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种情况下,三人在一起一合计直接进到京都逼迫足利义政交出权力,不再让他掌控军队了,因为谁知道他会不会再来一个奇奇怪怪的操作。
同时也将他软禁在了京都内,达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
三人就这样直接架空了幕府将军的权利,也直到这个时候足利义政才知道自己真正的敌人是谁。
这下所有的一切都清楚了,和明朝战争不利只是幕府和大名交战的导火索。
真正的问题则是大名与足利义政长久以来的矛盾才是关键,只是足利义政将这些问题全部怪罪到了大内教弘他们这群人身上。
导致足利义政到现在也不知道细川胜元这群人为什么会背叛自己,更是不清楚自己到底哪里得罪他们了。
直到现在被他们彻底架空了权力后,他才想明白到底谁是对自己忠心的,谁才是对自己有异心的,只可惜现在一切都晚了。
一个人坐在屋子里愣愣的发呆,估计他很难再有机会出去了,原以为自己手下的兵,没想到早就变成了他们三家的人了,自己就像一个傻子一样。
现今足利义政的权利架空可并不能改变战争,只能表示着幕府将军已经是傀儡了,幕府的权利已经彻底丧失了,现今只要谁攻下了京都谁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了。
所以战争还在持续着,但是少了足利义政的微操,在拥有绝对实力和数量的东军反攻下,西军形势瞬间倒转,节节败退,损失也越来越惨重了。
而在东国,也因为足利义政被架空,再加上细川胜元他们的多番示好,斯波义廉和上杉家最终也和幕府达成了共识,双方停战了。
毕竟他们本来的矛盾就是因为足利义政,现在足利义政被架空了,幕府也承认了他们的权利,那也就没有什么问题了,至于斯波义敏,则被他们任为了新任的九州探题。
人都被赶到九州去了,也就是说不会和斯波义廉有什么纠纷和矛盾了,所以大家也都息兵止戈了。
自此他们之间的矛盾也就彻底不存在了,损失惨重的斯波义廉和上杉家因此也没有再继续开战,都开始了休养生息。
不过这样的话幕府对于东面的掌控也在这一刻丧失了,虽然本来就没有多少的权利。
唯有西部,随着局势的逆转,西军彻底逃回了九州岛,而除了九州岛外的土地则全部丢失了,现在双方隔海相望。
东军暂时并没有选择强渡海去进攻九州,而西军也没有实力再打出去了,本来他们就有大量的士兵被明军俘虏,人数本就不足,现在彻底没有了进攻的实力了。
就连防守都不一定能防守的住,更别提反攻了。
而目前东军之所以不渡海去进攻九州的原因则是……
望着从前方海峡晃晃悠悠飘过的舰队,看着战舰上飘扬的白底青龙旗,所有人都选择了沉默,因为他们终于想起了一件事。
那就是他们现在还和朝鲜、大明处于交战状态中……
细川胜元和山名宗全、武田氏信各自对视了一眼,都长叹了一口气,那上面的铁炮啊……他们没有啊……
只有倭寇的海盗有一些,还是以前和大明交战后获胜缴获的,这种武器他们当初觉得没有什么用,所以也没有花大价钱买。
毕竟弹药很是缺少,也完全不懂,现在看来着这东西可真是个宝贝啊,可是现今这天下(东亚)唯有大明有这种东西,他们很愁啊。
就连朝鲜都没有,虽然之前大明内部有倒卖军火给它国的,但是及时倒卖也没有卖原材料的,卖的都是实物,用完就没了的那种。
他们就算想搞到也很难,而且当初朝鲜也没有必要去搞这些,毕竟有大明在旁边,他们也不需要担心什么,但是现在日本的话,则是有些眼馋了。
另外面对局势越来越不利的西军,近些天来也并非收获的全是坏消息,他们也迎来了一些好的消息,那就是足利义政的弟弟足利义视逃出了京都。
足利义政现在完全处于被软禁的状态这让足利义视赶到十分的害怕,所以就一路西逃到了九州,看到他之后愁眉苦脸的大内教弘他们自然是格外的欣喜。
毫不犹豫的宣称了足利义视为幕府新将军,因为足利义视过来的时候还携带了足利义政的亲笔信,大致内容就是道歉,并且将所有的过错全部推倒了细川和山名、武田头上。
只是无论足利义政再怎么说,让大内教弘他们再去和足利义政交好也有些不太可能了。
所以他们就支持了足利义视,在九州建立了西幕府,与细川胜元他们的幕府对立。
在得到消息后细川胜元他们也没有急着去进攻九州,而是先派人去找到了陈友提议停战,但是比细川胜元他们还要快的是大内教弘。
他们借新幕府将军足利义视的名义找到了陈友,也请求停战,同时也希望陈友可以归还被大明俘虏的日本士兵们。
只是陈友看着面前的两封求和文书捏着下巴思考了起来,他感觉挺有意思的,一个国家两个政府。
不过除了有意思之外更让他想笑的是,这群人竟然以为他们仅仅只要道个歉就完了,打了这么久,浪费了这么多人力物力最后只要道个歉就完了。
陈友实在是想笑,他知道如果自己把信送回去后,估计这群倭寇们这次不脱三层皮也要掉点肉了。
因为这种情况之下朝廷那边根本可不会松口的,虽然内阁的几位大人们不喜欢战争,甚至反对。
但是对于敲诈和吸血,他们倒是很乐意的,不然也不会纵容朱祁钰和朝鲜那么玩了,陈友相信这两份文书和自己关于日本目前状况的信送回去后。
他们绝对会立刻想出上百种吸光日本血的方法,所以陈友也没有给与这群日本人任何回复,只是告诉他们自己把东西送回去了,一切看圣上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