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都,长安
大殿之上,李渊正高坐龙坐之上,与众臣商议着北疆方面的战事。
“诸位爱卿,如今北疆方向其逆贼董卓、伪隋杨协,以及塞外胡人鼎立于此。”
“你们可有高见,我大唐能否出兵干扰北疆战事?”
旋即,只见李渊率先将北疆局势简单叙述一遍,然后询问着。
闻言,众大臣纷纷闭口不谈,沉思起来,寻思对策。
时间缓缓划过,只见此时原本的隋廷大臣公牛弘站出进言道:“陛下,臣思虑再三,认为我军应当出兵北疆。”
闻言,李渊立即出口询问:“为何?可否能够提出理由?”
随即,公牛弘深吸一口气,分析道:“依臣所想,如今逆贼董卓因为自身野心,勾结胡寇。”
“以出卖我华夏利益来换取铁木真的支持。”
“而现如今,铁木真却以榆林郡为跳板,侵占了河套地区大半领土。”
“如今还在继续在河套中枢与伪隋大将杨林进行朔方等地争夺。”
“此地的局势暂时还势均力敌,还看不出胜败。”
“可雁门关的局势却不容乐观,契丹族的大举入侵,其伪隋由于大部分军力都在朔方。”
“恐怕雁门关的隋军很难抵挡其契丹军的兵锋。”
随即,只见公牛弘突然话锋一转,表情瞬息严肃起来,镇定说着:“可雁门关却万万不能失守!”
“须知,雁门郡的屏障便是雁门关,如若其一旦失陷,胡寇必将长驱直入,那雁门失守必成定局。”
“雁门一失,北方门户将彻底洞开,胡人铁骑一旦杀进来。”
“到时候,就算是我军在并州的统治,恐怕也很难幸免!”
一时间,公牛弘可谓是分析得极为独到,将北方战事看的极为透彻。
并且语气十分坚决的恳请李渊出兵北上。
此举,公牛弘有两个用意,其一也的确是为了李唐在并州的统治考虑。
毕竟,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其二,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那便是不希望华夏再次遭受到数百年前。
胡人入主中原,所给华夏民众带来的那总总灾难。
故而,公牛弘才会不顾一切,竭尽全力地劝说李渊出兵。
紧随其后,又以薛道衡为首的曾经隋廷众臣也纷纷站出附和公牛弘的提议。
虽然其分析很中肯,但李渊并未立即采纳,而是将目光对准了自己的心腹谋臣。
“裴寂、刘文静,不知你们对公大人他们的意见怎么看?”
一时,李渊向刘文静、裴寂询问着。
毕竟,虽然如今隋廷众臣在向自己出谋划策,但李渊作为帝王,也不能盲目的听从。
向自己的心腹大臣提取意见才是真正的帝王心术。
随即,便见裴寂,刘文静略微思索一番,便拱手说着,同意其谋划。
紧随其后,李渊继续问道:“那不知诸位爱卿以为,谁能担当征北都督一职?”
此话一出,只见刚刚才活跃的众臣立即闭口无言,纷纷不在献计献策。
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李渊的用意其实已经很明显。
现今,李世民领军驻潼关,很明显便是针对的洛阳王世充势力。
至于李建成,则在都城负责处理政务,策划大局。
很明显,这已经是将李建成当成了继承人来对待。
至于太原留守人选,则乃是李渊四子李元吉,以及副帅郭子仪。
此次北征一事,其统帅肯定便是李元吉的。
至于李渊如此询问,其用意便是想通过旁敲侧击下,了解众百官里面分别支持李建成、李元吉以及李世民的大臣。
故此,众大臣几乎个个都是人精,俱都闭口无言,不表明态度。
以此暗示李渊,我们乃是中立人士,绝不参与你立储一事。
无论你日后使谁继承于你,我们都表示坚决服从!
“陛下,秦王知兵善战,功勋卓着,我大唐建立,秦王功劳至少占一半。”
“所以,臣推举秦王北上挂帅,领军出征,驱逐北疆胡寇。”
只说,站出发言的此人正是李渊的女婿柴绍。
柴绍本来便是支持李世民的,如今有天赐良机摆在眼前,又岂会错过。
当即便向天子李渊请战,为其争取机会。
只不过,李渊却并未立即一口答应,脸色反而阴层下来。
索性柴绍却是李渊女婿,如若换做旁人,恐怕李渊早就翻脸不认人,大发雷霆。
毕竟,自古以来,帝王最为忌惮的便是外臣参与立储事件。
…………
旋即,太子李建成悄悄用眼神示意裴寂。
裴寂会意,立即拱手出列,进言道:“陛下,以寂之见,柴大人此言差矣!”
“虽然秦王的统兵能力,我大唐都有目共睹,可毕竟秦王一直便驻防潼关,与王世充对峙。”
“俗话说:天时地利人和,可秦王却并不熟悉北疆的战局。”
“而反观齐王殿下却久震太原,肯定对于北疆局势了如指掌。”
“所以,微臣以为由齐王殿下领军北上,更为妥当,还请陛下三思!”
虽然裴寂此番话说得冠冕堂皇,可其内容实在是牵强附会。
其中一句李世民不熟悉当地局势,便极度可笑!
须知,李世民当初可是与高麒一样镇守北疆,固守西河郡。
也时常与胡寇进行作战,由岂会不熟悉战局?
不过,最令人怀疑的却是,裴寂乃是支持李建成的。
可为何李建成会示意裴寂劝说李渊让李元吉挂帅北征。
这当然肯定不是好心,其肯定由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
只不过,随着裴寂的这番极度牵强的话语,李渊却作出了决定。
那便是以李世民要领军防守洛阳王世充为由,下旨命太原留守李元吉挂帅出征北疆。
其目标直指雁门关外契丹军!
…………
一时间,随着李唐再次掺和进北疆战事,不由更加使得战局扑朔迷离起来!
这场大战却将天下人的焦点都吸引而来,都想关注这场胡汉之间的争斗究竟会如何告终?
雁门关
只见隋军铁骑早已整装待发,只等一声令下,便杀出关,攻击胡寇。
而此次,则由杨业亲自领军,以杨再兴、杨延定,以及杨延安、杨延辉、杨延德为将随行。
至于谨慎的杨延平则领步卒留守雁门关,谨防契丹军攻关。
“将士们,出关,斩进胡寇!”
一时,随着杨业下令全军出关,两万隋军骑兵缓缓而出!
…………
这一举动,颇有一种斩进胡寇谁知觉,不破契丹誓不还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