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溪族长见对面阵形稀稀拉拉,大喜过望。比起刚才那种绵延数里的盾墙,这种阵形应该很好对付。
千万不要让我七溪勇士冲入阵中,冲入阵中就没有尔等的好果子吃!
七溪族长以三千精锐骑兵为先锋,瞄准盾阵中间的缝隙,猛冲猛打,力求插入其中,搅乱敌阵,来个中心开花。
然后再出动四千骑兵,对汉军阵形进行分割包抄,力求打破汉军阵形,分而歼之。
计划是美好的,但别忘了对面是汉军,这个时代装备最精良的军队!
两千七溪骑手,先是迎头接受了一波箭雨的洗礼。顿时人仰马翻,死伤无数。
苗冥部确实没有盾车,但作为补充,相应的强弓、连弩、踏弩,蹶张弩、腰引弩等都配备得比较齐全,而且箭矢量也十分充足。
但七溪余部仍义无反顾地杀入阵中,东胡人悍不畏死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很快,七溪骑士感受到了军阵的威力所在。
一个个盾阵以错缝的形式,呈“品”字形排列,冲入阵中的骑手,不得不紧急转向,以避免撞上旁牌。
毕竟旁牌上面也满是锋利的尖刺,冲上去就扎透了,人就挂在上面了!
骑兵为了闪躲旁牌、寻找缝隙,这样一来,他们不得不放慢了马速。骑兵的优势就是速度,速度一慢下来,则旁牌后面的长家伙就找到了用武之地。
这个时候,躲在旁牌后面的汉军,将手中的长家伙纷纷伸了出来,戈、殳、戟、矛,以及斩蹄军的大斧等等,就开始发挥作用了。
刺、砸、挑、劈、砍、削,对穿入方阵中的七溪骑兵就是一通暴力输出。
三尺风首当其冲,熟练地操纵大斧,将半条马腿斜斜地削了下来。马失前蹄的骑手如同炮弹一般飞了出去,摔在地上砸起了一蓬灰尘。
紧接着,周边盾阵中长兵齐出,将他扎得浑身冒血,成了人肉筛子。
有的骑手摔下马来,还未来得及汉军动手,已经被后续而来的己方战马踏成了肉泥。
七溪骑兵试图打破阵形、冲乱阵脚的企图,根本无法实现。反而将精锐先锋全部陷入阵中,一阵折腾之后,损失惨重。
后方的骑手见阵中诡异,反而都不敢冲阵了,只是在外围远远地使用弓箭骚扰,并不靠拢近战。这也是游牧民族最拿手的战术,骑射袭扰,逐步蚕食。
苗冥见状,立即下令:“旁牌前突,左右合围,歼敌一部!”在巨大的旁牌掩护下,汉军开始主动出击。
苗冥明白七溪骑兵已经丧失了大部冲阵的勇气与可能,这个时候,就要转变阵法,大阵变小阵,横阵变圆阵,不断对敌军分割、包围、歼灭,如此周而复始,逐步蚕食,一点一点消灭七溪部有生力量。
左右两翼率先出击,中间部分反而移动缓慢,在不经意之间,就对且战且退的七溪骑兵形成了半包围之势。
苗冥看到时机已到,果断下令:“合围!”
两侧单车旁牌手推起独轮车就跑,迅速将包围圈合拢,数百面旁牌,将一队七溪骑兵团团围在中央。
苗冥再次下令:“挤!”
所谓“挤”,就是以旁牌为掩护,一点一点缩小包围圈。
汉军透过旁牌的缝隙,不断向场中放箭。而七溪兵射出的箭却大部分被旁牌遮挡,在这种不对称的打法下,场中的骑兵死伤惨重。
七溪族长见一部被围,心中大急,立即组织人马前来营救。
苗冥下令道:“斜面盾阵!”
一百面旁牌立即呈四十五度角摆放,形成了一排巨大的斜坡,正对着七溪骑兵冲来的方向。
旁牌因为都是单体的原因,不能形成盾车那种高强度的抗冲击力。如果骑兵不要命的快速冲阵,单面旁牌被撞翻、撞斜、撞坏的可能性非常大。
为了削弱敌军的冲击力,苗冥设计了“斜面盾阵”的战法。
当骑兵冲来时,在惯性的作用下,往往会冲上斜坡,甚至飞跃盾阵,落入阵后。
此时,盾阵下方埋伏的士兵就大有可为了!长兵器可从盾与盾的缝隙间伸出来,面对着骑兵疾驰而来的方向。
马速越快,刺得越深,死得越快!
对那些飞越盾阵的骑兵,则完美地将马腹这个弱点暴露出来,无数的弩箭早已在后方虚位以待。保证做到:飞得高高滴,摔下来悄悄滴!
甚至盾阵下面的操盾手还可以快速组合、分解,当战马踏上盾面之后,盾阵突然分开,摔不死你!
而且这些七溪骑手都是没有马镫的,尽管骑术高超,也架不住惯性凶猛,在这种战马脚下突然悬空的变化之下,根本无人能够善终。
七溪骑兵的冲阵没有成功,而圆阵中的杀戮已经接近尾声。
在精妙的阵法配合之下,苗冥部连续吃掉了数拨小股骑兵,七溪骑兵看见旁牌移动,都是躲着走,再也不上钩了。
就在此时,战场西面、南面杀声再起,巴宁和靖家孚率领全军赶到,将七溪部的残军死死地围在了方圆不足十余里的狭小地带。
三军会合,将包围圈扎得死死的。以破虏将军巴宁为指挥,开始了对七溪部最后的围剿。
以往汉国打仗,往往会“围三阙一”,以免敌人拼个鱼死网破,给己方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但此一时也,彼一时也。今天这一仗,一来汉军数倍于敌,二来装备差距不是一星半点,三来汉王有令:除恶务尽!
于是乎,巴宁就下达了全歼的命令。但巴宁还留了一手:注意收拢战马!东胡人的命不值钱,但这么多战马可是宝贵的战略物资。
涞水上游的大战打了一天一夜,天色微明之时,七溪部两万骑兵全数被歼。
之前被靖家孚只发了一面盾牌的伪军,无可奈何地冲在最前面,为了活命,不得不对东胡骑兵发起冲击。
一战下来,死伤一多半。侥幸存活的人,靖家孚也不吝啬,该给的尊重和赏赐,一样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