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海部刚刚感叹完,一箭矢飞过,竟然隔着大军硬生生射了过来,郑海部瞬间被射下将台。
此时耿凌忠部队也杀了过来,一人递给耿凌忠一匹马,耿凌忠继续独自冲锋。
此时的郑海部也知道可能拦不住他了,于是继续向后撤退!
阵前的朱子延此时也听闻了郑海部那边遭到耿凌忠的强袭。
朱子延想去救郑海部,但是耿修成武艺并不在自己之下,朱子延只能稍稍占一点优势。
见到朱子延想走,耿修成是拼了命的去阻拦,无奈朱子延只能继续与其交战。
此时郑海部的情况就不容乐观了,大军疯狂阻拦着耿凌忠,若不是郑海部平时训练有素,大军不要命的围杀耿凌忠,此时耿凌忠早就杀到了郑海部面前。
此时的耿凌忠也不好受,郑海部的大军比自己想象中强大的多,耿凌忠的每一次冲锋都感到深深的压力。
不过这也无法阻拦耿凌忠,不一会就杀出重围,几下跳到了将台,鹰视众军。
耿凌忠的实力相当令人敬佩,没一会就锁定了郑海部的位置,拿出特制的箭矢对准郑海部,瞄准而出!
这一箭,声势巨大,郑海部很快就发现了,不过此箭速度太快,郑海部也是堪堪躲过。
好在距离太远,此箭虽至,却只刺破了郑海部一层脸颊。
躲过此箭之后,郑海部再度拉开距离,而将台也被士兵们摧毁,战斗彻底乱成一团。
此战持续到深夜,双方损失巨大,好在王元霸率先被王承思击溃。
王元霸被击退后,王梁和王承思立刻支援这边战场,耿凌忠也有些不敌,无奈退回湖州。
郑海部此时军队尚多,第二日猛攻素州,王元霸昨天与王承思交战,损失颇大,也难敌郑海部。
三日之后,素州便被攻克,王元霸也被朱子延和王梁联手斩杀。
徐向营则逃往了湖州,投奔耿凌忠。
此战之后,郑海部虽然拿下了素州,可是身体却愈发不对劲。
找来医生查看,才发现居然中了剧毒,此时在治已无回天之希望。
郑海部赶忙立遗嘱送回楚国,命长子郑洺逊继位。
此时的郑海部知道自己将死,站在素州城墙之上,眺望着楚国的方向。
郑海部没有想到耿凌忠这样的盖世武将居然用如此卑鄙的手段,在弓箭之上荼毒,不过仔细想想,耿凌忠也没什么忠义好言。
毕竟耿凌忠一直在做着悖逆之事,却武艺超群。
感受着城墙上吹来的微风,郑海部回顾着一生,跟随韩淮乐,被发现才能,后来和赵集均一起被韩淮乐重用。
不过郑海部一直很讨厌赵集均,因为他总是会将自己的亲戚和贪污受贿的人放入军队之中,他不过是个钻到钱眼里的人罢了。
想想自己每一场战役,多数都跟随着韩淮乐,唯有燕州那一战,算是自己真正指挥过的战斗。
可惜,面对敌将清存一和李魁成等人,自己并没有能成功阻挡。
说起来,没有一场真正的战斗呢.....
郑海部嘴角带着一丝自嘲,闭上了眼睛,就这样一直站在了素州的城墙上,再也没有睁开双眼。
郑海部一死,韩地的齐军顿时乱作一团,王承思作为郑海部指定的韩地总兵,立刻负起责任。
王承思召集了所有的将领开会,商讨韩地接下来的防御措施,还有怎样为郑海部将军报仇。
商讨完之后,王承思叫来了王元霸之前俘虏来的军妓,这些军妓各个都是长相姣好,身材妩媚之人。
大家再次其乐融融,畅谈天下!直到一个将领突然睁大双眼的口吐白沫,此刻全部将领都震惊了!
坐在王承思身旁的王梁也是惊讶的站起身来,刚想说什么,也口吐白沫的坐下。
一代猛将王梁竟然再次莫名其妙的被毒杀,此时的大殿呈现三种状态,一种口吐白沫四肢抽搐,一种惊慌失措害怕下一个口吐白沫的就是自己,还有一种淡然自若,还在高兴吃喝谈论。
仿佛丝毫没有看见这些口吐白沫倒下之人,这个小小的大殿,一瞬间呈现出了三个世界。
此时有人想要逃走,但是门口的士兵就会将其杀死。
“好了,在座的各位,便是我王承思留下来的自己人。”
“不用惊慌,好好坐下。”
王承思微微一笑。
安稳住人心之后,王承思继续说道:“天下需有能者治之,希望你们都能明白这一点。”
“而朱将军便是第一个明白这个事情的人,所以我现在封他为韩国大将军。”
王承思说道。
“末将拜见韩王!”
此时就有不少将领出来说道。
有些犹豫不决的,当场就被弓箭手射杀,剩下的更是不敢马虎。
好好的一场宴会,弄得没有几个人是站着的。
见到大家也都臣服,随后王承思继续说道:“今天有很多将军都回不去了,你们的当务之急,就是稳住他们的手下。”
“尤其是,该杀便杀!”
王承思缓缓说道。
在王承思和朱子延的兵变下,郑海部辛辛苦苦攻打的韩地变成了王承思的韩地。
齐地此时也发动了大规模叛乱,除了齐州之外,全部不在郑洺逊的掌控中了。
先说齐地关州,郑海部二儿子郑洺晴发动叛乱,不服于传位给郑洺逊。
关州总兵陈孜帮助了郑洺晴,所以关州直接与齐州变成了敌视状态。
齐地的留山总兵于操,也不太听从郑洺逊的指挥,在留山一带大肆劫掠。
鲁地更是出了个鲁王张纯,霸占鲁地,公开叫板郑洺逊。
可以说郑洺逊这才刚刚坐上齐王之位,四地便叛乱四起,唯有自己刚刚整理好的齐州还未失控。
面对如此颠覆的局面,郑洺逊也只能缓图发展,四方的压力袭来,郑洺逊便明白,若是不能将父亲留下的兵书学的通透,自己必然会死于乱军之中。
郑洺逊随后发愤图强,将齐地治理的非常安定,许多留山被劫掠的百姓纷纷前来投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