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嘴角边露出赞许的笑容,脸却朝坐在上首的提督京营成国公朱纯臣直接问道:“今逆奴侵犯大明,京营能拉出多少可战之兵?”
朱纯臣略显不安的扭动身躯,低头俯身说道:“禀陛下,若是固守京城,当有八万精锐可供驱遣。”
“若是朕让成国公出城迎敌呢?”崇祯皇帝不动声色,龙眼紧紧地盯着朱纯臣。
无形的压力铺面而来,朱纯臣后背顿时冷汗津津,可他咬牙答道:“禀陛下,臣愿领京营五万将士奋死一战,以报皇恩!”
话讲得很悲壮,只是气势全无。
这还没开战,就讲以死报皇恩了。
崇祯皇帝也是醉了。
可是……
“成国公能忠心为国,朕心甚慰!”
明知道朱纯臣这话的水分,崇祯皇帝依旧笑意盎然,仿佛真被他所感动,高兴夸道。
现在,还不是追究责任清算不法的时候。
崇祯皇帝依稀记得,崇祯九年为京营发饷,兵部曾核查过一次在京军人数目,是由京营总督恭顺侯吴惟英和王承恩负责。
清点之后发现,京营三大营官兵加内直班军约十三万人,勇卫营一万二千四百人,十六门班军约一万八千人。
除掉由内廷管理的勇卫营不算,也就是说京营还有将近十五万大军。
现在,朱纯臣说能拉出五万人,三选一,道理好像也说得过去,似乎并无夸大之处。
只不过,崇祯皇帝知道,如果相信了朱纯臣的话,估计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纸面上的数字,并不是真正的战斗力。
遥想太祖朱元璋当年,京营有四十八卫,每卫五千六百人,合计兵力二十七万人。
后来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由于京师接近前线,所以京营部队扩充到了七十二卫,总兵力高达五十万人。
而且,还是真正是拉出去就能打的精锐部队。
何等壮哉!
唉,想多了。
崇祯皇帝摇摇头,把这不切实际的幻想抛开,转头朝定国公徐允祯问道:“定国公,侍卫上直军又能拉出多少人?”
这一次,崇祯皇帝问得很有底气。
除了京营的部队之外,作为皇帝,还有直接统领着的一支亲军,即侍卫上直军。
侍卫上直军一开始共设十二位卫,所以又称“上十二卫”。
分别是:锦衣卫、旗手卫、金吾前卫、金吾后卫、羽林左卫、羽林右卫、府军卫、府军左卫、府军右卫、府军前卫、府军后卫、虎贲卫。
后来经过几次扩编,侍卫上直军由十二卫扩展到二十六卫。
和京营比起来,侍卫上直军中的士兵就是精英中的精英。
他们的职责包括保护皇帝安全、奉旨执行秘密任务、巡查和守备皇城,确保皇城万无一失。
历史上,崇祯十四年的松锦战役,洪承畴率领的十三万大明将士,就是抽调了大量侍卫上直军组成。
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李自成兵围京城,大明军队战斗力那么渣的原因。
精锐都用添油战术消耗光了,士气也被打没了,怎么还有战斗力?
“禀陛下,除去锦衣卫和护卫皇城的将士外,侍卫上直军可以抽调精锐四万人。”
徐允祯俯身答道。
“好,好,好!”
崇祯皇帝霍然起身拍手叫好。
紧接着,又对殿内的小黄门吩咐道:“宣周皇后、袁贵妃、高时明、曹化淳到此觐见。”
“诺!”
步履声匆匆响起,几个当值的小黄门顺着不同的方位跑去。
殿内,勋戚大臣面面相觑,彼此间都看到了对方的疑惑,今晚好像不同寻常呐!
陛下究竟打算干什么?
很快,四处传来匆匆的脚步声,崇祯皇帝吩咐的人都到齐了。
“你们都出去,远离十仗把守殿门,不得让任何人等接近。”
万众瞩目中,崇祯皇帝对当值的小黄门厉色喝道。
“奴婢遵旨!”
当值的小黄门跪地行礼,然后关上殿门,遵旨远离十仗把守殿门。
“诸位爱卿,辽东建虏,犯吾大明数十载,屠城破邑,斩将覆军,穷凶极恶,耻历三朝。
但凡我大明百姓,谁不想食其肉,寝其皮?
怎奈兵力不支,人心不固,以至对其无可奈何,徒伤大明脸面。
现如今,他们居然再次闯我京畿,屠我子民,朕痛悼伤恻,彻夜难眠,故而朕决定,御驾亲征!”
崇祯皇帝龙眼缓缓从周皇后、袁贵妃、京城三公、曹化淳、王承恩等人一一扫过,最后落在了卢象升身上。
“陛下万万不可!”
“皇爷请慎重呐!”
一时间,包括周皇后在内的所有人急忙跪地劝谏。
陛下这是开什么玩笑,这节奏似乎在作死……而且拉上大家
殿内诸人全部傻眼了。
他们想起了土木堡之变。
“诸位爱卿都请起,且听朕说完。”
崇祯皇帝早已料到必然是这个情况,温和的对他们说道。
御驾亲征,这不是小事,不说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命运和前途,便是和在场的每个人也是休戚相关的。
便如京城三公,勋贵之首,与国同休。
崇祯皇帝如果御驾亲征,他们以及他们的家族子弟,不管愿不愿意,一概要随同出征。
再如周皇后和田贵妃,崇祯皇帝如果有意外,她们就要自称哀家了。
所以,他们第一时间听到这个消息,立马劝谏很正常。
不劝谏才不正常了。
众人见崇祯皇帝神情不似心血来潮之举,一个个起身站起来,担忧、疑惑的目光全部盯着崇祯皇帝。
“诸位爱卿,并非朕操切行事弄险一搏,实乃目前之局势,非朕御驾亲征而不能解决困顿之局。
更何况,大明也并非没有一战之力。”
崇祯皇帝神色肃然,说出了他真实的想法。
诚如他所言,现在不拼以后就没有机会拼了。
就好像温水煮青蛙一般,坐以待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