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陆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缅王莽应龙大胆,偷袭木邦,现正聚兵围攻孟养,在我大明边境也派出大军,封锁交通。”

谭纶开口介绍道,“这是云南急报,王凝把消息也发给李成梁,想来大军应该进云南了。”

魏广德听闻是云南的事儿,当即就松了口气,不过依旧面色严肃说道:“总归是朝廷已经预判到的,有李成梁在那边,还有沐昌祚,想来局势也不会坏到哪里去。”

“既然缅王已经如此作为,朝廷还是要质问,让李成梁尽快督导西南兵马参与平叛,尽快结束战事。”

张居正开口说道,随即扭头看着魏广德道:“记得之前善贷曾有意让南海水师过满次加,从南面威胁缅甸。

如今局势既然已经按照之前推测在发展,我看还是给俞大猷尽快下令,命他尽快率部先去旧港,待接收张琏余孽后,就带他们西去缅甸建功立业,洗刷身上的罪名。”

“林凤手下那些降卒也可以一并带去,让他们为朝廷征战。

总不能做了孽,一个投诚就不再追究了。”

魏广德接话道,“此时,还是兵部尽快向两部下文吧。”

这个时候,张居正已经快速看完云南巡抚王凝的急奏,和谭纶说的大差不差。

看完奏疏,张居正就把它递给魏广德,让他也看看,之后还要票拟交上去的。

“好,那我马上会部里,让人起草文书。”

谭纶答应下来,就要往外走。

他这次又赶回来,就是半道接到兵部急报,所以又匆匆赶回。

“等等。”

就在谭纶脚步就要跨出屋子的时候,魏广德忽然又把人叫住。

“怎么了,善贷?”

谭纶站住,回头不解的问道。

“李成梁是左都督,云南还有个巡抚王凝,加上黔国公、云南总兵官沐昌祚还挂着征南大将军印,三个人在云南,谁管谁?”

魏广德也是突然想起这个事儿,当初策划对缅甸用兵,意图打通大明在西面出海口的时候,只想着用李成梁,却忘记到了地方,还有诸多掣肘的事儿。

是的,这其实就是上层策划国策时,往往顾忌不到的地方。

在他们的思路里,下面自然是按照他们的思路来做事,但是却忽视了地方上往往有自己的诉求。

然后就是,好的政策到了地方执行的时候就走了样,好政策最后却变成恶政,不仅没有收到好效果,反而让局面变得更坏。

在军事层面,自然就是地方上存在三巨头,谁该管谁的问题,谁最后拍板。

无疑,正常情况下,云南巡抚王凝的权利是最大的。

别看他是巡抚,不是总督,按说不该管军事的。

但是大明的文官还就有这个尿性,试问地方上哪个巡抚不把军头管的服服帖帖的。

其实,这样的局面,也是朝廷乐见其成的事儿。

不过到了这里,魏广德更关注的还是军事计划的顺利实施,他本质上也不是个纯粹的文官,自然不会忽略文官压制武将的问题。

在他的眼里,他追求的是胜利,而不是谁的功劳大。

“这个......”

谭纶略微迟疑后才说道:“应该还是以王凝王巡抚的意见为主吧。”

“要是战事不利,责任又是谁的?”

魏广德直接追问道。

“自然是李成梁和沐昌祚。

他们一个右军都督,一个云南总兵官,若是战事不顺利,自然就是他们的责任。”

谭纶很自然的开口说道。

这就是当前大明官场的原则,权利最大的必然是文官,而一旦军事上失利,则板子是打在武将屁股上。

可以想见,真要到了那个时候,倒霉的不会是黔国公沐昌祚,而是左都督李成梁。

谁叫他没什么背景,可不就成了替罪羊。

可魏广德不是要找替罪羊的,是要实现自己设定的目的。

指挥权不在李成梁,自然就验不出李成梁的成色来。

把战事指挥权交给王凝,魏广德自然也是不乐意的。

于是,魏广德看向张居正,开口说道:“叔大兄,你看,王巡抚适合做这事儿吗?”

当初魏广德是要把他搬走,不过后来张居正出面保人,所以才他人继续留在云南,等待机会再把人调走。

一拖就拖到现在,战事将起。

这个时候临阵换将自然也是不妥,但是云南为官之首的王凝接手指挥权,当然也是不合适的。

张居正知道魏广德的意思,思索片刻才说道:“王凝只是巡抚,不该插手军事的。

内阁和兵部联合下文,提醒他恪尽职守,主要带领兵备道保证大军粮草辎重就好,其他的就不要插手了。”

魏广德闻言,满意的点头笑道:“善贷也认为正该如此。

李成梁和沐昌祚都是有沙场悍将,对付缅军不说手到擒来,但也是绰绰有余。

以李成梁为正,主攻,沐昌祚为副将,保证边境安全和运输大军粮草,子理兄意下如何?”

魏广德是直接推李成梁上台,主持这一次对缅甸的军事行动。

打赢了,让他封侯拜相,打输了,李家就在大明将门彻底除名。

谭纶听完魏广德的话算是明白了,这是他又要力推一个军方主将出来。

之前魏广德推出来的是马芳,因为有嘉靖皇帝的夸赞,所以马芳在边镇的地位得以稳固和提高。

之后就是俞大猷,再然后是戚继光。

这两人,谭纶其实也都算是熟悉。

毕竟在江浙剿倭的时候,谭纶是和他们打过交道的,特别是戚继光,常年在浙江剿倭,他们二人的联系几位紧密,戚继光实际上大部分时间都还是他的部将。

也是因为熟悉,才更加看重,到了京城以后,戚继光找到他诉说他在京城的难处,谭纶二话不说就把人带到魏广德面前。

现在想想,马芳已经是在大同养老,年岁大了,岁月不饶人。

而俞大猷呢?

虽然还能蹦跶几年,但架不住年龄也到了。

很多人或许喜欢霍去病,因为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战神。

17岁就被汉武帝任命为骠姚校尉北击匈奴,霍去病率领800铁骑,在漠南直驱百余里,斩杀匈奴2000多人,被封为冠军侯。

19岁时,霍去病任骠骑将军,再次征讨浑邪王、休屠王两个部落,一共杀敌4万余人,从此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

公元前119年,霍去病22岁,再一次率军北进2000多里,歼灭匈奴左贤王部7万多人,一路踏平匈奴圣地狼居胥山,并在狼居胥山举行祭天封礼,从此匈奴逃亡漠北,而漠南再无王庭。

给人的印象就是,好像武将越年轻越好,因为这样的人有冲劲,敢打敢拼。

但实际上,朝廷选择将领,正常情况下是绝对不会看这个的。

选将,一般都是选择中年将领为主,这样的人有经验,一般不会轻易冒进。

不管是马芳还是俞大猷,亦或者戚继光、李成梁,都是人到中年才开始真正的发迹。

因为之前的战争经历已经成为经验,让他们可以从容应对不同的战局,做到游刃有余。

好吧,扯远了。

相对于马芳和俞大猷,戚继光和李成梁是显得更加年轻一些。

其实真说起来,俞大猷比马芳还大十岁。

不过常年在北疆征战,幼年受苦,马芳身体机能下降更多,所以两人在一起显的差不多。

不管是俞大猷还是马芳,勉强还能再次征战,但剩余时间也是不多了。

大明朝是到了打造新的南北战神的时候了。

明显,魏广德是有意把戚继光留在北方,李成梁则去南面,谭纶自然也不会阻止。

大明地域辽阔,南北差异巨大。

虽然威胁主要集中在北方,但是别忘了,李成梁是土生土长的的辽东人,即便去了南方,对这边也不会陌生。

如果需要,是随时可以调回来的。

谭纶的猜测,其实也是魏广德所想。

而魏广德之所以选择让李成梁去南方,主要也是因为李成梁的儿子够多,丢两个上山,丢两个下海,反正现在大明对外扩张,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

将门虎子,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其实也是有道理的。

虽然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但是将门出来的孩子,大多带着傲气,有股不服输的劲头,是最适合军旅的。

再有家族的言传身教,可比其他人上手快。

魏广德不要李成梁到北面,就是怕没了努尔哈赤,出现其他什么哈赤,所以早早把人换到南方。

不过他不知道的是,努尔哈赤这个时候在辽东活的还很好,根本就没有被明军说杀,他的祖父和父亲也还建在,这个时候都效忠大明。

至少现在,努尔哈赤并没有要反对大明的想法。

因为他的家族,很多地方都仰仗大明。

魏广德的提议,张居正也不反对,他看出来了,魏广德拿缅甸试刀,要看看这个前辽东总兵官的成色,是否能够放手使用。

张居正和魏广德太相似了,都是军户出身,自然对武将没有太多成见。

只要能打仗,能保境安民,他就愿意使用。

可不像其他文官,面对武将都是鼻孔看人。

“对了,戚继美不是贵州总兵官吗?兵部也可以下文,让他去缅甸战场试试。”

魏广德又提议道。

戚家是军户人家,后世人只知道有个戚继光,但其实他还有个兄弟叫戚继美,沾了戚继光的光,做到贵州总兵官。

这,或许也是戚继光最终没能封侯的原因,功劳分摊在家族,享受了他的荫泽。

都是左都督,已经升无可升,可不就只能惠及家人。

爵位,可不是那么随便给的。

上面没人帮着说话,基本上就别想获得。

魏广德提出用戚继美,也是想看看戚家兄弟是不是都有本事。

以往光芒都被戚继光哪去了,看看他兄弟是个什么成色。

“好。”

谭纶无所谓,调个将官而已。

“就这样吧,我能想到的就这些,叔大兄看看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魏广德再想想,觉得没什么需要补充了,于是看向张居正,询问道。

“我没什么需要强调的,其他都看兵部筹划吧。”

张居正开口道。

“那我就先会衙门,到时候公文草拟后就送内阁来。”

谭纶当即告辞,出了内阁。

谭纶刚离开,魏广德也起身告辞。

“大人,户部王尚书到了。”

就在他出门的时候,就看见门口站着户部王国光。

魏广德冲他拱拱手,王国光也立即还礼。

王国光是张居正叫来的,自然是安排月港加税事宜。

主意虽然是魏广德出的,可他并不想过多搅合在这里面,所以也没有留步,直接回自己值房办公去了。

不过魏广德不知道,他离开后,王国光知道内阁打算在月港加税,还是按商品价值加收三成税,登时眉头就皱起。

“怎么,汝观,难道此事很难做吗?”

看到王国光的反应,张居正开口问道。

“叔大,你怕是不知道月港赋税分配的比率,若真按此加税,能不能收到暂且不说,但就户部,可没增加多少进项。

大头,可都进了宫里。”

王国光其实听到加税,心里就已经算到会增加多少。

可他蛋疼啊,因为银子不能流进户部。

“叔大,我看是不是和冯公公那里商量下,改动一下分银子的份子。”

王国光建议道。

“当初宫里拿一半,户部和地方分另一半,是善贷为了避免月港开海不会半途夭折才定下的。

早些年每年不过收税几万两,如果那时候提出来,或许可行。

可按照现在的税额,怕是宫里不会答应。”

张居正略感头疼,不过随即又说道:“虽然大笔税银不会流入户部,但是相应的,内廷有了这么一大笔银子的进项,今年户部拨给内廷的银子就可以减少一些。

多的不说,三、五十万两总是可以的。

一进一出,算起来户部收益还是会超过百万两银子。”

张居正则是解释道。

“话是这么说.....”

谁都不会嫌银子多,张居正的话有道理,但是王国光还是想再争取下。

不过,张居正没有给他机会,而是打断他的话道:“我就给你交给底,当初善贷这么划分份子,其实就是因此。

当时我们内阁几人都是认可的,宫里除开进项,缺口都是户部来补。

只要内廷的银子多了,户部需要拿银子补的窟窿也就小了。”

张居正这么说,也是明白的告诉王国光,想要调整月港分税银份子是不可能的,叫他死了这条心。

“那,也只好如此。”

话说到这份上,他也无话可说。

西陆书屋推荐阅读:大唐繁荣系统时空战纪三国:朕乃大汉忠良董太师慈悲大陆战记皇室店小二二十四卫谁懂啊,绝美老婆求我快纳妾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虚构三国三国:无敌的我,却苟成了文官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天下第一小乞丐扩军十万,直取三州崛起之第三帝国我姐大将军,我每周刷新超能力唐逗南明义军穿越:我们去清朝打圣战重生范进,我要做状元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抗战之大国崛起穿越大唐之强兵变乱匪盛唐风云记重生之毒女很惹火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少年战歌三国平凡人生成亲后,我的乌托邦藏不住了重生武大郎:最强帝王系统强弓劲弩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安西兵日记明末:无限军火,谁给我披上皇袍持秦明末平倭录割鹿记南宋特种兵庆帝元年明末之木匠天子三国:我为黄巾续命穿越错了怎么办无敌天下汉末无衣大明天雄军大清:第一廉官穿宋大忽悠无尽世界无尽征程南宋出圈记明海风云
西陆书屋搜藏榜:大唐黑科技圣主刘禅明扬天下网游之修罗剑神拽妃:王爷别太狠重生刘协:我开着坦克匡扶汉室三国最强军神唐梦千变抗日之肥胆英雄红楼琏二爷黑二代的中世纪生活丝路长河异界争霸:我能召唤神将玄奇三国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特种妖孽兵王全寝一起穿越,建设社会主义之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穿越贞观之大唐第一赌神烽火从壮士出川开始明匠冒牌皇后:我的皇上我做主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宋异姓王锦绣阖欢朕的皇后有点闲刘备长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逍遥暴君重生之嫡女风流重生商纣王大唐:我是穿越者,建座城怎么了活在大唐吃软饭大唐开局从了武则天流华录大明:下山退婚,你让我治国?抗战之大国崛起寒门贵公子大明:开局救下袁崇焕,朱由检彻底杀疯了女帝背后的抄家王守望军魂朕都紫金山封禅了,系统才来紫凰天下重生宋徽宗,带领大宋走向巅峰后汉英雄志只想当山贼的我怎么一统天下了穿书红楼梦后,我拯救了贾府巅峰大太监
西陆书屋最新小说: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戏说嬴政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穿越梁山成霸业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宋终:一拳镇关西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秦始皇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我的女皇老婆我这等人,也能称帝古今名人记一统大宋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清末:拥有具现系统争霸全世界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探索未知:科学与神秘的交界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情牵盛世恋歌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史记白话文版秦朝历险记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