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科技,文学成就高,环境如此宽松,士大夫们玩玩这个也是手到擒来……”
“别的不说,诗词肯定厉害……”
“宋朝出了多少诗人啊!唐宋八大家,六个都在大宋,还有一众文臣……”
“社会保障?”
“抗揍哈哈哈哈~”
“这看来兵力也不弱,怎么就没有统一天下了呢!”
“在我看来,就是时运不济,有良臣大将,没有好皇帝,有了皇帝,又缺好大臣……时也,命也!”
“这怎么看,都是北宋自己的错吧!可以抑制武将,但不能轻视武将,重文轻武,国家软弱无能。更者,燕云十六州,别的朝代也是自己打回来的啊,怎么就你北宋不行呢?还是自身问题……”
“防御是对的,但不能放弃抵抗啊!得时刻做好拿回来失地的准备,我从天幕中并没有看见这一点……”
“对于外族,就得展示自己的实力,让他们胆寒,才能屈服,若一味的避让,那必然会被轻视……”
“宋神宗若要有这种魄力,那该多好,宋朝问题就解决了……”
“这一下子赐死,谁会服气,最后怕不是要逼人家造反?”
“这种情况,赐死也是没有办法的,已经没有办法了……”
“也不用这么极端,带几位大臣殉葬就好……”
“哪有大臣殉葬的道理……”
“两位都是早逝~”
“两个兴复之君,一南一北,宋哲宗,宋孝宗,可惜上天没给宋朝兴复的运气 ”
“一个生不逢时,一个天不假年,太可惜了!”
“宋朝的皇帝性格普遍柔弱、没主见、举棋不定,除了宋太祖宋哲宗是另类。”
“当皇帝就应该乾刚独断,哪些文臣的话可以听,但不能过分依赖。”
“说实话也挺奇怪的,宋朝但凡有想要作为的皇帝都早亡,比如这位宋哲宗,还有一个我记得是完颜构的继任者。”
【他是北宋难得的少年雄主,铁血手腕迫使西夏称臣求和:
宋哲宗在位期间是北宋难得的高光时刻,元佑八年,太皇太后高氏病死,18岁的宋哲宗赵煦亲政。
高太后主政时,旧党对新党官员大肆打压,新党大臣被一一贬谪、罢官,朝堂之上乌烟瘴气,年少的宋哲宗也备受大臣的冷落压制。
宋哲宗一上位,就立即罢免左相吕大防,并将苏轼、刘安世、范祖禹、苏辙等旧党人士,赶出中枢。重用章惇、曾布等官员,恢复王安石新法,追谥王安石为“文”。
宋哲宗以铁腕手段,重启宋神宗时期富国强兵的各项兵法,整肃吏治,加强军备,使得宋朝衰弱的国势得以回升,国家气象一新。
之前司马光割地于西夏时,年少的宋哲宗,面见西夏使臣,西夏使臣傲慢地说:“神宗自知错。”
年少的宋哲宗起立,色变,怒目而视,却无能为力。此时亲政,宋哲宗便撕毁与西夏的所有合约。
一方面在沿边诸路构筑防御工事,一方面积极对西夏发动战事,在两次平夏城之战中,宋军击败,西夏军三十多万,西夏再无能征战之军,被迫称臣求和。
然而这位雄心壮志的帝王,却在不久后突然病逝,年仅25岁。】
各时空:
“终于出来了一位被夸赞的皇帝……”
“铁血手腕!”
“少年雄主!”
“宋哲宗?是神宗的儿子嘛?”
“前面变法的时候,是不是提过这个宋哲宗?”
“十八亲政……”
“以前是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嘛?”
“等的好辛苦哦~”
“据说宋哲宗从小到大,都离不开高滔滔的视线,就连小的时候睡觉,都被高滔滔安排在她的床边,睡小榻,还有就是向太后为了学高滔滔垂帘听政,强行立了宋徽宗。从此,北宋就走到了终点!”
“隔着时代都能感觉到哲宗长出一口气的快感。”
“真的是乱来,为了排除异己,不把朝廷当回事儿!”
“这是想效仿武则天?”
“皇帝真可怜,屈居人下……”
“果然手腕了得,有魄力,敢一下子废除这么多人……”
“苏轼苏辙也是旧党嘛?他不是中间派别嘛?”
“恢复王安石新法?真是可惜啊,老天和我大宋开玩笑,要是两位皇帝能接上,我们大宋是不是还有救!”
“他竟然支持新法?”
“这……这到哪说理去,要是当时神宗驾崩,哲宗能继位亲政就好了!”
“果然,王安石新法是有效的,不在于何时何地,都可以有效,但那些当官的,不让施行……”
“亲政几年,王安石的变法就有效了,王大人还在嘛?我觉得他知道自己的变法还在,会很高兴的!”
“这……西夏是看不起北宋的……吧!”
“是啊,很轻蔑,要我我也看不起,还没打呢,就割地赔款。还有前面打赢了也是求和……”
“这个皇帝应该行,小小年纪就知耻辱!”
“要是宋神宗的变法成功了,宋哲宗再命长一点,北宋绝不会有靖康之耻!我大汉子民也不用被蒙古人统治良久!真是不把我们这些汉人当人看呐!”
“真正亲政只有六年时间,在这六年时间里就暴打西夏。暴打西夏以后宋哲宗准备打辽国。”
“终于看见北宋动兵了!”
“这实力不弱啊!为何开始不打?会想到求和?还自己把地送给西夏呢!”
“哲宗干的好,把西夏赶到沙漠,把汉奸文人赶出朝堂,富国强兵,这才是好皇帝。”
“眼看北宋就要灭掉西夏了,西夏沦陷的就剩首都了。结果宋哲宗死了,西夏又死灰复燃了。”
“简单来说,还是王安石替大宋续命没成功。”
“武力很强,但内心懦弱!”
“有良臣,无良主,有良主,无良臣!”
“可惜了了,才二十五,就驾崩了!”
“这才亲政七年啊!会不会是阴谋……”