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康府,秦淮河畔,一排二十架水车随着水流稳稳转动,形成了一道颇为壮观的景象。
“这么多水车,可是要建磨坊?”
“不像,我看过磨坊,不是这样,也不会有军兵把守。”
“肯定不是,是的话官府要出告示的。”
过路百姓议论两句,又各自散开。
官府大把散钱雇工,正是挣钱的好机会,实在是没太多功夫耽误在这看热闹上。
只要不靠近水车,警戒的军兵并不阻拦盘查。
水车旁边的院子里,段铁匠,哦,不,西安县伯、江宁第一兵器厂都管段却虏正在训话。
“陛下金口玉言,未来是火枪火炮的天下,故钦命设立的兵工厂,目的就是为了造枪。
诸位,天下大势取决于枪炮,而枪炮出于我等之手,切莫怠慢。”
“都管放心,定然不误大事。”工匠们纷纷回应。
该说的都在迁移的路上说了无数遍,段铁匠不多啰嗦,下令各工匠领取工具,准备原料,开始试制。
这只是第一天,不出成品是正常的,段铁匠并不着急,只是一如往常指点各个工位的工匠。
为了提高效率,千余工匠分作了十个工段,各司其责,所有零件组装则是一把火枪。
流水线生产,此时要有应用,只是不成系统罢了,实施起来并不困难。
忙忙碌碌中到了下班时间,铜钟响起,工匠们三三两两前往食堂。
碎猪肉炖白菜萝卜豆腐,大块的咸鱼,米饭管够,这等伙食与军中一般无二,因此外界想进入兵工厂的挤破了头。
只是人员招收的条件很严格,不止要有手艺或者识字,还得身家清白能够找到担保人,吃了饭,自回去宿舍。
宿舍周围有围墙,外面有军兵把守,工匠们的衣食住行全部被包了,不能外出并不是问题。
等到旁边的房舍修建完毕,大匠级别的会有独立小院,家人也可以接进来住。
他们工钱丰厚,养活一家老小并不困难,最低级的学徒都有一贯五百文钱一个月,而工匠比军中都头,一个月有四贯钱,有家口的还会补贴米面盐布柴,年终会有丰厚赏赐,算下来全年大约八十贯,大匠则有百二十贯。
枪厂千余人,年薪就要十万贯,加上平日的衣食住行等开支,一年要十六万贯,可养一万大军。
什么叫重视科学家与工程师?高薪厚禄而已!
当然,大多数工匠称不得工程师,现在也没有工程师,但是先把待遇提起来,以后自然不愁没有人才涌现。
晚上没什么娱乐,大家又是累了一天,自然是早早睡下,但是人有三急,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李三一路小跑着,似乎很着急,然而进了茅房,却是半天没有动静,他没有着急,只是耐心蹲着。
不一刻,又有一人闪了进来。
“张大哥,让我好等。”李三抱怨道。
“没办法,同舍有人睡的迟。”张大哥回道。
“怎么样,有没有机会拿到枪管?”李三迫不及待地问道。
“刚刚开工,如何能有那么快?”张大哥回了一句,又问道:“若是投了鞑……元国,真能封侯爵?”
“放心,肯定的。”李三回道:“元国疆域广阔,人物无穷,只要得到实物,顷刻间造出成千上万,到时候我等都是国侯都管,不比在此苦熬来的强?”
“好,耐心等我消息。”张大哥回道。
李三可不止约了一个人,而是十数人,覆盖了所有工段。
成品枪是没有机会的,零部件则大有可能,同样可以获得成品枪。
一夜无话,各人早早起来洗漱吃饭上工,皇帝同样早早起来,拖着不情不愿的宁亲王赶往校场。
见小老弟一直嘟着嘴低着头,赵昰笑道:“今日不练武,教你用火铳。”
“真的?”赵昺立刻抬起了头,充满了期待。
赵昰摇头失笑,道:“君无戏言,岂能骗你?”
“太好了,等我学会了,也去打鞑虏。”赵昺手舞足蹈。
他可是对皇帝哥哥的手铳眼馋太久了,只是碰也不能碰,今日得偿心愿,顿时不觉得早起辛苦了。
“以后是枪炮主宰天下,不论是领兵上阵还是统治封国,都是必不可少的,好好学。”赵昰说道。
“嗯。”赵昺如同小鸡啄米,却不知道自己要学多少东西。
火铳,最爽的当然是扣下扳机后那砰地一声,但在此之前需要从端枪开始。
现在的火铳粗大糙,一把八斤多,上阵的时候会有支架,训练时候则没有。
然后从装填到开火,每一步都有详细的规范要求,绝不能错一步。
当然,相比于弓箭手,火铳手的训练还是很快的,大体上普通人训练三个月就能上阵,最适合爆兵流,而弓箭手短则一两年,长则三五年,很吃天赋。
而且开弓放箭很消耗体力,一般十几箭就会力竭,火铳手则不存在这个麻烦,只要有输出空间,可以无限开火。
最最重要的是,哪怕如今枪管制造很麻烦,一个成熟工匠二十天出一根,算下来一个月出一把枪,但是弓弩至少一年,除非像乡勇用的粗制滥造的货色。
弓弩材料的准备可以并行,算起来一个月一把,其实时间不是关键,材料以及价格才是。
弓弩的材料有严苛要求,而且多是天然材料,来源不稳定还贵,火枪用什么?铁啊!
开矿炼矿而已,量大价低不说,品控还容易。
最重要的是,哪怕神臂弓这样最强的单兵弓对付三层甲也是无力,而火枪不管你穿多厚,都是一枪撂倒,哪怕无法杀死,也能使重甲兵失去再战之力。
如此种种原因,注定了火枪必然取代弓弩。
科技进步引发的时代的潮流,不可逆。
“只是也太辛苦了。”赵昺嘟着嘴表示不满。
“若想做贤王,必须会用火枪以及火枪兵,你自己不会,如何指挥?”赵昰灌鸡汤。
“我可以让会的人指挥啊。”
赵昺的回答,居然让皇兄无言以对。
不论做皇帝还是做亲王,想做好只有一个诀窍,把对的人摆到对的位置。
正当皇帝组织语言时,文道生走来,道:“陛下,太皇太后一行已经上船,是否去江边迎接?”
那肯定是要的。
赵昰拖起小弟,道:“皇祖母回来,做孙儿的自当迎接,走。”
尽管对谢道清无感,但是能偷懒,赵昺还是屁颠颠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