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赫!你好大胆!”侍其轴大怒骂道:“你阻挠军令传递,不怕被灭族吗!”
张赫此时却不开口,反而后退几步,把自己隐入嘈杂的人群之中。
军情紧急,李勇诚看势不对,直接转身,往西奔入自己居住的小院,找到一段小矮墙。一段助跑之后、一脚在墙上一蹬,人便翻墙而上,而后跳出墙外。
人是已经出了府院,但是马却没出来。李勇诚叹了口气,开始往城北方向狂奔。
南京府城墙依山势而建,在北城门与西城门之前,夹着一座兀然而起的山峰。山势陡峭,无路可行。
城外守军的主要兵力都在西城之外,如果要从西城外向北城外调兵,最直接的就是进城,顺城墙而过,这样只要半个小时便可将兵力调整到位。但是,如果城门不让通行,就得绕山而行,这样最少得费去两个小时时间。
而城外敌军,如果已到墩中位置,再向南急行的话,也就一个小时便可抵达北城。
李勇诚此时,已经顾不上担忧正在火罗村的赵权,如果他无法凭军令叫开城门,李毅中那边一定会出现大麻烦。
还好最近被辛邦杰逼得天天早练不辍,起码现在跑步能力提高不少。
可是当李勇诚浑身冒着热汗赶到北城门时,守城的士兵却根本连城楼都不让他上。
“我要见夹谷勒!”李勇诚大吼道。
“夹谷勒将军没在!”
“他在哪?”
“不知道,可能在西城门,也可能在北城门!”
“城外有敌情狼烟,夹谷勒为什么没有回来?”
“不知道,他没在!”
“我有大将军军令!”
“夹谷勒将军没在!”
“速开城门,否则……”
“夹谷勒将军——没在!”
看着城门下已经气急败坏的李勇诚,城门楼内,正在对饮的两个人却在举杯相碰。
其中一个,年过四十,浓眉大眼,正是东真军千夫长夹谷勒。另外一个五短身材、脸型干瘦的男子,却是所有人都在寻找的张靖。
两天前,他安排了三个人配合杨氏,将大岩桓之子劫持在梅苑,以牵制大乌泰。而后又让张一丁与张赫,在今日一早,鼓动城内近千百姓,围堵住副万户府。
而他自己,则在昨天晚上便偷偷潜至了北城城楼之上。
“赵权,这家伙别的不行,这酒倒真是酿得不错。石忽酒,呵呵,我会帮他卖个更好的价钱的!”张靖端着手中的酒杯,从容地说道。
“这样合适吗?他手上毕竟有大将军的令牌。”夹谷勒听着李勇诚在城门内愤怒的吼叫,脸上带着担忧的神色问道。
“有什么关系,他又不知道你在这。何况你原来也是遵照大将军的军令,闭守城门,不得让人进出。起码,你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违反任何的军令。”
张靖美美的滋了口酒,随即又给自己满上。而后端起酒杯,对夹谷勒说道:“来,弄这酒可费了我一番心思,只有两壶,全在这,想多喝都没了!”
的确,都在传石忽酒之美,但夹谷勒之前也想要一些,竟然说要优先对外出售,不对内供应。
可是,这个张靖却为什么就弄得到!
夹谷勒心里又闪出一股厌恶之情。这些中原来的人,没有一个安着好心,甚至丝毫没有掩藏自己谋夺南京府管理权的意图。
可是夹谷勒就搞不明白,为什么大将军不制止他们,甚至在纵容。他就不担心像自己这样跟着他数十年的老兵,从此没有活路了吗?
夹谷勒呆望着城墙之外的熊熊狼烟,问道:“你不是说,开元府的兵巳时能到吗?为什么还不见踪影?”
“放心,你没看到二十五里外墩台的狼烟吗,我想蒙古兵应该是到了那里,距此也不过二十五里。用不着半个时辰就应该可以到这了!”
“可是,墩台那值守的兵丁,已经被清理干净了,又是谁在那里燃的烟火?”夹谷勒疑惑地问道。
张靖皱了皱眉头,心里也有些隐隐不安。他也无法确切地判断,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嘴里却说道:“我想,可能是你派去的人没有处理干净。”
“怎么可能,我派去了二十个人,还对付不了十个守卒?”
“那,他们回来了吗?”张靖问道。
夹谷勒摇了摇头,说:“昨天好不容易派出去,应该是昨晚做的活,现在外边全是其他部的守兵,一时半伙可能回不来。”
“好了,咱们也别想太多,不管墩台的守卒有没有清理干净,也就这半个时辰的事。开元府兵一来,事情起码可以解决一大半了。”
“可是……”夹谷勒又有些犹豫地问道:“那些开元府兵,真的只是杀了城外的那些高丽兵,就会退走?”
“呵呵,兄长想得太简单了,他们当然不会白白过来。不过,我有答应他们,会给他们提供十万两银,以及一年十万斤石忽酒作为补偿的。当然,这些所费,由我张某独自承担,我绝不会让南京府掏一厘一毫的钱财出来!”
张靖坦然地看着夹谷勒,夹谷勒只能默默地点了点头。
虽然他已经认识张靖许多年时间了,平日里也很喜欢此人的豪爽。但两人之间,几乎没有过任何的利益往来。
要不是那些中原人行径实在让自己不忿,他也不会听从张靖的建议,准备配合蒙古兵,灭杀北城之外的六百高丽士兵。
在夹谷勒看来,只要他坚持不开城门,城外这些守兵退无可退,绝对无可幸免。这六百高丽兵一死,城内的三千高丽人便是砧上之肉。那些中原人没有了高丽人的支持,即便杀不了他们,将他们驱逐出南京府,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张靖说的对,即使是大将军想交出南京府的管理权,也不应该由这些中原人来接手。
夹谷勒望着城外的狼烟,眼神愈发坚定。
同样看着这些狼烟的,还有城外军营中的李毅中。
形势似乎有些失控了。
昨夜王铠一来,李毅中便派出了两支十人队北上,早上便有消息回来。一千蒙古兵刚过火罗村,按正常速度估计,此时应该已经到了墩台处,离府城也就二十五里。
这些蒙古兵并没有打出开元府的旗号,也不知道领兵的是谁,但南京府四周之地,能一次性出动一千骑兵的,除了开元府再不可能有其他势力了。
只是侍其轴明明已经跟撒吉思达到了息兵的协议,是开元府那边反悔了,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或者,是从漠北而来的蒙古人?
与蒙古人一战,对于现在的李毅中来说,已经完全没有任何心里压力。即便是兵力远远少于来犯的蒙古人,李毅中相信,力求不败还是没有太大问题。问题在于身后已现敌意的城防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