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那些古时候的君王大佬啊,他们可都是玩智商的高手,知道怎么把自己的小家园,守得跟铁桶一样,让那些外敌眼巴巴地看着,却进不来。
你瞅瞅他们,在边境上整的那套防御体系,哇塞,就是给整个国家装了个防盗门,简直是密不透风!
这套体系到底有多牛呢?别急,待我慢慢给你八卦一下。
想象一下啊,每五户人家,就组成一个伍。
伍长呢,就像个居委会大妈一样,既要管这五家人的吃喝拉撒,还得教他们怎么抡大刀砍人。
然后啊,十个这样的小队伍再凑一起,就成了个里。
这个里里面呢,有个假士大佬坐镇。
哎呀,别误会啊,这个假士,可不是那种假冒伪劣的士兵,他可是个货真价实的牛逼人物,专门给大家普及怎么防贼防盗防拉灯。
还没完呢,每四个里又凑成了一个连,这个连就更厉害了,有个叫假五百的大佬在管理。
这假五百啊,简直就是个全能奶爸,既要照顾大家的生活起居,还得监督大家锻炼身体,学习武艺。
最后啊,十个这样的连再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超级大的邑。
邑里面还有个假候,这假候啊,那可真是个风云人物,得选邑里最能打的,最会看地图的,最得人心的那种人来当。
这就是,假候一下子管了两千个家庭。
这些官员们啊,在乡里的时候,就教大家怎么拉弓射箭,一到了边境,就教大家怎么摆阵型,怎么扔石头。
这样一来啊,军事组织就在内部建立起来了,军事命令就能在外面发挥出它的威力了。
老百姓们被训练得跟特种兵似的,谁也别想随便搬家换个地方住。
从小时候一起摸鱼捉虾,到长大了并肩作战,大家都亲如一家人啊。
晚上打仗的时候啊,只要听到声音,就能知道是自己人,还是敌人;
白天打仗呢,看见对方,就能认出来是敌是友。
大家都像亲兄弟一样,生死与共啊!
这还没完呢!
朝廷为了激励大家,还用了重赏和重罚两手抓的策略。
老百姓们看到了希望啊,都争先恐后地往前冲。
你说这迁徙的百姓啊,如果都是些老弱病残的话,那可真是白搭啊!
他们只会消耗衣服和粮食,对边防一点儿用处都没有。
但要是把身强力壮的人迁过去呢?
哎呀呀,那也得有好官去管理才行啊!
不然啊,也是白搭!
说到这晁错这个人啊,他可真是个直肠子,严要求的主儿
。就因为他那张能说会道的嘴啊,太子特别宠信他。
太子家里的人啊,都叫他“智囊”——这可不是夸他聪明啊!
是说他像个装满了智慧的袋子一样!
哈哈哈!不过话说回来啊,这晁错也确实挺有才的哈!
这晁错还跟太子说过:“陛下这拒绝跟匈奴和亲的策略,可不太妙啊!
我估计,他们冬天就会南下,来犯咱们边境了。
但要是咱们边境治理得好,准备充分的话呢?
哼哼!咱们就能给他们来个迎头痛击!
打得他们一辈子都翻不了身!”
他还说啊:“咱们要是想树立汉朝的威名啊?
那就得,在秋天匈奴刚入侵的时候,就狠狠地打他们一顿!
要是他们来了,咱们打不过,还让他们得意洋洋地走了?
那以后可就难收拾他们了啊!”
你听听这话?
是不是像个智囊说出来的?
可惜啊可惜啊,就是这么这么的牛,后来这晁错还是因为政治斗争被杀了。
这就是直肠子,严要求,又能说会道引来的祸。
哎!真是天妒英才啊!
再说文帝十二年的事儿,公元前168年那会儿,水灾又热闹起来了!
那年冬天,黄河就像个闹脾气的大妈,
在酸枣县那儿一撒欢儿,哗啦啦地往东冲,把金堤都给撞了个稀巴烂,
东郡那边的小伙伴们可就遭了殃,全都泡了汤。
朝廷一看,这哪行啊,赶紧发兵发卒地去收拾这烂摊子。
好不容易熬过了冬天,第二年春天三月里,朝廷突然宣布废止关隘检查制度。
这消息一出来,大家都乐开了花,以后再也不用带着那张烦人的符传,证明自己是自己了。
这时候,晁错这哥们儿就又开始给文帝洗脑了。
他说啊:“英明的君主在位,百姓可是要过得舒舒服服的。
这可不是说,您要亲自下田种地,织布做衣服给他们,
而是得给他们找个赚钱的好路子,让他们自己也能过上小康生活。
您看那尧和商汤的时候,虽然天公不作美,又是大涝又是大旱的,
但全国都没一个被抛弃的病饿鬼,
就是因为他们提前做好了准备,蓄积了一大堆粮食和财物。”
说到这里,晁错还特地顿了顿,接着忽悠道:“现在咱们这国家大一统了,土地多得是,人口也多得是,跟商汤和夏禹那时代比起来也不差啥。
再加上这几年风调雨顺的,也没啥大灾大难来捣乱。
可是为啥咱们的蓄积,就没那时多呢?
原因就在于,咱们这土地还有潜力没挖出来呢!
百姓们还有劲儿没使出来呢!
那些能长谷物的土地,还等着咱们去开垦呢!
山林川泽里的财富,还等着咱们去发掘呢!
还有那些整天游手好闲,只会吃白食的家伙们,
也得赶紧让他们回归农业生产才行啊!”
文帝一听这话,顿时觉得茅塞顿开:“哎呀妈呀!你说得对啊!咱们得赶紧行动起来才行啊!”
于是就开始琢磨着,怎么让百姓们更好地利用土地和资源,怎么让那些游民们也回归农业生产。
这样一来啊,国家的蓄积可就越来越多了!
这晁错可真是个高手,也真是能忽悠!
把文帝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哎呀妈呀,一不小心就到冬天了,这严寒时节可真是冻死人不偿命啊!
人们又冻得跟冰棍儿似的,急需衣服来抱抱暖。
这时候哪还管什么轻暖舒适啊,啥能挡风就往身上裹呗!
同样道理,饿得跟鬼似的时候,人们也顾不上食物,是不是米其林三星了,啥能填饱肚子,就往嘴里怼呗。
饥寒交迫之下,人们连脸都不要了,直接上演人在囧途呗!
你想想看啊,一个人要是一天不吃两餐,那肚子就得唱空城计;
一年不做衣服,那冬天就得跟北极熊做邻居了。
饿得跟鬼似的却吃不上饭,冷得跟冰雕似的却穿不上衣,
那即便是慈父也保不住他的儿子了,更何况是君主想要hold住他的百姓呢?
想都别想!
所以啊,聪明的君主都get到了这个点,他们会带着百姓一起种种地,养养蚕,让大家有吃有穿。
同时呢,他们还会少收点保护费,多攒点小金库,以备不时之需。
这样才能稳稳当当地统领江湖嘛!
说到百姓的善恶啊,其实就看君主怎么带节奏了。
百姓追求财利,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自然。
那些珠啊、玉啊、金啊、银啊之类的东西,虽然饿的时候不能吃,冷的时候不能穿,但大家都把它们当成心头好。
为什么呢?还不是因为君主喜欢带头炫富嘛!
这些东西小巧玲珑好携带,随便拿在手里一点点,就可以浪迹天涯了。
所以啊,它们就容易让人见钱眼开呗。
臣子会轻易地反水,百姓会轻易地离家出走,盗贼会被刺激得蠢蠢欲动,逃亡者也会觉得这是个发家致富的好机会呗。
但是呢,粟米布帛这些东西就不一样了。
它们得靠土地慢慢磨,得按时打卡上班,还得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呢。
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出炉的哦!
虽然重达数石的粟米布帛价值有限,但一个普通人,力气再大,也扛不动几斤几两啊。
所以啦,这些东西反而不会成为盗贼的目标客户啦。
不过啊,人们要是有一天得不到它们的话呢?
嘿嘿,那可就得瑟瑟发抖地,忍受饥寒之苦喽!
所以啊,聪明的君主都看重五谷,而轻视金玉哦!
毕竟嘛,吃货的世界里,食物才是王道嘛!
五谷才是百姓的命根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