项发饷的钱,没人敢挪用,毕竟京师三大营,有马有枪有炮,还驻扎在京师附近。

沈翼的愿景是好的,用简单方法解决复杂问题,而且从制度上来看,仿照大明京营发饷方式去支付劳动报酬,也极具合理性。

大明的劳资矛盾在南衙非常的突出,大善人们明明有钱支付劳动报酬,但就是硬拖着不给,如果这个提前预存一年劳动报酬真的可以落实,那显然可以大幅度的缓解劳资矛盾。

朱祁钰很想批了这道奏疏,但是他知道,做不到。

做不到的原因有两个。

一个生产力达不到,目前大明的工坊都是密集型劳动工坊,绝大多数的工坊也没有那么多的闲钱,放在宝源局支付劳动报酬,那么工坊的东家,面对这条政令的时候,就只有两个方法,一个是犯法,另外一个则是破产。

另外一个则是劳资关系,大明的工匠们议价权太低太低了,工坊的掌柜们,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普世价值下,大多数百姓追求的就是多子多福,而严重的兼并,将绝大多数的农民,都逼迫成为了无地流民。

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往往是供大于求,这就导致了在大明的劳资关系中,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资方手中,而不是劳动者这一侧。

这就导致了这些东家们,违法的成本极低,而且普遍违法。

这就是沈翼这个奏疏不能批复的原因,无法执行的法律,只是白纸一张。

朱祁钰想了想,还是批复了这封奏疏。

可以在各个官厂先行推行,预存三个月的劳动报酬,试验其可行性,再逐步完善其中的条文。

分配,是个需要动刀子割肉的活儿。

一旦在官厂推行有效,朱祁钰绝对不会考虑阻力二字,会将其完全推行下去。

到那时,才是刀刀见血。

“襄王殿下被骂的很惨啊。”朱祁钰手中一大堆奏疏是弹劾朱瞻墡的奏疏,朱瞻墡在京师搞得互相告发的活动,可谓是让明公们劳心劳力,陷入了彻底的零和博弈。

过年之后,大明的京营开始了新一轮的换防,主要是在迤北剿匪的武清侯石亨回京,而昌平侯杨俊代替了石亨前往迤北继续剿匪。

石亨回京之后,朝中的官老爷们,更加不敢轻举妄动了。

“于谦的痰疾有复发吗”朱祁钰放下了奏疏情真意切的问道。

兴安十分确信的说道:“欣可敬欣院判说并没有复发,臣也问过于少保的侍从了,并未复发,晚上睡得很安稳。”

“嗯,那就好。”朱祁钰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笑容满面。

于谦必须善终,他不能因为莫须有的罪名,在大明前进的路上突然倒下。

《韩非子显学》曰: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但是大明的规矩是: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纵观大明近三百年,仅有二十一人曾经在地方履任后入阁,或者担任六部尚书等要务。

这就造成了大明的内阁师爷们,严重脱离了基层,脱离了事实,各种政策全靠想象和辩经,枉顾事实的政令,最后都是白纸一张。

让于谦善终,是朱祁钰这个皇帝吏治改革的一个重要一环。

除了不让大明陷入求荣得辱的陷阱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他搭好的戏台,要遴选出贤臣唱戏。

官吏层层选拔,久经考验,到了大明师爷的位置上可以说水平、经验甚至是运气,都必然是猛人。

“陛下,安南国睿王黎思诚请求觐见,昨日就到了南衙,沐浴更衣之后,过来面圣。”兴安提醒了陛下今日的行程。

朱祁钰放下了笔说道:“宣吧,朕也见见他这个安南国唯一的希望。”

黎思诚,安南国所有有志之士公认的唯一希望。

朱祁钰之前在松江府万国荟见到了黎宜民,而现在要见见这个老四了。

对于黎思诚,朱祁钰的第一印象,这人是个读书人,第二印象就是此人的眼神格外的清晰,他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为了达到目的需要做什么,所以黎思诚才来到了南衙。

敢孤身来到大明,朱祁钰只能说是好胆。

大明的立场格外的模糊,册封了黎宜民,转头又册封了黎思诚。

都册封,等于没册封。

“臣安南睿王黎灏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黎思诚跪在地上,三拜五叩行了大礼。

黎灏,是黎思诚对大明的称呼,每一个黎朝国王为了彰显自己不是个文盲,都要取一个这样的名字。

比如黎宜民对大明的称呼是黎淙。

为何他们要多此一举呢

其实理由非常简单,两个名字,不同身份。

以黎元龙为例,黎元龙汉名为黎麟,那么册封的安南国王是黎麟而不是黎元龙。

黎越僭朝对内称帝,黎元龙这个名字在安南国内是皇帝。

黎思诚也不例外,朱祁钰很敏锐的察觉到了黎思诚的自称:睿王,而不是安南国王。显而易见,黎思诚对两王并封是有些意见的。

只是黎思诚没办法表达出来。

朱祁钰倒是无所谓的说道:“平身,你起来说话,睿王远道而来,是要跟朕谈什么”

睿哲天成的大明皇帝,并不是非常清楚黎思诚的目的,难道这个人,希望用他三寸不烂之舌,来说服大明皇帝放弃郡县安南的计划

黎思诚站起身来,颇为郑重的说道:“臣前来,是有一事,斗胆请问陛下,陛下既然要郡县安南,为何又让安南如此民不聊生”

“这难道就是陛下的王化之道吗若是如此,臣,不敢苟同!”

黎思诚的发言可谓是大胆,朱祁钰倒是没有怪罪黎思诚御前失仪,反而玩味的的看着黎思诚说道:“不不不,先帝曾言,安南国事自决,这是当初黎利和王通媾和之后,先帝不得不接受的结果。”

“现在,你跑来诘问朕,坐看安南民不聊生,这是何等的道理”

“你安南国废太子黎宜民宫变杀了黎邦基和阮氏英,上奏朝廷请旨册封。”

“而你这个老四睿王黎思诚,也上奏请旨册封。”

“安南国事自决,朕践行祖宗成法,两王并封,何错之有”

大明那群师爷很少和陛下辩经,因为陛下是皇帝,掌握了最终解释权,怎么辩,都是陛下赢,但其实朱祁钰是个思维很敏捷的人。

这一番话语,怼的黎思诚无话可说。

按照大明和安南盟书,安南国事自决,大明朝廷不能长臂管辖,都请封,皇帝都封,的确是符合祖宗成法。

当祖宗成法需要的时候,朱祁钰就会拿出来,胡濙会高声疾呼:陛下承列祖列宗之遗志。

当祖宗成法不需要的时候,朱祁钰就会收起来,胡濙就会高声疾呼:陛下常有开辟之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胡濙作为礼部尚书,坚定践行礼法不是不便之物,坚决拥护陛下的一切决议,并且为陛下扫清一切礼法不便。

黎思诚到底还是年轻了。

他万万没料到,作为四海一统之大君、万王之王、大明皇帝的陛下,居然这么丝毫不顾及皇帝尊贵的脸面。

黎思诚显然准备充足,他继续说道:“陛下!安南国十五府之地,共计百姓千五百万口。”

“眼下春耕已过,千里阡陌无男丁耕种,良田荒废,陛下索求无度,在去年的基础上又加三成米粮,陛下郡县安南之时,也是一个万民凋零的安南啊!”

“丧乱之安南,陛下如何大治郡县之后,如何又能够长治久安”

“臣恳请陛下三思,解救黎民于倒悬。”

朱祁钰坐直了身子说道:“不不不,黎思诚,那多出来的三成粮食,也是大明花钱买的!我们,付过钱的!”

“难道你想让大明大军直接去抢吗”

“你乐意,朕还不乐意呢,朕的大军抢粮,军纪如何维持那是能用钱解决的问题”

“对于朕而言,能拿钱解决的问题,都是小问题。”

大明最阔气的皇帝,自然有资格如此阔气的说话,有钱,说话就是硬气。

黎思诚的核心逻辑就是:我只要足够烂,你就不能王化我。

黎思诚摆出了安南最大的筹码,既不是升龙军,也不是清化军,而是一千五百万口的半饥饿的百姓。

只要百姓足够的穷困、吃不上饭,大明就不敢去王化安南,就不会想着再把安南变成大明的疆土的一部分。

因为安南的黎越僭朝,敢饿死这些半饥饿的百姓,但是象征着文明、拥有着高道德劣势的大明,却不能饿死他们。

就如同往自己身上泼了一勺热腾腾的粪,这样其他人都会掩着口鼻躲得远远的。

大明如何应对

只要女人,不要男人。

安南打的越乱,最好他们自己把他们全部杀死,或者逼迫百姓逃离家园,大明因为高道德劣势和为了维护军士的军纪,作不出这等大屠的事儿,那就让他们自己屠自己好了。

安南现在越乱,大明日后的治理越能长治久安。

黎思诚是个狠人,朱祁钰更是个狠人。

黎思诚是个有德的人,他心里有安南的百姓。

他抱着视死如归的态度来到了大明,就是希望给安南百姓寻找一条活路,他黎思诚做国王也好,黎宜民做国王也罢,还是大明现在出兵将他们王化,都是活路。

德那是大明群臣希望陛下有,但是陛下没有的东西。

大明的利益至上,大明优先是朱祁钰做大明皇帝的第一原则。

朱祁钰做皇帝,就讲究一个内忍外残。

黎思诚再次俯首说道:“镇南关下,尸骸盈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陛下,既然要郡县安南,何不开关放民入关,日后,陛下强军横扫,这些入关百姓回乡,也是大明拥趸。”

镇南关是大明最南的关隘,是定西候蒋琬和左参赞军事陈汝言驻军之地,也是大明和安南国交界的地方。

朱祁钰脸色不愉,颇为平静的说道:“睿王,杀安南百姓的不是大明军,抢安南百姓的同样不是大明军,将女子劫掠贩卖的也不是大明军。”

“烧烧抢掠、种种恶行,皆是你黎朝军卒!少往大明头上扣!”

镇南关外,有黎朝军队三千余人,他们劫掠逃难的百姓,男子入伍,女子卖给镇南关的大明互市,孩子皆烹,可谓是无恶不作,其罪,罄竹难书。

这些恶,都是黎朝军卒犯下的恶心,黎思诚在颠倒黑白,扣在大明军的头上,好像这些恶果,都是因为大明不开关所致。

“就算是大明开镇南关门,又有几人能活着走到大明来”朱祁钰平静的问道。

黎思诚面色痛苦的说道:“十之一二。”

------题外话------

求月票,嗷呜!!!!!!!!!!!!!

70

西陆书屋推荐阅读:抗战之大国崛起盛唐风云记霸业天子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少年战歌三国平凡人生明末平倭录安家立业穿越大乾:老登,我要当咸鱼无敌天下大明天雄军大清:第一廉官遗梦南国刷视频:震惊古人大明日不落,开门,自由贸易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农家崛起路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雄霸南亚一梦南唐开局南洋一小国,吊打列强!仙朝秦皇纪谍海孤雁穷不拉几的李二东汉最后一个暴君唐贺强弓劲弩将军如此多娇:七小姐给跪了毒后妖娆:腹黑王爷宠上瘾大明:九朝元老,就是活的长红星仓库三国:开局薛仁贵传承,我无敌了南唐晚来风朕求篡位,腹黑王爷好闷骚横扫天下我为皇特工之回到清朝重生之厨女当家大魏宫廷内我在秦朝当神棍嬴政:时空之主大汉最强合伙人,刘备劝我别退休京极家的野望银河乐园之特殊契约者开局被抄家,我带着空间去流放!异世最强纨绔驸马爷穿越三国之再续大汉三千年三国:当不成谋士我只好四分天下红楼之纵横四海
西陆书屋搜藏榜:大唐黑科技圣主刘禅明扬天下网游之修罗剑神拽妃:王爷别太狠重生刘协:我开着坦克匡扶汉室三国最强军神唐梦千变抗日之肥胆英雄红楼琏二爷黑二代的中世纪生活丝路长河异界争霸:我能召唤神将玄奇三国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特种妖孽兵王全寝一起穿越,建设社会主义之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穿越贞观之大唐第一赌神烽火从壮士出川开始明匠冒牌皇后:我的皇上我做主大宋异姓王锦绣阖欢朕的皇后有点闲刘备长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逍遥暴君重生之嫡女风流重生商纣王大唐:我是穿越者,建座城怎么了活在大唐吃软饭大唐开局从了武则天流华录大明:下山退婚,你让我治国?抗战之大国崛起寒门贵公子大明:开局救下袁崇焕,朱由检彻底杀疯了女帝背后的抄家王守望军魂朕都紫金山封禅了,系统才来紫凰天下重生宋徽宗,带领大宋走向巅峰后汉英雄志只想当山贼的我怎么一统天下了穿书红楼梦后,我拯救了贾府巅峰大太监一品特工祸妃
西陆书屋最新小说: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什么!越娶妻越强穿越三国做将军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红楼:玩主天下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三国:家父潘凤笑傲天下庶子逆袭:萧逸尘的权谋征途与爱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穿越白虎之洪荒弃婿崛起之路三国之我是正经人伏羲夫妻我打罗马?真的假的?大周九皇子魂附废柴公子开启逆袭成就霸业大汉兵王日月悬空江山百美图大秦:阿房之子,我为千古一帝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三国大军湿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