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莲和曲嬷嬷见状,立刻跟了上去。他们三人一起向回走。
“嬷嬷,回去后,你要和我好好说一下,都需要准备些什么,毕竟皇家的婚礼与一般百姓之家有所不同。”
灵萱对曲嬷嬷说道。
“好。”
曲嬷嬷虽然不知道灵萱为什么突然这么问,但还是答应了。
前几天,灵萱一直在炼药,曲嬷嬷并没有打听她在做什么。现在,她对灵萱为何要准备婚礼感到好奇。
回去之后灵萱将自己这些日子制作的药丸都收了起来,机会难得她制作了些平常风寒用的,发热用的,腹泻用的,更是制作了些普通的解毒丸。
最后又特意做了些人参养荣丸,这是一种温补气血的药丸。
零零总总的,这些日子利用研制的名头她制作了不少。
又特意专门挑了些出来,分别装进了三个不同的盒子里。
“曲嬷嬷,你将这个悄悄地交给禄公公,告诉他用法在盒子里的纸条上。这个呢,你寻机会交给云婷姑姑,用法也是在盒子里的纸条上。”
却将另一个稍大些盒子,单独放在了一边,并没有交代下去。
御书房的门被轻轻地从外面推开,禄公公脚步很轻的走了进来。
“陛下,尚修撰在宫外候旨,请求觐见。”
皇帝从奏折中抬起头来,心中有些疑惑,嘴上却没有问出来,迟疑了一会,
“宣吧。”
门外太监的诵唱传了进来,
“宣尚修撰觐见。”
尚敬斯整理了下官服,这才迈步第一次进了皇帝的御书房,走到中间跪下叩拜,
“微臣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修撰请起。”
皇帝放下了笔,抬头向下看去,不愧为自己选中的状元,就是一表人才、风流倜傥,站在那里玉树临风,若不是自己的公主小,皇帝可是动了心了。
“尚大人不在衙中办事,寻朕有何事儿?”
尚敬斯向上拱手行了一礼,才开始回话,
“回陛下,当初棣郡王只拿走了为臣家中的粟、黍的种子,却落下了大豆、高粱、花生、玉米,这些更为主要的作物。臣上次回乡,特意绕路去了南山村,将那里的收获全部运回了京中。”
“等等,尚大人,你的意思是……”
“哦,”
自己说的不是很明白吗?
确实,
第一次在御书房请见陛下,独自奏对确实有些紧张了。
“回陛下,据臣所知,我家妹妹带着家中弟妹及下人所种的田地,之上的收获都比同村的其它田地要多上至少一倍。”
什么……,你不会在吹牛吧!
有一样能够有这效果,已经逆天了,难道你家样样都要逆天吗?
皇帝坐不住了,转出御书案大步来到尚敬斯面前,圆睁着眼瞪着尚敬斯。
好在尚敬斯也真不撒谎,虽有些紧张却不慌张。
许久,皇帝也确认了,这位年青的尚大人,是真的没有在撒谎。
“当真?”
尚敬斯很认真的做了番礼节叩拜的,才向上回禀,
“陛下,为臣微小末位之人,哪敢与陛下撒这弥天大谎,不想要全家的性命了不成。”
“来人,宣大司农。”
很快,在家中原本悠闲的大司农被紧急召进了宫中。
“微臣参见皇上,皇上万岁。”
“爱卿平身。”
皇帝先是叫了大司农起来,而后又让小太监给搬了个锦墩,
“大司农,现在有这么个事儿。”
大司农看了眼站在一旁的尚敬斯,这人他认识,是恩科的状元公,很有些才学。据说,上次自己鉴定的那种子,就是他家的。
收回目光,听皇帝说道,
“尚大人说他家中所有的作物,都要比别人家的要丰产得多。你是这方面的行家,现在朕委派你,随尚大人回家验收下他家的种子,明日早朝报与朕知。”
大司农一听,这又有自己的事儿了,还是这小子有关。
“是,微臣接旨。”
尚敬斯也是一起行礼,随在大司农的身后出了宫了。
“给大司农添麻烦了。”
大司农手捋额下三缕胡须,呵呵笑着点头,
“不麻烦,不麻烦,老夫正闲得难受呢。”
两人分别上了马车,尚敬斯打头领路,直接将大司农带到了他们兄妹之前买的那个院子。
“宁铁,叫门。”
宁铁听了吩咐上前叫门,明忠将门打开,
“老爷,您来了。”
“没什么事儿吧?”
“回老爷,没有事儿,挺安静的,奴才一天得巡个七八遍。”
“你再看几天,估计就会有结果了,你去忙吧,我去仓库看看。”
“老爷,请。”
敬斯回头请大司农进府,
“大人,粮食放在这边。”
边走,尚敬斯边与大司农说话,
“都是在秋季晾干了的,也没有脱壳,可以直接做种。”
“大人,请,我带大人过去。”
这里没有住人,只有明忠一人守在这里,只是为了这些粮食。
尚敬斯单独开辟出了几个房间,一间屋子放一样种子。
“大人,请,这里是玉米种子。”
“嗯,环境不错,很干燥。”
大司农迈步进了屋子,分别从不同的位置的麻袋里抓出些种子来,托在手里仔细察看着。
“你家的地是怎么种的,难道有别的不为人知的方法不成?”
大司农惊叹起来,
“这——,颗粒饱满,个头均匀,不说产量,便是单看这种子,也是一等一的良种。”
“你这里有多少玉米种子,种了多少田地的?”
“大人,给。”
尚敬斯拿出一张纸来,递了过去。
“大人,情况都在这上面写着,绝无假说。”
“如果属实,实是咱们东越国的福音啊,咱们东越国人强马壮的时候到了。”
“大人,这里都是玉米,下一个屋子里也是,您要不要也看看。”
“好,好。”
老头一个劲儿的说好,将手中的玉米放回了袋子里,转身出了屋子直接走下去推开屋子便走了进去。
“好,都是好种子啊,难得。”
这个好字,大司农这个小老头一直说到出了院子,坐上马车。
“不,我不能等到明天了,今天便要去回了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