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下旬,定水城城令府。
赵全:“统帅,据统计,我定水城目前有共九万三千余户,共六十一万二千人。身份牌,行商令都已发放。”
“没想到定水城竟有如此多人。”秦锋也感叹道。
“这不奇怪,定水城原本为行商大城,近些年无人管理,且匪患遍地,才略显凋落。”
“嗯,不错,现在北方正处战火,相信还会有流民逃亡至此,也要做好安抚流民的工作。”
“是,统帅。”
“哲甫,天心岛船只改善工作进行的如何?”
“天心岛船只大部分完好无损,其余船只也已修理完善,船只根据统帅安排,已卖给各大世家商贾四十余艘,较小的船只也卖给渔民了。”
“这些船只全卖了即可,水军全用新型战船,催促船厂加紧生产。”
“是,统帅。”房哲甫回道。
就在此时,护卫进门称高郡方面有信传来。
秦锋接过竹筒,打开信笺,一眼就看出了李天鹏的字迹。
看完信后,秦锋哈哈大笑起来,“高郡方面非常顺利,黑虎军所有驻军皆闻风而降。”
众人听到消息,也同样高兴,但更多的是疑惑。
统帅这也太神了吧,之前都觉得攻打高郡不是明智之举,统帅一意孤行,没想到这么顺利。
难道真像统帅所说,黑虎军刚经历大战,无心回援,且高郡驻军并非精锐?
众人虽有疑惑,但李天鹏的信在这,结果已经不容置疑。
房哲甫似乎察觉了什么,但守着众人却不好开口,便就喜讯说道:“恭喜统帅,兵不血刃拿下高郡。”
众人也纷纷表示祝贺,秦锋也夸赞了一番李天鹏。
“统帅,高郡已平,当传讯于京都,为众将士请功。”房哲甫说道。
“对,我这就高大人写信。”
“统帅,依我看,可直接写信送往京都,北方战事正酣,高大人恐无心他顾。”
房哲甫了解现在的局势,写信给高忠顺,高忠顺再通过丞相向皇帝请功,且不说耽误多少时日,单是丞相现在的处境,恐怕也无力争取多大的赏赐,说不定还会石沉大海。
“越级上报,恐怕不妥吧。”
秦锋倒不是循规蹈矩之人,只是高忠顺对他有过帮助,这样做有些不尽人意了。
“统帅,乱世之中,立足为先,保本为重,当审时度势,向焦常侍示好,远胜于魏丞相。”房哲甫说道。
杨维才同意的说道:“是啊,统帅,您常说借力用力,我们也并非真的要投靠宦党,只是获取更大利益而已。高大人那边可日后再做解释。”
薛元长期为官,一向遵循官场礼节,却不以为然,但在场的基本出自武当山,自己势单力孤,且武当军在定水城风评正盛,心里矛盾,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秦锋看出了薛元的忧虑,便开口问道:“薛主簿,你认为如何?”
既然秦锋问到了,薛元也不能不回话,“秦大人,下官认为,越级上报,违背礼制,恐怕不妥。”
房哲甫还没等秦锋开口,便抢先说道:“薛大人,做事要懂得变通,我且问你,统帅可是好大喜功之人?”
薛元已跟秦锋相处两月有余,深知秦锋不是追名逐利之辈,是真心为百姓着想。便摇了摇头。
“我再问你,以我定水城之力,可能抵御周边强敌?”
薛元再次摇头。
“那我再问你,向高郡守汇报,可比向焦常侍示好,获取利益更大?”
薛元也明白当前朝局,魏丞相在皇帝面前基本没什么话语权,便又摇头。
“那我们为何要舍重取轻?我们获取更大利益,是为了壮大我武当军,保护更多的百姓。难道礼仪伦常,比起数十万甚至数百万的百姓还重要吗?”
薛元当然也明白这些,只是这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不是一时能改变的。
秦锋也知道想改变这些,还需时间,毕竟现在事情太多,不能像之前在武当山那样,没事就给他们上点政治课。
“薛主簿,哲甫说的对,高大人对我有恩,虽然我也不赞成越级上报,但恩情必之百姓,微不足道,若是在盛世,遵循礼制,实属应当。非常时期当用非常手段,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既然城令大人都这么说了,自己还能再辩解什么,便没再说话。
秦锋继续说道:“就这么定了,哲甫,稍后便写信送往京都。”
薛元颇感郁闷的回到家,把此事告诉了父亲薛光,却遭到了薛光的一番训诫。
薛光虽不是薛家家主,但薛家的家业能越做越大,是靠的谁?定水城能稳如泰山,又是靠的谁?他看的非常清楚。
在这乱世中,能活下来,而且还能活的这么好,这已经是上苍保佑了,不信你看看定水城其他三大世家。
薛元经过父亲的一番训诫,也解开了心结,便又回到城令府,向秦锋致歉。
秦锋并没把刚才的事情当回事,他知道现在的人礼仪伦常看的很重,而且薛元也是踏踏实实做事的人,没有记恨薛元的意思。
便跟薛元坦诚布公的说了自己的想法和计划。
薛元感觉到秦锋对自己的信任,心里非常感动,已是真心拜服。
最后,也与房哲甫等人一样,改口称秦锋为统帅。
房哲甫写好信,把信给秦锋看。
秦锋非常满意,房哲甫真是老奸巨猾,不仅把收复高郡写的天花乱坠,还把定水城击退福王和定水城现在的繁荣都写了进去。同时也写了定水城府衙的不易,缺钱缺粮缺物资缺人才。
总之就是,我们是在条件极其恶劣的情况下,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果,你要是奖赏少了,脸往哪搁。
秦锋命楚凌风带一队护卫,沿水路前往京都给焦白送信,并又准备了两大箱财宝,和一马车酒水。
秦锋又命房哲甫给李天鹏回信,命他稳定高郡后,继续攻打汕郡和凉郡。
这次房哲甫并没有提出反对意见,因为自己已经敏锐的捕捉到了什么,为了确定自己的想法,便问向秦锋:“统帅,若不出我所料,高郡等地是统帅早已计划好的吧”
秦锋哈哈大笑起来:“哲甫不亏是吾之子房,凭借蛛丝马迹,便能看出事情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