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横幅这种东西,在明朝肯定是独一无二的,整个天下也是绝无仅有,只此一家。
这是一个非常新奇的玩意儿,那红色的横幅很大,看起来非常刺眼,但也仅仅如此而已。
在云雪道长的眼中,这样一个横幅除了浪费之外并无益处,也不懂苏景这样做的意思,结果苏景是吃力不讨好了。
也难怪,或许世人都爱慕虚荣,喜欢被人捧得高高的,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但云雪道长肯定不是一个这样的人,所以苏景也看得开,觉得这一次马屁是拍到马屁股上了。
不过,朱由检似乎却喜欢这一套,还找苏景在横幅下面指指点点,深入地学习和探讨了一番。
没办法,他过来完全就是蹭人气的,因为云雪道长的名气很大,所以朱由检他如果能出席云雪道长的上任仪式,并且借机给大家传达一个他和云雪道长关系良好的讯息,这对他本人在民间的声誉也会有极大的帮助。
当然,也不全是朱由检蹭云雪道长的人气,他能来,也会给整个江淮地区的人传达一个朝廷对云雪道长表示支持的讯息,所以说,也算是双赢的局面。
云雪道长的表现正如她自己说的那样,既然来了,就要尽心尽责,所以她不止是一个人来,甚至还带来了许多门徒……她手下那十几个小道姑,今后便会跟随云雪道长一起在养济院。
不过当天,还有一个小插曲出现了。
虽然眼下并非乱世,但晚明就是一部人类和天灾的对抗史,虽然天下并未大乱,却胜似乱世,许多百姓都甚至都难以生活下去,这样一来便催生出许多家中父母双王的孤儿。养济院的规定,暂时只接收十二岁以下的孤儿,可是这个年头,十二岁以上的孤儿也很难自食其力。
于是许多失去父母的男童只好纷纷自谋出路,要么进入大户人家当仆人,要么想办法进入戏班子混口饭吃……男孩还好,毕竟有身体,也稍微有点力气了,没有力气的也可以去当书童,或者少爷的跟班。
可是女孩子,就没有那么幸运,她们要么去当丫鬟,要么自己卖身去青楼、画舫,要么成为一些四五十岁老头子的侍妾,这些选择的下场自然都会很凄惨,所以有些女孩宁愿当乞丐落魄街头,也不肯做出这些选择。
听说云雪道长来了,许多衣衫破烂的女子,也纷纷来到养济院和生祠之外,她们跪求着,祷告着,希望这位传说中和神仙一样的道长能够大发慈悲,收留她们。
这件事情,闹出了不小的动静。
许多人都在围观,甚至养济院里面那些孤儿,都忍不住前来观察这些他们眼中的大孩子。
现在养济院,要养活的人数不在两千人之下。
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每天光是喝粥,都得不少粮食。
可是现在,外面又聚集了上百个小女孩,而且还是在云雪道长和朱由检以及苏景这三人的面前,齐齐跪下求一条活路。
若是一概回绝,那被道德绑架着的三人,脸上都会不好看。
但要是全部收下,且不说会坏了规矩,就是今后也有人这样效仿怎么办?
十二岁以上的,养济院不收留,这是制定好的规矩,也不能破呀!
朱由检没有办法,便向苏景问道:“怎么办?”
苏景看向云雪道长,说道:“现在养济院的主持是道长,要你抄心干什么?”
“哦,也对!”朱由检这才反应过来,望向云雪道长问道:“道长,你看这件事情……”
云雪道长一伸手,然后睁开眼睛,对众人大声说道:“诸位,今日可否有空听贫尼讲道?”
“讲道?”
“开坛讲道吗?”
“云雪道长要渡化世人,这是大家的造化呀!”
众人都非常欣喜,于是要求云雪道长讲道的呼声也很高。
云雪道长点点头,她来到这些女孩的身前,挥手道:“你们都起来吧,然后像我这样坐下。”
说罢,她盘腿坐于尘土之上,丝毫不顾及这样会把她的衣服弄脏。
“大道无门,实属有门,盖玩物从无到有,无门亦是有门。修道之人,唯心固耳!所以万般妙法,无高下之分,无强弱之别,人也是一样……”
“有心向道,蝼蚁亦可成仙,又何况是人?”
“故而,上天有好生之德,贫尼既然答应出任养济院主持,今日便不会坐视你等。但古语有云,无规矩不成方圆,养济院成立之前,便规定年过十二者不可入。我看你们这些孩子,年龄都在十二之上了吧?若是如此……便只有一个办法。养济院不收你们,但是生祠可以收留你们!今日,这李公公生祠,又命名于养济观,暂时由贫尼的弟子松雀师太出任主持。你们之中,若是有能受得了清修之苦的,便可以随她前往拜师,拜师之后便算是养济观的人了!”
云雪道长说罢,让众人请起。
说是开坛讲道,可是她的说辞很简短,却处处体现出了修道之人悬壶济世之心,让众人再次忍不住对她歌颂和顶礼膜拜。
重点是,这些女孩子,云雪道长也找到了安置她们的办法。
而且,云雪道长还把李公公生祠,取了一个名号,改成了养济观。
换了个名称之后,生祠就容易被大家接受多了,毕竟膜拜一个还活着的太监,有些人虽然嘴上不说,估计心里还是多少有些不乐意的,时间短了可能还不觉得,时间一长定然会有意外。
有了养济观这个名称,而且也正式成为一家有女修的道观,对于百姓来说这是非常容易被接受的。不止是百姓,包括朱由检在内的一些官员,也对云雪道长这个决定非常满意,只有苏景这里,觉得这样做有些过河拆桥的味道,养济院建立起来了,大家就都开始忘记李实的贡献,这样可不好。
不过,云雪道长显然还是有分寸的,她虽然给生祠改了名,可是却没有让苏景正是更换牌匾,只是在南京,人们都已经开始叫李公公生祠为养济观而已。
苏景估计,等到李实不在了,这块牌匾迟早也会换掉。
没办法,这个世界就是这么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