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同罗部的安置,黄明辽按照李节的建议,将他们安置在黄草泊北。又征调两千骑同罗部骑兵,建归德军,屯驻金满。
同罗朵儿到底没有被安置在轮台,除了考量各种政治原因和军事原因,黄明辽也是对妻子保持了足够的尊重,他不希望让妻子认为二人在偷情,也不想让旁人认为自己在养外室。
同罗朵儿也乐得待在金满,她虽然还爱着黄明辽,但并不想嫁给黄明辽,至少不愿意做黄明辽的妾侍。
一方面她身为同罗部的酋长,部落的尊严让她不能去做任何人的妾侍;另一方面,大隋和同罗部血海深仇,虽然她压在心底,但让她跟没事人一样和黄明辽双宿双栖,她做不到。这样待在金满,彼此少见,也少得尴尬。
不得不说,当人成长到一定的阶段,所思所想,都不再局限到自己一人,很多事情真的是身不由己。
······
同罗部经过长途跋涉,再加上各种战斗,此时只剩下五千骑左右。至于非骑兵的妇孺,不过三四千人。一个部落的军队超过总人数的一半,也算奇葩。
同罗部原有十旗四十二领,少了左黑旗、右黑旗、左青旗之后还剩七旗三十领。
七旗之中,实力分布严重不均。
左、右黄旗加上曳落河有三千三百骑,相当于整个同罗部三分之二的势力。三部被同罗朵儿合并为六领、四领和三领,仍由同罗朵儿亲领。
剩下的两白旗中,右白旗伤亡最大,与突厥人一战中,几乎全军覆没,直接合并到左白旗中,称为白旗,辖三领,以左白旗旗主同罗娄室为旗主,右白旗旗主同罗敌禄改任小司马。
其余三旗,也损失不少。
右青旗和右红旗各合并为一领,组成青旗,以右青旗旗主同罗挞烈为旗主,而右红旗旗主同罗马哥担任大梅录。
右红旗改为红旗,辖两领,仍由同罗尧骨担任旗主。
合并后的同罗部辖五旗二十领,有五千两百骑,算是一个中等规模的部落了。
部落内部,祖君彦仍担任大长史,而同罗娄室为大司马。同罗朵儿之下,三个旗主,五个宰臣,共七人,基本上稳定了同罗部的局势。
同罗朵儿又按照隋军的要求,顺势组建了归德军,除了同罗朵儿的六百精锐曳落河,每旗再出三百骑组成(人数最少的红旗两百骑)。
同罗朵儿虽是女子,同时信任部下,但政治敏感度还是有的。如此布置,无论是部落内还是归德军中,她都掌握了足够的力量。
待在金满城中,每日无需为了部落的生存和粮食发愁,这种感觉或许还不错。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自驻扎进金满城后,同罗朵儿和黄明辽两地相隔,连信件几乎都没有多少。但同罗朵儿心中却安稳了许多,兜兜转转,或许自己寻找的,就是这样的生活。
······
归德军在金满,同罗朵儿留下了法严、同罗敌禄二人。剩下的部众被祖君彦、同罗室娄、同罗马哥、同罗挞烈四人带着北上。
三千余骑,七千人马,陌生的环境,再有隋军支持,其面对的艰险仍是超乎想象的。
盐泊一带原来是西突厥五咄陆中胡禄屋阙部的地盘,后来射匮可汗收缩兵力,胡禄屋阙部撤走,一直在双河附近游牧的达契部迫于隋军的压力,便转向了这里。
达契,又命达奚,铁勒人的一支。达契本身实力不强,但对于现在的同罗部来说,仍是一个劲敌。
同罗部北上之后,达契部的首领达契毖眼看对方要来抢食,便准备先发制,集结部落主力,攻打同罗部。
同罗部虽然是游牧民族,但在赛音山城十多年,习惯了住在城中。于是北上之后不久,按照同罗朵儿的安排,开始修建盐泊城。
此时达契人来势汹汹,不少人便准备避敌自保,大不了南下黄草泊,请求大隋支援。
祖君彦却是反对道:“我军虽借助大隋之势,但不可完全仰仗,若是不能单独击破达契,隋军会越发轻视我等,就连大酋长那里也无光。”
祖君彦本来准备辅佐同罗斜也成就王霸之业,但同罗斜也死后,梦想破灭,有些心灰意冷。而同罗遏鲁离开之后,更是连敌人都没有,越发的松懈。要不是法严在身后步步紧逼,他真的都不想再跟着同罗部混了。
此次面对达契,是他少有表达意见的时候。
这时同罗娄室也同意祖君彦的建议。四人同时受命掌管部落之政,但同罗娄室最为同罗朵儿信任,又身兼旗主和大司马,算是四人中的总负责。
同罗娄室拍板,众人便决定和达契硬刚。
这时祖君彦又建议道:“达契四处流浪,听说没打过什么硬仗,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不过他们此时人马众多,气势汹汹,倒有一股子蛮力。
敌军原来,利速战速决,达契人必然希望我们立即迎战。如果我们迎击,便落入了达契人的计谋。不若稳住阵脚,守卫尚未建成的盐泊城,与达契人相持,等其锐气散尽,再行出击,必然破敌。”
同罗娄室从之,果然达契人一开始猛攻猛打,但打了几日,似乎气势散尽,便弱了下来。
达契人不擅长攻城,连日的攻城,损失惨重,士气大落。
这时同罗娄室眼看时机得当,便打开城门,命令同罗挞烈率领部下主力为先锋,向达契人发动攻击。又命令同罗休哥带领一部为奇兵,从边路杀出,直捣达契人的大营。
而同罗娄室率领主力,排列方阵向前推进。
达契毖自恃士兵众多,虽然攻城无果,却不设防备,见到同罗部军队前来,才匆忙率兵抵挡。前锋刚兵刃相接,同罗休哥已率军冲入达契人的军营,放火烧军营。达契人震恐纷乱,不知所措,随即大败,达契毖只身逃命,士众悉数俘获。
经此一战,达契人畏惧同罗部的兵势,只得向北远遁。而同罗部俘获了达契部大量的牛羊、人口,开始在盐泊站稳了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