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中旬,随着幕后科技限购令的解除,大量的工厂一股脑的进行了新工厂系统的采购。不同于华夏各大厂商的初次采购,这次的集中采购更多的发生在年收入千万级别的大型工厂。魏来头一次为销量高而产生烦恼。
工厂系统的销售,异常漂亮的数据,让魏来担忧着即将到来的失业浪潮。然而事实却与魏来所想完全相反,失业浪潮并没有再度爆发。
原因恰恰在于大型工厂的采购。在华夏之中,能做到年收入千万级别的工厂总共有一千万家左右,而年收入能达到两千万级别的工厂就只有三百万家左右。从幕后科技创立以来,国家的工厂数量缓步上涨,但是能年收入达到两千万的工厂几乎处于原地踏步的状态,大型工厂的招工难,发展缓慢,是工厂发展的烦恼。
大型工厂采购新工厂系统,一方面是作为技术储备,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招工难的困扰,大型工厂的无人可裁的局面,让失业浪潮没有如魏来所想的那样,会产生极大的爆点。
如果说第一波的新工厂系统的主要客户群体是在华夏大地上星罗棋布的无具体统计数据的大大小小的工厂,为了更高的效率与产能,进行大规模裁员,从而扩大盈利,那么大型工厂在产能上相比小作坊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新工厂系统的全面升级的时间就会被相应的拉长。
船小好掉头。销售数据的火热,也说明了工业4.0系统对整个工业体系的改造的重要性,也是未来趋势所在。大型工厂更看重的是新工厂系统对于生产环节的优化,产能的逐步提高有利于工厂的发展,爆发式的提高会导致产能过剩,裁员更是会让产品销售受到影响。
新工厂系统也有着自己的名字,全称是“星力全自动机械化无人工厂系统”,只不过人们通常用新工厂系统进行简单的指代,也被称作工业4.0系统,毕竟工业4.0的概念深入人心。
大型工厂在两千万的失业浪潮之下甚至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小工厂的工人们被迫转移到了大厂之中,毕竟有收入和没有收入完全是两个概念,尽管大型工厂在趋势面前不会进行大规模大批量的招人,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自家工厂所缺乏的工人。
不过所有人都知道,工业4.0的改革将会彻彻底底影响整个社会,工人宛如无根浮萍,在时代的浪潮下流浪,新的就业机会,新的社会保障制度,成为了民众的主要需求,也成为了媒体报道的主要目标。
没有如期爆发的失业浪潮让魏来稍稍松了口气,这让魏来能够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新工厂系统。现在失业危机就是定时炸弹,随便一样超导技术的应用,都可能导致某个行业受到波及,从而诞生大批的失业人员。
时间仍然紧迫,国家每个月的救济支出更是让国家需要快速的更新符合时代的制度与政策。新工厂系统也没有岳作功给魏来描述的那么简单,整套系统也是基于超导芯片和“天网”系统进行打造的,这是万物互联及其关键的一步。
说起产品的生产,人们第一时间就会想到流水线,想到生产车间,无论是锻造,加工,打磨,装配,都在工厂进行制造,最终通过不同的物流运输手段输送至各个网点,再通过不同销售渠道进行售卖。
魏来觉得自己忽略了新工厂系统的潜力,这套以模仿指挥车操控的系统,本质上是一款万能控制系统。尽管在公司内部和国家一些重要的生产部门已经利用的时间不短,但向社会推出系统产生如此严重的社会问题,就代表着新工厂系统还有其致命的缺陷。
这并不是新工厂系统的内部缺陷,这样的一套系统,在单独,少数的应用环境下,无论是魏来还是国家,只觉得这是工业4.0所带来的各方面的提升,失业的产生是必然的,这也是国家准备好面对的问题。
国家为了更方便进行推广,幕后科技也为了更大的市场,不约而同的将价格定在了中小企业甚至经营良好的大个体户都能够承担的起的价格,这也为失业危机爆发埋下了伏笔。国家和魏来都错误的预计了第一批的购买客户。不是想象中的大厂,而是广大的中小企业,为了挣钱,选择了系统的应用。
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样的结果是国家不乐意看到的,停止推广往往是第一选择,不过在有了突破口的情况之下,停下改革的步伐反而不是最优选择。幕后科技需要对新工厂系统进行完善,魏来所想到的“全民工厂”计划,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诞生的。
人心惶惶,国家的政策一日不落地,失业危机的定时炸弹一日不解决,都会让整个社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一时间,人们对待工作的努力程度都要上升好几个档次,因为没人知道,辞职之后,还能不能找到工作,自己能否在自己的行业继续发光发热。
最焦虑的群体,不是别人,是失业大军当中的中年群体。各大工厂,各大公司的招聘年龄,尤其是从零做起的时候,没有人会去招聘一个中年人来做基础工作。精力下降,家庭负担,失业危机,都让中年危机的现象越发的严重。
对于每个中年人来说,丰富的社会阅历正在被互联网的讯息一步步的蚕食。工作经验,更多的是模式化和行业思维,在网络上都能找到具体的流程,资历在科技的不断进步下,不再成为用人单位要求的第一目标,年轻,学习力,才是各大公司要求的第一标准。
同时人到中年,曾经学习的知识被新的知识一步步替代和淘汰,自己的学习能力也随着身体机能的下降大不如前,这令更多的中年人产生更多的焦虑。这种社会现象已经在华夏随处可见,上班工作,反而比失业之后的压力更加的大。
网友们在网络社交媒体平台上也开始了苦中作乐,对失业大军进行了绝望等级的划分。如果说一级绝望是失业大军当中的小年轻,文化程度不高,可以进行学习,还有大把的时间去选择不同的职业,那么二级绝望就是被辞退的中年人,家庭压力,身体大不如前,不好找工作。三级绝望,也就是最令人绝望的是,被辞退,中年人,同时被国家公布了的死亡行业的失业者。
不仅自己失业,而自己奋斗的整个行业都消失了,这是真正的重新开始,可是年龄再也回不到当初。可以说整个失业大军都急迫的需要一门生存技能,来让自己在这个社会当中生存下来,拥有收入。
失业大军着急,有些人更着急。失业代表着消费能力的下降和消失,那么各大厂商就突然着急了起来,这是整个工业4.0现阶段最矛盾的群体,一方面需要提高产能,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盈利,一方面消费市场的减少,让货物开始出现了积压。
行业内部的竞争,逼迫着各大厂商采购新工厂系统,进行升级,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新一轮的工厂厮杀,比往年变得残酷许多,各大厂商没有想到自己的动作会带给自己这么多的烦恼,他们更期望国家能够拿出解决办法来。
这样的恶性循环,已经开始逐渐发酵。媒体们的敏锐嗅觉,瞬间就将失业人员和工厂困境顶上了热搜。
“要怎么解决?没收入,提高生产效率,造出来的东西没人买,活该。”
“怎么突然就成这样了,上个月说失业人数激增,来到两千万,我都觉得不太现实。”
“反正肯定要淘汰掉一大批人,也不知道国家打算怎么弄。”
“其实也不是工厂的锅,隔壁公司升级设备,减少人力,你要想继续做生意,不也得弄一套?”
“那主要问题在哪?新的工业系统吗?”
“说白了,还是穷。”
“限购令都取消了,也没见多少人失业下岗。”
“兄弟,定时炸弹懂不懂?说不定哪天你工作就没了。”
三月,人心浮动,超导时代仿佛突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眼前的磁悬浮列车,星宇手机,无人机都变得陌生起来。魏来站在未来基地的大楼之上,望向这座全新的城市,突然觉得科技也不是那么的美好。
透过巨大的落地窗,魏来可以轻松的看到五公里之外,政府为失业人员准备的区域,是一片极高的建筑群落,灰白色调的外墙,与整座城市格格不入的建筑风格,让完美的画卷上有了墨点,这种赶制的建筑群落与失业人员,与周边地区的割裂感,给魏来一种贫民窟的感受。
这种极度不适,完全不符合魏来对新城的预期,魏来打算快速推进“全民工厂”计划,拔掉科幻新城当中的这根“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