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宫,晨光熹微,金色的光辉如细密的丝线,透过厚重的宫墙,洒在雕龙刻凤的琉璃瓦上,反射出刺目的光芒。承乾望着扶苏的身影在宫门处渐渐消失,心中一紧,忙转身吩咐道:“快快有请国士范增范老先生,十万火急!”声音里带着几分焦急,仿若这宫中的空气都被他的急切点燃。
第二日,天色尚早,天边才泛起鱼肚白。扶苏身着一袭素色简装,像个隐匿于市井的普通公子,悄然走出寝宫。他轻轻推开宫门,眼前的景象让他脚步一顿。宫门的台阶前,黑压压跪满了朝臣,仿若一片肃穆的黑色海洋。
范增,这位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的老者,拄着拐杖上前一步,声若洪钟,打破了清晨的寂静:“陛下,天下初定,百废待兴,您这是要弃江山社稷于不顾吗?”他的话语,如同重锤,在空旷的宫门前回荡。
扶苏神色平静,目光柔和却又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缓缓说道:“寡人已然写下诏书,着赢承乾继承皇位,各位爱卿日后务必尽心辅佐,莫负朕望。”
这时,一袭青衫的张良迈着沉稳的步伐上前,脸上带着几分恳切:“陛下正值壮年,我等追随陛下,满心期许在您的带领下共创太平盛世,荣华富贵皆是次要,还望陛下三思而后行啊!”他微微躬身,语气中满是诚恳与担忧。
陈平目光流转,看向一旁高大威猛的项羽,道:“国舅爷,您倒是说句话呀!”声音里带着几分急切与催促。
项羽浓眉一皱,向前跨出一大步,声如惊雷:“陛下,您怎能忍心看着我姐姐独守空闺,守那活寡不成?”他双手握拳,脸上写满了不满与焦急。
人群中,许负身形娇小,却灵活地悄悄上前,声音清脆却带着几分威胁:“陛下若执意抛弃我们,往后我们可就不认您这个陛下了!”她仰着头,眼中满是倔强。
扶苏面色一沉,冷声道:“章邯何在?带寡人出城,若有人阻拦,就地拿下!”
章邯应声出列,大步走到扶苏身边,“唰”地一声拔出佩剑,剑身寒光闪烁,仿若一道银色的闪电。
龙且见状,怒目圆睁,大声呵斥:“章邯,你发什么疯?莫要糊涂!”声音里满是愤怒与不解。
许负更是提高了音量,高声喊道:“皇帝陛下怕是一时犯了癔症!英布、季布,两位侯爷何在?”
季布和英布高声应道:“末将在!”声音整齐而洪亮,仿若平地炸响的惊雷。
许负迅速掏出两枚虎符,交到英布和季布手中,神色严肃:“两位将军,立刻封锁宫门,若陛下出了这宫门,拿你们是问!”
英布和季布齐声应道:“末将得令!”随后,带着一队士兵迅速行动起来,脚步声整齐而急促。
扶苏看着眼前剑拔弩张的局势,微微沉吟片刻,缓缓说道:“寡人前几日去了巴府,详情各位爱卿想必已经知晓。史官竟将此事记录在册,如此这般,我大秦的颜面何存?”他的声音低沉,带着几分无奈与愤怒。
陈平站出队列,脸上带着自信的微笑,拱手道:“陛下,此乃关乎君王名节之事,就交给微臣去办,定不负陛下所托!”
扶苏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明白,今日怕是走不了了。他轻叹一声,转身返回勤政殿。
勤政殿内,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洒下斑驳的光影。桌案上,奏折堆积如山,像一座沉甸甸的小山。值日的太监小心翼翼地将一摞摞奏折放在扶苏面前,动作轻缓,生怕惊扰了这位心思沉重的帝王。
扶苏坐在案前,手中的朱笔如灵动的游龙,快速地在奏折上批阅着。他一边批阅,一边问身边的太监:“去,吩咐下去,明日卯时开朝会,不得有误。”
太监忙不迭地应了一声,撒脚如飞地去传旨了。勤政殿内,又恢复了寂静,只有扶苏批阅奏折时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仿若在诉说着这位帝王对大秦江山的无尽责任与担当 。
夜幕如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悄然笼罩了咸阳宫。勤政殿内烛火摇曳,跳动的火苗将扶苏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映照在墙壁上,像是一幅古老而神秘的剪影画。
他放下手中朱笔,揉了揉酸涩的手腕,望着堆积如山却已被他批阅近半的奏折,心中五味杂陈。今日这场“闹剧”,让他深刻意识到自己身为帝王,一举一动都牵扯着大秦的根基,想要挣脱这束缚去追寻心中那份自由,谈何容易。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沉稳而有节奏。不一会儿,一个身着黑袍的身影出现在殿门口,他微微躬身,轻声道:“陛下,臣陈平求见。”
“进来吧。”扶苏的声音带着几分疲惫,却又透着一贯的沉稳。
陈平快步走进殿内,手中捧着一个精致的木盒,走到扶苏面前,恭敬地呈上:“陛下,这便是巴府之事的全部记录,臣已将所有可能有损陛下威名的记载尽数销毁,余下的皆已妥善整理,还请陛下过目。”
扶苏接过木盒,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叠整理得整整齐齐的文书。他随意翻了翻,微微点头:“陈卿办事,朕一向放心。此事你处理得很好,只是日后行事,还需更加谨慎。”
“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信任。”陈平微微躬身,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
待陈平退下后,扶苏靠在椅背上,闭目沉思。他深知,今日之事虽暂时平息,但朝堂之上暗流涌动,各方势力盘根错节,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一场大乱。
“陛下,夜深了,该歇息了。”一个小太监小心翼翼地走上前,轻声提醒道。
扶苏缓缓睁开眼睛,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的太监,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烦躁:“朕睡不着,你先退下吧。”
小太监不敢多言,连忙退了出去。
扶苏站起身,缓缓走到窗边,推开窗户。一阵夜风吹来,带着丝丝凉意,让他的头脑清醒了许多。他望着夜空中闪烁的星辰,思绪飘远。
不知过了多久,他突然听到一阵轻微的异响,像是有人在屋顶上快速移动。扶苏心中一凛,立刻警觉起来。他悄悄抽出腰间的佩剑,屏住呼吸,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危险。
就在这时,一个黑影从窗户跃了进来,手中匕首寒光一闪,直刺向扶苏。扶苏反应极快,侧身一闪,同时挥剑抵挡。“铛”的一声,金属碰撞的声音在寂静的殿内格外刺耳。
“刺客!”扶苏大声呼喊,声音在宫殿内回荡。
刺客一击未中,并不恋战,转身便要逃走。然而,还没等他靠近窗户,殿门突然被人撞开,一群侍卫如潮水般涌了进来,将刺客团团围住。
“拿下!”扶苏怒声喝道。
刺客见无路可逃,索性拼起命来,手中匕首挥舞得密不透风,一时间竟与侍卫们僵持不下。
“都给朕住手!”扶苏见状,再次大声喊道。众人纷纷停下动作,刺客也趁机喘了口气。
“你是何人?为何要行刺朕?”扶苏盯着刺客,目光如炬。
刺客冷笑一声:“哼,昏君!你贪图享乐,不理朝政,我今日便是来取你性命,为天下百姓除害!”
“荒谬!”扶苏怒极反笑,“朕自登基以来,夙兴夜寐,一心只为大秦百姓谋福祉,何时贪图享乐,不理朝政了?”
刺客却不为所动:“你与巴寡妇之事,天下皆知,如此荒淫无道,还敢自称明君?”
扶苏脸色骤变,他没想到此事竟被传得如此离谱。他正要开口辩解,却见刺客突然口吐鲜血,直挺挺地倒在地上。
“不好,他服毒自尽了!”一个侍卫上前查看,惊呼道。
扶苏看着刺客的尸体,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无力感。他知道,此事背后定有黑手,想要借此机会抹黑他,动摇他的统治。
“将刺客尸体抬下去,彻查此事,务必找出幕后主使!”扶苏强压着心中的怒火,对侍卫们吩咐道。
“遵旨!”侍卫们齐声应道,随后抬起刺客的尸体,退了出去。
勤政殿内,再次恢复了寂静。扶苏望着空荡荡的大殿,心中满是忧虑。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日子,恐怕更加艰难。
第二日卯时,咸阳宫的钟声准时敲响,悠长的钟声在宫墙间回荡,仿佛在唤醒这座古老宫殿的每一寸土地。文武百官身着朝服,神色各异,鱼贯进入大殿。
扶苏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威严地扫视着下方的臣子。他的面容虽略显疲惫,但眼神中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仿若寒夜中熠熠生辉的星辰。
“众爱卿平身。”扶苏的声音在大殿内响起,沉稳而有力。
“谢陛下。”百官整齐跪地,声音回荡在大殿。
这时,丞相李斯上前一步,双手捧着笏板,恭敬说道:“陛下,昨日刺客之事,臣已派人全力调查,相信不久便能水落石出。”
“希望如此。”扶苏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期待,“此事关乎朕的安危,更关乎大秦的稳定,切不可掉以轻心。”
话音刚落,武将蒙恬出列,大声道:“陛下,臣以为,当下当务之急是加强宫廷戒备,防止再有刺客潜入。臣愿亲自率领禁军,日夜守护陛下安全。”
“蒙将军忠心可鉴,朕准了。”扶苏赞许地看着蒙恬,眼中满是信任。
就在朝堂上议论纷纷之时,一个小太监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声音带着颤抖:“陛下,大事不好!宫外突然聚集了大批百姓,他们高呼着要陛下给个说法,还说……还说陛下若不回应,便要冲进皇宫!”
此言一出,朝堂瞬间炸开了锅。大臣们交头接耳,神色慌张,仿佛暴风雨即将来临。
“陛下,这定是有人在背后煽动,企图扰乱我大秦的安定!”范增拄着拐杖,气得胡须都在颤抖。
“朕倒要看看,是谁如此大胆!”扶苏猛地站起身来,眼中闪过一丝寒芒,“传朕旨意,打开宫门,朕要亲自去会会这些百姓。”
“陛下不可!”众臣纷纷跪地劝阻,声音急切而担忧。
“都退下!”扶苏一挥手,语气不容置疑,“朕身为大秦皇帝,若连百姓的面都不敢见,又何谈治理天下?”
在众人的担忧与阻拦声中,扶苏大步走出大殿,向着宫门走去。他的身影挺拔而坚定,仿若一座巍峨的山峰,无惧任何风雨。
宫门缓缓打开,刺眼的阳光洒了进来。扶苏站在台阶之上,看着宫外密密麻麻的百姓,心中五味杂陈。
“陛下,您可算出来了!”一个老者颤颤巍巍地走上前,眼中满是愤怒与失望,“您与那巴寡妇之事,可属实?若真如此,您让我等百姓如何信服?”
“老人家,此事乃是误会。”扶苏的声音清晰而诚恳,仿若春日里的暖阳,“朕去巴府,是为商讨修建水利之事,以造福百姓,并无任何不当之举。只是被有心之人恶意歪曲,才传成这般模样。”
百姓们面面相觑,眼中的怀疑之色渐渐褪去。
“陛下,我们凭什么相信您?”一个年轻力壮的汉子大声问道。
“朕以大秦的江山社稷起誓,所言句句属实。”扶苏神色庄重,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若有半句虚言,愿受天谴!”
百姓们被扶苏的真诚所打动,人群中响起一阵低语:“看来陛下真的是被冤枉的。”“是啊,陛下一向圣明,怎会做出这等事。”
就在局势逐渐缓和之时,人群中突然有人大喊:“陛下,既然您说自己清白,那为何要销毁巴府之事的记录?这不是欲盖弥彰吗?”
这一声质问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百姓们的目光再度充满狐疑,气氛又紧张起来。扶苏目光如电,迅速锁定声音来源,只见人群中一个身形消瘦、眼神狡黠的男子正躲躲闪闪。
“大胆狂徒!”扶苏身旁的蒙恬怒目圆睁,大喝一声,“陛下行事光明磊落,岂容你在此胡言乱语!”说罢,他大手一挥,几名禁军如猎豹般冲入人群,眨眼间便将那男子押到扶苏面前。
男子双腿发软,“扑通”一声跪地,脸色惨白如纸,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扶苏居高临下地看着他,目光冰冷似霜:“你是何人?受谁指使?从实招来,或许可免你一死。”
男子浑身颤抖,哆哆嗦嗦地说道:“陛下饶命,小的是市井无赖,前几日有个神秘人给了我一大笔钱,让我今日在这儿煽风点火,挑拨陛下与百姓的关系,小的一时糊涂,就答应了。”
“神秘人?”扶苏眉头紧锁,“他长什么模样?可有留下什么线索?”
“他……他蒙着面,小的没看清模样,只知道他身形高大,声音低沉,给我钱时还说,只要事情办成,还有重赏。”男子战战兢兢地回答。
百姓们听闻,顿时一片哗然,纷纷指责幕后黑手的阴险。这时,人群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走上前,声音颤抖却充满诚恳:“陛下,老身活了大半辈子,一直相信陛下是个好皇帝,方才听了这番话,更觉得陛下定是被冤枉的。我们百姓只要安稳日子,陛下,您可一定要揪出这幕后黑手啊!”
扶苏微微动容,眼中闪过一丝暖意,他走上前一步,朗声道:“父老乡亲们,朕定不会让你们失望,定要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给大家一个交代!” 他的声音慷慨激昂,如洪钟般在人群上空回荡。
“陛下圣明!”百姓们纷纷跪地高呼,声音整齐而响亮,方才的紧张与怀疑已被坚定的信任所取代。
扶苏转身,对蒙恬说道:“蒙将军,务必加大调查力度,哪怕掘地三尺,也要将这幕后之人找出来。”
“臣遵旨!”蒙恬领命而去,步伐坚定有力,仿佛带着千钧之力。
回到宫中,扶苏坐在勤政殿内,陷入沉思。他深知,这次的危机虽然暂时化解,但背后隐藏的势力必定不会善罢甘休。此时,陈平匆匆走进殿内,脸上带着一丝兴奋:“陛下,臣已查到一些线索。”
“快说!”扶苏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臣发现,最近几日,咸阳城内几家酒肆茶馆中,时常有一些形迹可疑之人聚集,他们交谈时鬼鬼祟祟,似乎在谋划着什么。臣已派人暗中监视,相信不久便能知晓他们的目的。”陈平恭敬地说道。
“好,此事就交给你全权负责,务必小心行事,切不可打草惊蛇。”扶苏神色凝重,语气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臣定当竭尽全力。”陈平领命退下。
夜幕降临,咸阳城被黑暗笼罩,只有几处灯火闪烁,仿佛黑暗中的点点繁星。勤政殿内,烛火摇曳,扶苏望着窗外的夜色,心中默默祈祷,希望这场风波早日平息,大秦的江山能够长治久安 。
夜已深,勤政殿里烛火摇曳,光影在墙壁上晃动,似无数鬼魅在起舞。扶苏揉了揉酸涩的太阳穴,案前的烛花“噼啪”爆开,似乎在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殿内的寂静,只见一名侍卫神色慌张地冲了进来,“扑通”一声跪地:“陛下,大事不好!监视那些可疑之人的暗哨传来消息,他们似乎察觉到被监视,打算提前动手了!”
“竟如此大胆!”扶苏猛地站起身,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传朕旨意,让蒙恬将军即刻调派精锐兵力,将那些可疑之人所在之处团团围住,一个都不许放走!”
“遵旨!”侍卫领命,迅速退下。
与此同时,咸阳城的几条街巷中,一群黑影正鬼鬼祟祟地穿梭。他们手持利刃,神色狰狞,目标正是皇宫。就在他们即将靠近皇宫时,一声号角划破夜空,如一道惊雷。紧接着,四面八方涌出无数禁军,将他们围得水泄不通。
“放下武器,束手就擒!”蒙恬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凛地出现在包围圈前,手中长枪直指为首的黑衣人。
黑衣人见势不妙,却仍负隅顽抗:“弟兄们,拼了!只要杀了扶苏,我们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说罢,他挥舞着手中长刀,带头冲向禁军。
一场激烈的厮杀就此展开,刀光剑影闪烁,喊杀声震耳欲聋。禁军训练有素,配合默契,黑衣人虽拼死抵抗,却渐渐落了下风。
另一边,陈平乔装打扮,混在人群中,悄悄潜入了黑衣人藏身的据点。他在一间密室里发现了一封密信,信上的内容让他大惊失色。
陈平不敢耽搁,立刻赶回皇宫,将密信呈给扶苏。扶苏展开密信,脸色瞬间变得铁青:“竟然是他!朕一直将他视为肱股之臣,他却狼子野心,妄图颠覆朕的江山!”
原来,密信竟是丞相李斯所写,信中详细记录了他勾结各方势力,企图制造混乱,逼扶苏退位,扶持自己的傀儡上位的阴谋。
“传朕旨意,立刻将李斯缉拿归案!”扶苏怒声下令。
不多时,李斯被五花大绑地押到勤政殿。他满脸惊恐,双腿发软,“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陛下饶命啊!臣一时糊涂,犯下大错,求陛下看在臣多年为大秦效力的份上,饶臣一命!”
“多年效力?”扶苏怒极反笑,“你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你可曾想过,因为你的阴谋,有多少百姓险些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有多少将士无辜丧命?”
李斯伏地不起,瑟瑟发抖,说不出话来。
“将李斯打入大牢,听候发落!”扶苏一挥手,眼中满是失望与愤怒。
随着李斯的落网,这场风波终于渐渐平息。咸阳城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百姓们欢呼雀跃,对扶苏的爱戴更胜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