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喜明在《科学大道,战胜瘟神》一文中还举例进行了说明,例如:
“这次大明北方各省爆发的天花疫情,赣榆特区所采取的一切措施,都是经过事实验证成功的,故可以称为科学防疫。
文中详细描写了天花病毒的生成和传播途径,还有天花病毒的危害。
详细讲述了应该如何预防,和应该如何通过牛痘接种的方法防治,他全部都向大明各界毫无保留的传授了出来。
并告知天花疫区的百姓,特区医务人员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深入到疫区为百姓免费接种牛痘。
最后特别说明,瘟神在科学面前不堪一击,牛痘疫苗一次接种,可获得终身免疫。”
一时之间大明上下为之欢庆,疫区百姓都翘首期盼赣榆特区那位,已经不是厚世伯的伯爷。
能够快些派他的医务人员过来给自己接种,早日从提心吊胆的生活中得到解脱。
这也又一次为朱喜明收获了,更多的支持者和崇拜者,真是风光无限。
明白了也就不再恐惧了,大明各省也纷纷向百姓宣传,教授对天花病毒的发现、隔离、接种三项内容。
天花病毒在刚刚猖狂了一个多月后,就悄悄的偃旗息鼓消失不见了。
这也很正面的验证了,朱喜明文章中的正确性和前瞻性,还有他本人渊博的学识。
在特区组织的战胜天花病毒表彰大会上,朱喜明对一百多名防疫表现突出的医务人员,颁发了奖状和奖金。
奖金是赣榆特区造币工坊生产,每人金币三枚,银币三枚。
大家可不要忘记朱喜明在赣榆特区建立之初,就成立了造币工坊,第一年给崇祯的贡品之中,就有金币和银币。
他为吴又可特别颁发了,赣榆特区三等功勋奖章,还有十枚金币和十枚银币作为奖励。
还当场给他颁发了,赣榆特区医学院院长的委任状,向特区所有人表明了吴又可的权威性。
朱喜明还将自己所写回忆录中的,所有关于防疫救治知识,让人总结编辑成册。
交给吴又可与他的医务人员去实践验证,总结完善造福子孙后代。
(这防治天花原计划是写三章,但写着写着就不想再写了,疫情期间估计大家也不会喜欢,所以就省下些笔墨简述而过了。)
崇祯八年大明朝廷和年轻的崇祯皇帝,都很是默契的没有对朱喜明和他的赣榆特区,再次进行攻击和责备。
好像是已经把半年前的那场,经济军事双重围剿之事忘记了。
其实他们的心中都明白,现在的朱喜明已经是羽翼丰满,如不倾大明举国之力围剿,是不可能与之抗衡的。
再说他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公开自立,或有公开叛乱的行动。
他们也只好暂时放下怨念,将重点放在了大明西部地区,去全力围剿造反的农民军。
企图在平定了西北乱局之后,再回头来考虑对赣榆特区的处置政策。
朱喜明也在这段平静无事的时间里,又搞出了很多四百年后喜闻乐见的新式物品。
如自行车、四轮悬挂马车、尾翼式火箭弹、尾翼式鱼雷、多用处工兵铲、燃油灯、打火机、柴油炉等。
他托四川的马祥麟运来了大量火油,通过简易的加热提炼工艺,就得到了汽油和柴油。
只是因为大明朝落后的材料制造和技术问题,才没有去搞蒸汽机和发电机。
但他也正在研制简易蒸汽动力装置,希望以后能用一根蜡烛就可以驱动风扇转动。
对他的这些奇怪描述,就连工痴宋应星都连连摇头表示质疑。
朱喜明还专门给北京的崇祯,送去了一辆镶金镀银的华美四轮马车,想以此来缓和两人之间的紧张关系。
坐在两匹马拉动的四轮马车上面,走坑洼不平的道路,感觉却十分平稳舒适,如同坐在四百年后的汽车上一般平稳。
北京的崇祯皇帝在收到了这辆,奢华无比的四轮马车后,却只乘坐了一次。
嘴上说着朱喜明是个有心人,却又将这辆四轮马车,放入了内库之中不再使用。
收下马车赞扬,又束之高阁不用,这也充分表露了他的矛盾心理。
当特区的春耕在五月中旬全部结束后,朱喜明也努力将后世那些,所能在这个时代做出来的商品,和技术都想的差不多了。
无所事事的他,却开始无法适应这种太平生活了,感觉平静的生活很是无聊。
他便将注意力也移向了,已经乱了十年的大明国西北部,开始琢磨着带领新军将士们,去到西北接受实战的考验。
历史上的大明灭亡和中华民族的没落,一方面是天灾的问题,另一方面就是这残酷人祸。
这人祸之中大明朝廷要负主要责任,这也就造成了这西北之乱,久久不能平息。
既然自己并不想改朝换代取皇位而代之,又不想吃喝玩乐享受人间太平。
而是选择了改天换地拯救大明江山,为中华民族再一次引领世界潮流,去实行君主立宪制。
那现在就应该想办法去平息这西北战乱了,而且现在自己已经有了这种实力。
朱喜明说干就干,他下令耿强所属的第二师团和王新的第三师团,还有魏建强的第四师团,加上警卫团共计6万兵马,全部到徐州境内集结。
命令新军总参谋长孙传廷,制定新军进入河南、山西、陕西与农民军的作战计划。
命令后勤部立即组织30万担粮草运到徐州,分发到各师团之中,并做好准备后续再运30万担粮草进入战区。
这一下就将赣榆特区,多年积攒下来的粮草清空了将近三成,因为朱喜明知道西北的内乱根源所在。
与其说是统治阶层与劳动阶层的矛盾激化,还不如简单的概括为,过多的人口和不足的粮食供应之间的矛盾。
朱喜明在紧锣密鼓地动员大军,分配作战任务,准备出征西北的时候。
他也没有忘记给北京紫禁城内,那位年轻的崇祯皇帝写奏本,主要是为减少相互之间不必要的猜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