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陆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赵鼎的节奏确实很好,拿捏的恰到好处,刚好是李慢侯这个最大的藩镇头目能够接受的极限,在进一步,李慢侯就可能要反击。

李慢侯能理解,但他知道林永等人不可能理解,心里会产生强烈的被卸磨杀驴的感觉,尽管他们本身也不是什么听话的好驴,问题是他们这些驴子都有很硬的蹄子。

他们无法从李慢侯这里得到支持,无法跟李慢侯抱团,但他们自己一定会抱团。林永就是最好的旗子,以后恐怕江北藩镇,都将视林永马首是瞻,拧成一股绳跟朝廷斗。

李慢侯派人去安抚林永,告诉他不用恐慌,朝廷不会动他们。只要他们不犯下大错,像田平那样弃地,就不会丢藩。并且告诉林永,还可以继续大胆的捞钱。

林永他们捞钱的法子,除了私盐这种简单粗暴的老行业,大多数都是跟李慢侯学的,其中包括擅自开海。

尤其是林永,通州开海之后,效益增长的比海州快的多。原因是这里的区位优势比海州好太多,用来形容上海优势的那些词汇,在通州都能找到,什么控扼长江咽喉,什么直面东海,这些优势通州的静海和海门都有。而且这个时代,通州一直比上海要繁华的多。

其实上海之所以在近代能快速发展起来,并不是控扼长江咽喉这个优势,最直接的其实是因为上海的腹地经济很好,苏湖熟天下足,上海崛起的时候,恰好是苏湖已经形成发达的丝绸行业的时候。但在宋代之前,其实两淮地区经济更好,沃野千里,文化兴盛,通州的腹地比上海更好。

现在的通州,有长江沟通上游,有运河贯通扬州、泰州等地,淮南的商品可以畅通无阻从这里出海,比偏僻的海州不知好了多少。开海比海州晚了一年,却很快就赶上了海州。李慢侯在海州一年能收三十万贯关税,而林永已经可以收到五十万贯。不但截留了大量南方前往海州的商船,连明州的商船都大量被吸引到通州。

李慢侯并不怕通州的竞争导致他手里的财政收入下降,因为他有的是办法从通州的发展中分一杯羹,不提他那些随着通州稳定和发展,翻了几十倍都不止的地产。光是他控制江北金融体系这一点,就足以让他从任何江北地区经济发展中攫取利益。

李慢侯的金融系统,是一点一滴逐步搭建起来的,每一步都走的很稳,他很重视信用,因此目前很稳定,细水长流。每年的收益已经到了三百万贯,明年肯定增加到四百万贯。

一方面,他建立了从杭州到海州的一条金融汇兑渠道。从半官方的淮海公所发汇票,到地头兑付,汇水是客户和公所行商互相商量的结果,随市场浮动,目前一般收取百分之一的汇水,最高也不会超过百分之三。汇兑收益并不高,可是这会让大量商人使用这个系统,大量商业现金就进入了这个系统中流通,相当于一笔巨大的商业存款。有这笔钱后,就可以短期放贷。因此他在港口开展贴现业务。海贸是需要巨额资金转账的,有时候未必需要现金支付,仅仅是在买卖双方之间,架设一个担保体系。给双方巨额资金的买卖进行担保,账户里的钱划来划去,一进一出就是一笔生意。

另一方面,李慢侯还不吃独食。淮海公所里找不到任何一个跟汇兑、放贷相关的商铺,而是一个个当地富商,个体经营,公所是一个纽带,是一个平台。当一个海州商人,打算汇一笔巨款去杭州的话,他会通过公所担保的一个海州人,手写一张标准票据,然后拿到杭州,从杭州另一个公所担保的杭州人手里领出这笔钱。过程中,这个海州人和杭州人很可能都不认识。但他们认有公所盖章的票据,公所起到了一种授信机构的功能。而且公所从中是不收费的。

由于各地资金中转有差额,因此每年底会进行一个结算。很多人每年都可以收到一大笔钱,但因为每年年底结算才能拿到这笔收益,所以富商不太愿意将现金投入进去。但是那些公所认证的当地富人,并不需要投入大额现金,他们提供的只是一种担保,在每一笔票据背后,都有足够的资产抵押在公所,比如当地的地契,房契,当然也可以是现金。

有这些资产担保,并不会给公所带来任何风险,也不会挤占营业资金,因此许多拥有不动产的富商很愿意做这种生意,大量将自己家的资产抵押在公所里,进行这种汇兑业务。

公所能得到什么好处?当然不是直接的利益。而是搭建起一种正规的信用通道,可以将不动产资本化,让不动产变成信用流动起来,一所海州的房子,可以作为担保,让一个杭州人取到急需的汇款,这就是现代金融的力量。一个现代金融体系初步建立起来后,作为他的创建者,李慢侯得到的好处当然是巨大的。

一方面,大量商业流通资金进入这个通道,许多资金不会马上取走,就沉淀在了会所账户中。这是一笔可以临时挪用的款项,数量巨大,成本很低。于是李慢侯就可以从里面临时借款,利息很低,但都是走正规渠道,他可不敢挪用,否则信用就破产了。吸引商人的资金进入这个渠道并沉淀下来的信用,却不是李慢侯自己的,而是无数各地的土豪和富人的资产,他等于将大量富人的信用,裹挟到了一个系统中,这个系统的信用就是刚性的,刚过了南宋政府。

另一方面,由于打着公益的旗号,公所不收钱,声称只是便利商民,让官府想打击都找不到目标,想插手都找不到方向。甚至大量官员自己都觉得这是一个很公益的机构,将其跟蔡京开创的漏泽园等公益系统相提并论。而官员作为富人群体中最显赫的一批人,他们也在大量使用这个系统赚钱。将他们的信用也投入到了公所平台上,从汇兑业务中分一杯羹。

同样的,公所的短期贷款业务,也是通过这种方式让私人受益。以前有现金的富人,大多放高利贷。现在没现金的,有资产的就可以为别人进行担保,然后从中受益。一艘海船靠岸,一船的舶来品价格高昂,买主有吃下的能力和销售的渠道,只是临时资金紧张,于是求助于一个、两个或者一群公所的牙商。牙商们开出一张他们资产可以冲抵的票据给海商,海商从公所的公账中领出现金,或者直接汇兑到海商的家乡。买主逐步回笼资金,还给公所的牙商,牙商则拿走他们可以获取的利润后,将本金归还给公所。

公所认证的牙商,其实已经是一群现代银行经理人,甚至就是一群现代银行。

而公所则是一个平台,类似央行,又不同于央行。是慢慢摸索出来的产物,李慢侯也不知道叫什么。但他发现带有某种欧洲早期银行的味道,欧洲早期银行,经营汇兑业务的时候,其实也不可能像现代银行那样电汇,很多银行都只是本地经营的家族银行,为了将资金汇兑到外地,他们选择的是合伙人制度,在其他城市选择可靠的合伙人,合伙人银行之间进行资金转移,帮助客户汇兑资金。

公所系统汇兑,靠的不是一个个互相有姻亲关系或者家族血缘关系的合伙人,而是一个个不同地区的富人,互相之间甚至不认识,而是靠公所进行认证,将资产抵押在公所,从而获得信用。因此这个体系,比欧洲的合伙银行要大的多,这不是李慢侯有意的创新,他只不过加以引导和支持罢了,主要是跟他有资金往来的大量富商们自己慢慢摸索出来的。早期是一些江南丝商在李慢侯和公主府之间转移资金,发现方便安全之后,愿意出一点汇水,渐渐的大量商人开始使用李慢侯和公主之间的渠道,资金往来的数量越来越大,李慢侯和公主两方都吃不下,开始邀请海州、扬州和杭州两地的其他富人加入,这个系统就越来越大,李慢侯设计了规范化的制度,形成了现在的淮海公所。

由于公所开设在一个地方,吸引一批当地富人,相当于将当地富人的信用注入公所,也将当地大量需要流通的现金吸纳进入公所账上,所以李慢侯发现,他随时可以从这里借到超过千万贯的应急资金,而且利息极低。这就相当于一个金融市场,他甚至可以在公所发行债券,因为作为淮海公所的建立者,他自身的信用就极高。

动一点心思,让公所开始盈利,比如从汇兑中收取小比例的抽成,从贷款中收取小比例的分红,对于已经形成的这个信用体系来说,是完全可以承受的。那样就更像一个银行,而不仅仅是平台了。

可换一种思路,公所可以调节经济系统,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央行的作用,大多数国家的央行设立的目的,都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构建起一个健全的金融体系。

所以李慢侯才一直小心呵护着公所成长,没有去从中取利。宋朝的金融系统是先进的,因为已经大规模使用纸币,而且离不开纸币,可同时又是混乱的,因为官府肆无忌惮的印刷纸币,信用几乎一直在破产边缘挣扎。

李慢侯之所以重视扬州,就是因为扬州已经是江北金融中心,他在哪里印刷有粮食做担保的粮票和食盐做担保的盐票,目前已经在长江两岸流通,在江北已经让官府的钱引不被接受。李慢侯已经开始尝试,将粮票、盐票通过公所系统,推广到江南腹地,进一步蚕食那滥发的钱引的领域。

可是这种做法,很可能会遭到朝廷对公所系统的打击,因为赵鼎试图对粮票和盐票动手了。他是通过户部尚书晏孝广进行试探的,他说扬州印刷的那些藩票,大量流通到江南,此时还不是通过公所系统,完全是民间自发的,许多沿江商人愿意持有。

官府无法限制私人持有,但可以通过权力打击印刷。

李慢侯让晏孝广强硬的顶了回去,告诉赵鼎说,粮票是当年为了从老百姓手里把粮食集中起来,进行坚壁清野,以免落入女真人之手,给上交粮食的老百姓发的凭据。现在江北大量藩镇都有这种坚壁清野系统,坚城中大量建造粮库,储存乡村送交的粮食,如果贸然废弃粮票,老百姓不会在把粮食送到城里,一旦金兵南下,他们就能畅通无阻,因为一路上都能找到粮食。

至于盐票,晏孝广更是表示,目前朝廷已经可以从江北盐场每年得到五百万贯盐税,贸然改动,担心影响这笔收益。

不管是让金军拥有长驱直入能力带来的威胁,还是五百万贯收益带来的利益,都是赵鼎不敢触碰的,很容易把他这个宰相碰倒!

于是李慢侯不但扳回一成,而且决定趁机大举反击,将粮票、盐票注入公所系统。

注入的方式,经过他一段时间的思考和摸索,有了基本计划。

西陆书屋推荐阅读:大唐繁荣系统时空战纪三国:朕乃大汉忠良董太师皇室店小二二十四卫谁懂啊,绝美老婆求我快纳妾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虚构三国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天下第一小乞丐三国之从小兵崛起扩军十万,直取三州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锦衣卫:我们老大有点鸡贼南明义军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红楼大贵族民国枭雄全球高考:谁说历史无用?蝉动抗战之大国崛起穿越大唐之强兵变乱匪盛唐风云记三国:我收买人心,刘备直呼内行楚汉战争少年铁血战神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少年战歌日谍克星成亲后,我的乌托邦藏不住了重生武大郎:最强帝王系统强弓劲弩明末:无限军火,谁给我披上皇袍大明:朱元璋,咱家老五杀疯了曹操:刘恒远之谋,当世无双虎毒食子:从被逐出皇宫开始崛起持秦明末平倭录割鹿记庆帝元年大明商业帝国宦宠天下无敌天下汉末无衣大明天雄军穿越:我们去清朝打圣战大清:第一廉官至尊剑皇
西陆书屋搜藏榜:大唐黑科技圣主刘禅明扬天下网游之修罗剑神拽妃:王爷别太狠重生刘协:我开着坦克匡扶汉室三国最强军神唐梦千变抗日之肥胆英雄红楼琏二爷黑二代的中世纪生活丝路长河异界争霸:我能召唤神将玄奇三国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特种妖孽兵王全寝一起穿越,建设社会主义之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穿越贞观之大唐第一赌神烽火从壮士出川开始明匠冒牌皇后:我的皇上我做主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宋异姓王锦绣阖欢朕的皇后有点闲刘备长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逍遥暴君重生之嫡女风流重生商纣王大唐:我是穿越者,建座城怎么了活在大唐吃软饭大唐开局从了武则天流华录大明:下山退婚,你让我治国?抗战之大国崛起寒门贵公子大明:开局救下袁崇焕,朱由检彻底杀疯了女帝背后的抄家王守望军魂朕都紫金山封禅了,系统才来紫凰天下重生宋徽宗,带领大宋走向巅峰后汉英雄志只想当山贼的我怎么一统天下了穿书红楼梦后,我拯救了贾府巅峰大太监
西陆书屋最新小说: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黑魔法三国传水源王烽火燃情山河虹重生逆袭:智谋登峰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戏说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