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元年十二月三十,这个混乱的一年的最后一天,大汉各地都在准备着过岁旦。
春节只是近代才开始的叫法,主要是为了区分公历的元旦,春节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幽州百姓在刘虞的治理下过的一直都不错,公孙瓒和刘虞之间的交锋大都在野外进行,也并没有伤到太多无辜百姓,也就是渔阳的百姓经历了公孙瓒攻城和姚杰灭公孙瓒,多少收到了点损失,姚杰拿下幽州后,也没有大肆剥削百姓,反而大规模开始改革,其中也包括了税收,一些不合理的杂税自然都废除了,但是该交的税自然也不能少,这样下来,百姓的压力反而更加小了,日子也比以前好过多了,姚杰在短时间内便逐渐收获了幽州的民心。
物质生活好了,那庆祝岁旦自然不能少了,各地都一副喜气洋洋的景象。
昌图县,这里是原高句丽疆域,现在的大汉北新郡的一座县城。
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高句丽百姓自然也是准备庆祝岁旦的,但是由于刚刚经历了灭国的灾难,加上对大汉的认同感也远不如汉人百姓,所以这里的规模就小多了。
昌图县衙,新任的昌图县令于成坐在书房,听着外面的喧闹,心神也一阵恍惚,他原本只是一介寒门,机缘巧合之下读了一些书,但是在这个科举制尚没有出现的情况下,大汉选拔官员全靠举孝廉,于成这个寒门子弟自然没有这个关系可以动用,后来听说当时的右北平太守姚杰发布招贤令,只看能力,不看家世,于成便抱着侥幸的心思去了右北平的治所土垠。
他的能力还算可以,因此便被负责考核的官员留了下来,作为姚杰的人才储备,但是姚杰既然决定将来要用这些人,自然不可能直接任用他们,一番培训自然是免不了的。
姚杰不求这些人之中出现什么大才,只求他们能做好一个普通地方官即可,这样的要求自然不是特别高,只要能力和品德过关,自然可以达到标准,于成自然也接受了身为右北平郡丞和长史的荀攸和荀彧对他们的培训,对于如何治理地方也算是有了一些心得,至少比起后来那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腐儒要好多了。
姚杰也知道现在条件有限,整个大汉数千万人口里面有文化的人真心不多,不可能像后世那样定高标准,只要能凑合的都拉上去了,等以后再想办法慢慢提高官员素质。
能够被派来治理高句丽这些新增领土的人自然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于成的成绩也是名列前茅,但是今夜明显有点不对,于成总觉得气氛有些压抑。
“明公,大事不妙,有大批暴徒趁着除夕,拿着武器上街攻击衙役和士兵,他们人数太多了,一些巡捕竟然也加入了其中,正向着县衙攻来,兄弟们快挡不住了!”昌图县尉和巡捕房的总长推门而入,顾不上礼仪,对着台前的于成急道。
他们都是汉人,为了治理高句丽,各地巡捕房倒是招了一些高句丽人,衙役中也大多数都是高句丽人,现在那些人也都加入了暴徒的行列,在城内不断制造混乱,许多高句丽百姓都遭受了无妄之灾。
幸好关羽为了掌控各地,在高句丽各县都派了燕军驻守,昌图县内有五百名燕军正规军,加上数百名没有叛变的巡捕和衙役,暂时顶住了暴徒的冲击,但是这些暴徒实在太多了,随着事态越发的严重,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暴徒的行列,数千名暴徒不断的冲击县衙,外面的士兵也逐渐不支。
毕竟是冷兵器时代,人海战术是非常有效的,如果是近代的话,几挺机枪就能让士兵轻易击败数十倍以上的暴徒,但是想让拿着冷兵器的士兵以一敌十无疑是太夸张了,大家都是肉做的,燕军士兵被刀砍到也是会死的。
“明公,情势危急,不能再犹豫了,燕王殿下早就有令再先,一旦出现突发情况导致局势糜烂,如果我们处理不了,可先撤出城,等待朝廷大军再做定夺,如今看来,燕王殿下可能早就料到会发生这种情况了!”县尉张辉见于成还在犹豫,急忙道。
“好吧,我等立刻撤出城,这些暴徒明显是受人指使,否则不可能如此有规律的出现,等我们燕国大军开来,这些人都要付出代价!”于成恨恨地道,虽然有姚杰的命令可以让他免除罪责,但是这必将成为他执政生涯中的一个污点,第一次当县令就发生叛乱,还被人撵出城,肯定会影响到他的前途。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了柳河县,柳河县的县令等人同样撤出了柳河县,而没有选择用人数稀少的士兵去和暴徒死拼。
次日,昌图和柳河两县正式宣告沦陷,暴徒们重新升起了高句丽的旗帜,号召高句丽各地的志士联合起来反抗暴燕的暴政。
丸都山城,关羽听着属下的汇报,冷哼了一声,对于暴徒们的行动,羽林卫自然不可能毫无察觉,只是姚杰下令为了将这些别有用心的人引出来,暂时先按兵不动,昌图和柳河也是姚杰送出去的鱼饵,有这两面旗帜在,相信会有无数高句丽的仁人志士从各地涌向心目中的圣地,然后被姚杰调集大军一网打尽。
这些暴徒们在刚刚发起行动时,为了制造混乱,大规模劫掠和杀害百姓,导致无数高句丽百姓变得一无所有,只能无奈的加入暴徒,一同劫掠,也间接性的让这些原本的“高句丽义士”失去了两地的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