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陆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一千六百零一十章新版宝钞

元佑四年十二月,就在汴京人民准备欢天喜地过春节的时候,苏油一道上章,震惊朝野。

博州知州匡师古,通判刘敏道,博平、高唐两县县令、县丞,博州牢营节级卢靖,郓州旧匪乌纯道、孙二、魏念五,匡师古私生子柳明山,胁迫流犯王坦,动用官府白档石纸,盗印宝钞,共计十五万贯余!

在侦破此案的过程中,还抓获牵涉其中的不少贪污官吏。

大名府刑房公事刘唯、王金,狎玩孙老二的“妻妾”数人,为其提供保护。

两人还无耻到屡次共狎一女,以“连襟”相称!

此外还有怠忽职守,以及外围销赃从犯数十员!

高滔滔震怒,遣大理寺官员前往按察,一旦定案,就地正法!

就连苏油都悲叹,沈括沈存中这倒了八辈子血霉的官运,自己这大宋第一的推手都奶求不动。

好不容易才将他从河北四路都转运使位置上推回中枢,这案子却刚好发生在他任职期内。

一个制度执行不力,地方监察不明的罪过无论如何都逃不掉,再次贬出京城都是轻的。

等到大理寺官员抵达大名府,案子已经料理得清清楚楚,各项关系链证据链非常完备,犯罪官吏、造假的工坊、流失的空白账档、刚刚印出来的伪钞、企图纵火的帮凶,分销宝钞的上下游人员,都被高公纪捏在了手里。

此外从几名犯官家中以及他们外宅家中,搜出真假宝钞近十万贯。

所以这个按察不过就是个流程,大理寺官员将案情卷宗收集起来准备带到汴京跟高滔滔汇报,然后跟苏油下达了处置的意见——太皇太后与陛下有诏,此案需要从重从快处理!

那很多人就活不过年了。

而苏油的第二封奏章就跟给高公纪看过的那封几乎一样,不过在后边又加了一段,声言这起大案能够得以侦破,是高公纪的首功。

是高检使发现了征兆,然后派遣得力干员潜伏贼巢,顺藤摸瓜,经过数月艰苦凶险的调查,最终摸清犯罪分子的分销网络,一网成擒。

在破案过程中,高检使特别重视证据,绝无刑讯逼供,让从汴京城过来的大理寺官员都赞叹有加,认为此案在执法过程中按章合法,程序正确,没有任何的瑕疵。

苏油特意申请朝廷,奖掖此案高公纪以下相关有功人员。

高滔滔认真阅读了此案侦破过程,最后合上奏状松了一口气:“公纪也算是磨练出来了,所以啊,人还是要多读书!”

老太太这是将高公纪的长进,归功于河北军警系统的扫除文盲运动了。

这件案子还带起了一个名词——伪君子。

而苏油也知道,这个名词,肯定也会成为后人攻击那些假夫子们的有力武器。

戊午,大名府黄河边上,刀斧手剁下了一排的人头,

大宋如今对官吏的法律是相当森严的,除了匡师古得到他最后的体面——绞之外,其余犯事官吏,或斩或流。

反倒是造假的那位工匠王坦,因为是被迫胁从,故而获得轻判,又因为“懂技术”,最终被吸纳进钞纸局,成了一名脸带金印吃皇粮的印钞匠人。

苏油同时上书,鉴于如今伪钞已然出现,请求发行第二套宝钞。

技术储备早已准备妥当,是陈昭明和苏小妹的发明,就是利用一组精巧的行星齿轮组,将钢针插在一枚齿轮的小孔上,扶着钢针让齿轮运动,齿轮组就会带动钢针,划出一套繁复细致的曲线。

这套繁复的曲线花纹,不是人力能够仿制出来的,而是一套轨迹运动的算法。

下次升级,只需要改变算法的参数,换几个齿轮,就能够得到另一套不同的花纹。

在铜版的蜡膜上划出这样几套花纹,在花纹中间布置宝钞主体画面文字,再通过电解蚀刻工艺,就可以得到第二套宝钞的印版。

如此即便不增加墨色,仅凭这样的一套花纹,都能极大地提高第二套宝钞的伪造难度。

这次案件的成功告破,还有一个巨大的好处,苏油只用了一板斧,就彻底震慑了整个河北官场。

一州两县包括大名府不少官员落马,带来一场大换血,苏油趁机展开廉政教育,敬业教育,狠抓制度,发起“公务员在职培训”,将即将开始的吏部试提前在河北四路举行,称之为“模拟考试”。

考题难度和题量都比苏油所知即将要到来的吏部试要大得多,直考得河北四路官员哭爹喊娘。

苏油残酷无情,声明三个月以后还要复考,连续两次都还不过关的官吏,将会被调整职务,待岗专职学习,什么时候通过了,什么时候再上岗。

于是这个年底官吏们也不相互串门了,都在家给自己孩子们做榜样——看看你老子我!参加工作都这么多年了,腊月二十七底下都还在攻书,你有啥权利不爱学习?!

……

王晦每到冬日就比较清闲,学生们都散馆了,要到过完十五才回来。

几家学生家长,还有以往子弟得中进士的那些家庭,年前都送来了年货,王晦将之都交给了娘子归氏打理。

自己趁着空闲,翻看今年一年来收集成册的邸报、《汴京时报》,从中寻找时政脉络,不时还要做些笔记,为来年给学生们打题做准备。

偶尔兴致来了,就让归氏热一壶酒,赏赏院子里飘落的雪花,填上两首诗词,一天也就过去了。

这样的清净,王晦其实很喜欢。

今日吃过早饭,王晦将自己珍爱的法帖本子搬了出来,准备临摹。

《时报》说了,西京留守,提举商周文字考义局韩嘉彦上书朝廷,要以唐玄宗亲书的石台《孝经》与唐文宗时期的《开成石经》为首,在西京文庙树立碑林,将近年在唐代核心政治区域长安、洛阳周遭发现的重要散落石碑,都移送到碑林妥善保护起来。

这又是一件文化盛事,除了原碑,各地官员还纷纷捐赠出自己珍藏的拓本,墨宝,双勾本,供韩嘉彦复刻成碑,陈列于碑林。

其中就有郑文宝后人捐赠的秦代丞相李斯书写的《峄山石刻》原石拓本。

这块原石早已经被毁,拓本只在太宗年间翻刻过一次,此后就被郑文宝后人珍藏密不示人,到今日才重新拿了出来。

类似的秘本还有很多,包括了从汉代到当代诸多着名书家的作品,其中有钟繇、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虞世南、褚遂良、怀素、张旭等人的墨迹。

王晦现在手上有的,是出仕为官的学生千方百计从汴京可贞堂周围的文玩店搜罗到的,程家印书坊第一版双勾法帖《万岁通天贴》中的一幅,王羲之的《初月帖》。

虽然是仿品,但是第一版法帖是程家印书坊在汴京城里打响名号之作,这一套绢本做工之精良,可谓不计成本,与真迹几乎完全一致,到如今也成了稀罕物件儿,成了大宋文人墨客竞逐的宝贝。

王晦每次临此贴,都是抱着朝圣的心态,要挑心情舒畅而平静的时候,焚香净手,方才开卷观赏临摹。

不过今天还没来得及动笔,门口就响起“咣咣咣”的敲门声,将王晦的好兴致给彻底打散了。

起身开门,却见风雪当中站着一名铁塔般的汉子,双手笼在皮袍里,头戴着厚重的大风帽,胡子拉茬,正是对门徐公子家的恶奴吴仁。

王晦吓了一跳,此人可不是什么善辈,这是自己写给徐公子的信被他发现,打上门来理论来了?

赶紧拱手,小心翼翼地问道:“原来是吴管家,不知有何见教?”

西陆书屋推荐阅读:大唐繁荣系统时空战纪三国:朕乃大汉忠良董太师慈悲大陆战记皇室店小二二十四卫谁懂啊,绝美老婆求我快纳妾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虚构三国三国:无敌的我,却苟成了文官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天下第一小乞丐扩军十万,直取三州崛起之第三帝国我姐大将军,我每周刷新超能力唐逗南明义军穿越:我们去清朝打圣战重生范进,我要做状元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抗战之大国崛起穿越大唐之强兵变乱匪盛唐风云记重生之毒女很惹火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少年战歌三国平凡人生成亲后,我的乌托邦藏不住了重生武大郎:最强帝王系统强弓劲弩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安西兵日记明末:无限军火,谁给我披上皇袍持秦明末平倭录割鹿记南宋特种兵庆帝元年明末之木匠天子三国:我为黄巾续命穿越错了怎么办无敌天下汉末无衣大明天雄军大清:第一廉官穿宋大忽悠无尽世界无尽征程南宋出圈记明海风云
西陆书屋搜藏榜:大唐黑科技圣主刘禅明扬天下网游之修罗剑神拽妃:王爷别太狠重生刘协:我开着坦克匡扶汉室三国最强军神唐梦千变抗日之肥胆英雄红楼琏二爷黑二代的中世纪生活丝路长河异界争霸:我能召唤神将玄奇三国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特种妖孽兵王全寝一起穿越,建设社会主义之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穿越贞观之大唐第一赌神烽火从壮士出川开始明匠冒牌皇后:我的皇上我做主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宋异姓王锦绣阖欢朕的皇后有点闲刘备长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逍遥暴君重生之嫡女风流重生商纣王大唐:我是穿越者,建座城怎么了活在大唐吃软饭大唐开局从了武则天流华录大明:下山退婚,你让我治国?抗战之大国崛起寒门贵公子大明:开局救下袁崇焕,朱由检彻底杀疯了女帝背后的抄家王守望军魂朕都紫金山封禅了,系统才来紫凰天下重生宋徽宗,带领大宋走向巅峰后汉英雄志只想当山贼的我怎么一统天下了穿书红楼梦后,我拯救了贾府巅峰大太监
西陆书屋最新小说: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戏说嬴政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穿越梁山成霸业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宋终:一拳镇关西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秦始皇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我的女皇老婆我这等人,也能称帝古今名人记一统大宋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清末:拥有具现系统争霸全世界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探索未知:科学与神秘的交界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情牵盛世恋歌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史记白话文版秦朝历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