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陆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斐潜真的没有想到过,这样一把中兴剑,居然牵扯到了那么多的事情,这些事件前前后后相互牵扯到一起,最后在鸿都学宫这个问题上,爆发出了最为尖锐的斗争。

不是开学宫不好,也不是这些士族反对学宫,只不过是私人性质的学宫,比如像是之前并州的宗林,比如像是现在在冀州收徒的郑玄,又比如像是斐潜现在的守山学宫,大多数的士族都没有意见,甚至是举双手欢迎,但是一旦牵扯到了另外一个问题,这种欢迎的态度立刻就会调转一个一百八十度。

汉代虽然距离后世久远,但是依旧有许多诗赋流传了下来,不论是西汉还是东汉都有,但是唯独这个繁荣一时的鸿都学宫,没有任何创作得以留存,这不得不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嗯,好像蔡邕蔡老头子,对于鸿都学宫也颇有一些非议之词。

基本上来说,鸿都门下,都被视为是群小之众,然后大多数的士族都评价这些鸿都学宫出身的人只会造作赋说,以虫篆小技,见宠于时,非常的不待见。

汉灵帝设鸿都门学,被视为乱政之一,就连后世叙及,也是多以其专重文艺而轻经术,淆乱人才选举之正途而大加谴责,毫不不加以姑息的批判到底,这种有意思的现象背后,往往隐藏着很多的信息。

鸿都门学士遭致非议的主要原因,不是招集辞赋之士这件事本身,而是汉灵帝因鸿都学士善为辞赋及书画而给予高官厚禄……

汉灵帝不仅宠用辞赋之士,而且亲用尺一诏敕州郡公卿举荐鸿都诸生,其高者至外为州郡刺史、内为侍中尚书,及至封为列侯,甚至“诏敕中尚方为鸿都文学乐松、江览等三十二人图象立赞,以劝学者”。

以前汉武帝好辞赋之士,司马相如等人也被授予官职,但并没有这样重用,汉灵帝算是开辟了一个新篇章,但是从深层来讲,引起士族强烈反弹的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召集拔擢鸿都门学士打破了汉代传统的选举及任官的制度,断绝了士族赖以生存的根基。

但是对于中兴剑而言,在这件事情上,只是一个诱因而已,或者说是一个起爆器,将这样深层次的矛盾爆发出来而已,又怎能说是“乱世之根”呢?

“……君侯,”贾诩徐徐的说道,不轻不重的语音,就像是述说这一个跟自己毫不相关的事情,显得那么的冷漠和淡然,“……可知所失之剑,后现于何处?又在何人之手?”

“……何处?”斐潜迟疑了一下,虽然被贾诩牵着鼻子走多少有那么一点点的不爽,但是好奇心还是让他继续追问道。

贾诩捋了捋胡须,轻飘飘的吐出了两个字:“邺城。”

“什么?”斐潜闻言,惊讶异常,差一点就站了起来。

“中平元年,大贤良师令人涂垩于门,定于甲子……”贾诩看了一眼斐潜,然后说道,“相约青、徐、幽、冀、荆、扬、兖、豫等各方汇于邺城举事……大贤良师除却一枝九方杖之外,另有一把中兴剑……”

邺城?

张角?

这真是匪夷所思的一件事情。

更匪夷所思的是张角居然大大方方的在各地郡县的大门上涂鸦画画,然后相约一起到邺城共襄大举,这个真是不知道该说是太过于天真了,还是太过于是自信了,亦或是还有其他的原因,比如贾诩所说的……

“此事可有凭据?”斐潜还是不太敢相信。

贾诩点点头,又摇摇头,说道:“……太库所存先帝居注之中,得些只言片语罢了,然雒阳一场大火,恐怕……大贤良师死后,先帝曾下令开棺戮尸,一则欲求其首级,二则……行此事者,便是皇甫义真……而后,其秋征还,便收左车骑将军印绶,削户六千,更封都乡侯,二千户……”

“这个……”斐潜皱着眉头,有些头痛,“……不对,黄甫义真乃与中常侍张让、赵忠交恶……”

说到一半,斐潜收回了话,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

依照斐潜对于皇甫嵩的了解来说,若说皇甫嵩见风使舵,趋炎附势,这个斐潜百分之一百的相信,但是说皇甫嵩嫉恶如仇,刚正不阿,这个么,就呵呵了……

如果皇甫嵩真的刚正无比,早就在董卓掌舵的时候化为灰灰了,哪里还等的到后面皇甫嵩带着人去祸害董卓的老母亲和小孙女。

因此,皇甫嵩莫名其妙的在邺城弹劾张让的住宅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这个事情若是放在简直就是显得那么的突兀和不自然,皇甫嵩明显就不是那么耿直而且不懂得变通的人么……

那么也就是说,皇甫嵩当时上奏张让住宅是违章搭建,违反了大汉土地管理办法和大汉城乡规划办法法,以及邺城乡村与集镇规划管理建设条例,只是掩人耳目的说辞,其实另有其他的目的?

按照往常的惯例,皇帝么,自然不能偏听偏信,所以皇甫嵩弹劾张让违建,那么为了搞清楚真相,自然是要派人去核查检测一下……

那么如果当时汉灵帝相信了,或者说有那么一点怀疑,然后派人真的去检查张让的宅基地,会发生一些什么有趣的事情?

哎呀,头好疼。

等等,斐潜忽然扭头看了一眼挂在身侧剑架子之上的中兴剑,中兴剑有四把,一把丢失了,说是最后出现在张角处,那么其他的中兴剑呢?

现在这里的中兴剑又是谁的?

贾诩似乎看出了斐潜的想法,低低的叹息了一声,说道:“中兴有四,失其一,余其三。其中有一,先帝自用,后一赠于益州牧,另一赠与董太师……君侯此剑,多半是董太师所留……”

贾诩的声音变得有些低沉了起来,微微侧着头,目光游离在远方的天空上,不知道是不是想到了什么,或是在回忆些什么,慢慢的说道:“……董太师曾以此剑征战多年,后至京都某日便不佩此剑,曾言还剑于汉室……未曾想却得见于君侯之处……”

嗯?

这是几个意思?

我这一把中兴剑是董卓的?

为何不可能是汉灵帝留下来的?

哦,明白了,的确只能是董卓留下的。不过董卓说将其返还给汉室,这句话倒是颇有一些味道在内啊,难道说董卓进京都之时……

斐潜想到这里,忽然转头盯着贾诩,皱眉道:“文和,汝言所谓乱世之根,莫非无关此剑,而是此名?”

贾诩默然。

原来如此。

斐潜还在一直奇怪贾诩说这个中兴剑,虽然和这些事情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联系,但是并非是重要的根源,却没有想到贾诩想说的并非是这一把剑如何如何,而是“中兴”二字。

张角那个家伙就不提了,拿着中兴剑搞事,不管是黄巾这个太平道的发展还是最后的举事,确实都怪异无比,这其中的隐秘恐怕随着张角三兄弟的死亡,便永远带进了黄泉当中,不会被后人所知。

对于汉灵帝而言,或许他是最想要中兴的一个人,并且他起初也是这样做的,所以他搞掉了窦武,然后重用当时势力最为薄弱的宦官,兴起党锢用来钳制士族,甚至设立了鸿都学宫来跳出士族的控制范围,但是后来还是失败了,在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之后,最终便沉迷于敛财和享乐……

等等,西园八校尉所用的费用是汉灵帝个人掏腰包的么?如果是的话,则说明汉灵帝设立八校尉的时候是不是还有一些什么其他的想法?毕竟汉灵帝在西园建军之时,还自封了一个无上将军,举行了一次蛮像样子的阅兵仪式。

然后,汉灵帝便在次年驾崩了……

董卓呢?

按照贾诩的潜在之意,是说董卓最开始的时候也像做一个中兴者?后来董卓也放弃了,所以才有什么“还剑于汉室”的说法……

大汉中兴,呵呵,谁想要中兴,不仅最后都只能失败告终,而且还会导致天下大乱。

贾诩想要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么?

这个倒是有意思,也就是说,贾诩认为大汉王朝到了现在,已经是无可救药了,不可能再有什么中兴了?

贾诩微微抬着头,目光望着厅堂之内的房梁,说道:“……君侯,如今大汉,梁柱颓者颓矣,蠹者蠹矣,仅是涂垩刷粉,无济于事……更何况,堂屋之内,硕鼠食黍,已是千疮百孔,积重难返矣……”

“文和,莫不是此乃……”斐潜看了看贾诩,说道,“……汝献计乱长安之由?”

贾诩沉默了片刻,点了点头。

原来如此。贾诩认为之前的朝堂官吏不好,便想借李傕和郭汜的手,要换一批是么?这样的想法和行动,还真是有些符合贾诩啊……

幕后小黑手。

不过贾诩的观念,有一些正确的地方,也有一些偏颇之处。

“文和,汝以为,辅佐之臣,世家士族,应是如何?”斐潜问道。

贾诩摇了摇头,说道:“某亦不知,只知不应如是。”

“文和,某于荆襄求学于鹿山,也曾和友人研讨过些许问题……”斐潜看着贾诩,竖起了三根手指头,缓缓的说道,“……何为世家?何为庶民?此天下乃世家为主,亦或是庶民为主?”

“这个……”贾诩下意识的就想要回答,但是才张开口却发现其实这三个问题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却很大,并非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楚的。

九品中正这个时候估计还只是在陈群的肚子里面的一个小念头,世家的标准和衡量机制并没有像是魏晋那么的变态,所以要说世家是什么,怎样才能称之为世家,这个还真不好说。二千石官员在汉代数不胜数,但是他们的后代都成为了世家么?

庶民的概念更是模糊,不是世家难道就一定是庶民?这个也同样不能一刀切,毕竟世家这个怪物从春秋战国时期一路演化而来,到现在已经和小白或是黑臀的那个时候完全不一样了。

贾诩思索了一下,然后问道:“……不知君侯可有答案?”

斐潜仰头哈哈一声,脸上浮起了一丝莫名的笑意,然后缓缓的说道:“世家之人,当护国而生,害国则死;当秉公而生,背民则死;当清明而生,愚昧则死;当勤勉为生,恶劳则死;当仁爱而生,损众则死;当诚信为生,忘义则死;当循法而生,乱纪则死;当奋进为生,固步则死。”

贾诩听完便只是摇头,却不说话。

斐潜也是笑。

反正这个玩意是从后世的话语当中简练而来,真的是放在任何朝代任何时刻都是再正确不过的道理,真的是能够完完全全的体现出华夏文化的真谛。

但是真的能做得到么?

或者说这样的标准,是针对谁的?

就像是现在汉代的社会阶层,汉灵帝首先开始卖官了,让其他百官怎么做?各地诸侯开始背叛了,让郡县官员怎么办?对庶民阶层约束完善,但是面对着上大夫呢?

在这种问题没有办法解决的时候,这些道义往往就流于表面了,所以贾诩和斐潜都在笑……

片刻之后贾诩又问道:“若是庶民又当如何?”

斐潜收拢了笑容,说道:“口赋,更役,征调,算缗,每日劳作,日复一日,但求一箪食,一瓢饮尔,又能如何?又欲如何?”

贾诩肃然。

斐潜的想法其实并不复杂,世家原本就占据的更多的资源,更多的信息,那么获取的既然是多,那么就必须承担的多责任,付出更多的辛劳,也必须和整个国家捆绑起来,负责对内发展以及对外开拓的相关事务。

然而这个,很难。

人心人性,本性想的就是要多贪多占,少劳少累,从古至今莫不如是,所以后世才有头皮痒和水太凉。当一个国家连国土都没有办法维护的时候,又那什么去约束国民呢?就像是当今汉朝,四方割裂,又能如何约束这些世家大族?

所以贾诩摇头。

但是当提到普通庶民的时候,贾诩却没想到会在斐潜这里听到这样的一个回答。

百姓,其实严格讲起来,百姓这个词还是偏向于高等一些,有姓才能称之为百姓,连姓氏都没有的就只能是庶民。

汉代的庶民承担着绝大部分的劳役和赋税,负担着整个的社会的产出,但是很多士族子弟依旧认为庶民生来就是低贱的,是因为其祖辈或是其个人的原因,才会导致这些庶民必须面临着这样的局面,是理所当然的一件事情。

而斐潜却说,只要一个庶民承担了应该承担的相应的事务,就必须至少保证他们能够一箪食一瓢饮……

贾诩抬头看着斐潜说道:“有一夫,硕然焉,臂中刀剑,初不为意,今疮已糜,若断臂则血流而死,若敷之则内腐而亡,敢问君侯,应何为之?”

“当断臂。”斐潜回答道。

“断臂或当死。”贾诩跟着说道。

“或死尔,若任疮糜烂,遍延全身,则必死也。”斐潜说道。

贾诩沉默了一会儿,说道:“便请君侯断臂……”

喵喵喵?

这话说的,什么意思?

西陆书屋推荐阅读:大唐繁荣系统时空战纪三国:朕乃大汉忠良董太师慈悲大陆战记皇室店小二二十四卫谁懂啊,绝美老婆求我快纳妾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虚构三国三国:无敌的我,却苟成了文官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天下第一小乞丐扩军十万,直取三州崛起之第三帝国我姐大将军,我每周刷新超能力唐逗南明义军穿越:我们去清朝打圣战重生范进,我要做状元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抗战之大国崛起穿越大唐之强兵变乱匪盛唐风云记重生之毒女很惹火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少年战歌三国平凡人生成亲后,我的乌托邦藏不住了重生武大郎:最强帝王系统强弓劲弩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安西兵日记明末:无限军火,谁给我披上皇袍持秦明末平倭录割鹿记南宋特种兵庆帝元年明末之木匠天子三国:我为黄巾续命穿越错了怎么办无敌天下汉末无衣大明天雄军大清:第一廉官穿宋大忽悠无尽世界无尽征程南宋出圈记明海风云
西陆书屋搜藏榜:大唐黑科技圣主刘禅明扬天下网游之修罗剑神拽妃:王爷别太狠重生刘协:我开着坦克匡扶汉室三国最强军神唐梦千变抗日之肥胆英雄红楼琏二爷黑二代的中世纪生活丝路长河异界争霸:我能召唤神将玄奇三国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特种妖孽兵王全寝一起穿越,建设社会主义之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穿越贞观之大唐第一赌神烽火从壮士出川开始明匠冒牌皇后:我的皇上我做主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宋异姓王锦绣阖欢朕的皇后有点闲刘备长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逍遥暴君重生之嫡女风流重生商纣王大唐:我是穿越者,建座城怎么了活在大唐吃软饭大唐开局从了武则天流华录大明:下山退婚,你让我治国?抗战之大国崛起寒门贵公子大明:开局救下袁崇焕,朱由检彻底杀疯了女帝背后的抄家王守望军魂朕都紫金山封禅了,系统才来紫凰天下重生宋徽宗,带领大宋走向巅峰后汉英雄志只想当山贼的我怎么一统天下了穿书红楼梦后,我拯救了贾府巅峰大太监
西陆书屋最新小说: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戏说嬴政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穿越梁山成霸业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宋终:一拳镇关西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秦始皇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我的女皇老婆我这等人,也能称帝古今名人记一统大宋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清末:拥有具现系统争霸全世界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探索未知:科学与神秘的交界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情牵盛世恋歌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史记白话文版秦朝历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