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陆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转眼又过了十余日,宋境蜀口各地,已然入冬。

这两年里,蜀地百姓生活的艰辛甚于往日。尤其去年兴元府等地兵变,数千军兵以红巾队为名,大掠蜀口各地,他们在杀了一大批官吏泄愤的同时,也难免给本地桑梓带来沉重的损失,破坏不可胜计。

历经乱事之后之后的大宋利州路百姓们,一面要承担官员们压下来愈加繁忙的劳役,一面还要忙活着补种茶苗或粮食,修缮自己破损的家宅。幸运的是,利州路北面对着的邻国,可能因为新旧朝廷交替的原因,许久没有敌对的动静,和当年对着金国的时候动辄警惕,毕竟不一样了。

只要日子这么过下去,就算赋税重点,官吏狠点,也不是不能忍。那都是软刀子割人,刚下刀的时候百姓们鲜血淋漓痛不欲生,时间久了习惯了,总能熬着。故而近几个月来,利州东路上下渐渐恢复了些人气。

利州东路的洋州西乡县和金州石泉县之间,有一处隘口,唤作饶风关。此地是兴元府东面极重要的关隘,也是子午道南端的出入冲要之所和沿着汉水东行的必经之路。

大宋绍兴年间,正逢金国极盛时,金国大将完颜撒离喝窥蜀,在和尚原受挫于吴玠之后,转而由商於突入金州。坐镇兴元府的刘子羽急召吴玠回援,吴玠率部自河池昼夜疾驰三百里至饶风关,与金军恶战。后来虽然不敌稍退,却留下了黄柑遗敌的典故。

也就在那一战后,宋金两国在蜀口的军事对抗渐渐平缓,饶风关也从军事要塞,渐渐转为汉江沿线钱粮运输和商贾往来的中转之地。

数十年辗转即过,当年设在饶风岭险要之处、俯瞰下方峡谷的饶风关本身,已经事实上被废弃了。关城也不断南迁,越来越接近汉江,最终定在了毗邻牛羊河的沙沟以南,距离关隘十五里开外。

绍兴年间大宋以兴州、兴元、金州三都统司鼎立,金州驻军编额一万一千人。这屯驻形势,到嘉定十二年也已经完全不同。本该有兵马两万余的兴元都统司,实际可用的兵力不过四千多。金州的驻军缺额比例也大致等同,其中又有许多牵扯进了兵变,携家带口都去做反贼了。

剩下来的一些兵卒就算可用,官员又哪里敢用?

挑挑拣拣数回,犹犹豫豫数月以后,饶风关的关城纵有转运上的用途,也只保留了两百兵丁守御。

驻军人少,城池倒是修筑的十分完备。

城墙有两丈多高,设有女墙。城上摆着滚木礌石,甚至还有熬煮金汁用的大锅。城墙外围有壕沟,壕沟里插满竹签。不得不承认,宋人确实擅于守城。他们在修筑壕沟的时候非常用心,留下用以日常出入的缺口并不正对着关城的城门,而是贴近城墙和山壁走了一条弧线。

如果有敌人要通过缺口进攻城门,就得沿着城墙,顶着守军发出的箭矢和木石走五十步。他们到了城门底下又会发现,城门和壕沟之间的平地很窄,容不下任何冲车或者撞门的器械。

攻方想干啥,都得拿人命来堆。只要守方没有睡死过去,攻方来一趟,总得死上几百号人吧。

守方当然不会懈怠到那种程度,毕竟这样的关隘,许多大人物盯着呢。去年开始,随着兴元府张福、莫简两人引领的兵变愈演愈烈,守军将士连睡觉都要睁一只眼睛。

可后来,张福、莫简所部不断南下攻打阆州、果州、遂宁府和普州等地,兵锋一度直逼成都。他们并未把注意力投到兴元府东面,几个月来不要说派兵进攻,连骚扰试探都没有,守军因此慢慢懈怠了起来。

这天上午,关城上有个黄面黑须的值守旗头刚吃了点东西,正摸着肚子,懒洋洋地看着前头空荡荡的道路。道路从深山间蜿蜒而出,一直向西南方向曲折延伸,消失到起伏坡地后头。

路是很宽阔的大路,建炎年间名臣张浚治川陕时修的。往年就算到了冬季,道路上也满是商旅。毕竟利州路的西面,那些吐蕃人和西夏人的酋长贵族们,很多都会到宋国边境过冬,顺便交换物资。而大宋百姓越冬过年,也总要给家里添置点什么。

可最近三年以来,这条道路上的商旅越来越少。据说是因为西边军州的茶马贸易不振,而朝廷又派人来严厉打压本地大族豪商的缘故。

今年闹起兵变以后更不用说了,偶尔看见一队商旅,必定几十上百人结成大队,手持兵器以备盗贼劫掠。其实何必那么紧张,他们往来都没赚着钱,盗贼未必看得上。

对此,这旗头最是明白不过。皆因他自己,就是活跃在川东的贼寇出身。

这旗头名唤韩彦摩,因为脚力出众,翻山越岭如履平地,有个江湖匪号叫做韩飞山。他又有结拜兄弟两人各有些本事,本来自称巴山三寇,专事江汉间劫掠商贾的勾当。

因为去年以来罕有开张,三人跑到金州的窝点,打算洗手从良,结果正撞上当地半强迫地征募新兵,兄弟仨一股脑地成了饶风关的守军。

这批新募的士兵里头,农人出身的没有厮杀本事,贼寇出身的又洗不去的惫懒和匪气。韩彦摩斜着眼,看见巡城的都头下了城投,立即打了个哈欠,准备自家去找个避风的拐角打盹。

才把披风裹紧,却听见脚步咚咚,有个金州本地的新兵奔过来嚷着:“有人来了!旗头你看,有人来了,该不会是兴元府那边的红巾队来了吧?”

韩彦摩还没起身,他的结拜兄弟罗应魁和王礼禅先跳了起来,持弓刀戒备。

韩彦摩站在两人身后,眯着眼睛往新兵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只见道路尽头隐约有烟尘腾起。又过了会儿,一队人晃晃悠悠地出来,往关城靠近。

人不多,二三十个,赶着七八量车,拉车的骡马倒挺吃重。

韩彦摩鄙夷地看着新兵啐道:“你这蠢货,那怎么会是乱兵?乱兵有带着那么多车驾的么?他们是送货还是要抢东西啊?”

骂骂咧咧了几句,他又对自家两个兄弟道:“这商队携带货物不少,拦下准能捞一笔。我们赶紧开门去盯着,免得上面的军官们把好处都吃了,只给我们留点粗粮碴子。”

“兄长,有些不对!”

罗应魁忽然道:“你看那些人走路的模样,腿上都带着罗圈……这必是长期骑马奔走带来的,可不是川地行商能有!”

韩彦摩凝神再看,那二三十人不止罗圈腿,还个个体格粗壮,肩膀宽阔。虽说只有为首几个护卫模样的手里拿刀,但其他人也绝不是卖力气的民夫,而是杀过许多人的剽悍角色!韩彦摩隔着老远,都能感觉出来!

看到这里他不禁起疑,连忙低声吩咐,与他一起负责这段城墙的士卒立刻戒备了起来,个个张弓搭矢,严阵以待。

哪知这时候,那都头忽然跑了来喝骂:“你们这是做甚?发什么疯?都给我把弓箭放下,来的是拖雷大官人!那可是在兴元府和成都城里都有熟人朋友的拖雷大官人啊!”

吼了两嗓子,喷了韩彦摩一脸口水,都头不再理会其余众人,径自满脸春风地下了城墙,一溜烟地出门迎接去了。

韩彦摩下意识地嘀咕:“我都不知道这世上有人姓拖!”

罗应魁是沔州人,对蜀地情势更熟悉些,当即答道:“兄长,都头口中的拖雷大官人,我倒是听说过……应该是这两年里往来蜀中的蒙古人首领拖雷。据说此人与许多大老爷都有交情,难怪咱们都头要去奉承。”

“蒙古人?他们是哪里来的撮鸟,很了不起吗?”韩彦摩反问道。

西陆书屋推荐阅读:大唐繁荣系统三国:朕乃大汉忠良董太师慈悲大陆战记皇室店小二二十四卫谁懂啊,绝美老婆求我快纳妾虚构三国时空战纪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天下第一小乞丐我姐大将军,我每周刷新超能力唐逗卦妃天下南明义军穿越:我们去清朝打圣战重生范进,我要做状元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抗战之大国崛起穿越大唐之强兵变乱匪盛唐风云记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重生之毒女很惹火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崛起之第三帝国少年战歌三国平凡人生成亲后,我的乌托邦藏不住了重生武大郎:最强帝王系统强弓劲弩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安西兵日记明末:无限军火,谁给我披上皇袍持秦明末平倭录割鹿记南宋特种兵庆帝元年明末之木匠天子穿越错了怎么办无敌天下汉末无衣大明天雄军大清:第一廉官穿宋大忽悠无尽世界无尽征程南宋出圈记明海风云大唐静等李二杀兄汉室风云录
西陆书屋搜藏榜:大唐黑科技圣主刘禅明扬天下网游之修罗剑神拽妃:王爷别太狠重生刘协:我开着坦克匡扶汉室三国最强军神唐梦千变抗日之肥胆英雄红楼琏二爷黑二代的中世纪生活丝路长河异界争霸:我能召唤神将玄奇三国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特种妖孽兵王全寝一起穿越,建设社会主义之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穿越贞观之大唐第一赌神烽火从壮士出川开始明匠冒牌皇后:我的皇上我做主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宋异姓王锦绣阖欢朕的皇后有点闲刘备长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逍遥暴君重生之嫡女风流重生商纣王大唐:我是穿越者,建座城怎么了活在大唐吃软饭大唐开局从了武则天流华录大明:下山退婚,你让我治国?抗战之大国崛起寒门贵公子大明:开局救下袁崇焕,朱由检彻底杀疯了女帝背后的抄家王守望军魂朕都紫金山封禅了,系统才来紫凰天下重生宋徽宗,带领大宋走向巅峰后汉英雄志只想当山贼的我怎么一统天下了穿书红楼梦后,我拯救了贾府巅峰大太监
西陆书屋最新小说: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戏说嬴政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穿越梁山成霸业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宋终:一拳镇关西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秦始皇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我的女皇老婆我这等人,也能称帝古今名人记一统大宋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清末:拥有具现系统争霸全世界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探索未知:科学与神秘的交界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情牵盛世恋歌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史记白话文版秦朝历险记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