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陆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在西城盘桓修整数日,充分掌握当地情况后,李素在申家人的带路下继续西行前往上庸。

说实话,这一带地区,他两世为人,还是第一次走。亲自乘船经历过一遍,才知道路途的险恶——从西城顺流而下,只要一天时间,就能通过砀县抵达武当,足足六百里路程。

当然这不是直线距离,直线只有四百里,因为汉水是蜿蜒曲折的。

船速如此之快,可见汉水在秦岭中的落差之大,已经仅次于长江的三峡段,而远比刘备军之前征战时经历过的嘉陵江、宕渠更为湍急。

这就意味着船靠划桨或者风帆行驶,根本不可能逆流而上——难怪历史上诸葛亮死后,蒋琬当政时期,蒋琬提议变更北伐策略,改为集中兵力收复东三郡,却遭到朝野一片反对,而反对的理由也都很统一:

从汉中居高临下顺流冲击,拿下西城、上庸固然易如反掌。但拿下了也不过是得到一块“余赘之地”,没法反哺汉中地区的民力财力军力。

因为在上庸就算种出余粮、生产出多余的军需物资,你走汉水水路也运不回来啊。除非你有胆量直接再顺流而下攻下襄阳,否则只拿上庸就是浪费国力。而蒋琬时期蜀汉的国力明显是打不下襄阳也不可能守住襄阳,只能作罢。

“没想到这个地方河道如此陡峭湍急,不来一次那是真不知道交通基础设施比巴郡还恶劣。”李素望着两岸壁立百仞的秦岭,心中不由感慨,甚至还忍不住吟唱笑骂:

“朝辞西城彩云间,六百武当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哎呀,李中郎好诗啊。世人只知乐府有五言,中郎竟独创七言,还朗朗上口。”带路档申凯听了他的低声吟唱,连忙拍马屁。倒是典韦在旁边什么都听不懂,不知如何叫好。

李素心情不佳地粗暴打断:“好个屁——不许记下来啊!我这是咒骂秦岭险恶,感慨百姓出入不易、朝廷也无法调集民力物力。这种诟詈天地的粗鄙之语,记什么记!

对了,说正事儿,我问你——你们久住上庸,可知此地百姓有什么别的办法逆水行舟么?总不能每次行船顺流而下、都不开回来吧?”

申凯被骂,却丝毫不敢生气,反而由衷感慨:李中郎不愧是当世大贤,不但知天命,还出口成章,咒骂老天爷都随口骂得这么文雅!

马屁归马屁,问题还是得回答,申凯陪着小心解说:“此地百姓很少行船,偶尔有,也只有运货到下游的,返程时遇到冲不过去的激流,只能在岸边拉纤拉回来、盘滩而过,极为辛苦,所以商旅几乎绝迹。”

李素又仔细听了一会儿,才理解其中含义。

他来的路上也看了,并不是所有河段都那么湍急,而是总共有那么三四处,局部落差太大太急。除了这三四段之外,其余河段是可以靠摇橹和风帆逆流的。

而一旦到了那几个湍急险滩,就得先把船上的货卸下来、搬到岸边走路运过这一段,再把变轻的空船拉到上游过掉这一段,然后再装船。

那么费力,谁还肯在这里做生意,李素了解之后,只知道百姓为了运食盐才会费那么大劲儿,因为秦岭山区里是不产盐的,而盐又是不得不吃。

上庸的盐价,居然要比外面的世界贵出每斗好几百钱,差价都是运盐人的辛苦钱。

李素不由想道:“整个上庸地区应该有接近十万人口,西城是五千多户,两万多人,上庸县八千多户,三万五以上人口,其他七七八八加起来,算上房陵一共四万人。

既然有需求,而且汉水河谷两岸也还有那么多坡地荒芜可以开垦,灌溉条件也好,未来倒是能用来安置流民开垦。

如今战乱波及到的地方还不多,蜀地非常富庶,成都平原三郡人口早就饱和了,进入马尔萨斯陷阱。未来董卓、韩遂、李傕郭汜导致的雍凉持续战乱、人口南流,肯定没必要放进成都平原,就在汉中就地安置好了。

那么,还有灌溉充分、便于开垦的地区,也就巴西和上庸了,在这儿只要想办法修几个不用截江的导流船闸,把下游船回航的问题解决掉,简直一本万利啊。”

船闸并不都是跟后世水电站大坝边上那种船闸似的,得把整条河流都截断。而是可以稍微挖山引一条支渠出来,然后在支渠的尽头弄两个闸门,用大型水车绞动开关。

尤其是遇到落差大的地方、往往本身还是S弯的时候,可以截弯取直,直接在上游挡住水流的山上,选个山体本身比较矮的店,小小开凿一条缝隙。

开挖工程量肯定是有点大的,但因为只有几十米长,还是可以接受,一座船闸的工程量,估计也就等于松软平原上挖几十里运河,技术水平也就是明清时候的船闸,落差别超过三四层楼高就行。

否则这个时代的闸门只能靠大树捆绑来充当,再深的话一个是找不到那么长又粗壮的大树,同时也怕大树形成的闸门不够强度,撑不住最深处的水压。

等有了可以爆破山体缺口的火药,和足够的雍凉流民,就可以考虑开工。

不过,一旦真下决心这么搞,李素也得通盘考虑汉中的战略安全——原先没有船闸,襄阳是不能反攻汉中的,根本游不上来,以后有了船闸,回来也方便不少,军事上就不得不防。

李素注意到后世大致十堰武当山一代,如今居然荒无人烟,没有县城——上庸是在支流筑水上,要沿着后世丹江口往筑水溯流一百里左右,河口地区却没人开发。

李素觉得,如果要开发上庸,有必要在十堰附近修一座县城,截断汉水,不让下游的人偷越。而所有刘备军未来修筑的船闸,都得处于此处的上游,从此往下游一座都不许有。

李素不由追问申凯:“我看这武当山以西、堵水与汉水交汇的河口处,明明比上庸更为平坦肥沃,为何没有百姓定居呢?”

申凯到底是本地人,地理非常熟悉,诚恳地解答:“此处虽然平坦,灌溉也便利,但土质并不结实,都是因为汉水、堵水流至此处平缓下来,泥沙淤积,方圆数十里沼泽遍地。”

李素点头,这才表示理解。

这地方大致就是后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起点丹江口水库,外加后世的十堰市区。既然有库区和冲积平原,那古代肯定是沼泽地了。

后世十堰能建设城市,是又经过上千年的泥沙沉积,沼泽变成了坚实的平原。

现在想搞活整个上庸地区,的想想看有没有办法把这片沼泽地利用治理成农耕区,这里盘活了整个上庸就盘活了。

李素不是很懂这方面的事儿,只好以后再求贤请教。

……

“不管了,我看这武当山景色不错,我们就在此山以西的沼泽边缘,扎营等候几日,等赵云带着援兵过来汇合,我们再去筑阳。我们毕竟是汉中兵嘛,带太多人进入南阳郡也不好。

将来我看可以在此驻扎数千士卒屯田,沼泽不能种稻麦,那就种芋头好了。有了存粮之后,此地驻军百姓就能自给自足,无非芋头不耐久贮,还是要运些米麦来渡过春荒才行。”

李素视察了一番,就吩咐军队在这儿驻扎下来,顺带卡住上庸县的脖子,让典韦带点人去把上庸那边不服刘备的死硬分子也清洗一番。

一旁的申凯看了李素这架势,也是微微有些惴惴:这李中郎手笔野心很大啊,这是打算战天斗地好好在这儿种田了?要是将来外人很容易进来,申家的土皇帝可就当不成了……

不过应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先稳一手观望几年,犯不着得罪李中郎。

大约一周之后,典韦就把上庸县彻底肃清了,带着兵回来,那些信了张鲁邪的县吏,能换自己人也都换上李素军中带来的小吏。

差不多与此同时,赵云也带着一些援军抵达了武当山,与李素会合了。

而这一周的考察之下,李素也发现了在汉末种田的一些通病,他就这样在武当山上纳凉消暑,一边写点东西记在小本本上,准备回去后跟刘备说,组织百姓学习新的技能。

之前在汉中的时候,李素就发现了,这个时代的百姓很多都不懂多少种田技能,或者说会种的农作物就非常可怜的几种,换别的就不会种了,也没人教百姓。

这时代最先进的农书也就是《四民月令》,李素前世没看过,但到了汉中之后,他特地让人找来一本《四民月令》看了看,发现跟南北朝时候的《齐民要术》差距还是非常大的。

关键是《四民月令》的作者口吻,一看就是一个豪强家大庄园的大管家,知道如何组织调度农奴一年四季如何如何充分利用土地、轮休种植各种蔬果。而百姓很少有懂这些。

李素在蜀地,看到花椒已经是一种成熟的商贸货物了,很昂贵,茶叶也是如此,还有做枸酱的那种果子。但百姓不会去“耕种”这种作物,货源都是来自于上山采药的药农,所有收获都是纯野生的。

同理,李素如今想要治理的这地方,按说可以靠水吃水,有沼泽地也没关系,但百姓只会捕鱼,从没想过养鱼,芋头也都是沼泽地里野生挖的,很少有人将其视为农作物,而是“樵采所得”。

真要是开化一下民智,让蜀地山区的富余人口知道“山坡地也是可以主动种花椒种茶树种甘蔗”,让沼泽区富余人口学会养鱼种芋头,益州何至于一到六七百万人口就马尔萨斯陷阱内卷呢。

任重道远呐。

收复上庸之地的过程,军事和政治方面的挑战几乎可以说是忽略不计,但其他方面的无力感让李素很郁闷。

有业余时间自己写一本山寨版的《齐民要术》也好,虽然他不懂齐民要术,但照着《四民月令》借鉴、再让一些老农把种这些“目前人还不认为是农作物”的经济作物的方法总结出来,李素记录转化为文字,这点他还是做得到的。

而且也没必要亲自写,文字整理完全可以交给诸葛瑾他们嘛。

李素一番折腾,最终在六月中旬才离开上庸山区,六月十八日,他把大部分人马留在了益州地界一侧待命,自己带着嫡系船队抵达了襄阳,然后打探了一下朝中的形势。

得知董卓还在河东拖延时间,何进尚未有任何动作,而朝廷对于外兵越境调动的限制和指责,也确实比灵帝在位时松懈了不少。

李素这才放大了胆子,让赵云典韦带了五百名骑兵,作为入朝觐见使团的护卫名义,从襄阳转入淯水、抵达南阳。

而后才上船登岸,从南阳走陆路,直奔荆州与司隶边境的伊阙关。

不过,在进入司隶之前,李素让赵云隐下旗号,然后先派快马秘密进京打探一下何进与宦官斗争的进度,而典韦则护着虚假的旗号缓缓而行。

西陆书屋推荐阅读:重生宠爱日常重生18:从借钱炒期货开始暴富女多男少:我被公主盯上了!穿越八零一身恶名婚后霸占娇妻你惹他干嘛,他见局长比亲爸还勤束手就情,总裁别太坏点道为止韩三千苏迎夏免费阅读老婆爱上我吸血姬饲养守则神医暗卫极品腹黑女天师被平行世界的自己投喂变强舔狗,真是一点当不了龙图骨鉴当仙皇回归都市有了两个女儿后如果坠入星河女帝打脸日常婚意绵绵,误惹亿万继承者军爷专属:小肥妞,忒彪悍!成长系神豪,从每天一个648开四合院乱点鸳鸯谱系统洪荒来了重生溺宠冥王妃都市:我在幕后当首领同学的二手手机,竟让我成为股神娱乐圈第一狠人,从小品之王开始青梅萌萌哒:竹马男神,宠翻天甜宠贴身辣妻重回飞扬时代:从淘金窝子开始潮汐的回响盛世凰谋:天妃陈飞宇苏映雪极品花都医仙免费阅读全文重生,流金岁月农女锦绣沉迷科技的我:痴迷大长腿重生之乡野贤农窥视之眼,反叛书京城烟云六十年代此情惟你独钟重生之打造属于我商业帝国与狼共枕:霸道总裁的挂名妻花月颂神豪:国民老公从恋综开始绯色妻,总裁求上位我都是剑仙了,怎么还叫我屌丝?新婚无爱,替罪前妻娱乐:密姐,我不想努力了!罗峰顾雪念全文阅读
西陆书屋搜藏榜:重生之我真的是老婆粉重生毒师废女左苏苏重生之盛宠娱乐女王我在古代带孩子的苦逼生活高冷系男神:不主动,不拒绝带着空间在逃荒路上养崽开局错把李世民当大表哥十八岁当上剑仙正常吗重生女帝的传说小生不可续善命斩恶魂,我在都市学洗魂!超级小神农给重生的虐文女主当妈后躺赢了农门福女:厨神王妃很嚣张重生在权力中心四合院:我有一个万界城青木世界四岁小太后:打小,就儿孙满堂!一岁觉醒,我为人族希望!红楼管家媳妇快穿:打脸白眼狼后我暴富了天命卦师穿成黑化大佬的小心肝开局神话入侵,我强化出无上神装机长大人,别来无恙!在年代文里扮演锦鲤福气包都市至强者降临坐我车的都是业界大佬一个网红的自我修养太子妃靠乌鸦嘴福运满满重生之骄兰信仰守护者金融弟国从乡村种田开始直播豪门暖婚之全能老公在下壶中仙开局获得轩辕剑,成就剑仙传奇名门暖婚,腹黑总裁攻妻不备蚀骨危情:陆少,别来无恙高调二婚最强渔夫:海岛奶爸重生九零之她成了人类首富娱乐:大学生演大佐,建议查三代和神仙青梅女友的超甜日常我渣了萧总后跑路了华娱之这个顶流要上网处处惹桃花:美男齐上钩魂穿废柴:我在蓝星做大圣爱情从再见开始绝世小神农
西陆书屋最新小说:不朽遗迹重回2003,从赶海开始做首富我在意大利数钱数到手抽筋穿越80:哥不是传说生而为人,何惧魑魅魍魉抗战开局捡了个傻丫头爱吃什锦鲜蔬面的岳治的新书异域法神天际神光重生娱乐天天人在高武当老师,开局收天才学生一统非洲:三个牛马战军阀有了金手指,我就挣点小钱钱御兽,蛇君思君不过二年春刀锋上的磨练重新焕发的青春一键合成神物,我在乱世只手遮天上交重生机密,亡国奴变华夏武神娃娃亲校花超纯爱,骗我去领证抗战之太行山溜子离开你之后,原来我这么受欢迎的万般道路于一身,终将登顶巅峰我,纯阳神体,只想斩妖除魔!把柄在手,太太们抢做我朋友DNA的改造人生抗战之兵王突击权路相争穿越六零,我从十六岁开始养家人在蓝星,潘驴邓小闲末法纷乱录我与清冷校花的重启人生身怀异能闯四方官场巅峰王者重振都市之医尊传奇枫先生的梦重生都市之辉煌人生一个中医,不看医书,看上兵法了下凡修仙的天帅航海:我路飞,实力被曝光了!蒹葭苍苍,仙帝飞扬六零年代,采购员的悠闲生活人类灭绝前,十四世界共同抗击!高武:一枪独尊一章一个现代故事只要不读书,干啥都能拿第一是吧IT江湖风云录古武者制造煤气罐,成了军火王无穹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