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陆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一、贫苦童年

林则徐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家庭,他的父亲林宾日虽然是一名廪生,但因为科举之路不顺,未能通过乡试,只能依靠教授学生来维持生计。然而,林家人口众多,日常开销庞大,加上外债累积,使得本已拮据的生活更加困难。林宾日的收入微薄,仅靠教书所得难以支撑家庭的基本需求,以至于经常面临食物短缺的问题。

在这种艰苦条件下,林则徐的母亲陈帙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家中的主妇,她不仅负责家务,还要通过做女红来增加家庭收入。她擅长剪纸,这是一项需要细致与耐心的手工艺,同时也是当时妇女能够从事的少数能够带来额外收入的工作之一。陈帙不仅自己勤于劳作,还将这门技艺传授给了她的女儿们,使得全家都能通过这项工作来补贴家用。

林则徐从小就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成熟与责任感。每天上学前,他会帮助母亲把手工制品带到附近的店铺寄卖,以便换取一些现金。放学后,他又会去收取前一天寄卖的钱款,然后带回家交给母亲。尽管年纪尚轻,但他已经懂得体谅父母的艰辛,并尽自己所能减轻家庭的负担。

林则徐的早熟不仅仅体现在物质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他性格中的稳重与孝顺。他对母亲的辛勤劳作充满同情与理解,总是尽可能地去协助母亲,这样的经历也塑造了他日后为人处世的态度。当林则徐长大成人步入仕途之后,这种从小形成的对底层民众疾苦的深切关怀,贯穿了他的整个政治生涯。无论是担任地方官员时的勤政爱民,还是后来在禁烟运动中的坚定立场,都体现了他源自童年的那份悲悯情怀。

二、中举成家

林则徐的成长过程中,父亲林宾日对他的教育投入了极大的心血。尽管家境贫寒,但林宾日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林则徐四岁时就开始教授他认字写字,六岁时教他作文章,七岁时他已经能熟练掌握各种文体。林宾日在教授其他学生的同时,也不忘带上林则徐,让他坐在膝上一起听课,希望儿子能早日成才,摆脱贫困的命运。

林则徐的聪颖很快就显现出来。八、九岁时,他就能够在学堂上写出“海到无涯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这样豪迈的诗句,展现了超乎同龄人的才华,令师生惊叹不已。林则徐的出色表现也让他在学堂中屡获佳绩,甚至赢得奖金。面对家庭的贫困状况,有人建议林则徐改行谋生,但林宾日坚信儿子的未来不可限量,坚决反对改变方向,坚持让林则徐继续求学。

随着年龄的增长,林则徐的学业也取得了显着的进步。嘉庆元年(1796年),年仅十二岁的林则徐被选为孔庙佾生,这是对他学习成绩的一种肯定。次年,林则徐参加府试并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紧接着,林宾日也顺利成为贡生,这对于林家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1798年,林则徐考中秀才,这是他迈向更高学府的第一步。

成为秀才后,林则徐大部分时间都在鳌峰书院学习,这里汇聚了许多优秀的学子。在院长郑光策的指导下,林则徐专心致志地学习,不仅在学业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且结识了不少良师益友。尤其是与学者陈寿祺的交往,对林则徐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陈寿祺主张经世致用的思想,激发了林则徐日后投身国家大事的决心。此外,他还与郑光策的女婿梁章钜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二人共同立下了经国济世的宏大志愿。

终于,在嘉庆九年(1804年)的秋天,林则徐参加了乡试,并以优异的成绩中了第二十九名举人。在公布结果的当天,林则徐迎来了人生中的另一件喜事——他与河南永城知县郑大模的女儿郑淑卿完婚。这对年轻的夫妇满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携手步入婚姻殿堂。

1804年十二月,林则徐启程前往北京参加更为重要的会试,希望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术地位。然而,这次会试的结果并不如意,林则徐名落孙山。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气馁,而是选择回到家乡福州,在北库巷开设了自己的私塾“补梅书屋”,开始了教学生涯,希望通过教书继续实现自己的理想。

三、初任仕途

林则徐的仕途始于嘉庆十一年(1806年)。这一年,汀漳龙道张百龄对林则徐的才能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积极推广他的名声。同年秋天,为了缓解家庭经济压力,林则徐接受了厦门海防同知房永清的聘请,担任书记一职。在这个职位上,他主要负责处理与商贩和洋船往来相关的文书记录工作。厦门当时面临着严重的鸦片走私问题,而历任同知多为贪官,对外商的贿赂视而不见。这段经历让林则徐深刻认识到了鸦片的危害及其背后的复杂性,同时也开阔了他的视野。

在厦门期间,林则徐得到了福建巡抚张师诚的赏识,并于嘉庆十二年(1807年)被邀请加入张师诚的幕僚团队,专门负责文书工作。在张师诚的指导下,林则徐不仅在公文写作方面有所提升,还学到了许多关于军事、刑法、礼仪等方面的知识。这段经历对林则徐来说至关重要,不仅因为他得到了实际工作的锻炼,更因为他受到了张师诚的信任与栽培,为其日后的政治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嘉庆十三年(1808年)十月,林则徐离开福建北上,准备参加第二次会试。然而,这次尝试并未成功,林则徐再次落选。尽管如此,他并未灰心丧气,而是选择继续留在张师诚身边,为他提供支持。同年,张师诚领导了对海盗蔡牵的镇压行动,林则徐参与其中,为张师诚起草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张师诚对林则徐的表现赞赏有加,认为如果没有林则徐的帮助,这场战役或许不会如此迅速地取得胜利。

嘉庆十五年(1810年),林则徐陪同张师诚入京觐见皇帝,并为第三次会试做准备。这一次,林则徐终于在嘉庆十六年(1811年)的会试中脱颖而出,以优异的成绩成为进士,并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的职务。此后,林则徐在京师度过了七年的时间,期间他不仅在翰林院中担任了多种职务,如国史馆协修、《大清一统志》编纂等,而且还积极参与学术研究,特别是在水利方面的探索。

为了增加收入,林则徐在闲暇之余还会在书塾教书,或者出售自己的书法作品。在翰林院任职期间,他也未曾忘记自己的初心,利用京师丰富的资源深入研究经世致用之学,并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此外,林则徐还曾担任江西乡试副考官、云南乡试正考官等职务,在此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并将自己的见闻记录下来,着成了《滇轺纪程》等作品。

四、历职地方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林则徐的仕途迎来了一个新的起点。这一年二月,他被任命为江南道监察御史。当时,河南省发生了严重的水灾,原因是南岸河堤出现缺口,而河南巡抚博尔济吉特·琦善在处理此事时表现不佳,导致工程进展缓慢。林则徐深入调查后发现,问题的根源在于材料供应商囤积居奇,导致工程所需物资价格飞涨。他随即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命令地方官吏严密查封这些物资,以公平的价格购买,确保工程能够顺利进行。这一建议得到了嘉庆帝的认可并付诸实施。

同年四月,林则徐在例行的考核中被评为一等,并被“记名以道府用”,这意味着他有可能被任命为地方要职。不久后,他被任命为浙江杭嘉湖道,从此告别了长达七年的京官生涯。在杭嘉湖道任职期间,林则徐专注于当地的水利建设和海塘维护工作,力求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然而,林则徐在浙江任职期间感受到了为政的艰难,官场中的种种积弊让他感到力不从心。道光元年(1821年),得知父亲林宾日患病的消息后,林则徐以自身健康状况不佳为由请求辞职,带着家人返回原籍福州。几个月后,林宾日病情好转,但林则徐仍然面临着家庭经济的压力,不得不重新考虑重返官场。

道光二年(1822年),在座师曹振镛和房师沈维鐈的帮助下,林则徐再次北上,准备补官。道光帝对林则徐的政绩十分认可,特别召见并表扬了他,并于同年四月破格任命他为浙江省道员。林则徐到任后,被委派为本科监试,并很快被调往江苏淮海道任职。在此期间,他还兼任浙江盐运使,协助浙江巡抚帅承瀛整顿盐政,成效显着。

道光三年(1823年),林则徐晋升为江苏按察使。在这个新职位上,他大力整顿吏治,改革司法程序,亲自审理案件,甚至深夜微服出行,亲自验尸,力求公正。在短短四个月内,他几乎解决了江苏所有积压的案件,赢得了“林青天”的美誉。同年夏季,江苏遭遇洪水灾害,社会动荡,林则徐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如劝平粜价、禁止囤积、减轻赋税、救济饥民,有效稳定了局势。

道光四年(1824年),为了解决水患问题,林则徐提议暂时使用官款疏浚河道,并得到了批准。然而,就在他准备前往工地视察之际,母亲陈氏去世,林则徐不得不返回原籍守孝。次年,江南高家堰发生决口,林则徐奉旨前往监督修复工作,顺利完成任务后因劳累过度患上疟疾,再次回到原籍休养。

道光六年(1826年),林则徐被任命为两淮盐政,但他以身体原因拒绝了这一任命。直到道光七年(1827年),他才出任陕西按察使,并署理布政使事务。不久后,陕西南部遭遇水灾,林则徐留任原职,前往灾区查看灾情,安排灾民生活,并参与了县城重建工作。

道光八年(1828年),林则徐因父亲去世再次返回福州守孝。在此期间,他积极参与地方建设,与当地官员和乡绅合作,重新疏通了福州的小西湖

道光十年(1830年),林则徐结束为父守丧的期限后,北上京城觐见皇帝,并等候新的任命。在这段时间里,他与多位同僚和朋友在北京进行了交流与聚会,其中包括张维屏、潘曾莹、黄爵滋、彭蕴章、周作楫等人。这些社交活动不仅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也为他在官场上积累了更多的人脉资源。

同年六月,林则徐被任命为湖北布政使,并于七月离京赴任。仅仅几个月后,即同年十一月,他又被调任为河南布政使,并于次年(1831年)二月正式到任。在河南任职期间,林则徐面临了严峻的财政挑战和自然灾害问题。他受命清理河南各州县的悬款,解决长期以来财政上的遗留问题。同时,由于沿长江一带发生严重水灾,粮食短缺导致大量灾民流离失所,林则徐积极应对,不仅在河南采购粮食支援灾区,还向江苏督抚陶澍和程祖洛提出建议,鼓励商人自行采购粮食,以解决粮荒问题。

由于他在河南的出色表现,林则徐于道光十一年(1831年)七月被调任为江宁布政使。在赴任途中,他亲自前往灾区考察,详细了解灾情,并提出了包括倡捐、煮赈等一系列具体措施,旨在解决灾民的生存问题。这些措施得到了两江总督陶澍的支持,并奏请朝廷予以实施。

同年十月,由于钦差大臣朱士彦的推荐,林则徐被任命为总司江北赈抚事宜。由于政绩显着,道光帝对林则徐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于同年擢升他为河东河道总督。面对这一重任,林则徐决心“破除情面”,“力振因循”,亲自冒着严寒天气,徒步巡查数千里的河道,检查治水用的商梁秸,并绘制了详细的黄河形势图作为施工参考。他的严谨态度得到了道光帝的高度赞扬。

道光十二年(1832年)二月,林则徐被调任为江苏巡抚。在此任上,他与两江总督陶澍合作密切,共同推行了一系列旨在改善民生、提高行政效率的改革措施。林则徐处理了清代财政经济中的一些顽固问题,如钱漕、灾赈、水利、盐政和货币等问题,赢得了地方民众的广泛赞誉。

直至道光十七年(1837年)正月,林则徐升任湖广总督。面对湖北地区夏季频繁发生的河流泛滥灾害,他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防洪措施,强调“修防兼重”,确保了江汉沿岸的安全

五、受命禁烟

道光年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崛起,英国政府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支持并纵容鸦片商贩将鸦片大量走私进入中国。鸦片的流入不仅导致了白银的大量外流,还严重影响了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甚至威胁到了清朝的统治基础。为此,道光帝决定采取严厉措施,禁止鸦片贸易。

在此之前,道光十六年(1836年),太常寺少卿许乃济提出放宽鸦片禁令的观点,试图通过允许国内种植鸦片来与英国竞争,以此遏制白银流失。然而,这一建议遭到了朝野内外的强烈反对,要求严格禁止鸦片的声音日益高涨。到了道光十八年(1838年),鸿胪寺卿黄爵滋上疏,明确提出应当严厉打击鸦片吸食行为,并要求各地将军、督抚提出具体的禁烟章程。在收到的29份回复中,仅有8人支持严格的禁烟政策,其余多数反对。林则徐作为严禁派的代表,对反对禁烟的言论进行了有力反驳。

同年,林则徐制定了六项禁烟方案,并在湖广地区率先推行禁烟活动,得到了民众的广泛支持。同年八月,林则徐向道光帝上奏,强调鸦片泛滥的危害,并指出政府内部存在严重的腐败现象,阻碍了禁烟政策的有效执行。他警告道光帝,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未来可能会出现无兵可用、无银充饷的局面。这份奏折促使道光帝最终决定采取严厉的禁烟措施。

九月,道光帝下令各地加紧查禁鸦片,并命大学士郭佳·穆彰阿等议定禁烟章程。不久后,林则徐奉诏入京觐见。道光帝在八天内连续八次召见林则徐,表明了对禁烟问题的高度关注,并于十一月中旬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赋予他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的头衔,并令其兼管广东水师。

林则徐深知禁烟任务艰巨,涉及利益广泛,但他并没有退缩。在接到任命后,他表示:“死生命也,成败天也。苟利社稷,敢不竭股肱以为门墙辱?”表现出了为国为民不惜一切的决心。林则徐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离开北京前往广州,沿途探访了解广东情况的人士,并派遣人员先行赴粤密查,掌握了大量有关广州烟犯的信息。

经过两个月的长途跋涉,林则徐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正月二十五日抵达广州。在此之前,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巡抚怡良、粤海关监督豫堃、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等官员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对鸦片走私的打击力度。林则徐到达后,得到了这些官员的积极配合和支持,为禁烟运动的迅速展开奠定了基础。

面对广东沿海严重的鸦片走私问题,林则徐意识到仅靠严禁吸食是不够的,还需要从根本上阻止鸦片的输入。他深入调查了广州地区的鸦片问题,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二月初四(3月19日),林则徐与邓廷桢、怡良等官员联合传讯十三行洋商,要求他们限期交出鸦片,并严正声明:“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人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然而,外商拒绝交出鸦片。林则徐果断下令包围商馆,并查拿英国鸦片贩子颠地。经过激烈的斗争,林则徐成功收缴了英国趸船上所有的鸦片。四月二十二日(6月3日),在虎门海滩的新建销烟池内,林则徐主持销毁了共计箱、2119袋的鸦片,除了留下的8箱样本外,全部被销毁。这一壮举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士气,展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的决心。

虎门销烟的成功,使得林则徐声名鹊起,成为国内外瞩目的焦点。道光帝对林则徐在广州的禁烟成就给予了高度肯定,亲自书写“福”、“寿”二字的大匾,并派人送往广州,以示褒奖。

六、积极抗敌

虎门销烟之后,林则徐为了彻底切断鸦片来源,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要求所有外商出具“甘结”,即保证不再携带鸦片进入中国,否则货物将被没收,责任人将被处以极刑。这一措施旨在恢复正常的中外贸易,但遭到了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以及鸦片商人们的强烈抵制。义律拒绝签署任何可能导致鸦片贸易中断的协议,并继续在幕后支持鸦片走私。

为了更好地对抗鸦片走私,林则徐积极搜集外国情报,并组织翻译人员编译西方书籍和报刊,以了解西方的情况和动态。他组织编写了《四洲志》等着作,这些资料为他制定对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道光十九年(1839年)五月二十七日(7月7日),一起意外事件的发生加剧了中英之间的紧张关系。在尖沙咀,一名名叫林维喜的村民被英国船只上的水手醉酒打死。林则徐得知消息后,立即派员调查,并要求义律交出凶手。然而,义律却拒绝交人,并在澳门私自设立法庭进行所谓的“审判”。

为了维护中国的司法主权,林则徐和邓廷桢采取了强硬措施,于七月初八日(8月16日)下令禁止向澳门的英国人供应食物,并撤走了所有的中国雇员,驱逐义律等人离开澳门。与此同时,林则徐还前往澳门,与葡萄牙当局交涉,争取他们在中英冲突中保持中立。

七月二十七日(9月4日),义律率领英国船只在九龙山海面挑衅,引发了九龙炮战。林则徐和邓廷桢随即前往虎门驻扎,调集兵力进行防御,并筹划应对策略。九月,林则徐派遣余保纯赴澳门与义律谈判,试图恢复通商。然而,义律拒绝接受林则徐提出的三项条件:出具甘结、交出凶手、驱逐鸦片趸船。义律单方面宣布将林维喜案的嫌疑人送回英国审判,导致澳门谈判破裂。

九月二十八日(11月3日),义律再次诉诸武力,挑起了穿鼻洋海战。随后,英国军队六次进攻官涌山,但均被广东守军成功击退。

为了有效抵御英国的侵略,林则徐制定了一系列战略措施。他主张以逸待劳、以守为战,强调坚固防御工事,静待敌人失误。在这一方针指导下,林则徐加强了沿海防御设施,购置西方火炮增强虎门炮台的力量,改造外国商船为战舰,补充水师力量。同时,他还搜集了大量外国船只和武器的技术资料,准备仿制先进的装备。

林则徐相信民心和民力的重要性,他从沿海渔民、蛋户、盐贩中招募水勇,并训练他们使用夜袭和火攻战术。他还允许沿海村庄组织民团自卫,以保护家园不受侵犯。在林则徐等人的领导下,广东地区逐渐形成了全面抵御英国侵略的局面。

七、远贬新疆

九龙炮战之后,道光帝因广东连获小胜而盲目自信,下令停止与英国的贸易。道光十九年(1839年)十月二十一日(11月26日),林则徐遵旨宣布自十一月初一日(12月6日)停止与英国的贸易。同年十二月初一日(1840年1月5日),林则徐被正式任命为两广总督,邓廷桢则调任两江总督。

然而,英国政府决心发动侵华战争,以报复中国禁烟措施。林则徐从情报和翻译的西方报纸中了解到,英国正准备派遣舰队前往中国沿海滋扰。林则徐先后五次奏请朝廷加强防备,并通知沿海各地督抚做好防御准备。道光二十年(1840年)五月底,英军抵达广东海域,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爆发。英军封锁珠江口,并进攻广州。林则徐严密布防,使英军未能得逞。英军受阻后,转而北上,六月初攻占了浙江的定海。

七月,道光帝改变了对英态度,命直隶总督琦善接受英国公文,并与英军司令懿律谈判。道光帝希望通过惩治林则徐和邓廷桢,并赔偿烟价来换取英军撤退。不久,道光帝又多次指责林则徐处理不当。尽管处境不利,林则徐仍坚持抵抗,并在矾石洋击败了英军舰队。然而,林则徐的坚持并未改变道光帝的态度。八月,林则徐上疏自请治罪,并驳斥了战争因禁烟而起的说法,指出“夷性无厌,得一步又进一步”,若不加以制止,恐怕后患无穷。然而,道光帝对此斥为“无理,可恶”,并称其言论为“一片胡言”。

九月初三日(9月28日),道光帝决定将林则徐和邓廷桢交由刑部严加议处,并要求二人留粤备查。初八日(10月3日),林则徐和邓廷桢被革职。十一月,琦善抵达广东,废除战备,并与英军私下签订《穿鼻草约》。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正月,林则徐反对琦善求和,并与邓廷桢一道奔走内河要隘,筹议战守。正月初十日(2月1日),义律宣布占领香港。林则徐说服怡良上奏揭露琦善的真相,导致琦善被革职并被押解进京。此时,英军已突破虎门防线,威胁广州。林则徐自筹经费,招募福建壮勇防守。三月,靖逆将军爱新觉罗·奕山到广东主持战事,但并未采纳林则徐的防御建议。

四月二十一日(6月10日),林则徐抵达浙江镇海军营。他提供炮书,协助镇海炮局研制新式火炮,并改造炮台和防御工事。五月初十日(6月28日),道光帝将广州战败责任归咎于林则徐,指责他在任时未积极筹划防务。随后,林则徐被革除四品卿衔,发配伊犁“效力赎罪”。

林则徐在赴戍途中,于七月经京口(今江苏镇江),遇见老友魏源,赠送《四洲志》等资料,并嘱咐其撰写《海国图志》。八月,因黄河在河南开封祥符决口,酿成水患,林则徐奉旨前往祥符工地“效力赎罪”。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二月,河工竣工后,林则徐仍被遣戍伊犁。在与妻子告别时,林则徐写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诗句,表达了他为国为民的决心。

十一月初九日(12月10日),林则徐抵达伊犁,并将赴戍途中的经历记录在《荷戈纪程》中。在新疆期间,他继续关心东南战事,并写下许多爱国抗战的诗篇。他带病研究新疆史地,探讨防边强边之策。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秋冬,林则徐协助伊犁将军布彦泰办理阿齐乌苏废地垦务。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五月,林则徐自请捐资修建阿齐乌苏荒地的龙口水渠。九月,工程竣工后,经布彦泰奏请,林则徐被派往库车、阿克苏等地勘察开垦事宜。次年(1845年)二月起,林则徐历时三万里,历勘库车、阿克苏、乌什、和田、喀什噶尔、叶尔羌及伊拉里克、塔尔纳沁等地,倡导兴修水利,在伊犁开辟了五十七万八千余亩荒地,并推广坎儿井和纺车技术,被当地人民称为“林公井”和“林公车”。

通过实地考察,林则徐意识到沙俄对新疆的潜在威胁,向驻边大臣呼吁加强边防,绘制边境卡伦地图,并建议实行兵农合一制度,增强边防力量。

八、再获启用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九月,林则徐被释放回京,并以四五品京堂的身份候补。同年十一月,清廷重新起用林则徐,任命他以三品顶戴署理陕甘总督。这一任命标志着林则徐的政治生涯再次迎来转机。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四月,林则徐被正式任命为陕西巡抚,并于同年七月抵达陕西上任。此时的陕西正处于社会矛盾尖锐的时期:鸦片战争期间,清廷为筹集军费,调拨陕西征收的盐税,并强令陕西捐款一百多万两白银;鸦片战争后,清廷向外国侵略者支付赔款,陕西再次承担了沉重的负担;加之陕西多地接连发生灾荒,导致民众生活异常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渭南、富平等地的“刀客”与当地回民联合起来,掀起了反抗官府的斗争。

林则徐接任陕西巡抚后,首先向朝廷上书,指出陕西地理位置特殊,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的藏身之地,并表示决心将“除暴安良”作为首要任务。林则徐针对刀客活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首先对地方官吏进行教育,增强他们打击犯罪的信心,然后亲自督办“马得讽纠众夺犯伤差案”。在这一案件中,林则徐不仅将首犯马得讽判处死刑,还对其他参与者进行了严厉处罚,以震慑潜在的犯罪分子。到年底,林则徐在关中东部门县以及陕北安塞等地,共缉获了一百四十六人,并对其中四十六人进行了严厉惩处。道光帝对此表示赞赏,朱批称赞林则徐“所办甚好”。

在镇压刀客之后,林则徐采取了一系列赈灾措施。他将西安府等地的一百多万石粮食向贫民平价出售,并对无力购粮的极贫户与老弱病残者进行官方收养。他还鼓励绅商富户出资出粮救济贫困人群,并命令地方官员与富户购买、质押耕牛,以确保春耕顺利进行。林则徐还向朝廷呈递《被旱各属分别缓征折》《咸宁等十二州县应征粮石展限奏销折》,请求朝廷缓征钱粮。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灾荒问题,林则徐还筹划兴修关中水利,并命令陕西督粮道张集馨研究《关中胜迹图志》,提出具体的水利工程方案。但由于费用巨大,这一计划未能实现。

通过上述措施,林则徐有效地稳定了陕西的局势。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三月,林则徐被任命为云贵总督。次年(1848年),他采取了“但分良莠、不分汉回”的方针,赴大理镇压保山汉族地主武装打劫京控要犯、屠杀回民的抗官暴乱,并制止了回汉之间的冲突。同年七月,由于林则徐在维护云南边境安定、镇压反抗方面表现出色,他被加授为太子太保,并赏戴花翎。

在云南任职期间,林则徐还提出了整顿云南矿政的主张,鼓励私人开采,并提倡商办,以促进经济发展。

九、病重逝世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二月,林则徐奉命审议有关云南开矿的问题。四月,林则徐派遣军队镇压腾越地区的彝民暴动。然而,此时林则徐的身体状况已经每况愈下。五月,他的旧疾复发,不得不请假调养。六月,林则徐的病情加重,他上奏请求辞去职务,以便回家调养。在得到批准后,林则徐卸任回乡。

在返回福州的途中,林则徐途经长沙时,邀请了左宗棠在湘江舟上会面。两人畅谈时局,林则徐仍然挂念着新疆的屯田水利问题,表达了未能完成心愿的遗憾,并阐述了自己的防塞思想。十二月,林则徐抵达南昌,在此养病度过新年。

道光三十年(1850年)三月,林则徐回到了故乡侯官。五月,英国人强行进入福州乌石山神光寺居住,林则徐联合福州的士绅和民众,共同策划驱逐行动,并亲自乘舟前往五虎门、闽安海口视察形势。然而,林则徐的病情并未好转,六月,洪秀全领导的拜上帝会在金田发动起义,咸丰帝命林则徐迅速来京,听候简用,但林则徐因病重无法赴京,只好推辞。

九月,清廷再次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紧急前往广西镇压拜上帝会起义。此时,林则徐的病情已经相当严重,但他仍然抱着为国分忧的决心,于十月初二日(11月5日)从侯官起程前往广西。由于疾病缠身,林则徐不得不躺在特制的卧轿中,由福建、广东山区一路前行。

在到达潮州时,林则徐的病情突然恶化,出现了严重的腹泻症状。当他抵达普宁行馆时,已经病入膏肓,不得不停下来休息。道光三十年十月十九日(1850年11月22日)辰时,林则徐在儿子林聪彝及幕僚刘存仁的陪伴下,指天三呼“星斗南”,随后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六岁。

林则徐去世的消息尚未传至京城,清廷于十月二十四日(11月27日)仍命他暂署广西巡抚。林则徐去世后,清廷追赠他为太子太傅,并按照总督的规格赐予抚恤金,赐谥号“文忠”

结语

林则徐的一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他不仅是抵抗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更是倡导开放与进步的思想者。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位爱国者如何在时代的洪流中坚持自己的信念,并为此不懈努力的身影。

西陆书屋推荐阅读:大唐黑科技圣主刘禅明扬天下网游之修罗剑神拽妃:王爷别太狠三国最强军神唐梦千变抗日之肥胆英雄红楼琏二爷黑二代的中世纪生活玄奇三国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特种妖孽兵王全寝一起穿越,建设社会主义之路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穿越贞观之大唐第一赌神烽火从壮士出川开始明匠冒牌皇后:我的皇上我做主大宋异姓王锦绣阖欢朕的皇后有点闲刘备长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逍遥暴君重生之嫡女风流重生商纣王大唐:我是穿越者,建座城怎么了活在大唐吃软饭大唐开局从了武则天流华录大明:下山退婚,你让我治国?抗战之大国崛起寒门贵公子大明:开局救下袁崇焕,朱由检彻底杀疯了女帝背后的抄家王守望军魂朕都紫金山封禅了,系统才来紫凰天下重生宋徽宗,带领大宋走向巅峰后汉英雄志只想当山贼的我怎么一统天下了穿书红楼梦后,我拯救了贾府巅峰大太监一品特工祸妃大明之南洋再起特种兵之超品战神我用陌刀打鬼子这个太子简直离谱
西陆书屋搜藏榜:大唐黑科技圣主刘禅明扬天下网游之修罗剑神拽妃:王爷别太狠三国最强军神唐梦千变抗日之肥胆英雄红楼琏二爷黑二代的中世纪生活玄奇三国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特种妖孽兵王全寝一起穿越,建设社会主义之路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穿越贞观之大唐第一赌神烽火从壮士出川开始明匠冒牌皇后:我的皇上我做主大宋异姓王锦绣阖欢朕的皇后有点闲刘备长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逍遥暴君重生之嫡女风流重生商纣王大唐:我是穿越者,建座城怎么了活在大唐吃软饭大唐开局从了武则天流华录大明:下山退婚,你让我治国?抗战之大国崛起寒门贵公子大明:开局救下袁崇焕,朱由检彻底杀疯了女帝背后的抄家王守望军魂朕都紫金山封禅了,系统才来紫凰天下重生宋徽宗,带领大宋走向巅峰后汉英雄志只想当山贼的我怎么一统天下了穿书红楼梦后,我拯救了贾府巅峰大太监一品特工祸妃大明之南洋再起特种兵之超品战神我用陌刀打鬼子这个太子简直离谱
西陆书屋最新小说:耶稣基督后期教之传奇国运:华夏养士五千载三国之龙逆天下今朝已然同淋雪,何妨今生未白头战国:无限小米粥,我成千古一帝了?穿越大唐风云三国:开局投董卓完成先帝遗愿国家的明天更比今天好!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重生:掠夺词条,宋徽宗是我爹绝世高手是怎么炼成的烈火南明二十年速战三国之刘备我,开局斩杀太子,起兵造反!岁在甲子,诸侯争霸我插黄巾旗吾乃世家子史上最惨三国开局穿越原始之魂开局融合李存孝,从攻略皇后开始重生三国,家兄孟德穿越异世之基建狂魔易,三国穿越异时空的幸福生活公主,快请陛下赐婚吧春秋五霸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将军的高冷人设被读心打破大秦:二世胡亥,开局召唤李元霸刷视频:震惊古人千古一帝,秦王扶苏皇子:我有神机营很奇怪吗?银枪白马战大唐穿越:刚成大将军,就要远征我携山河画卷,穿越古今追光一穿越就成断案高手三国:开局继承三十万青州兵!父皇,你的江山社稷儿臣接管了!无敌世子三国:我和贾诩祸害曹操晴阳照行旅官途权倾天下开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三千玄甲天幕:开局盘点大兵团作战随波逐游从县令到称帝!登基要杀我,我走了后悔啥?三国开局先苟住爆兵废物养子,竟是绝世强龙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我在古代的求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