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腥风血雨也要整
看到那株沉甸甸的稻子,马皇后也很惊喜。
“这谷粒怎么这么厚?而且又大又饱满,这是林新种出来的?”
“是啊!你看看,它比当年杨宪带回来的那株假稻穗还要厚!”
老朱笑得合不拢嘴,又拿出了稻谷和大米。
“妹子,你闻闻这新鲜的稻谷和大米,它可真香啊!”
老朱说完,自顾自的闻了起来,还顺便抓了几颗大米放进嘴里有滋有味的嚼了起来。
“嗯,真香!妹子,咱明天就让人把这大米煮给你尝尝,肯定香软好吃。”
马皇后已经很久没有见过老朱如此开心了。
她知道老朱关心农民,希望农民能吃饱穿暖。
这么高产的水稻,正合老朱的心意。
“重八,我就说吧,林新不会成为第二个杨宪。”
“是!是!是!还是妹子的眼光好。”
“我有些好奇,你说他怎么能种出这样的水稻呢?”
“哈哈,咱哪儿知道!他那人奇奇怪怪的,管他呢,只要能弄出吃的就行!”
老朱也不能把林新是穿越者的秘密告诉别人,就随便糊弄一下。
“妹子,你知道这种稻子亩产能达到多少斤吗?”
“看它结得这么厚实,大几百斤应该有的吧?”
“少了!你再猜!”
“一千斤?”
老朱笑而不语。
“难道还不止一千斤?”
“哈哈,他那块稻田亩产达到了一千五百斤。”
马皇后惊得瞪大了眼睛。
“天啊!亩产一千五百斤,几乎是普通农田产量的十倍了,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老朱长吁了口气,笑道:
“妹子,如果这稻种能够下田,种一年就能抵上原来的好几年。要不了几年,咱大明的百姓就都有饭吃了,再也不用饿肚子了。”
“说的是!没想到那林新这么有才,不仅医术高明,还会种田。”
“呵呵~妹子,还有样东西,拿出来给你尝尝!”
老朱说着,便从包裹里拿出花生。
“这叫花生,吃法很多。这个是新摘出来的,这个是水煮的,你都尝尝。”
老朱将花生去壳,递给马皇后。
马皇后尝了以后对其赞不绝口。
“新鲜的花生嫩一些,水煮的软一些,味道都好。”
老朱解释道:
“它晾干了又是一种味道,还可以炒熟了吃、油炸了吃,还可以做花生油用来炒菜。
以后它就是咱大老爷们最好的下酒菜了,哈哈......
等明年播种的季节,咱要将这稻谷和花生都种在咱那庄田里,等到秋天就能吃上了。”
老朱对那些粮食爱不释手,看了又看,闻了又闻。
“瞧你那得意的劲儿!明年春天还早着呢!”
“哈哈,明天咱再找标儿好好聊聊,后天早朝再带去让大臣们也瞧瞧。”
第二天。
朱标来见老朱,把他在应山县所看到的都一五一十的告诉了老朱。
朱标描述的那些情形,跟老朱在林新的日记里看到的一模一样。
老朱听了很满意。
朱标还拿出了那本数学教材给老朱看,老朱看了有些惊讶,因为林新并没有在日记里详细的描述制定数学教材这件事。
“原来它是这样的,看来咱重开科举的事还要再往后延一延。”
“父皇,儿臣也是这个意思。”
“嗯,这件事不急,咱先解决土地和粮食的问题。”
“父皇,整顿土地问题,必定会引起一阵腥风血雨啊!”
“那也要整!总不能让百姓一直挨饿吧?那小子说的没错,那些高产的粮食只有落到普通百姓手中才有意义。”
“嗯,儿臣也明白这个道理。”
“明天早朝,咱把那粮食拿出来给那些大臣们看看,提前给他们通个风。”
老朱信心十足。
他已下定了决心,无论如何,都要扭转农民无地可种的局面,绝不能让那些高产的粮食种子落到大地主手中。
隔天早朝。
老朱像往常一样,处理着政务,待早朝快结束时,他突然问道:
“众爱卿没有其他事了吧?”
众大臣面面相觑,摇了摇头。
以他们对老朱的了解,觉得有大事要发生。
果然,老朱呵呵一笑。
“朕有件喜事要跟你们一起分享!”
听说是喜事,众大臣这才松了口气。
他们都微笑着抬头看向老朱,静静的等待着。
老朱命人拿来那个包裹,随后从里面拿出那株沉甸甸的稻穗。
“给你们看看这新品种水稻!”
老朱说话间,就从龙椅起身,拿着那株稻穗走到大臣们面前。
“来!大家看仔细些。”
大臣们看了那株厚实的稻穗,无不震惊。
“陛下!这是什么品种的水稻?稻杆粗壮,谷粒饱满又厚实。”
“陛下!这新品种的水稻产量一定很高吧?”
“那是啊,这一株都能抵得上普通水稻的十株了!”
“这也太神奇了!怎么会有结得这么厚实的水稻?”
“不可思议啊......”
听着大臣们的夸赞,老朱高兴不已。
一个老臣突然说道:
“陛下,事出反常,必有蹊跷。当年杨宪弄虚作假,也是用了一株厚实的稻穗蒙骗陛下,请陛下明鉴,切勿再次被小人蒙骗!”
说到杨宪,老朱就来气,那是他心中永远的痛。
“在这喜庆的日子,别跟朕提那该死的杨宪!”
那老臣吓得不轻,连忙跪在地上。
“老臣该死,请陛下息怒!”
老朱缓了缓,笑道:
“刘爱卿,你起来吧!你好心提醒,朕没有责怪你的意思,朕气的是杨宪那狗东西。你过来摸摸这稻穗,是真是假,一试便知。”
那老臣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走到老朱身边,小心翼翼的摸了摸稻穗上的谷粒。
“天啊!这些竟然都是真的!这世上怎么可能有结的这么厚实的稻谷啊?而且这些谷粒还这么饱满!”
“这下你们该相信了吧?”
“信了!信了......”
老朱哈哈大笑,他大手一挥,又命人拿来稻谷和大米。
“你们看看,就是这稻谷!这大米也是才打出来的!”
看着那些亮白色的长粒大米,大臣们再次惊住了。
大家忍不住感叹道:
“老臣活了六十年,可从没见过这么好的大米!”
“它闻起来就很香,吃起来一定更香。”
“陛下,如此神奇的水稻,到底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