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天这番让儒生去乡村中“体验生活”的话一出口,皇城外的儒生们有的惶恐不安,有的义愤填膺,很快的,就吵闹了起来。
在这些儒生们看来他们是高贵的,是高人一等的,仕农工商,仕是排在首位的,而自古帝王都是很尊重天下读书人的,甚至是最低的童生,历来朝廷都给了许多的特权。
在这些绝大多数的儒生看来,只要自己手捧一本圣贤书,摇头晃脑的读书、写字就可以让自己衣食无忧。
而林天此举就是变相的贬低了士人的地位,让他们与成天跟黄土地的农民摆在了一个等阶上,这是对天下读书人的亵渎。
当下,便有不少儒生扯着嗓子吵闹了起来,喊道:“陛下,您若是不尊圣贤之道,恐大宋不久就要亡矣!”
还有一些性子比较烈的,一副大义凛然的说道:“若陛下执意如此,我等还不如撞死在这金阶之前!”
说罢,还真的有几个儒生一头向皇城的城墙撞了过去。
外面虽然闹哄哄的,但林天的心里依旧平静。
这些人真的是为了国家,为了天下百姓着想吗?恐怕不是,只是林天收走了他们的特权,这些人原本过的是衣食无忧的日子,但此番却一下子没了活路而已。
说白了,他们之所以要这么闹,只是因为他们感觉自己的利益被剥夺了。
林天之所以能做到面不改色,那是因为在林天看来,这些吵吵闹闹的儒生也就是一群蛀虫而已,他们的思想根深蒂固,不知变通,不是说中庸之道不好,但也要分场合和历史的环境。
纵观历朝历代之所以亡国,还不是因为文臣乱国,武将干政吗?
文臣借圣人之言行口诛笔伐之事,这就好像后世网络上的那些喷子,原本是一件小事,但三人成虎,硬生生的给扣上了一顶顶谋反的帽子,但真的给逼反之后,这些儒生大多数又不作为,整天的趋炎附势。
至于武将干政,那就好解释多了,因为武将有兵权,有了兵权若是干政,一旦被对手逼急了,免不了就要谋反。
所以,在林天看来,若要真的实现天下太平,首要的是不能养这些蛀虫,要把这些蛀虫扼杀在摇篮之中。
去而大致的是任用一些有能力,异性实事求是的真正的人才来治理天下。
至于读书吗,可以作为官员选拔的一个基础条件,但却不是唯一。
但儒生参与朝政,已经有近一千年的历史,时到今日,这已经成为了社会的一种病态,一种毒瘤,根本上来说是因为独尊儒术,这就好比是一种垄断,而且是根本上的思想垄断,而垄断带来的则是一系列的弊病,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儒生反应如此激烈的原因。
林天想要的是一个纯粹的世界,一个干净的世界,不受到任何思想或者势力的干预,所以林天这一路走来都没有想任何人、任何势力妥协,以至于甚至有人想要三番五次的行刺林天。
如今,林天是乾纲独断,手控全国数十万大军,林天就是要用这些军队做后盾,彻底铲除掉这个社会中的种种弊病,而林天首先选择做的就是让天下百姓的思想活跃起来,独尊儒术是统治者为了控制天下百姓,这就好比是治理大河,为了防止大河泛滥成灾,你是要选择疏通呢还是秀堤坝?
堤坝就算你修的无比的坚固,那又如何呢?时间久了早晚会崩塌。
所以这就是朝代更迭的根本所在。
林天要的是恢复道百家争鸣的局面,纵观历史可以发现,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那个时期,中华文化是最璀璨的,诞生了无数影响深远的经典之作和大家之言,也诞生了许多解除的人物。
而后世呢?因为思想的禁锢,文化发展缓慢。
林天是一个有魄力的人,思想的碰撞或许会产生一些糟粕,但林天坚信,思想的碰撞,碰撞出来的一定更多的是火花!
所以不管皇城外的儒生如何的闹腾,在林天的心底都翻不起任何的浪花。
只这么片刻的功夫,就又有数十个儒生撞死在了城墙上。
斑斑的血花看着触目惊心。
赵胜见林天没有任何的反应,也就没有官那些尸体,任由那些鲜血淌了一地。
这新时代的诞生,总是需要一些祭品或者是牺牲品。
林天虽然不忍,但也不会阻止。
见林天迟迟没有任何的言语表示,而那些撞死的人用鲜活的生命也难以打动林天的心,皇城外的儒生们一起跪了下来,一边对着城墙上站立的林天磕头,一边痛哭。
哭声震天动地,十里可闻。
旁边站着许多看热闹的百姓,百姓大多是不忍,但也。
绝大多数百姓都看不懂这时为什么。
这便是思想专制下的产物,思想成了一种枷锁,套住的是一个个的愚民。
愚民固然可怕,但却不及思想专职带来的危害之万分之一!
林天不禁想起了后世的那个伟人,在当初那个时候不也有反对的人,但对的声音吗?但实践证明伟人毕竟是伟人,要比一般的普通人看的长远,看的更甚。
这就哈比是给一个久病之人治病,若要从根本上治病,必然会受一点苦,吃一点罪,甚至是流一点血,但却能让那个病人因此而重获新生!
如此看来,留一点血、受一点罪又何妨呢?
林天压了压手,见林天有话要说,皇城外的儒生像是看到了希望一般,眼中闪过一抹亮光,以为林天会因此感动,会因此而回心转意。
但结果必然会让他们失望。
一时间,整个场面安静了下来。
人虽然很多,但出奇的安静,落针可闻、
林天深吸了口气,扫视跪着的那些儒生,淡淡的问道:“你们这是在哭什么呢?是在哭你们自己呢?还是哭我,亦或是哭大宋、你们这些人扪心自问一下,你们绝大多数除了整天在家中读书写字,可知这天下疾苦?恐怕你们是知道的,因为书里会写,但你们真正的体会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