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陆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袁炜现在真的是春风得意之时,去年才由翰林院、詹事府迁入礼部,掌院事不过一月就被令留部,才在礼部呆了一个月的袁炜就又改迁吏部。

他在入阁道路上的速度可以说创造了历史,再也找不到比他升迁速度还快的官员了,而且其官途是标准的翰林入阁路径,由不得别人不想入非非。

这个旨意的下达,最失意的人其实还是高拱。

显然,他的动作比袁炜慢了一步。

在官职的升迁上,一步慢则步步慢,这一次的失利其实已经注定他落后袁炜许多。

当晚,魏广德就从酒醉的高拱口中听到了少许抱怨,怨嘉靖帝不理朝政之知道醉心修道,也怨自己少花了心思在青词上,少作出几篇青词佳作博皇帝高兴。

想想也是,袁炜之前一直在翰林院里读书研究学问,从翰林院编修一直升到翰林院学士。

数年前,嘉靖皇帝曾有意让袁炜到南京礼部任侍郎,执掌南京翰林院,袁炜上疏请辞,愿以原官供俸,明世宗大喜,立刻提拔袁炜为侍读学士。

这些年,袁炜把精力用在青词上,屡屡进献青词佳作博得皇帝好感,而到这一刻作用终于显现。

不过,高拱也只沉沦了一晚,到了第二天,魏广德看到的还是之前的高拱,依旧精神饱满的投入到礼部的政务中。

魏广德知道,这是高拱重新把目标放到接替吴山身上了,弹劾奏疏的留中让吴山只能长期呆在家中避嫌,他的去职已经进入倒计时。

这个时候,如果把礼部打理好,高拱觉得自己还是有机会的。

至于本部左侍郎,已经年迈的康太和怕是不会比周延的身子好多少,也上过请辞奏疏,想来嘉靖皇帝应该不会把礼部尚书之外让给他。

所以,现在高拱的竞争对手就只剩下严讷和李春芳,但是考虑到李春芳刚接管翰林院月余,似乎机会也不大,所以就只剩下严讷这一个对手。

此时,都察院左都御史周延病重的消息早已在朝野传开,魏广德也敏锐的感觉到,许多外省官员对此似乎都有些幸灾乐祸的模样。

明朝中央权力最重的七个衙门,六部和都察院,一下子可能要去职两位,还都是江西人。

这种感觉,还多亏了魏广德上辈子就不是江西的,只是这辈子穿到一个江西人身上,才能隐约感觉到这点变化。

果然,不知是否得到暗示,礼部左侍郎康太和很快就上疏请辞,而这份请辞很快被嘉靖皇帝批示,“升礼部左侍郎康太和为南京工部尚书。”

康太和去南京,自然不是因为要升迁而去南京转一圈,提升品级用,而是真正去南京养老。

让魏广德大跌眼镜的是,在康太和接旨准备赴任南京之时,吏部尚书吴鹏上奏,言礼部左侍郎缺,请推补。

和上次嘉靖皇帝直接颁旨袁炜一样,嘉靖皇帝批示很简短,“不必会推,严讷升本部左侍郎。”

高拱原地踏步,而后由翰林院迁出的两位直接起飞转为礼部和吏部左侍郎,在许多人眼中,高拱的仕途似乎有些不妙了。

这短短的数日里,西苑不断发出涉及当朝三品大员的任免旨意,在魏广德看来殊不正常。

以前类似官职,大多是吏部组织会推后,请嘉靖皇帝御笔钦点,而这几次都是乾纲独断,似乎皇帝早已有所准备。

不知道别人怎么看,魏广德是这么考虑的,而且在和张居正聊天时,魏广德也注意到张居正对此态度和魏广德相差仿佛。

“礼部和礼部左侍郎的任命,陛下都没有咨询过内阁意见。”

张居正对魏广德说道:“至少我老师得到陛下旨意的时候也很吃惊,严阁老也是如此。”

此时,殷士谵在隔壁书房里给裕王上课,魏广德就和张居正在一边说起朝中之事,话题自然从高拱身上转移到这次官员任免中。

“陛下是否有打算,改组六部和都察院?或许他那里已经有了定计。”

魏广德抛出自己的想法,也想看看徐阁老和张居正他们是否有此判断。

“吴尚书肯定是留不住了,都察院周御史的位置,还有工部欧阳尚书那里,看起来确实是这样。”

张居正直接把已经知道的,确实无力继续胜任尚书级别的官员名字说了出来。

“不过工部尚书的人选,应该还是召回雷礼雷大人主持,在京城和去昌平主持帝陵工程其实差别不大的。”

张居正侃侃而谈,只是听到魏广德耳中,就不知道这些到底是张居正想到的还是他老师徐阶的看法,不过这些不重要,因为张居正也这么判断就对了,至少说明不是他一个人才有此感觉。

“那礼部尚书和都察院左都御史之位,叔大兄认为谁最可能出任?”

魏广德顺杆子就发问道。

张居正撇撇嘴,随即嘴角挂出笑容道:“应该还是那四位最有可能,袁炜、郭朴、严讷和李春芳,呵呵”

“哈哈.”

魏广德也是跟着大笑,收起笑容后就叹道:“高肃卿怕是要失望了,叔大兄才思敏捷,不妨也在青词一道上多用点功,或许关键时有大用。”

张居正乐呵呵的,他听出魏广德在调侃。

袁炜改吏部的消息传出后,京城官场中人都意识到袁炜入阁只是早晚的事儿,外界由此开始对他有个新的称号“青词宰相”。

相应的,当初翰林院里所谓青词做的好的所谓“四大才子”之名也开始扩散,之前这只是在翰林院里那些研究经史子集的人私下里的调侃,现在算是出圈了,闹得整个京城官场都知道了他们四个青词写得好。

袁炜入阁曙光已现,那其他三人自然也不会太远。

“青词,小道尔。”

张居正却是摇摇头,“我老师倒是说过,他们那会儿要想升迁就得把心用到这青词上,到了我们这一代还是算了。”

说道这里,张居正不经意间向王府内院瞥了一眼才道:‘府里这位爷可对这些不感兴趣,要真靠着青词上位,等到了这位爷手里,怕也没好果子吃。’

魏广德深以为然的点点头,别说这些或许是将来的青词宰相,魏广德倒是很担心嘉靖皇帝现在宠幸的那帮子方士,到了新皇帝手里还能不能讨到好。

去年,曾经深得嘉靖皇帝宠信的方士,神霄紫府阐范保国弘烈宣教振法通真忠孝秉一真人陶仲文仙逝,嘉靖皇帝甚为痛心,专门下旨葬祭按邵元节之礼,特谥“荣康惠肃”。

那几天,嘉靖皇帝很伤心,而府里的裕王殿下却很是高兴,连续几日在王府设宴。

虽然没说原因,就是让王府属官来喝酒,可魏广德也知道,这就是因为裕王听到陶仲文死了的原因。

陶仲文的“二龙不相见”箴言,不管真假,反正就是让嘉靖父子二十年不曾相见,裕王对陶仲文能不恨之入骨才怪了。

不过今日,魏广德和张居正聊朝堂聊青词,自然也是有目的的。

“听说吏科都给事中梁梦龙和徐阁老关系亲近?”

魏广德忽然一转话题问道。

听到魏广德的话,张居正立时集中精力起来,点点头,“他也是老师的门生。”

“听说这次陛下在批红里痛斥科道言官持禄养身。”

“嗯,听说是有这事儿。”

“徐阁老就没考虑,让梁大任也跟着动一动,弹劾弹劾?”

魏广德和张居正一问一答,不断小声嘀咕着。

之前和张居正说起皇帝似有调整六部堂官的意思,其实也是魏广德的一个试探,一是看自己的判断是否和旁人一致,二才是今日的目的。

现今,会挡住裕王府一系和徐阁老一系的阻碍只剩下严家一系,而在六部中话语权最重的部门吏部,因为吴鹏的原因几乎成了严世番的一言堂。

利用吏部的权利,严家在京城内外很是拉拢不少人为他们马首是瞻。

现下嘉靖皇帝既然有意调整六部,魏广德觉得似乎应该把严家在吏部的力量消灭掉。

不过该怎么动手,他有些犹豫。

不过在看到有人针对礼部尚书使用的是礼科的弹劾奏疏,魏广德自然就想到了吏科,由此也知道了吏科都给事中梁梦龙和徐阁老的关系。

“吴尚书,哪年没有几份弹劾的奏疏,可人家官职还是纹丝不动。”

张居正听出魏广德话里的意思,有点想要浑水摸鱼的味道,还是照抄扳倒吴山的计策,想要让吏科弹劾吏部尚书。

不过吴鹏和吴山不同,吴山一年到头都不一定有人弹劾,实在是他为人使然,找不到理由说他的不是。

可吴鹏不是,年年被弹劾,年年稳如泰山,大有官场不倒翁之像。

“今时不同往日。”

魏广德笑道:“一会儿隔壁授课完毕,不妨请裕王和殷大人也说说,若是可行,晚点我们一起去徐阁老府上拜访。”

张居正点点头,他这会儿也回过味来,明白先前魏广德的试探之意。

昨晚他才和老师徐阶聊起过此事,徐阶对于接下来朝廷人事变动也有自己的判断,只是却没往吏部尚书这一职位上考虑。

实际上,若是一年里,吴鹏不被弹劾几次,他自己怕都不会习惯。

徐阶也习惯了他稳如老狗的模样,所以真没考虑到他这里。

可现在,魏广德忽然提到吴鹏,张居正也就要认真想想了。

一是他知道,之前魏广德所说嘉靖皇帝斥责科道之事为真,这几天不少御史、给事中都有上书弹劾,反正是看谁不顺眼就弹谁,不能被皇帝说成自己在养身。

在这股风潮下,吏科弹劾吏部尚书,也说得通,而且弹劾吴鹏都不需要搜集什么证据,把往日的弹劾奏疏翻出来修改下就可以,直接以“公道久壅,贤否倒植”来弹劾吴鹏执掌下的吏部。

“公道久壅,贤否倒植”的评价,也是现今大部分官员对吏部的统一看法,所以次次弹劾奏疏都以此为重点进行攻讦。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张居正还在思考,魏广德这个时候说这话,是否有宫里传话的意思在里面。

魏广德和嘉靖皇帝身边的太监有联系,张居正是很清楚的,而他们传达一些皇帝不好公开指示的意思,往往就会通过魏广德这样的人来进行。

张居正吃不准,这主意到底是魏广德想出来的还是宫里有意为之。

不过一番盘算后,张居正忽然觉得,似乎弹劾一下吴鹏也未尝不可。

这时候弹劾,谁也说不出一个不是来。

大家都在弹劾人,科道言官这个时候不弹劾就是持禄养身,就是尸位素餐。

至于弹劾后的结果,成功了扬名立万,失败了朝吴鹏拱拱手就结了,这时候吴鹏还敢寻思报复吗?

大家的弹劾,不过是都在走过场,做给嘉靖皇帝看看而已,何必当真。

何况,就算当真又如何,科道在朝廷里属于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存在,若是吏部真要打击报复,不怕整个科道联合弹劾,那才真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言官弹人是天职,要是因为被弹劾就遭到报复,那他们将来谁都会倒霉,干的就是得罪人的差事。

民间那套“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说辞是行不通的,愚民说法而已。

看似是在保护自己,殊不知正是因此才会被人剥削压榨。

你不管别人事,别人何必管你事,最后结果就是大家都被权贵欺压。

今日若是有言官被报复,那自己以前弹劾的人也群起报复,所有言官怕是都要跟着倒霉。

大家都是读书人,都是懂道理,所以才在这个问题上更加抱团。

只要一次退让,那么接下来就会有无数次的退让,直到退无可退。

魏广德也算言官中的一员,至少在没有交卸都察院御史职务前他还是。

只不过他现在领了裕王府的实差,就不用考虑嘉靖皇帝对科道的指责,但是他对那些同僚的感受是深有体会的。

约摸半个时辰后,殷士谵的课讲完,裕王不情不愿被魏广德请进屋子,自然就是商量此事。

一开始,裕王对于弹劾吴鹏并没有什么感觉,现在景王已经走了,他身上的压力也没那么强烈。

不过殷士谵却很是感兴趣,反复盘算后觉得还真可以一试,至少没有坏处。

裕王想着自己内院的事儿,无精打采坐了一会儿,道:“既然无碍,那就去做吧,这事善贷和叔大去徐阁老府上走走.”

(本章完)

西陆书屋推荐阅读:大唐繁荣系统时空战纪三国:朕乃大汉忠良董太师皇室店小二二十四卫谁懂啊,绝美老婆求我快纳妾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虚构三国三国:无敌的我,却苟成了文官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天下第一小乞丐扩军十万,直取三州崛起之第三帝国我姐大将军,我每周刷新超能力南明义军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抗战之大国崛起穿越大唐之强兵变乱匪盛唐风云记三国:我收买人心,刘备直呼内行楚汉战争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少年战歌三国平凡人生成亲后,我的乌托邦藏不住了重生武大郎:最强帝王系统强弓劲弩明末:无限军火,谁给我披上皇袍持秦明末平倭录割鹿记南宋特种兵庆帝元年三国:我为黄巾续命无敌天下汉末无衣大明天雄军大清:第一廉官无尽世界无尽征程南宋出圈记明海风云汉室风云录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遗梦南国三国:开局岳飞重生成马谡世子请叛逆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
西陆书屋搜藏榜:大唐黑科技圣主刘禅明扬天下网游之修罗剑神拽妃:王爷别太狠重生刘协:我开着坦克匡扶汉室三国最强军神唐梦千变抗日之肥胆英雄红楼琏二爷黑二代的中世纪生活丝路长河异界争霸:我能召唤神将玄奇三国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特种妖孽兵王全寝一起穿越,建设社会主义之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穿越贞观之大唐第一赌神烽火从壮士出川开始明匠冒牌皇后:我的皇上我做主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宋异姓王锦绣阖欢朕的皇后有点闲刘备长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逍遥暴君重生之嫡女风流重生商纣王大唐:我是穿越者,建座城怎么了活在大唐吃软饭大唐开局从了武则天流华录大明:下山退婚,你让我治国?抗战之大国崛起寒门贵公子大明:开局救下袁崇焕,朱由检彻底杀疯了女帝背后的抄家王守望军魂朕都紫金山封禅了,系统才来紫凰天下重生宋徽宗,带领大宋走向巅峰后汉英雄志只想当山贼的我怎么一统天下了穿书红楼梦后,我拯救了贾府巅峰大太监
西陆书屋最新小说: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戏说嬴政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穿越梁山成霸业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宋终:一拳镇关西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秦始皇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我的女皇老婆我这等人,也能称帝古今名人记一统大宋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清末:拥有具现系统争霸全世界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探索未知:科学与神秘的交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