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司吏面带尴尬之色的对中年衙役说道:
“你留下来,好生的招待这位小公子,我去去就回。”
中年衙役对着张司吏离去的背影连连抱拳应诺,招呼着朱喜明三人进东城兵马司衙内休息。
嘴上也是客气“公子在厢房暂且休息一会儿,有什么事您尽管招呼我。”
“那就麻烦大人再给我三人找些吃的吧,这肚子还是饿呀!”
朱喜明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吃饱肚子,这挨饿的感觉太难受了。
中年衙役知道朱喜明的身份确定是不简单了,便呵呵一笑,当场就做起了安排:
“这都是小事。胖子!快去给公子找这吃的来;
猴子你去烧些热水过来,给三位小公子洗手净面;
还有你去街口的刘家成衣铺给这位朱公子找身体面些的衣服和鞋帽来,钱随后我去结。”
三名衙役见头现在这样殷勤,心中知道是什么原因,便也表现得十分积极,各自应承着去忙活各自的差事了。
中年衙役将朱喜明三人引领到一处厢房内说道:
“三位公子这屋里有火炕,你们快进来暖和暖和身子,有时间还可以睡上一会儿。”
朱喜明见这屋内大火炕上放着几套行李,就再也没有其他物件了。
一看就是兵马司内衙役们住宿轮值休息的地方。
但心中还是感觉已经很满意了,就对中年衙役说道:
“大人有心了,将来有机会一定会答谢你的关照。”
中年衙役连忙摆动双手道:“朱公子太客气了,这都是应该的,您可千万不要客气!”
朱喜明也不再客气,就招呼徐强和赵波躺上了火炕,暖意中困意袭来,三人几乎是秒睡进去了各自的梦乡。
中年衙役看着睡去的朱喜明心中暗想:
“这小孩到底是谁家的小公子?又是怎么沦落到这种地步?
那么多的人名和事情他又是怎么知道的?
难道建奴的大汗真的有话让他带给大明皇帝陛下?”
此时的东城兵马司后堂内,张司吏正在向指挥使汇报着刚刚发生的事情,那位司马指挥使听完后,用疑惑的眼神看着张司吏问道:
“你看这事能有几分真?这事如果出了差错可不得了啊!”
张司吏回答道:“回禀大人,卑职认为当今建奴破关南下,京畿大乱,正是多事之秋。
此子虽然衣不蔽体,但面对卑职的厉声恐吓,却能神态自若并无慌张,言辞凿凿很是自然。
所说之事卑职似有所耳闻,但又不知道详情,而且他指明要见王公公,此事应该不会有假。”
那位司马指挥使想了想,对张司吏说道:
“你现在就将这件事的前因后果简单写一下,我这就去一趟五城兵马司,看看李公公是个什么态度。”
张司吏应诺后转身离去记录,大约一盏茶的时候他拿着一个信封回来,交给司马指挥使说道:
“司马大人都写好了,请您过目。”
司马指挥使拿出信纸快速的浏览了一遍,对张司吏交代道:
“我这就去五城兵马司,你回去给我看好那个孩子,千万不能出任何差错,事情一但捅上去,就不是你我所能处置的了。”
他看着张司吏应承着退出大堂后,便拿着信去五城兵马司找到自己的相识内监李来福。
在向他讲述了今天这件匪夷所思的事后,便从怀中拿出了那封信交给了他并说道:
“卑职甚感此事重大,不敢有片刻耽搁,详细记录后就匆匆赶来向李公公来禀报了。”
李来福看完信后,眉头挑了挑后尖着嗓子说道:
“你报上来就对了,此事滋大耽误不得,谁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你回去把那孩子看好,千万不要出什么问题,三个孩子要分开询问,了解清楚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洒家这就去向王公公禀报此事,如有什么吩咐,会随时派人去叫你的。”
司马指挥使连忙回话道:“请公公放心,卑职这就回去照办,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再向您禀报。”
李来福用眼角儿瞥了司马指挥使一眼后,神情也随之变得严肃起来,说道:
“此事关系皇家和军国之事,你要把知道这件事的人都给洒家看紧了。
谁敢出去乱嚼舌头,洒家就砍了谁的脑袋。”
那司马指挥使闻听此言,立刻弯下腰十分恭敬的说道:
“公公提醒的是,卑职知道该怎么办了,还请公公放心,一有消息卑职即刻会向您汇报。”
李来福听他说完后就摆手让司马指挥使退了出去,看看时辰已是已时二刻。
李来福凭经验判断王承恩现在应该是在皇城内伺候皇上,就拿着信安排手下备轿入宫。
去向他的干爹王承恩禀报这件听起来如天方夜谭一般的奇事。
坐轿走了大约两盏茶的时间,李来福就到了内皇城门口,下轿后和值守太监询问王承恩所在的位置。
得知此时的王承恩正在平台内伺候皇上与首辅周道登、户部尚书承其命、兵部尚书孙承宗、大学士李彪等人商议国事,就独自一人径直向平台而去。
到达平台门口后,李来福让值班小太监在只有王承恩才能看到的一处角落,点头示意有事要向他禀报。
王承恩心领神会,找了个空挡,便无声无息的退出了平台。
王承恩出来后见是应在五城兵马司值守的干儿子李来福,正向他疾步走了过来,就轻声问道:
“你来有何事?”
李来福向王承恩弯腰施礼后回答道:
“儿子回干爹话,有一档子奇事特来向干爹禀报。”
王承恩很是不以为然的问道:
“奇事年年有,今年真是多。
刚听说建奴10万兵马破关掳掠,可关宁军3万大军,一个多月却寻不到建奴的主力决战。
今你又过来凑热闹,快说吧,洒家听着呢。”
李来福赶忙将已拿在手中的信递给了王承恩,轻声说道:
“干爹,事儿都记在这信上了,是有个叫朱喜明的小孩儿自称皇亲,还替建奴大汗皇太极给咱皇上带来了口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