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孤亲自去迎。”
夏侯献起身离席。
文钦也赶忙站起来,“那臣就先回去了。”
“嗯。”夏侯献笑着看向他,“在京都留些时日也无妨,阿虎也长大了,需要父亲陪伴。”
“好。”文钦拱手一拜,转身离去。
夏侯献整理了一下袍服,亦出门而去。
还未走至府门,却见文钦竟是折返了回来,不禁疑惑地问道:“仲若这是.....?”
文钦回头张望一下,说道:“相府门外乌泱泱的来了一群人,把相府围得水泄不通,我出不去啊!”
夏侯献更加疑惑了,这是做什么?
二人一同走至府门口,门仆推开门,入眼便是人头攒动的景象。
为首的十几人最为显眼,他们穿着黑色官袍,戴着官帽,站得笔笔直直。
夏侯献随便扫了一眼,很快认出了他们。
荀顗、韦诞、荀勖、贾充、钟会、司马昭、羊耽、王肃、辛敞、傅嘏等人皆在此处。
群臣身后则是衣着各异的洛阳士民,他们纷纷梗着脖子向府中张望。
见此情景,相府望楼上响起弓弩上弦的声音,门口的护卫也增派了兵力。
这不是梁王的授意,而是相府护卫的分内之举,谁都不能保证鱼龙混杂的人群中混入什么歹人。
文钦一看这架势,本想加入官员的队伍,但自己一身常服显得格格不入,于是又转身藏入相府。
可一回头却瞧见梁王后带着仆婢们向这里走来,顿时被卡在原地,不知该去往何处。
中书令荀顗拿出册书,当众宣读。
官员和士人们听得无比认真,相比而言普通黎庶就宛如听天书一般听得一头雾水了。
诸如“夫大宝之尊”,“傥非德充宇宙”,“着重华纳麓之功”,之类的完全听不懂在说什么。
这还是汉话吗?平时说话也不这样啊!
也就到了最后听懂了“天命不可违”“传禅圣君,退居旧藩”之类的。
许久,荀顗终于宣读完了册文。
现场安静了下来,阵阵蝉鸣变得格外清晰。
夏日炎炎,身着繁琐官服的官员们额头流下豆大的汗珠。
“不妥,不妥。”夏侯献避于一侧,固辞不受。“今上虽年幼,却并无过失,岂可置天下于不顾,就此避位!”
这是第三封册文了,按照流程此番也是要辞让的,但这一次夏侯献的“口风”明显松了许多。
不过看眼前这架势,恐怕不会有第四次了。
梁王的话音刚落,荀顗便伏拜于地,身后一众官员和洛阳士民也纷纷拜倒。
荀顗抬起头来,大声说道:“大王如此才是置天下苍生于不顾!陛下归藩之心已决,大王若还是推辞,则大魏无主矣!”
“吴蜀尚在,放眼天下只有大王能实现山河一统之伟业,若是大王今日不接受,臣等就长跪不起!”
夏侯献被定在原地,久久无语。
目光不经意间扫向跪在地上的一名官员,看容貌身材,似乎是从事中郎荀勖。
夏侯献本没在意,可就是这么随意一瞥,却刚好瞧见荀勖低着头大喊一声:“陛下万寿无疆!”
夏侯献很是惊讶,这二荀也太想进步了吧。
“陛下万寿无疆!”
“陛下万寿无疆!”
“陛下万寿无疆!”
顿时,现场高呼万岁,变成热闹的海洋。
夏侯献面容挣扎地看向群臣,颤抖着伸出手指:“尔等害煞了孤!”
“万岁之音”越来越大,周围聚集了更多的士民,随即加入了欢呼之中。
夏侯献闭起双眼,呼出一口气。
许久,睁开双眸,道:“诸位快快请起!”
众人呼啦啦地站起身来,相府门前再一次回归平静。
夏侯献目光扫向众人,朗声道:“事已至此,孤若再推辞,怕是有负天下人心。”
“陛下万寿无疆!”
再次爆发山呼海啸的呐喊,忽然人群中有人吵嚷道:
“快看,那是梁王后!”
“休要胡言,那是皇后!”
随即有人喊道:“皇后千秋无期!”
众人附和:“皇后千秋无期!”
夏侯献这才注意到元姬此刻也来到了此处,随即牵起她的手,二人一同沐浴在天下最尊贵的赞美之中。
饶是王元姬早就做过心理建设,却在这一刻有点绷不住。
她深吸一口气,极力控制着将要决堤的泪水,尽可能平静地注视着自己的臣民。
是啊,尽管此后还有一些流程要走,但事实上从这一刻起,她就是这大魏的皇后了。
这番热闹的场景持续了一个多时辰才结束。
夏侯献和元姬都有些疲惫,转身走进相府却见文钦竟然还在府里。
“大王...哦不,陛下。”文钦方才扶着门柱见证了全过程,心里别提有多震撼了。
“夫君,妾先告退。”王元姬不打扰君臣二人交谈,欠身一礼,随后离去。
夏侯献点点头,看向文钦笑道:
“待登基大典和郊祀结束后再叫陛下不迟.....话说这几日得让将作寺着手修筑祭坛。”
“大王!”就在这时,贾充欢快地跑来。
文钦怒目而视:“什么大王,这里哪有大王?”
贾充一愣。
这文仲若疯了?
三族难道是批发的?
竟敢当着大王的面对大王不敬!
刚准备回嘴,却是伸手抽了自己一耳光:“陛下恕罪!”
夏侯献哈哈大笑:“若是邓士载在此,当年的淮南三杰就凑齐了。”
贾充和文钦都不由得回忆起往事。
一个看稻草的结巴、一个被排挤的武夫、一个乳臭未干的主薄。
可如今,各有一番作为啊。
“何事?”夏侯献问贾充。
“太常卿已定好祭天吉日,就在八月十三。”
夏侯献稍稍一算,疑惑问道:“那不就是六天后?”
贾充拱手说道:“正是。”
“时间够吗?修筑祭坛就算再怎么赶工,也需要一个月吧。”
贾充一开始眼神躲闪,而后心一横索性摊牌了:“祭坛上月已经完工。”
“孤怎么不知道?”
“呃.....”贾充支支吾吾道:“中书省荀令君起的奏表,天子点的头,门下省华侍中审核通过,尚书省卢令公盖的章,王尚书拨的款,直接下派至将作寺,然后....”
夏侯献扶额无语。
你们这三省六部模式执行得还挺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