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交近攻,就是根据外邦的距离远近,来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商伯摊开了一本笔记,并向虞名使了个眼色。
虞名点点头,取过一份地图,挂在了大家面前。
“这是大商所在的位置。”
商伯指着朝歌所在的位置说道。
“这是与大商相邻的二十五个外邦。”
帝辛和虞典顺着商伯的手指,看到了地图上被红叉标记的二十五个邦国。
“而这些,这些,都是距离大商比较远的外邦。”
商伯指了指红叉之后的蓝色圆圈。
帝辛和虞典对视一笑。
果然!
商伯才华横溢!
这样一分析,直接把天下邦国分出了层次,也让多如牛毛的邦国更加有序。
商伯的大局观,很厉害!
“啊!孤明白了。所谓远交近攻,就是针对这些红叉和蓝圈执行两种不同的手段。我们碾压红叉,结交蓝圈。”帝辛高兴道。
“当这些红叉被碾压,那么后面的蓝圈就继续成为红叉。是这样吧?”虞典问道。
“执政官大人所言甚是!”商伯鼓了鼓掌。
“哈哈哈!”
帝辛和虞典都笑了。
大家都笑了。
接着,所有人开始鼓掌。
“商伯啊,我们该给你鼓掌啊!你这样一分析,令吾等豁然开朗啊!”帝辛道。
“这个策略很高!”虞典赞叹道,“通过结交蓝圈,来抽走红叉的外援,妙!”
“其实,主要还是因为,大商只能从红叉开始碾压,而不能从蓝圈开始。”商伯淡淡道,“即使大商偶尔拿到了几个蓝圈,也不过是些飞地。四面环敌,不好消化啊。”
帝辛点了点头:“隔山抬海,确实不易掌控。”
“如果天子从这些红叉开始,吃掉一个,就是大商的一块掌心之地。只要按部就班,推到东海之滨,也只不过是时间问题。”商伯轻松道。
“嗯!这真是个好主意!”帝辛豪气顿生。
“那么接下来,就要确定何为远?何为近?”虞典摩挲着胡子道,“即使在红叉中间,也有一个远近之分,或者说,先后。”
“执政官一语中的!”
商伯一边说,一边把自己的笔记推到帝辛面前,继续道:“天子,这是我对那些红叉的几种排序,以作参考。”
帝辛发现,商伯把红叉国做了四种排序,并且都配上了非常详细的说明。
而且,有些邦国的次序几乎没有变过,这就意味着它们的次序非常合理。这一点,商伯也在笔记中说明了。
帝辛把笔记递给虞典。
虞典一边翻看,一边点头。
“好!非常好!”虞典赞不绝口。
“哈哈哈!执政官这么激动的情况,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帝辛大笑。
“爸,矜持点。来,吃个鸡腿儿压压惊。”虞名立即就要往虞典嘴里塞鸡腿。
“去去去,一边玩去。”虞典推开虞名,指着商伯的笔记说道,“依我看,这四种序列,不论哪一种,都很有可行性!”
“是啊,我也感觉,这么透彻详尽的方案,只能选择一种,有些可惜呢。哈哈哈!”帝辛高兴地大笑。
所有人大笑。
“既然天子满意,那就很好。不过,这几种方案还是有些区别的。最终实施哪一种,还需要天子斟酌。毕竟,这需要考虑大商本身的状况。而且,局势也是变化的,这些方案,只是一个框架罢了,最后实施起来,可能完全是另一种情况了。”商伯帮虞名把烤鸡腿分到大家面前。
帝辛点了点头:“那就选性价比最高的那个,第四种。”
虞名开了几瓶金稻香。
大家举杯庆祝。
远交近攻的策略就这样定下了。
然后,商伯继续提供了一套外交计划,经过大家讨论,一致通过。
接下来,就是飞廉率团出访。
是的,经过南橘国的成功出访经历后,飞廉已经完全适应了殷商大使的角色。
他更加自信!
他相信,他会成为一个何合格的天子代言人!
按照商伯制定的计划,飞廉首先进行东夷五国的访问。
有了成功劝服南橘国的经验,飞廉已经是殷商有经验的外交使者,在殷商外交部享有很高的声誉。
这一次,飞廉亲自选将。
他选将的标准有一条是不能妥协的,那就是身体素质良好。
最起码耐得住长途颠簸、能够适应长途跋涉的辛劳。
除此以外,会武功,能开车,更好。
飞廉是国防部长,统帅着大商最精锐的龙雀军团,所以他选拔出访团队,也是倾向于作战素质。
可以这么说,飞廉的外交风格相当另类,或者说,令人耳目一新。
按照自己的标准,飞廉选了二十个能打的人,组成殷商访问团。
当然了,飞廉对于外交基本事务并没有舍弃。
他对团队成员进行了强化训练,使这些人适应出访活动,以及完成必要的外交礼仪。
实际上,出访活动最大的挑战还是在路上。
长途跋涉,不考虑土匪强盗、野兽蛇虫,仅仅是野外远行都够很多人喝一壶的。
所以,飞廉才会从作战标准出发,要求自己的团队成员。
会武功,可以增强团队的防御力量。
会开车,可以轮替长途跋涉的驾车辛劳。
飞廉提出的每一项要求,都有明确的意义指向,绝不是空穴来风。
更何况,飞廉本身就是传信兵出身,长途奔波的情况,是最清楚了。
虽然只是驾车到远方,但其中可能遭遇的情况还是相当多的。
参与者必须十分全能才可以。
比如,保障食物供给,完成医疗自救等等。
很多人都说,外交的学问在于和外邦交涉的会议室。
但在飞廉看来,殷商的外交官,最大的挑战来自于路途上的威胁。
威胁很多。
饥饿、缺水、中毒、遇匪等等。
而且,遇到匪帮,也不是一定要武力解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也行。
说来有些可笑,和匪帮讲道理,可行吗?
逍遥法外的匪帮,也有道理可讲吗?
有。
不但有,还很多。
匪帮,也是讲道理的,并且很容易讲道理。
他们,并非一群不可理喻之人。
据飞廉观察总结,匪帮的诉求非常纯粹,一般都是求财。只要钱过得去,就没啥大问题。
所以,飞廉在远行的时候,一般都会带点钱。
真的,钱多钱少没关系。给钱是诚意,不给就是态度问题。
但非常可惜的是,飞廉的钱总是不够,所以他就不得不动用武功来对付一部分匪帮。
这也行。
杀人树威。
这种威望在匪帮之间几乎是硬通货。
飞廉有这种威,所以他和匪帮讲道理,往往都会成功。
可以说,他是一个有本事的人。
这一次出访东夷五国,路上还算顺利,没有遇到麻烦的匪帮,除了路上有两次车辆抛锚,一路顺利。
飞廉到访的第一个东夷国家,叫做菜。
菜这个地方,位于南橘国以东。
菜国,并不是说这个国家喜欢种菜,也不是说这些国家的人很会做菜。
那么,这个国家为什么会叫菜呢?
这是因为,菜国人,喜欢割韭菜。
他们割韭菜的目的,是为了制作韭菜盒子。
是的,菜国人最喜欢的美食,就是韭菜盒子。
一日三餐,或者一日五餐,韭菜盒子是不能少的。
菜国人喜欢吃韭菜盒子。
他们不仅自己制作韭菜盒子,还大量进口韭菜盒子。
有这样一种说法:菜国人,头可断,韭菜盒子不能断。
菜国人,一天不吃韭菜盒子,就要骂娘。
如果你生活在菜国,这种感觉就更加强烈。
菜国人,简直把韭菜盒子,视为了圣餐。
菜国邦主因此制定了一项国策,动用邦国力量,保障菜国人的韭菜盒子。
每年,菜国财政,都要拨出准款,用以进口韭菜盒子,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圣餐需要。
菜国邦主声称,韭菜盒子的款项,占到了全国百分之二十的预算。
可以想象,菜国人对于韭菜盒子的需求量是多么大!
这已经是周边地区形成了“韭菜盒子效应”。
菜国人自己种韭菜,但远远没有周边国家的韭菜种植业发达。
归根到底,还是菜国人比较富有,习惯饭来张口。
自己种韭菜、自己割韭菜,多累啊。
直接进口韭菜盒子不就完事儿了?
况且,其他邦国挖空心思制作韭菜盒子,就为讨得菜国人的欢心。
这种被讨好地感觉,很棒呢!
什么?有人做得不够用心?
不吃他们家的韭菜盒子了!哼!
看看受损失的是谁!
久而久之,菜国人的韭菜盒子,就越来越仰仗进口。
他们周边的邦国,也形成了相当成熟的韭菜盒子供应链。
菜国人,可算是把韭菜盒子吃出了新高度。
曾经,远在西岐的姬昌,就梦想着到菜国度假。这样,他就能吃到他最爱吃的韭菜盒子了。
不过,姬昌目前是羑里监狱,也能吃到韭菜盒子。
得益于戴明月发起的“世界供应链”运动,菜国周边的韭菜盒子,不仅仅供应菜国,还面向全世界的人提供服务。
这也就是为什么,姬昌虽然在监狱,伙食不比西伯侯时期,但却日益富态。
韭菜盒子吃多了啊。
扯淡归扯淡,韭菜盒子在菜国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
这一次,飞廉率队到访,菜国邦主就用最高规格的国宴来招呼。
最高规格,当然就是韭菜盒子为王。
餐桌上,一个硕大的盘子居于桌面正中。
里面堆积了高耸如山的韭菜盒子。
盘子很大,目测盛放的韭菜盒子不下百只。
这可让飞廉等人惊呆了。
果然,菜国就是菜国啊。
这么菜!
话虽如此,韭菜盒子,真香!
飞廉以及队员们都吃了个饱。
对菜国的访问,流程没啥出奇。
相互交换了礼物之后,就是商业互吹。
飞廉和菜国邦主分别说了对方一大堆好话之后,就愉快地散场了。
离开之前,菜国邦主还非常热情地给飞廉这伙人打包了上百斤韭菜盒子。
考虑到韭菜盒子是菜国的国粹,这样的诚意可谓是非常沉重了。
而这,也证明了对于菜国的访问是成功的。
菜国,成了殷商的一个朋友、伙伴国家。
离开菜国,下一站是白国。
白国,是产盐大国。
虽然面积不大,仅比朝歌市稍稍大些,但却拥有全世界最大的产盐基地。
盐,在这个时代的利润是非常高的。
世界上的主要产盐国,皆富得流油。
甚至有一种说法,盐是黄金,是白的黄金,白金!
之前的菜国,与白国接壤,同为世界主要产盐国。
可想而知,菜国的财富是多么雄厚!
而这么富有的国家,居然会拿出百分之二十的预算来进口韭菜盒子……
不得不说,菜国,相当民主!
和菜国一样,白国也属于商伯所排列的蓝圈国之一,是殷商拉拢的对象。
这样的产盐国,能加入殷商,绝对大有好处。帝辛是求之不得。可惜鞭长莫及。
但现在,和白国搞好关系,也是很有好处。
如果和白国友好往来,起码殷商的用盐就很有保障了。
实际上,戴明月的金稻香集团也在积极和白国接洽。
这一次,飞廉到访,也把金稻香集团的合作意向带了过来。
站在邦国层面的高度,为两国人民谋福祉,可以说,这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
白国邦主非常高兴!
他早就对金稻香的“世界供应链”很感兴趣。
但碍于国内的反商情绪,他并没有立即加入那个供应网,而是偷偷地、比较克制地与金稻香集团合作。
显然,这样的合作,远远不能令双方满意。
现在好了,殷商主动过来示好,就是一个绝佳契机。
白国邦主不是庸才。
他立即发动白国多家媒体,宣扬殷商的诚意,并且尽量把飞廉的到访暗示为殷商的讨好。
看看,世界第一强国,都不得不向我们白国低头!
咱们白国,就是这么有地位!
这一招很有效。
白国人纷纷表示,殷商也不是坏到骨子里,还是可以做生意的。
对于白国的访问,也取得了成功。
接下来,就是对葱、芭、竹叶三个国家的访问。
结束针对东夷五国的访问之后,飞廉就率队北上,经由土方,进入茫茫草原,展开针对北方四国的访问。
在这个过程中,意外发生了……
在大草原上开车,非常自由,但这也导致了团队路线太过放纵的毛病。
不出意外地,飞廉全队迷路了……
茫茫草原,都是一样的草地,一样的天空,完全分不清东南西北。
就算根据时隐时现的太阳,确定了大致方向,也走不出困境。
更糟糕的是,全队的五辆马车,还有一辆不小心陷入了沼泽!
太可怕了!
他们想把马车从沼泽地里弄出来,却没想到越陷越深。
连人都差点陷里。
最后,他们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那辆马车,被沼泽吞噬。
一车的物资,就这样没了。
这严重打击了士气。
恐慌,弥漫开来。
“大将,咱们走得出去吗?”
部下没有信心。先不说完成出访任务,单是走出草原迷宫,就希望渺茫啊。
他们的食物越来越少,只能尽量忍饥。
饮水也越来越少……
所有人脸上都出现了憔悴和绝望。
但是。
除了飞廉。
飞廉虽然憔悴了许多,但依然信心满满!
他昂首挺立,对着太阳,握拳抵胸,用沉稳有力的嗓音道:“太阳会指引我们的!我们是天子的使者,天子会指引我们!”
所有人都握拳抵胸:“太阳会指引我们!天子会指引我们!”
“我们不会迷失!”飞廉喊道,“迷路是暂时的。一切困难,终将过去!”
所有人的脸上浮现出了希望。
他们都看到了天子高大的身影。
他们看到了那个不吝赏赐的天子。那个慷慨大方、雄才大略的天子。
他们充满了信心。
“心有太阳,就永不迷失!”
飞廉一边说,一边驱车前行。
“我们怀着对天子的忠诚,怀着殷商的信仰,一定可以度过难关!”
这一天晚上,繁星璀璨。
北斗七星,熠熠生辉。
没有了白天的迷惑地形,飞廉全队朝着北方快速行进。
终于,在天亮时分,他们听到了牛羊的嘶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