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多时辰后,刘玉又回到青素峰,按照段师叔所说找到甲字六号洞府。
他走到洞府前,一拍储物袋取出控制阵法的令牌,用法力托住使其悬浮于身前,双手掐诀连连挥舞,一连十几道法决打在令牌上。
令牌顿时光芒大盛,闪烁金、青、蓝、红、黄五色光晕,接着发出几十道彩色光芒射在洞府外各个角落的阵法节点上,顿时一道道五色光华的光线将各个节点连接,形成一个整体。
阵法表面五色光晕快速流转,随着时间流逝渐趋于稳定,保持一种特定的速度转换。
洞府被保护在内,如此就算筑基期修士全力攻打一时半刻也攻不破,总算了有一个安全的环境筑基。
刘玉试了一下,用最大法力注入子母追魂刃,控制其最终形态发出蓄力一击,也只能在其上留下一个小小的涟漪。
神识全力向阵法外探去,也如同撞上一堵厚厚的墙壁,不能前进分毫,他不由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才彻底放心。
修士筑基的关键时候,自身的防御力几乎没有,就连控制法器防御都做不到,由不得他不慎重。
刘玉走进洞府,神识神识一扫便将洞府的景象看在心里,洞府的摆设简单而朴素,仅有一桌一椅一蒲团一石床,除此之外只有墙上挂着一副牌匾。
牌匾上龙飞凤舞的写着“大道之基,仙途之始”八个大字。
在他的灵觉中,洞府内灵气浓郁无比,原本青素峰的灵气已经是青灵峰洞府的四五倍,这洞府内竟然比外面还要浓郁一二成之多,想必是在地下布置了聚灵阵。
刘玉感觉呼吸间便有一股灵气被吸入体内,大大节约吸收灵气的时间,如果长期在此修炼,就算不服用丹药,也比普通二灵根的弟子差不多了。
他走到蒲团上盘膝坐下,将碧灵丹、筑基丹、紫阳草、存神妙法、筑基心得等一应物品放在身前。
炼气期修士冲击筑基期时间有长有短,短则一月长则一年,方可知道成败。
元阳宗给了弟子最长的时间冲击筑基,一年后无论成败都得出关。
若是失败了,则第二次筑基的难度会提高许多。
就算拼死拼活再次赚取到足够兑换筑基丹的宗门贡献,宗门也不会把筑基丹浪费在失败过一次的弟子身上,如果没有其它办法搞到筑基丹,普通弟子可以说道途基本就此断绝了。
若是筑基成功,按例会获得三年巩固修为的时间,这段时间不会安排宗门任务,只需熟悉境界巩固修为即可。
毕竟筑基期修士培养不易,在金丹元婴不管事的情况下,已经算一个门派的中高层,价值与炼气期弟子相差极大,当然不会在其还没有熟悉境界时安排去送死。
刘玉目前的修为离炼气圆满还有一段距离,大约还需年许时间才能达到,可时间已经不允许他修炼到炼气圆满再冲击筑基了。
这一年的时间,刘玉打算花半年尽量精进修为、打磨法力,以及提升神识,到时无论达到什么地步都会冲击筑基期。
有筑基丹与紫阳草在手,相信筑基的过程会比普通修士快上许多,剩下半年依然足矣。
心中转过诸多想法,刘玉眼中闪过坚定之色,已经做好了打算。
他随后闭上双眸,双手捏着特殊的手势放于大腿之上,聚气凝神抱元守一,诸多的思绪一个接着一个消失,渐至物我两忘之境。
待进入这种适合修炼的状态后,刘玉睁眼双眸,瞳孔漆黑深邃平静如一潭死水。
他迅速拿起身前一个玉瓶,拔开瓶塞倒出一颗碧灵丹,仰头吞入腹中,随后手上缓缓打着法决。
刘玉双眸紧闭,神情宁静无悲无喜,脸上渐渐有青色光晕和紫色光晕透出。
左青右紫,青紫交错变幻不定。
碧灵丹入肚后,便化为精纯的药力与灵气,不断被炼化为法力,沿着“木灵诀”功法的特定经脉,运转大周天循环。
待完成九个大周天循环后,才如百川归海流入丹田,沉入丹田底部那一汪小小的法力之湖中,真正变成自己的法力修为。
一个时辰后,刘玉睁开双眼,感受着明显精进一丝的修为暗暗点头。
碧灵丹不愧是炼气后期精进修为最好的几种丹药之一,就算连续服用五年时间,已经有了一些抗药性,对他炼气九层的修为效果依旧明显。
或许是刘玉三灵根资质修为提升得并不慢,丹药服用的还不多,目前碧灵丹还没有产生极大的抗药性,尚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完成打坐炼气后,刘玉从储物袋取出茶具与清荷茶叶。
用法力吸引空气中的水汽凝聚成一个小水球,再将水球加热至沸腾后放入茶壶,最后加入十几片早已清洗过后的清荷茶叶。
此地灵气浓郁,凝聚出来的水自然含有丰富的灵气,虽然还比不上灵泉水,但比露水已经胜过不少。
这么泡制的一壶清荷灵茶,虽然口味一般,但却最大程度保留了效用。
刘玉待灵茶稍稍冷却,便直接提起茶壶灌了一大口,含在口中。
随后立马盘膝坐好,运转“存神妙法”炼气篇,立时元神便出现一股灼烧之感,并且渐渐加剧。
待灼烧达到一个临界点,刘玉吞下清荷灵茶,很快便有一股清凉的气息自腹部升入泥丸宫,如同一阵冷风吹拂在滚烫的元神上,令灼烧之感稍稍减轻。
周而往复,忍受着元神中千百倍于肉身的痛苦,每当难以忍受时便灌入一大口清荷灵茶,减轻那种灼魂之痛。
两个时辰后,刘玉停止“存神妙法”的修炼,凡事过犹不及,过度的修炼会伤及根本。
稍微休息一刻钟,冲洗一番身上的污垢,他便拿起一枚记载筑基心得的玉筒开始细细研读、揣摩领悟每一个细节。
刘玉共有六枚记载筑基心得的玉筒,其中一枚是耿元章赠送全面且无删减版的,另外五枚是从藏经阁所复制阉割版。
六枚玉筒可以相互对照,彼此印证,藏经阁的心得虽是阉割,但必然是经过宗门确认,不可能有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