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里亚特这里是真穷。
比萨哈穷多了!
别看都是远东穷兄弟,可是这穷和穷也是有区别的。
布里亚特的‘穷’到什么地步呢?
用一句话来形容吧——这里的布里亚特人大多羡慕蒙古的生活!
说起来他们也挺悲催的。
同样都在贝加尔湖畔(贝加尔湖西部是伊尔库茨克州,东部是布里亚特共和国),伊尔库茨克州人口是布里亚特的三倍,经济比这边好N倍。同样都是在贝加尔湖畔,就因为乌兰乌德距离贝加尔湖还有七十多公里的距离,人家那边旅游业发展的红红火火,这边的旅游业则半死不活。
说一个好玩的事情:布里亚特旅游业主要客人竟然是蒙古人。
布里亚特这里对龙国真的不算友好。
应该这么说:布里亚特的布里亚特人对龙国不友好。
而对蒙古来说,布里亚特共和国有特殊的意义!
如果说乌兰巴托是一些‘精蒙份子’心里的‘白月光’,那布里亚特就是外蒙人心里的‘白月光’。
现在一些人做梦搞什么‘泛蒙古运动’,按照他们的设想就是‘三蒙统一’,也就是以外蒙为中心,包括北边的布里亚特共和国、图瓦共和国,龙国的内蒙、疆区的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巴音郭勒蒙古自治州等地方全部整合建立一个庞大的所谓‘大蒙古国’。
这个事情真的很可笑,那就是痴人说梦。
但是真的有一些人在认真的考虑这个事情的可行性!
这些人对所在国的主体民族尤为仇恨,就像在布里亚特,尽管他们的人数只有总人数的不到30%,很多人却跟这里的俄罗斯人有些‘格格不入’甚至视为仇敌的感觉,这里一些人做梦都是‘回归蒙古、脱亚入欧’。
很多人都觉得‘泛蒙古运动’的核心应该是在外蒙,可是事实上布里亚特的‘泛蒙运动’比外蒙还激烈!
他们这是有历史传承的:就这么说吧,就连当年外蒙脱离龙国都跟布里亚特有绕不开的关系!
晚清同治时期,清朝刚收复疆区,沙俄又开始渗透蒙古地区。
清朝当然不能眼睁睁看着丢掉蒙区——毕竟他们也不想‘天子守国门’,所以当时清朝实行了大规模的移民实边方开垦蒙荒的政策设置行政机构加强管理。
但是这些手段基本上都没起到有效作用。
而当时分裂浪潮就是从布里亚特开始的!
布里亚特共和国在1728年之前也是龙国版图,后属于了沙俄,而当时蒙古属于清朝版图,在那时期布里亚特蒙古人就开始联系现在外蒙闹起了独立。
这里必须要提的一个人就是扎木斯朗-策本。那就是导致外蒙独立的重要推手,而他就是布里亚特人。
他认为蒙古人想要发展,必须要‘脱亚入欧’,而要‘脱亚入欧’,首先就要让蒙古人彻底的俄罗斯化!而要达成这个目的首先就要统一所有的蒙古民族聚居区。
这也就是‘泛蒙主义’的雏形!
而他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外蒙。
没错,其实从清朝开始,蒙古就分‘内蒙’和‘外蒙’了。
这段历史那就是‘小孩没娘,说来话长了’。
当年蒙古人被朱元璋赶回草原后再次过上了游牧生活。
自从北元灭亡,蒙古人就失去了统一的政权,分裂成了东西两部。
西边的被称为‘瓦剌’也就是后来的‘漠西蒙古’,当时有四大部落构成,分别是和硕特部、准葛尔部、杜尔伯特部和土尔扈特部。
而东边的被称为‘鞑靼’,后来‘鞑靼’又分成了‘漠北蒙古’和‘漠南蒙古’,而这个‘漠北蒙古’基本上就是现在的蒙古国,又叫‘喀尔喀蒙古’,主要三个部落就是札萨克部、车臣部和土谢图部。
‘漠南蒙古’则是现在的内蒙,主要有科尔沁部、土默特部、乌拉特部、察哈尔部等等部落。其中的‘察哈尔部’就是当年的‘黄金家族’忽必烈的后人,蒙古传国玉玺就在他们手里。
明末时期,漠南蒙古内乱,察哈尔部的林丹汗抢了科尔沁部和大明的商贸生意,科尔沁部为了报复察哈尔部,于是就找了‘盟友’也就是皇太极。
后面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明朝灭亡清朝建立,察哈尔的林丹汗被击败,他的老婆孩子传国玉玺都到了皇太极的兜里。
这也就是清朝皇帝后宫里永远有科尔沁部的女人的原因,比如说大名鼎鼎的孝庄皇后。
当年清朝建立后,漠西蒙古和漠北蒙古也都表示愿意称臣纳贡,但是那时候的清朝根本掌控不了那么多地方,只有漠南蒙古也就是现在的内蒙和清朝融为一体。
等到1688年,漠西蒙古的准葛尔部宣布脱离大清进攻漠北蒙古,后者顶不住向康熙求援,清朝用了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时间彻底平定了准葛尔部叛乱。
从那时候起,漠西蒙古成为‘新疆’,而漠北蒙古也正式并入清朝,到这时候清朝算是彻底征服了全部的蒙古部族。
但是这些蒙古部族之间的待遇并不一样。
清朝把蒙古人分成了‘三六九等’:
首先他们把蒙古人分成‘内属蒙古’和‘外属蒙古’。
内属蒙古就是直接按照清朝管理制度进行直接管理的,也就是所谓的‘蒙八旗’,他们直接就算是大清子民。
而‘外属蒙古’则相当于‘藩属’,各个部族自治。部落管理人被称为‘札萨克’也就是所谓的‘蒙古王公’。
但是同样的‘札萨克’之间也分为‘内札萨克蒙古’和‘外札萨克蒙古’,前者就是漠南蒙古的那些,例如察哈尔部、科尔沁部,那是大清最亲密的战友;而‘外札萨克蒙古’就是漠北蒙古的札萨克部、车臣部和土谢图部。
当年大清打天下的时候他们没帮忙,后来快被灭了来投靠,自然也就没那么重视甚至还很苛刻:那时候清朝规定,漠北草原不许汉人去建房子建立农耕区,去了也只能从事传统放牧,而且不许汉人教师过去教学,漠北蒙古人不能学汉语。
从那时候起,蒙古就分成了内蒙、外蒙。而不是近代才分成这样子的。一直到二十世纪,那里都没有交通没有工业没有教育没有科技,基本上就是个半封闭的地方。
在1728年,沙俄趁着大清河准葛尔部作战无力照顾北方的时候,和大清签署了《恰克图条约》和《布连斯奇条约》,就也就是那时候确定了外蒙以北包括贝加尔湖在内的广大区域成为沙俄领土,其中就包括现在的布里亚特共和国,这样的局面一直持续到清朝末期。
清朝末期,各个列强到龙国瓜分利益。沙俄自然也参与到了其中。而他们发现扎木斯朗-策本的想法很对他们胃口,于是大力扶持他,而扎木斯朗也没辜负俄罗斯人的期待,他在外蒙使劲宣传分离思想成为外蒙分离的重要推手。
1912年外蒙独立后,俄国直接派特使入驻库伦,而俄国公使的助理‘扎木察拉诺’其实就是化名后的扎木斯朗!
但是令人唏嘘的是:他最终是死在俄国人身上。
至于死因?
被自己的野心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