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陆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但对丁毅来说,这种还只能算是小钱,如果将来占有江南,商税将更加的可怕。

当然了,这也是这个时代山东地区受灾不严重,丁毅经营的好,人口比较多的原因。

你换成陕西山西等地,很多县都没多少人口,商业也不发达,你开价五千,也未必有人愿意干。

明代不是没有消费能力,明代的人大量藏银,把银子做成冬瓜,一个个藏放在家里。

明代有的是银子,只是大伙不拿出来消费。

丁毅把堵坊和红楼放在一起,形成热闹的商业街,再把欧洲,日本,朝鲜,大员,济州,东江等地的特产拿到各县去卖,并且在他治下是没有宵禁的,晚上一样可以活动,促进消费。

再控制数量,让他们相互以质量取争,争抢客源。

商税的威力慢慢呈现,百姓也愿意消费。

为了征收农田税,商业税,丁毅先征八千吏员,然后又在次年再征七千吏员。

登莱两地新增吏员达到一万五。

这在大明朝已经是不可想像的夸张。

整个大明全山东省的官吏加起来,估计也没有这一半多。

但想想后世,随便一个县里,吃财政饭的加起来,就可能有上万人。

这个时代官员少,却能办事,以前就是靠各地乡绅。

现在丁毅踢掉乡绅,全由自己人来办事,只要人多就好办事,人多了就有控制力。

但丁毅在登莱十五个县府州仅吏员就接近一万七八千人(登州是最多的,以前就有一千多)。

平均每县达上千吏员,对当地的村、镇级控制力极强。

吏员们分县里和村、镇。

县里的吏员家属,都由县里安排事做,比如建筑,缝衣,打扫卫生,清理沟渠,引流安置灾民等。

村镇的吏员家属在各村被分配田地,囤田养渔,养殖家禽等。

从而使丁毅的人马和势力,完成了从府,州,县,镇、村,五级的控制。

当然,这样的花费也是巨大。

这么多吏员的工钱、福利加吃等,有孩子的还要集中上学,这样一年各种开支近五十万两白银。

这要放在以前,对丁毅又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现在每年他征税就一百一十万石粮,按现在的粮价,随便卖个二三十万石粮就够了。

而吏员的家属们也帮着丁毅卖粮等各种用工,从而保证吏员全家都依附丁毅而活,死心踏地跟着丁毅。

等丁毅商业税和农田税全收上来后,登莱地区仅每年两税,折合银子已经接近三百万两。

有了钱他马上又大手大脚花钱,因为手下的营兵和吏员家属都要养起来。

他开始修整各县道路,清理卫生,修建水渠,打造水车,加大用工,促进当地就业,和提升农田质量,银子哗哗的流出去。

次年就用了一百多万,而这么多银子砸下去,不但带动了各种消费和用工,整个登莱各州县的面貌完全不一样了,老百姓都能体会到,很快人人称颂。

并且经过丁毅这么一搞,县城卫生情况不说,乡村农田抗灾能力也获得极大的提升。

看到登莱两地农商两税如此之高,东江镇的人也终于明白,只要有固定的地盘,有大量的人口和繁华的商业,这银子来的也很容易啊。

丁毅层层推进,先全面控制登莱,再推进商业税,终于在经营登莱近十年后,开始获得丰厚的回报。

过几年,等民心稳固一点后,他再征收其他所有商铺的商业税。

到时又能小赚一笔。

------

时间回到崇祯十二年(1639年)六月。

五月时,丁毅把登莱各地守备以上营将俱强留在登州,然后他自己也回到旅顺。

而旅顺那边,还有朝廷宣旨太监王承恩在等着他。

王承恩做为丁毅的老朋友,当年第一次过来宣旨时就与丁毅一见如故,但后来随着丁毅的官越做越大,崇祯对丁毅的印象越来越大,王承恩也很少再过来。

但每次过来,丁毅都十分尊重他,对他也很有礼貌。

这次朝廷再次颁旨,崇祯选来选去,还是让丁毅的老朋友王承恩过来。

果然,这次宣旨时,王承恩连皮岛都没有机会去,丁毅直接向他表示,整个东江镇的封赏圣旨都给我吧。

然后丁毅也没去登州任登莱总兵,并要派人送王承恩回京城。

王承恩顿时感觉到大事不妙,私下劝丁毅,你是不是有什么想法,陛下虽然升了你的部下,但对你也念念不忘,你有太子少保,署左都督了呀,实在是武将里面,都无法再升了,再升就要封候啦。

你有什么想法,可以和咱家说嘛。

当时丁毅就说,要张应求任登莱巡抚。

此时刘元也请辞,不肯去任保定巡抚。

王承恩随行锦衣卫立刻赶回京城,说出丁毅的要求。

崇祯没办法,最后妥协,张应求为登莱巡抚,刘元为济南巡抚。

之后丁毅就凉着王承恩,对于王承恩要召集张济,徐威,毛信,肖永秋,等麾下诸将宣旨的事,充耳不闻,直接去了登莱,收编登莱营军。

王承恩也不敢走啊,只好留在旅顺等。

他们几个京城来的京军和锦衣卫都被软禁在一个院子里,那也不能去,每天有丁毅的人来送吃的。

丁毅在收编登莱营军时,王承恩他们就住在这院子里,他发现每天来送食物的人都不同,这如果要想放消息出去,或收买人都没法下手。

王承恩是个老实人,之前大伙都说丁毅狡诈,老奸巨滑,他还有点不信。

他一直以为丁毅也是想自保,和祖大寿一样,怕崇祯皇帝翻脸不认人,所以不敢去京城。

但现在他们住在这里,却被软禁,且每天送食物的人都不同,的确比一般人做的老到。

这天王承恩正和随行锦衣卫百户魏观和几个京军聊天,这边实在无奈,王承恩也只能与人聊天打发时间。

魏观也有心交好他,不时附合,寻找话题。

几人说着说着,说到东江镇。

有个京军实在忍不住,不由大声道:“这丁毅什么意思,把我们关在这也算了,连王公公也凉着,简直大逆不道。”

王承恩尴尬笑笑:“无妨,丁总兵可能忙于军务,等他空闲,必会来的。”

魏观用眼色示意京军不要乱说话,陪笑道:“丁总兵这待客之道也是,不让咱们走可以,让咱们四处迋迋嘛,不知这几年旅顺变成什么样了?”

谷术

“咱家也不知道啊。”王承恩叹道。

原来他们从莱州坐船过来的。

自从丁毅开始在登莱建北港,朝廷所有人员想到旅顺,都从莱州湾坐船。

下船前,所有人头上戴黑布,罩住眼睛。

当时丁毅的行为就震惊众人,但无人敢反抗,只能被盖着布。

所以他们根本看不到旅顺到底变成什么样了。

王承恩被魏观说到,心中也很好奇,外面现在是什么样。

他几年前来过旅顺,当时就感觉旅顺很干净,与京城不同,现在想想,还真很想出去看看。

但外面有兵丁看守,他们又出不去。

众人站在院子里,齐齐看着远处的高墙,各种心情。

突然,外面一阵喧哗,接着有人挑着两个箱子进来,正是当天送午饭的。

只见一个中年汉子,穿着一身得体的青布衣,神彩奕奕,走路有劲,他进来时还和守卫说了几句话,然后哈哈大笑,好像很熟,接着就挑了进来。

王承恩他们面面相觑,内心更复杂了。

和前几次送饭的一样,丁毅这边的人,神情神态充满希望和高兴,每个人都是开开心心的,不像京城很多百姓死气沉沉。

连个送饭的普通人,都能穿着绸布衣,实在让他惊叹。

前天那送饭的也是这样,后来魏观问了几句,对方说儿子刚工作,是工匠,工钱比较高,所以买的绸锻做了件衣服给他穿。

而像他们这样送送饭,打打杂的工人,开始每月只有三钱银,呆在旅顺每过三年工钱涨一钱,另丁大人包吃早饭和午饭。

当时魏观想多问问,但对方才说了两句,就不肯说了。

“各位大人,将军,吃饭啦。”新来送饭的中年大汉哈哈一笑,放下扁担,抬头和魏观对视。

刷,两人同时脸色大变。

中年汉子反应很快,飞快的回头看了下门外的守军,然后赶紧低头,打开箱子,拿出一盒盒的饭菜。

他拿盒子出来的时候,手已经在情不自禁的抖动着。

好在他心理素质似乎也不错,深深几个呼吸后,终于慢慢平复下来。

王承恩也感觉到不对劲,凝惑的看向魏观。

魏观脸色通红,左右看看:“吃饭啦吃饭啦。”招呼四周几个人吃饭。

他自已也上去拿了一盒,然后一步步后退,往右边一个柱子后面走,并不时抬头看中年汉子。

中年汉子站在原地发盒饭,也不时看他,还用余光看门外。

他内心好像很纠结,犹豫了好一会,在魏观的目光中,终于往前走过来。

两人走到柱子后面时,魏观飞快几步,躲进房间,汉子也赶紧跟了进来,吱,把门关上。

王承恩长舒口气,拿起盒饭吃了起来,心情好像好了很多。

中年汉子刚走进去。

扑通,魏观单膝跪下,语气激动道:“拜见百户大人,没想到大人,你还活着。”说着眼泪也要滚出来。

原来这中年汉子仍是当年和袁贵一批,混入旅顺的锦衣卫百户王海亮。

当年锦衣卫派了大量细作进旅顺,有人被赵大山他们抓了,有人直接投了(比如袁贵),而这王海亮,当年在皮岛找了个刚死了家人的小孩,牵着他一路来到旅顺,居然被他混过去了。

王海亮几乎要哭:“快起来,你,你也是百户啦。”

“都快十年了,我以为百户大人已经死了---”魏观当年就是王海亮手下,且是好兄弟,这次前来旅顺,也是自告奋勇。

因为当王海亮来后,再无音迅,所有人都以为他们死了。

王海亮能混进来,一呆近十年没事,也是有点水平的。

他马上反应过来:“我不能和你说太久,马上要走,你有什么事要说的?快?”

“百户大人出不去?”魏观感觉旅顺这么大,总有办法能出去吧?

“我出不去,也不能出去。”王海亮说到这里:“你有事快说,不说我就走了。”

“朝廷想知道,丁毅在这都干了点什么,部下的军将,这次被大幅提升,会不会心向着朝廷?”魏观赶紧道。

王海亮飞快的想了下,摇头道:“你劝劝朝廷,不要多想,分化挑拔离间这招,在大明其他地方能用,在东江镇这里是无用的。”

“什么?”魏观目瞪口呆,不敢相信。

王海亮长叹:“你不在这里,你不知道,我在这生活了快十年,人生,有多少个十年?哎--这里-----我说,你也不会懂,总之家里----与大明其他任何地方都不一样,叹,你回去后,不要提我,就当我死了吧。”

“什么?”魏观再次震惊。

这是,这是,以后就想呆在旅顺了?

“百户大人,京城的嫂子和平儿,都很想你啊。”魏观道。

王海亮脸上闪过痛苦之色,但还是猛的一转身,打开门跑了出去。

魏观想叫都不敢大声。

只能眼睁睁看着王海亮收在拾东西,当王海亮低着头时,眼中已然已有泪水划下。

魏观无助的闭起眼睛,深深吸了口气。

“此人是谁?”王承恩不知何时出现在他身边。

魏观神色一变,脑子飞快的转动起来。

他拉着王承恩到边,沉声道:“此人叫王海亮,以前是咱们锦衣卫百户,崇祯三年被派往旅顺,来了之后就没声音,他已经在这里住近十年。”

“嘶”王承恩也是倒吸口冷气。

没想到锦衣卫有人在这里住了近十年。

这十年是丁毅发展的关键十年,他虽然看起来是个杂役,肯定也有所了解,这是重要的人物啊。

“你问他肯不肯跟咱们回去,定要想办法带回去。”王承恩激动道。

“他不肯回去。”魏观道。

“啊,这。”王承恩脸色也变化起来。

魏观想了想,突然扑通一声,跪在王承恩面前。

西陆书屋推荐阅读:抗战之大国崛起盛唐风云记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少年战歌三国平凡人生明末平倭录无敌天下大明天雄军大清:第一廉官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遗梦南国刷视频:震惊古人大明日不落,开门,自由贸易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农家崛起路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雄霸南亚一梦南唐秦时小说家开局南洋一小国,吊打列强!仙朝秦皇纪谍海孤雁穷不拉几的李二东汉最后一个暴君唐贺强弓劲弩将军如此多娇:七小姐给跪了毒后妖娆:腹黑王爷宠上瘾大明:九朝元老,就是活的长红星仓库三国:开局薛仁贵传承,我无敌了南唐晚来风朕求篡位,腹黑王爷好闷骚横扫天下我为皇特工之回到清朝重生之厨女当家大魏宫廷内我在秦朝当神棍嬴政:时空之主大汉最强合伙人,刘备劝我别退休京极家的野望银河乐园之特殊契约者穿越三国之再续大汉三千年三国:当不成谋士我只好四分天下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三国之袁氏枭雄穿越:冷面丞相的下堂妻穿越大乾:老登,我要当咸鱼
西陆书屋搜藏榜:大唐黑科技圣主刘禅明扬天下网游之修罗剑神拽妃:王爷别太狠重生刘协:我开着坦克匡扶汉室三国最强军神唐梦千变抗日之肥胆英雄红楼琏二爷黑二代的中世纪生活丝路长河异界争霸:我能召唤神将玄奇三国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特种妖孽兵王全寝一起穿越,建设社会主义之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穿越贞观之大唐第一赌神烽火从壮士出川开始明匠冒牌皇后:我的皇上我做主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宋异姓王锦绣阖欢朕的皇后有点闲刘备长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逍遥暴君重生之嫡女风流重生商纣王大唐:我是穿越者,建座城怎么了活在大唐吃软饭大唐开局从了武则天流华录大明:下山退婚,你让我治国?抗战之大国崛起寒门贵公子大明:开局救下袁崇焕,朱由检彻底杀疯了女帝背后的抄家王守望军魂朕都紫金山封禅了,系统才来紫凰天下重生宋徽宗,带领大宋走向巅峰后汉英雄志只想当山贼的我怎么一统天下了穿书红楼梦后,我拯救了贾府巅峰大太监
西陆书屋最新小说: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