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柔,你看到过我们家的花圃跟那些小木房子了吗?”
“我知道,我都下去玩过好几次了。小妹弄的花圃实在是很美。”
“六月初一我们会在花圃里设宴,请这大秦县的十位贵夫人来赴宴。那些小木楼就是专门供人休息的。光有花跟景还不行,我们到时候还要提供一些外面没有的美食。今天买回来的婢女跟小厮到时候就要把他们培训成服务员。”
“服务员?”
“就是负责给贵人们上美食,带路的店小二。每个月花圃里都可以举办一次活动。来增加花圃的人气。到时候另一边修建好了,木楼的区域就分化成男女两个区域。到时候就是园中园。”
苏小小说得起劲儿,但是唐雨柔还有很多地方并没有听明白。只听懂了一个大概。
以后他们家的花圃会用来接待很多人,他们会收门票来赚钱。婆婆说以后这些事都要她来管理。
新买来的人回来了,翠娘把他们都带到了下人房。给他们发了新的衣服让他们自己洗漱干净后再来前院。
这批人主要是先熟悉花圃里的环境,学会烤烧烤倒红酒的一些礼仪。只要交给翠娘培训就可以了。
苏小小也赶紧的让李兴明在花圃外围修建两座两层小楼的员工宿舍。
花圃的位置在街区的尽头,员工宿舍就修建到了离花圃入园处不远的位置。能在半炷香的时间就能赶到。
员工宿舍的样子是按照苏小小桃源山的下人院子来修建的。一座可以容纳四十来人。每座院子都带有单独的小厨房跟茅房。
还有两个小店铺没有找到合适的人去守。苏小小正为这事儿犯难呢。得是信得过的人,不能出差错。
五月二十七,苏小小定的烧烤架回来了。她定做了五套。还买了炭。给贵人用的东西嘛当然要用好的。
苏小小可能不知道,她县主的名号比这朝涯宴的请帖好用多了。根本就不用担心没有人来。
离朝涯宴还有最后三天,得到请帖的夫人们自然是高兴的。那些没有得到请帖的贵夫人们都在想办法能不能蹭一个名额去。
这可是县主第一次办宴会,主动邀请了县城里有头有脸的十位夫人。要是有幸能去这朝涯宴就能证明自己也是这大秦县里有头有脸的贵夫人。
这时候的苏小小还在一一排查还有什么东西没有准备好。全然不知,她随意的一次邀请就成了县城贵妇们争先恐后想要去的宴会。
午膳用的场地,是在花圃里的莲花池边搭了临时的草棚。棚下是宴会用的二十张小饭桌。饭桌中央的过道上铺满了水粉色的地毯。
每张桌子的旁边都放置了一台人工手摇风扇。再经过修九的装点看起来朴素又别致。
小饭桌还是陆嬷嬷让人准备好的,虽然只邀请了十位夫人,但是保不齐,夫人们会带上自己的女儿,或者侄女之类的。
一张小饭桌可以坐一到两个人。十张小饭桌肯定是不够用的。所以陆嬷嬷干脆就多准备了一倍的量。
“哎呦,看小卖部的人还没有找到呢。”苏小小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
“什么人还没有找到啊?”元老太突然从苏小小背后冒出来。
“娘,您不是在看工地嘛。”苏小小一惊,立马回过神来。
“我是在看工地,不过这会儿热,工地上的人都休息了,我就先回来了。”元老太说。
“我新准备开的朝涯花圃。那里面有个小的杂货铺子没有人帮我守。”苏小小说出了自己的难处。
“你傻了吧,姜家二房的姜夏不就可以吗?不过那孩子最近在议亲,也不能帮你太久,你还是要自己在找合适的人。”元老太突然想起自己的小孙女要议亲了。
是了,姜夏今年该十六岁了。按照大坤的习俗是该议亲了。有些相看早的人家,十五岁就开始了。
“那我还是要问问她的意愿。”苏小小像是抓住了最后的一根稻草。绝不能放弃。
“那你去吧。”
元老太推荐的姜夏确实是个很合适的人选。
姜家老宅。
“三婶娘,我愿意的。我若是有出息了,还怕不能找个好婆家吗。”姜夏想得就很通透。
不愧是在卢夫子门下待过一段时间的。眼界都开阔了。
“好,婶娘就等你这句话了。不管生意好不好,我每月都先给你一两银子。花圃放假,你就放假。”
“好咧!谢谢婶娘。”姜夏给苏小小鞠了个躬,欢快的跑开了。
她要去收拾收拾,一会儿跟婶娘去学习怎么做。
“三弟妹别见笑,夏夏这孩子,可盼着能有份活儿呢。如今算是如她所愿了。”二房的姜枫说。
“活儿麻,我那里的活儿后面还有很多。”
就这样苏小小带着姜夏去了花圃那边,开始教她需要做些什么。还有就是冰糕的口味儿跟价格。杂货铺里的东西也不是很多,都是一些简单的日常用品。
虽然用的普通木料,但是做工很精致。到时候主要还是要卖一些吃食为主。
在梯田跟良种水稻的推广下,今年大秦县的灾情得到了缓解。不光是大秦县,就连其他受灾的县都没有受太大的影响。
也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安乐县主这号人。真是农人的福音呐。
大秦村里的梯田就开荒在桃源山的对面。这是村里的共同财产,稻种都是姜家提供的。
姜里正带着村里没有活儿做的青壮年们,一起种植。全村拧成了一股绳。种出来的粮食到时候就按照每家每户来种植的人头来分。
范婶就带着女人们开了一些地,种上了这个时节的各种菜。这样就不用总花钱去桃源山上买菜了。
粮食跟菜解决了,苏小小建街区连带着村里人的活计也解决了。生活在大秦村里的每个人眼里都带着笑容。
十岁以下的小孩继续去桃源山念起了书。每个人心里有盼头,这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人们把对洪水恐惧都抛诸脑后。
这样祥和的日子很快就到了六月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