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裕皇后前来看望慈禧皇太后,见慈禧皇太后躺在床上,脸色苍白,身体羸弱,眼神无光,神情恍惚,已经气息微弱,辨不清来人了。
隆裕皇后见此情景,心中无限悲痛,她跪地在地,放声大哭,“老佛爷,我是隆裕皇后啊,您不认得我了吗?”
慈禧皇太后目光痴呆地看着隆裕皇后,什么话也不说。
隆裕皇后伸出纤纤玉手,抓着慈禧皇太后枯瘦的手。慈禧皇太后的手就像冬天干枯的树枝,已经没肉了,只剩下皮包骨头了。
“皇太后,我是隆裕皇后啊,我来看您了。”隆裕皇后摇着慈禧皇太后的手,哽咽着说。
慈禧皇太后还是没有说话,眼中无光,直挺挺地躺在床上。
李莲英拉起跪着的隆裕皇后说:“皇后娘娘,老佛爷近几日身体状况不恙,不想说话,您起来吧。您要保重身体。国家还需要您掌舵哩。”
李莲英竟然直言不讳地说出了以后大清朝的走向,他只是在暗示隆裕皇后,以后的大清朝就得由您掌舵了。
隆裕皇后当然听出了李莲英话中的意思,她惊奇地看着李莲英,不过她很快就镇静下来,悲伤地说:“李大总管,老佛爷病成这样,我心里难受啊!”
“皇后娘娘节哀吧。老佛爷可能不行了。您还是去瀛台看看皇上吧,现在皇上也已经快到大限了。”李莲英关切地对隆裕皇后说。
很显然,李莲英开始向隆裕皇后靠拢了,他在巴结讨好隆裕皇后,为他以后的余生寻找新的靠山。
“大总管,我现在就去看看皇上,老佛爷醒来后不会介意吧。”隆裕皇后说,她还是担心没有得到慈禧皇太后的懿旨,她去了瀛台那儿看皇上,如果她醒来后,知道了她去见过光绪皇帝,会不会责怪她。
“去吧,皇后娘娘,老佛爷现在都成了这个程度,她连自己都顾不过来,哪还有闲心去管皇上的这些事情。”李莲英宽慰隆裕皇后说。
隆裕皇后听了李莲英的话,说:“好吧,李大总管,我去瀛台看看皇上。你在这儿好生侍奉老佛爷,等老佛爷醒了,你给老佛爷禀报一声。”
“嗻,皇后娘娘,您去吧!奴才知道了。”李莲英催促隆裕皇后说。
随后,隆裕皇后从慈禧皇太后那儿出来,径直去了瀛台光绪皇帝那儿。
隆裕皇后离开后,李莲英一直陪在慈禧皇太后的身边。看着慈禧皇太后大限将至,李莲英也是无限悲哀。
他一辈子依靠的这棵大树,马上就要倒下了。从此以后,她再也不会为李莲英遮风挡雨了。
李莲英想的这儿,潸然泪下,现在他唯一能够抱住的大腿就只有隆裕皇后了。
慈禧皇太后薨了,光绪皇帝驾崩,大阿哥溥仪年纪尚幼,风雨飘摇中的大清朝,只能由隆裕皇后掌舵了。
就在李莲英想着这些事情的时候,慈禧皇后苏醒了过来。
她气息微弱地说:“小李子,传口谕,让军机大臣速来觐见哀家。”
李莲英一听,岂敢怠慢,赶紧让宣旨太监去宣旨,他亲自陪在慈禧皇太后的身边,照料慈禧皇太后。
时间不长,军机大臣们都到齐了。
带头的是首席军机大臣庆亲王奕匡,随后依次跟着进来的是醇王载沣,世续、张之洞,鹿传霖,袁世凯,这些人跪了一地。
李莲英把慈禧皇太后扶起来,后背上给垫了一些厚厚的锦被。慈禧皇太后有气无力地靠在锦被上,脸色蜡黄,毫无光泽,眼窝深陷,目光痴呆,身体骨瘦如柴。
跪着的军机大臣见慈禧皇太后坐起来,齐声说:“老佛爷吉祥,臣等给老佛爷请安。”
慈禧皇太后无力地摆了摆手,示意他们站起来。
六位军机大臣才站了起来。
“各位爱卿,哀家觉得自己不行了,支撑不了多久了。皇上又危在旦夕,不能治国理政,哀家不得不安排后事了。”慈禧皇太后无限悲伤地说,声音听起来哀婉凄楚。
“老佛爷,您别这样说,臣等祝愿老佛爷早日康复。请老佛爷不要过于伤心,您要保重身体。您的健康就是咱们大清朝臣民和朝廷的最大福气。”庆亲王奕匡说。
“庆亲王爷,你们的心情哀家可以理解,但是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每个人终归都是要死的,这是不可避免的,哀家也不例外。哀家很清楚,哀家活不了多久了。今天召集大家来,就是安排一下后事,让咱们的大清社稷江山永固,基业长青。”
慈禧皇太后说着,已经泪流满面了。
军机大臣看着慈禧皇太后落泪,他们也禁不住流下了泪水,掩面而泣。
“各位爱卿,俗话说,家不可一日无主,国不可一日无君。今天哀家正式宣布,醇王载沣的儿子溥仪为哀家的孙子,国家的储君,未来的小皇帝。哀家宣布,即日起就把大阿哥抱进宫来,交给皇后教养吧。”慈禧皇太后幽幽地说。
“遵旨,老佛爷。”醇王载沣磕头谢恩说。
“还有一件事,既然载沣的儿子溥仪成了大阿哥,未来的储君,醇王载沣的身份也应该变了,从即日起,由他摄政。同时,隆裕皇后的身份也应该变了,她成为隆裕皇太后。”慈禧皇太后躺在床上安排后事。
军机大臣一听,傻眼了,尤其是庆亲王奕匡更是不能接受这个现实,这个现实对他打击太大了。
他辛辛苦苦,费尽心机,好不容易抢上首席军机大臣的位子,一下又被慈禧皇太后给撸下来,让载沣踩在了他的头上,他心里很不是个滋味。
这一次慈禧皇太后重新洗牌,庆亲王奕匡由原来的第一位,降到了第二位,醇王载沣由原来的第二位上升到了第一位。
庆亲王奕匡心里五味杂陈。
就在庆亲王奕匡想着这些心事的时候,醇王载沣早已经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磕头谢恩了。
“臣叩谢老佛爷恩典!臣遵旨。”
其他军机大臣见醇王载沣磕头谢恩,他们也跟着跪倒在地,异口同声地说“臣等遵旨。”
“罢了,你们回去立刻拟写两道上谕给哀家送来,让哀家看看,然后即刻颁旨,遵照执行。跪安吧。”慈禧皇太后命令说。
“臣等遵旨。”军机大臣们齐声说,然后跪安,退出了慈禧皇太后的寝宫。
军机大臣们回到军机处,由张之洞主笔,大家共同商议,立即拟写了两道上谕。
一道上谕宣布溥仪为皇嗣。一道上谕宣布醇王载沣为摄政王。
而此时瀛台的光绪帝,却在病痛的折磨下,生命垂危,奄奄一息,仿佛风中残烛,油尽灯枯,随时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