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陆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自古帝王皆贼也,这句话有道理,朱翊钧这几个月思考,他确实是大明最大的贼。

先说田地,这大明田地最多的就是他,光能耕种的田,就一百四十万亩,大明所有藩王,田地都没有他的多,还美其名曰:皇庄。

收入也是最多,江南四省每年八十六万两子粒银,加上各省进献,足足有一百多万两,这些皆出自于民。

对于太祖朱元璋,有人认为他对百姓好,实事求是说,他对自己的儿子最好。

王府最大,赐田最多,佣人最多,每年还有禄米,明初还有兵权。

当然,凡事多样性,明初要没有这么多藩王,大明江山也不会稳固,自安史之乱到明初,中原北方的百姓,没有汉人政权,几百年的动荡,这让华夏分为南北。

要是没有这些藩王,北方更没有人去,要是没有永乐皇帝,那么大明不能叫大明,而要叫南明。

百姓中的农民对开疆拓土是冷漠的,农民最关心的就是赋税,所以轻徭薄役的政策,受到农民欢迎。

开疆拓土就会有战争,当兵打仗只是农民不得不承担的责任,除了少部分可以升官发财,大部分农民都是有损失的,重者丢命,轻者伤残,甚至回家后娶不到女人,断子绝孙。

在史书上人们会歌颂汉武帝、唐太宗的开疆拓土,但是农民很少出现在史书上。

从孔子写第一部史书开始,《春秋》就很少记录整个社会的最多者。

从商鞅变法到秦朝统一,华夏这片大地上的农民,一直遵循着尊卑有序的观念,他们祈求着风调雨顺,可以缴纳皇粮,维持自己的温饱,要是命好,甚至渴望当上小地主,他们服从着,服从地主、读书人、衙役、县令、知府、布政使、巡抚、六部、内阁,甚至当今的万历皇帝。

改朝换代对于农民来说,只不过是换了一个朝代,换了一个皇帝,他们依旧缴纳皇粮,他们依旧服从官吏。

所有人都知道清朝是一个混蛋朝代,可是农民只求安稳,这也是清朝灭亡后,很多农民不愿意剪掉辫子的原因。

自秦朝以后,历朝历代农民最幸福的朝代,就是大明,这里中原大地很少有动乱,也很少有战争。

可是现在百姓吃盐很贵。

到了卫辉府,万历皇帝朱翊钧再次换上布衣,他和三位藩王,还有张敬修等人,到卫辉府看看。

米价还可以,平均价格一两银子两石,大明一石米一百五十三斤,大明一斤五百九十四克,后世一百八十一斤。

一两银子三百六十二斤米,当然,这是脱壳的米,后世大米价格一斤三块,一千零八十六元。

卫辉府这里一斤盐要二钱银子,一两白银十六钱,八斤盐就要一两银子。

“嘉靖年一斤盐才三十文,这才多少年,盐价怎么这么高?”

掌柜是一个半大老头,他说:“你这后生一看就是不长出门,这盐价早就涨了,一两银子八百文,这几年盐价年年涨。”

“比嘉靖三十年,涨了三倍,现在银子要买嘉靖年的盐,能买三斤。”

“咱大明盐最便宜是什么时候?”

张敬修说:“正统年,两文钱一斤盐。”

这让后人情何以堪,人们嘲笑的堡宗,百姓吃盐最便宜。

“一户五口人,两个大人三个孩子,每年要吃三十五斤盐。”

朱翊钧算了算:“那么吃盐一年就要吃四两银子,百姓能吃的起吗?”

“吃不起能怎么办?”掌柜的没好气说:“我们卖盐利薄多销,都让盐商老爷赚去了。”

大明平均每人一年吃七斤盐,现在大明人口大约一亿五千万,这光卖盐,这大明一年就卖一亿三千一百二十五万两白银。

大明盐税一年才收一百多万两,一百税一左右,这盐商可真赚钱。

“看看,咱们大明这盐商,比囯库还有钱。”

“也不能这么算,还有路上损耗,历来盐都是暴利,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贩卖私盐的。”朱珵尧说。

“朝廷的盐税,一年一百多万两,这可是事实吧,洪武、永乐还能收千万两盐税,现在开中法废除,这百姓吃盐越来越贵。”

“一斤盐能换四十五斤粮食,这就是损害百姓的利益。”

“三爷要让我们怎么做?”朱鼐铉问。

“开八个盐场,平息盐价,咱还要给盐商上一课,以后买盐要有牌照,没牌照的全部抓起来,百姓经不起他们折腾,吃盐都吃不起了,盐价年年涨还行。”

“三爷,你这样做可是伤害盐商的利益,谁不知朝中的张阁老家,就是最大的盐商。”张敬修这句话,就是故意在说张四维。

朱翊钧算了一笔账,五口之家种四十亩地,好年头一亩地可以收一石粮食,秋粮一斤一文五,一年能收十三两九钱银子,缴纳赋税、徭役、摊派要六两银子,还剩七两多,吃盐要四两,还生三两多,购买来年的种子,以及耕地租用的牛,这一户五口之家,不生病也剩不下钱。

要是不好的年头,盐都吃不起,赋税都要欠着,可是差役会让他们欠吗?

这些差役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狼,而且还是大明养的。

这就是谷贱伤农,物价高。

不过在肉铺看了猪肉、羊肉、牛肉,价格还可以。

一斤猪肉十四文,一斤牛肉十三文,一斤羊肉十五文。

羊肉最贵,牛肉便宜些,朱翊钧没想到牛肉居然比猪肉贵。

吃的有了,又去布店看看,普通一匹布三百文,这只是普通的布,一匹绢布两百六十文,丝绸一匹六两白银。

大明一匹三十三米,半匹布一家五口就能做一件新衣服,穿的不算贵。

此时大明百姓第一就是摊派高,虽然一条鞭法取消杂税,不过增加了摊派,本质增加朝廷税收,增加百姓赋税。

当然,明朝灭亡,一条鞭法有好处,也有不好的地方,此时要没有一条鞭法,朝廷养不起兵。

另外一点就是盐价太高,这吃盐可是每个人都要吃的,一年光吃盐一户就要吃四两多银子,都快赶上赋税高。

大明正税才三十税一,一户四十亩地,正税才八钱银子,这徭役加上杂税,现在又有摊派,百姓要缴纳四成收成,这就很过分了。

明末增加三饷,南边还好,北边直接喘不上气,这山西、陕西、四川、广西、云南、贵州、甘肃、河南、山东、北直隶等地的百姓,手中没有白银。

当然,这火耗银现在收的不过分,在山西、河南朱翊钧他们了解下,现在火耗银平均征收一成,这有的地方官,刮地皮狠一些能征收到两成。

清朝火耗更狠!

读书人口称盛世的康熙,火耗银直接干到八成,这也是清朝三两白银政策的开始。

这三两白银政策,就是清朝百姓一户一年收入二十两白银,五口之家一年缴纳赋税加上花销,要用掉二十三两,这每年都欠三两白银。

如果遇到饥荒年景,普通百姓就快活不下去,这时朝廷和地方开始赈灾,康熙、乾隆开始蠲免赋税,百姓口称圣明。

如果遇到年景好,粮食丰收时,清朝的朝廷到地方增加税收,遇到大旱、大灾之年,就蠲免赋税。

当然,这就是驭民之术。

为了这三两欠债,百姓就要不停的奔波,农民除非逼迫到走投无路,不然他们不会造反,他们会对强盗起戒心。

殊不知,这天下最大的强盗,就是历朝历代的皇帝。

大明毫不客气的说,用一囯养一姓,用一囯之力,养天下有功名的读书人,这大明最大的贼不在边关,就在紫禁城,就是万历皇帝本人!

西陆书屋推荐阅读:大唐繁荣系统时空战纪三国:朕乃大汉忠良董太师慈悲大陆战记皇室店小二二十四卫谁懂啊,绝美老婆求我快纳妾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虚构三国三国:无敌的我,却苟成了文官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天下第一小乞丐扩军十万,直取三州崛起之第三帝国我姐大将军,我每周刷新超能力唐逗南明义军穿越:我们去清朝打圣战重生范进,我要做状元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抗战之大国崛起穿越大唐之强兵变乱匪盛唐风云记重生之毒女很惹火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少年战歌三国平凡人生成亲后,我的乌托邦藏不住了重生武大郎:最强帝王系统强弓劲弩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安西兵日记明末:无限军火,谁给我披上皇袍持秦明末平倭录割鹿记南宋特种兵庆帝元年明末之木匠天子三国:我为黄巾续命穿越错了怎么办无敌天下汉末无衣大明天雄军大清:第一廉官穿宋大忽悠无尽世界无尽征程南宋出圈记明海风云
西陆书屋搜藏榜:大唐黑科技圣主刘禅明扬天下网游之修罗剑神拽妃:王爷别太狠重生刘协:我开着坦克匡扶汉室三国最强军神唐梦千变抗日之肥胆英雄红楼琏二爷黑二代的中世纪生活丝路长河异界争霸:我能召唤神将玄奇三国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特种妖孽兵王全寝一起穿越,建设社会主义之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穿越贞观之大唐第一赌神烽火从壮士出川开始明匠冒牌皇后:我的皇上我做主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宋异姓王锦绣阖欢朕的皇后有点闲刘备长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逍遥暴君重生之嫡女风流重生商纣王大唐:我是穿越者,建座城怎么了活在大唐吃软饭大唐开局从了武则天流华录大明:下山退婚,你让我治国?抗战之大国崛起寒门贵公子大明:开局救下袁崇焕,朱由检彻底杀疯了女帝背后的抄家王守望军魂朕都紫金山封禅了,系统才来紫凰天下重生宋徽宗,带领大宋走向巅峰后汉英雄志只想当山贼的我怎么一统天下了穿书红楼梦后,我拯救了贾府巅峰大太监
西陆书屋最新小说: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戏说嬴政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穿越梁山成霸业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宋终:一拳镇关西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秦始皇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我的女皇老婆我这等人,也能称帝古今名人记一统大宋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清末:拥有具现系统争霸全世界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探索未知:科学与神秘的交界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情牵盛世恋歌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史记白话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